鲁迅作品中“狼”情结的复杂性初探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d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迅的“狼”情结,不仅在鲁迅小说的研究方面不容忽视,而且在鲁迅思想的研究领域,也应该值得关注。鲁迅作品中的“狼”,除了作为象征运用的意象之外,也是鲁迅思想内容的侧面折射,鲁迅与狼的关系始终贯穿着自然与非自然的主客观两条线索,而这正是中西方文化对鲁迅思想影响的反映。有关鲁迅“狼”情结的研究,有利于对鲁迅作品和其思想的再认识,同时对当下社会文化心理的再塑也有借鉴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鲁迅 “狼”情结 思想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瞿秋白先生就在《〈鲁迅杂感〉序言》中把鲁迅比作希腊神话中喝着狼汁长大的莱谟斯,后来许广平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综观前人关于鲁迅与狼的关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析鲁迅小说中“狼”意象对国民劣根性象征意义的揭示,如看客、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一类是通过某一具体小说中的“狼”意象,分析鲁迅本人的性格特征。但尚无将鲁迅的思想与“狼”情结联系起来进行总体探讨的。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狼”意象的梳理分析,结合鲁迅本人的思想发展,从中探寻鲁迅作品中“狼”情结所折射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鲁迅的“狼”情结:自然与非自然
  据笔者统计,在《鲁迅全集》(1—10卷)中共有41处提及“狼”,它们大致可以简单地分为自然性质的狼和意象化的狼。自然性质的狼,并非单纯突出狼的自然性。鲁迅是很少或者不会直接陈述自然性质的狼是如何残忍的,即使有,也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出现,比如《祝福》中吃阿毛的“狼”。在这篇小说中,狼的作用仅被一笔带过,它完全可以被其他食肉类动物代替。但鲁迅在这些动物当中,唯独选取了狼,这就足以体现此处的狼不可以被简单认识,它与小说所反映的“礼教吃人”的主题休戚相关。
  依据《鲁迅全集》,我们很容易发现,鲁迅关于狼的自然性的揭示,是通过巧妙的比喻和传统狼词汇的大量使用反映出来的。比如“狼藉”(六次)a、“虎狼”(六次)b、“狼狈”(五次)c、“豺狼”(三次)d等词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而且这些词汇的出现各具特色。如“虎狼”一词,在《采薇》中指“虎狼盗贼”;在《夏三虫》中,与“鹰鹑”对照;在《保留》中指的是那些舔舐用血汗求来的金钱的无耻之徒;在《关于翻译上》则是“帝国主义”的作品;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指的是外国侵略者;而《小品文的危机》中的“狼虎”则是对五四新文化时期,西方文学扑面而来的比喻。在以上作品中,狼表面上看似以自然性面孔随意地出现,但是仔细比较这些狼的本真面目,其实鲁迅是煞费苦心,而这正是鲁迅本人“狼”情结的潜在折射。此外,鲁迅也有意识地使用了一些被他“专有化”的词语,比如“狼子村”“狼牙棒”“天狼的香”,这些无疑都是思考鲁迅“狼”情结的关键因素。
  有关鲁迅作品中非自然性的“狼”,一直是鲁迅小说“狼”意象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大都会聚焦在《阿Q正传》和被钱理群教授认为最富有鲁迅气质的小说之一《孤独者》上。的确,这两部小说是概括鲁迅“狼”意象主要内容的典型之作。《阿Q正传》中,在阿Q前去行刑的路上,他听到从人丛中发出豺狼的嗥叫,遂回想起自己四年前,在山脚下遇见的一只要吃自己肉的饿狼,那只狼的眼睛除了凶残之外还有胆怯……而这回他看见了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但要咀嚼他的肉,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灵魂。在阿Q看来,自然中的狼凶残中尚且还有胆怯,而人丛中的狼则可怕地直触灵魂。鲁迅在小说的末尾给阿Q脱胎换骨地加入了人物性格本身不具有的思想特点,却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看客的中毒之深。阿Q又何尝不是看客,现在让看客观照看客自己,这正是对国民灵魂的一次诘问。《孤独者》中,先前是魏连殳在祖母的葬礼上“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了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掺杂着愤怒和悲哀”;后来是叙述者申飞在看完最后永别的魏连殳后,耳朵里挣扎出的“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两次遗传性的“狼嚎”,将觉醒后痛苦挣扎的小知识分子的境遇体现得寂寞而又悲凉。不管是魏连殳还是申飞,他们在觉醒后的彷徨与孤独,反映了精神战士内心的痛苦挣扎。鲁迅的一生都致力于对“立人”的思考,因此麻木冷漠的看客和开始有了觉醒意识的小知识分子,便成了他小说中的常客。而此间“狼”被选为表现的意象,更能够反映鲁迅与“狼”关系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以上对于鲁迅作品中狼与“狼”意象的划分看似各有归属,实则属于一体,自然性的狼和非自然性的“狼”意象均是对鲁迅思想的反映。综观鲁迅与狼的整个情感交织,折射的正是鲁迅思想的时代性和矛盾性。
  二、鲁迅思想与“狼”的交织
  关于鲁迅思想的研究,学术界一直以来说法不一。正如汪辉所言,鲁迅是历史“中间物”,他所处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其自身的矛盾。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发展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鲁迅也不例外。如果说青年时期的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对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的关注,是他思想的起点,那么后来西方文学思潮的大量涌入,正是鲁迅思想涅槃的发生。鲁迅原本就生活在一个矛盾和怀疑的时代里,所以作品中“狼”意象的矛盾性和怀疑性也可想而知。鲁迅先生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思考国民性和如何改造国民劣根性的问题,但受个体认知能力和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尚未找到有力的依据。而此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闯入,势必起到了“平地一声雷”的作用。鲁迅于是自觉地采取了以生物界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维方式:“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三闲集·序言》)而且这种观点即便是在其生命的最后,鲁迅也较为认可。狼是“物竞天择”的最好实践者,再加上西方“荒原狼”孤独的特性與中国精神战士情感上的共鸣,使得鲁迅除了在提倡狼的野性之外,也一再地强调“孤独的狼”和“受伤的狼”。尤其在《孤独者》中,首尾相接的“狼嗥”一下子就将鲁迅本人生命内的孤独意识完全释放了出来。然而鲁迅在认同进化论的时候,也在怀疑。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社会矛盾的暴露,让鲁迅对于这外来的喜悦“如履薄冰”,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这是反映了鲁迅‘多疑’思维的特点的。如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先生所言,鲁迅有一种‘内攻性冲动’,对自己拥有的全部观念、情感、选择,都要加以‘多疑’的审视……但他也绝不因为这种质疑而趋向另一极端的绝对肯定,他总是同时观照、构想两个(或更多)不同方向的观念、命题或形象,不断地进行质疑、诘难,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不断往复,在旋进中将思考引向深入与复杂化。”e他认同并且尝试去接受西方“狼”具有的魅力,然而鲁迅本人又摆脱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思想深处形成了一种狼吃人的思维定式。狼是凶残的代名词,与狼有关的词汇往往贬义味十足。但是在当时水深火热的时代背景下,鲁迅更是看到了封建礼教比狼有过之而无不及。封建社会的奴性思想历来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相对于被驯化了的“羊”或“哈巴狗”,鲁迅毫不犹豫地赞赏狼的野性。封建礼教必须被打破,而且要彻底粉碎。当尼采的“超人”“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识”的思想开始在东方流传时,鲁迅坚定的革命意识在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重新被唤醒。这一时期尼采给予鲁迅的不仅是思想上的启蒙,还有精神上的鼓励。先前,鲁迅本身就很认同“社会达尔文主义”,因此在“进化论”的观点上,尼采和鲁迅不谋而合。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尼采的作用确实给了中国人颠覆一切的榜样,而这正是中国由旧入新最需要的精神食粮。狼是自然界公认的弱肉强食性的动物,相对于驯化了的“哈巴狗”和“羊”,狼的主动攻击性是当时国人的匮乏所在,因此鲁迅再三强调狼的野性之可贵。然而鲁迅也辩证地发现,一味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会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因此在强调野性的同时,他又说:“人不过是人,不要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所以,尼采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只能算作是鲁迅在改造国民性上的时代借鉴性产物,并不具有绝对的影响力。   鲁迅和尼采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馈赠”人间,不同的是鲁迅想在“平庸者”中改造出“超人”,尼采是想在人间创造“超人”。鲁迅自己说过:“中国的劳苦大众,从知识阶级看来,是和花鸟为一类的。……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这就是为什么鲁迅笔下的“狼”往往与麻木的国民、小知识分子相联系,如祥林嫂、阿Q、吕纬甫等。鲁迅从一开始就有自己关注的群体,而在这个群体中,“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鲁迅“狼”情结的最终回归
  鲁迅对狼的态度,很难用爱与恨来定夺。生活在新与旧文化之间的鲁迅,对一切事情都带有怀疑与矛盾的特点,对狼亦是如此。纵观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除了一些学术性的论文之外,其他的几乎篇篇都是鲁迅为“立人”而呐喊的檄文,因此“狼”被客观地看待只不过是鲁迅“拿来主义”的一部分而已。然而,问题的症候就在于鲁迅拿来的是中国的豺狼,还是西方的“荒原狼”。狼本身是属于自然界的动物,不分地域,有着一般意义上凶残、贪婪,但又机智、团结的特性。但是如果实在地比较中西方的狼,就会发现他们的差异最终体现在“狼”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符号象征上。在中国人眼里,狼是残忍的,属于异族;但在西方,狼却具有中国“龙”的意义。因此鲁迅关于这两种狼的最终选择,其实质是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取舍和继承。
  关于鲁迅的思想发展路程,按照学者们已有的整理,大致经历了“自然科学主义”“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四个阶段,其中历史唯心主义阶段是鲁迅思想最为复杂和多样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尼采、拜伦、易卜生、弗洛伊德、叔本华等人的思想在中国的活跃期。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类思想发展规律的,但这也只能大致勾勒出鲁迅对人类社会认识观念的变化。而这对于研究鲁迅的思想,显然是犯了形而上的错误。鲁迅思想真正的萌芽之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受当时特定历史背景的局限,我们一般会认为鲁迅是彻底反传统的,殊不知鲁迅思想的实质是在中国文化自身的土壤中,“拿来”一切对他来说可以实现民族富强和唤醒国民精神意识的事物,而鲁迅先生一生所致力实现的也都与儒墨思想紧密相连。鲁迅在绝望中坚守的希望正在于此,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当然,鲁迅自己也承认“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论“旧形式的采用”》)。不管是对中国狼潜移默化的引用,还是对西方狼独特气质的关注,鲁迅最终的回归点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探索。形象化地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鲁迅,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根。它深深地扎入土壤,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长出了一些或杂乱或坏死的根须。鲁迅就像一位园丁,为了让这棵树不至于干枯,拥有茂盛的生命力,他一生都在以精神战士的身份去医治。而“狼”既是这棵树本身所包含的因素,又是鲁迅在拯救当中对外来文化选择性吸取的折射,因此在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鲁迅思想的矛盾性是必然的。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当代一些有关狼的作品,比如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等,其实质就是对鲁迅“狼”情结的选择性继承。不同的是,鲁迅作品中的“狼”,虽含义复杂,但始终起的是配角的作用。而在后起的“狼文学”中,“狼”则完全意义上成了主角,这样的安排势必会加大“狼”的影响力,使“狼”所具有的全部特性毫无保留地映射到当下的社会生活当中,因此也就出现了像《狼道》《狼性》等作品的泛滥。相比于鲁迅由“狼”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探索,后者关注的重点表面看起来是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还是对人性塑造的探讨,只是由于部分作品缺乏深度思考,因此走向了鲁迅关于人性思考所实践的反面。
  a 见《补天》《摩罗诗力说》《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章》《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五章》《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件》《谈金圣叹》。
  b 见《采薇》《夏三虫》《忽然想到》《保留》《关于翻译(上)》《无花的蔷薇之二》。
  c 见《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柔石作〈二月〉小引》《馬上日记》《“招贴即扯”》《查旧账》。
  d 见《经验》《屈原及宋玉》《启事》。
  e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参考文献:
  [1]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
  [2]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高远东.现在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汪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
  [5] 金宏达.鲁迅文化思想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 包忠文.鲁迅的思想和艺术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8] 吴中杰.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0]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 者: 宋雯洁,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后殖民主义代表作家J.M.库切在1987年出版了根据18世纪笛福所著《鲁滨逊漂流记》改写的中篇小说《福》,《福》虽然是根据《鲁滨逊漂流记》戏仿而作,但从人物塑造到情节发展以及最终的主题思想都与前作大相径庭。从本质上来看,《福》的侧重点在于通过以戏仿笛福前作的形式来揭示女性和被殖民者话语权力缺失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主要以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对话为分析重点,通过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应
期刊
摘 要:周德是诸王“功业”与“德政”的结合体,其核心是一以贯之的“为民”思想,其内容就是德业。从大雅中可以看到:周始祖后稷开创农业,解决了部落建立之初民众的生存问题。公刘与亶父继承后稷之业,在农业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建筑、交通等方面更为有利的生存条件,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政治体系和宗庙文化,并在两次迁徙中摆脱了戎狄之患,为周的进一步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季历继承先王功业,后人自此提炼
期刊
摘 要:美国当代作家亚当·约翰逊的短篇小说集《幸运微笑》一经问世,便引起高度关注。可以说,各个平行故事间都表达了边缘化人们致力于摆脱生活困境的一个主题,但是他们实现逃离的方式有所不同。在《涅槃》这个故事中,边缘化的男女主人公在身体、情感和政治上分别受到伤害。为此,他们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建立起一个理想化的“异托邦”来逃离现实的痛苦,帮助彼此在生活中达成和解。该篇小说提到在高科技的辅助下,人们建立起具有
期刊
摘 要:杜甫的《秋兴八首》对玄宗时代有无讽意一向是学界争论的重点。在对文本的仔细分析并总结前代学者的研究之后,可以确定杜甫对玄宗时代有反思态度。随着对文本挖掘的深入,还会发现杜甫在文字背后深藏的极锐利的目光。杜甫对盛唐的反思至今给人以启发,其中蕴含的深刻的历史内涵必将长期散发出它的魅力。  关键词:杜甫 《秋兴八首》 反思 盛唐  一、引言  杜甫的《秋兴八首》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颇难解读的文本,自古
期刊
摘 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自发表以来在评论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一方面,文本自身通过象喻、重复和语境等手段达到“含混”与“朦胧”的特性,以及利用叙事学技巧构成内部释义张力;另一方面,文本之外的读者“解码”环节体现出审美生产的“主体间性”特征,接受者以“视域融合”的姿态完成文学作品意义循环的总过程。  关键词:《白象似的群山》 燕卜荪 叙事学 审美生产 主体间性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
期刊
摘 要:《伊芙林》反映了主人公从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到幻想破灭,最终顿悟的过程。主人公受当时社会的影响,麻痹而死气沉沉,突然生活中的某个事件触动了其麻木的内心,挣扎一番后开始对自我身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只有经历了彻底的绝望,才能从人生最黑暗的时刻觉醒,实现精神的顿悟。《伊芙林》中主人公虽然最终实现了精神顿悟,但在行动上并没有实际的行动,所以她是一种不完全的顿悟,《伊芙林》中的顿悟,体现了处于瘫痪中心的
期刊
摘 要:《第七天》相较于余华之前的作品,掺入了更多感性叙述。一个不受现实经验和逻辑制约的“死无葬身之地”在他的写作想象中被構造出来,通过建筑的崩塌及人物的群体性死亡传达出了作者对理性世界的反叛与解构。而文本结构与阐释符码则作为传递的通道,实现了对荒诞现实的逃离。  关键词:余华 《第七天》 感性 理性 《活着》  余华讲述的是一个亡灵处于生与死的模糊之地时七天内的流浪过程。死亡是人间世最理性的东西
期刊
摘 要:古诗词教学与鉴赏之间的开裂处,或可以诗人专题的方式来弥补。在专题中浸润和体悟,去触摸历史的风尘、感受时代的余温,以情理的体会取代技法的训练,也许能够开出古诗词教学的一条小路来。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杜甫 诗人专题  古诗词的教学向来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难点,既难在教学文本本身,又难在教学对象的低幼。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无论是题材分类、题型把握等大视角,还是如关注意象词、情感词的微视角,都已
期刊
摘 要:保罗·策兰的CORONA一诗暗藏着黑、红、灰三种颜色,它们分别与策兰的人生遭遇、心理动因和生存状态相对应,这首诗也可作为策兰的心灵成长史。本文主要对CORONA一诗进行文本细读,通过比较德语原诗和多个译本进入,这能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诗歌。  关键词:CORONA 保罗·策兰 颜色 犹太诗人  在保罗·策兰的诗歌中,由黑、白、灰、蓝、绿、红等色彩组成的诗句充满着隐喻,每一种颜色映衬着一
期刊
摘 要:古人在抒发“忧”时的不同遣词映射出不同的心境,体现出不同词汇的不同价值。本文立足于前人注释,就《说文解字》中下属心部含“忧愁”义的重言词进行意义辨析,发现具有相同的上位义的各词间仍存在程度与侧重点的微殊。所有的义位之间都不是整齐排布的,意义彼此交错发散,具有一定层次结构,义素之间各有联系又具微殊。本文梳理其意义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说文解字·心部》 忧愁 重言  元代吴师道《目疾谢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