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缺什么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好的,可我说的这些情况在孩子们中也占了不小的比例。也许我有些言过其实了,可这些情况确确实实存在。学校老师的一星期五天的辛勤教育,不如家长的一句话,不如社会大课堂的一时熏陶,不如歌星名星、名牌的轰动效应。形成这种情况,也许主要责任在家长,也许是现在这个社会时代的大气候。意识形态形成的的东西要想改变,一时半会还不会有明显的效果。要改变,还需要家长、老师,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从教十年了,从来没有最近这几年来的困惑感觉,越来越觉得不会教书了,不会教育孩子了。与同事们在一起谈论教书育人,她们也有同样的感觉。教学习知识、学习基本技能,他们坐在课堂上,一看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心不在焉,不知道心里想些什么故事;教怎么做人,他们好像还有自己的一套做人的准则,吃亏是笨蛋,老实是傻子;教育他们怎么做事,却怎么也不大相信踏踏实实做事的好处,只知道怎么才能轻轻松松的享受,只知道怎么才能走近道捷径,赚到钱才是本事……原来的那些最基本的为人处世、做事的原则好像早已经过时了,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大潮了,真的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想要什么。
   思来想去,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社会、国家和家庭的希望,尤其是在家里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和“小皇帝”,生活在比较富裕的社会大家庭里,在过分的关心与爱护中长大,他们基本上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都尽量满足。他们长得都很聪明机灵,头脑灵活,接受新生事物快,而且也比父辈们见多识广。在物质上他们一点也不贫乏,有的还很富有,什么也不缺。但对父母亲人过于依赖,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衣食丰足的生活,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自私傲慢的性格;对他人、对学业、对身边发生的事情都好像无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学中有人做事失误了,甚至做错了,得到大家的不是同情,不是指责,而是莫名其妙的笑……
  现在的孩子就真的什么也不缺了吗?我想不是,那他们又缺什么呢?
  “现在的孩子缺什么”,相信这个问题会让许多人好好思考一番。是啊,不愁吃,不愁穿,各种玩具一大堆,大人围着孩子转,还缺什么呢? 
  1 缺批评和惩罚 
   记得中班有位家长,有天很严肃的对老师说:“老师,跟你说个事。我们娃儿很小气,你在学校可千万不要批评她,也不要大声的说她,要不然她就不想读书了。”当时,我们有几位老师在场,听了这话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我们当时的心情——“无语”。 
   奉承话谁不爱听,而鼓励表扬也确实能让孩子充满自信,但过度过滥的表扬会渐渐让孩子对此麻木、失去感觉。听惯了顺耳的话,时间一长就听不得批评,即使做错了也不能批评。“拇指教育”也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孩子的路很长,在成长的路上,不可能一番风顺。他们遭遇的也不可能总是鲜花和掌声,还有很多的荆棘。因此,我觉得对孩子的言行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评价,无原则的赞美会造成孩子是非不清、骄横跋踾。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孩子只能批评不能表扬,只是表扬要掌握分寸,孩子确实经过努力取得了成绩,就要肯定赞美。我们在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泛泛夸奖,而是要明确到具体的事和行为;也不夸大其词,要给予孩子必要的纪律约束和适当的批评,如果错误比较严重,批评还可更严厉些甚至可以是惩罚,这样有助于提供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教育的不同内容,学会选择运用不同的“指头”,赞贬交替,各有侧重,既尊重孩子,有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2 缺锻炼和饥饿 
  体育锻炼的缺乏,衣食无忧的生活,饮食文化的繁荣,家长让孩子吃饱吃好的心愿,让他们没有了饥饿感,因此孩子不愿吃饭、吃得不多成了不少家长的心思。事实上,适当让孩子有饥饿感,能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正餐,吃得更香,并且养成少吃零食的好习惯,也能调节肠胃功能。当孩子偶尔提出不想吃饭或吃得太少时,勿需大惊失色。只要确定孩子身体健康没病,家长可以让他少吃点或者不吃,只要自己坚持让孩子多活动锻炼,不贪吃零食,孩子终会觉得饥饿,自己要求吃饭的。 
  3 缺劳动和自立 
  现在的家长总是埋怨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其实,他们也不曾想过,自己的孩子有锻炼自己的机会吗?父母或爷爷、奶奶辈的精心照顾和疼爱,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孩子缺少劳动和自我服务的机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苦能力差,肢体懒惰,这些到底是谁的错。孩子会长大,总有离开的一天,家长何不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学习必要的自我服务技能。我相信家长适时的帮助和提醒,肯定鼓励的话语,耐心的等待,一定会让你的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管理自己的玩具物品。孩子大一点后,还可以让他在家适当的分担家庭劳务,如拣菜、修理草坪,浇水,喂养小动物,整理衣橱等,从小培养为家庭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有时可以有意识地锻炼他们,让他们参加一些野营活动,接受挑战,战胜自我,长大才能成为独立、有责任心的人。 
  4 缺正确的自我意识 
  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一味的以孩子为中心,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中,主角都是他,会让孩子产生错觉“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一旦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比如进入幼儿园,他就很有可能由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有时会被忽视、不被重视,这时孩子可能会有失落感、挫折感。因此怎样让孩子适应其中角色的转变,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教师、家长都要学习时常进行中心点转移,不事事以孩子为先,让他适应新的变化,慢慢学会及时调整心态,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
  5 缺同伴和合作精神 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劲,没人和我一起玩。”“太闷了。”或者是性格孤僻,不和群。我经常建议家长可以从同事、朋友或是邻居家的孩子中挑选年龄相仿、合得来的小伙伴,定期搞些聚会、郊游等活动,甚至还可以尝试让孩子互相在同伴家做一天小客人,这样孩子不会老是觉得寂寞,而且还可以在活动中促进交往,培养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分享、公正等社会性意识和行为,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
  6 缺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
   对电视、电脑、游戏机的热衷,各类兴趣班、特长班的活动,加上钢筋水泥的城市,使得现在孩子们很少有时间和机会亲近大自然,即使是农村的孩子,也一样。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生活在成人精心设计好的世界里,物质虽然富有,但孩子们往往并不满足、开心;回忆起自己的孩提时代只是玩沙玩土,没有很多玩具和好吃的食物,但经常觉得很开心,至今脑海里一定还有几件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看来“在蜜罐里泡得太久就觉不出甜了”。何不带孩子们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呢?光脚接触泥土,在阳光下、草地上追逐,到田梗旁认认各种蔬菜、农作物等等,相信从大自然这本教科书中,孩子们会学到很多书本上、电视里学不到的知识,受益终身。
  7 缺乏孝心
   曾看过这样一个画面:婆婆拿着一根棍子,准备吓唬一下自己的小孙孙。然而棍子还没有碰到小朋友,小朋友就从婆婆手里抢过棍子,打了婆婆几下(那可是真打)。中国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也许这个小朋友你也不能说他有多么的不孝顺,但至少我觉得他对长辈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如果没有人去制止,久而久之,我想尊重没有了,孝心也更不会有。
  8 缺乏爱
   “老师,老师,地上有一个小虫子。”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我们班的小朋友在那儿嚷嚷了。“什么小虫子呀?”我好奇的问。“不知道。”当我走进虫子一看,虫子已被睬死。“是谁把虫子睬死了。”“老师,是林林。他用脚睬的。”一个小朋友大声的说。此时的林林站在我的身边,听到小朋友告他,露出了一脸茫然的表情。“林林,你为什么要睬死小虫子呢?”我语气平和的问他。“因为,因为,”林林因为了半天也没有说出原因来。看来林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针对这件事,我在班上开了一个小小的班会,其主题就是“小虫子该死吗?”小朋友们积极踊跃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而抓住这个机会,我也告诉小朋友,虫子虽小,可它也是一个生命,我们没有权利剥夺它生存的权利,我们应该爱护我们身边的人和物。爱是一种最美丽的情感,有了爱,世间一切的东西都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不是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吗?
  9 缺乏一颗感恩的心
   在电视里或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xx学校xx同学因为什么原因跳楼自杀了或者割腕了。我们先不管原因是什么,我总觉得生命诚可贵,生命来自父母,消失了便不在回来,天大的原因也不及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如果一个人在走向错误的时候,会想到父母的不易,会想到回报父母,那么一切的错误也许都可能避免了。
  当然孩子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好的,可我说的这些情况在孩子们中也占了不小的比例。也许我有些言过其实了,可这些情况确确实实存在。学校老师的一星期五天的辛勤教育,不如家长的一句话,不如社会大课堂的一时熏陶,不如歌星名星、名牌的轰动效应。形成这种情况,也许主要责任在家长,也许是现在这个社会时代的大气候。意识形态形成的的东西要想改变,一时半会还不会有明显的效果。要改变,还需要家长、老师,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 深化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解决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辟教学新途径,是课改的重要任务。本文试论在新形势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适应农村德育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有一家报社曾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
期刊
【摘要】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是师资培养培训的纲领性文件,又是中职师资培训包项目开发的基石,故我们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除了加强对有关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更注重对相关企业、职业学校以及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广泛、深入地调研。结合本院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多年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经验,本文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要求及方法、内容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教学改革;专业建设;
期刊
在新时期的教育中,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还是学生健康成长额引路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注意到,许多学生家长在子女入学分班时,不仅要选择好的学校,而且要想方设法选择好的班主任,这充分说明班主任在学生成长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那么怎样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呢?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 为人师表,树立楷模形象   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期刊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人们将面临着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仅靠外部因素是不能解决的,还要靠人的内部因素,即心理因素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由此可见,进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呼唤。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不要过分苛求  1.1 正确的评价自己,才能确立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特殊类型,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在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对策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特殊类型,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 高职政治教育的现
期刊
在小学教育中,美育是主要的素质教育之一,它是一个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过程,即践行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而音乐教育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所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教师的自身修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美的种子的播种者,花朵的培育者,是在音乐与学生心灵之间架设美的桥梁的建设者。音乐
期刊
作为年轻的教师,很高兴过专属自己职业的节日。工作四年多来,已经过了四次教师节。并非由于学校给老师发福利或是学生给老师送礼物而欣喜,而是因为社会上有了一个公认的属于教师的节日而兴奋。  今年又快到教师节了,是我过的第五个专属本行业的节日。所教的三个班级除了那个仍在外地实习的班外另外两个班都给我送来了节日礼物,心情与前四次一样激动一样高兴,尽管礼物(一个班是水杯,一个班是一小袋苹果约20个)本身不值
期刊
【关键词】尊重学生; 增强责任心; 端正教育思想; 提高教育素养  教师做到尊重学生,强调“尊重”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这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非议。但是,在实践中违反这个规定的行为又是时常发生的。这说明在许多具体的情况下,把这一原则体现到教育的各个细节中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许多班主任教师偷换了“严师出高徒”的概念,把“不管怎样,我都是为学生好”作为挡箭牌,实质是在用自己的自尊伤害学生的自尊,这是极端
期刊
【摘要】堕落是对尊严的抹杀,而教师也常抹杀孩子的尊严,抛弃孩子。尊严是智慧生命的标志。问题孩子不论怎样自残和忤逆,都无法证明尊严丢失,反而证明尊严的不甘堕落,是内心痛苦的发泄。尊严是生命最顽强的精神支柱,痛苦是唤醒尊严的智慧。教师必须为孩子的不幸和痛苦所震撼,从而深刻地体验孩子的痛苦,扮演孩子的痛苦,用痛苦呼唤尊严的觉醒。  【关键词】 呼唤; 沉睡; 尊严  问题孩子无不表现为堕落的趋势,而一
期刊
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育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用师爱滋润学生心田。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