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全球多极化进程,加速了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二是对全球经济平衡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1、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态势
危机爆发前,2003~2007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连续5年的快速增长,平均平增长率在6%以上。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各国经济活动迅速减速,金融危机从多方面、多渠道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重创。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由深度衰退到艰难复苏的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2009年世界经济下降0.6%,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全面衰退,整体经济下降3.2%。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影响较小,维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结果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迅速上升。特别是在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增长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2、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
金融危机使全球资产泡沫大幅度蒸发。这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7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的15.78万亿美元降至12.15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l 04万亿美元。危机充分暴露了在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协调机制作用滞后的矛盾。
3、凯恩斯主义的作用被夸大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严峻的、破坏性的影响,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全力刺激经济,促进增长和就业,另一方面强化金融机构,提升市场信心。截止目前,各国政府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政府赤字、通胀压力、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不足,凯恩斯主义的作用效果是明显的,但后遗症也是巨大的,是坚持凯恩斯主义,还是回归市场经济的功能,已成为当前各国宏观政策选择的难题。
4、世界经济再平衡充满矛盾
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之中。这场危机带来的深刻创伤,将影响未来数年的全球供给与需求。不是西方消费和东方生产的矛盾,而是西方操纵着金融体系,盘剥全球资产的矛盾。世界经济再平衡首先是要解决金融监管和规范运营的矛盾;其次,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否迅速启动并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第三,是否能够形成新的有影响力的国际协调机制。而要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持续增长,一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金融结构的重新塑造、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等问题,都将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在这些问题上的协调目前充满着矛盾。
关于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
受库存调整、政府超常规的政策刺激以及大规模流动性对消费和股市的支持,自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从低谷反弹并恢复增长。进入2010年以来,虽然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但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日趋明显。
展望2010年,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复苏和新兴经济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将维持恢复性增长的总趋势。IMF在4月2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2%。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2.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3%。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也将保持增长势头。WTO最新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将增长9.5%。其中,发达国家的出口将增长7.5%,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增长11%。UNCTAD的报告预测,随着投资环境和企业经营的不断改善,201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将出现温和反弹。
从当前态势来看,本轮世界经济复苏有以下重要特征:第一,美国经济复苏的力度好于预期。IMF等国际经济组织和市场分析机构已多次上调对经济增长的预测。第二,全球经济复苏程度的差异很大。美国经济复苏较为稳健,欧洲和日本经济相对乏力,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复苏步伐坚实,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快速增长,拉美地区的经济恢复也相当强劲,但欧洲受主权债务危机的确影响,复苏速度相对缓慢。第三,经济复苏中的风险进一步显现。随着经济复苏,潜在的通胀压力加大,主权债务问题日趋严重,发达国家财政收支善恶化及公共债务快速增长等,表明经济复苏的进程将是曲折的。第四,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
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矛盾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不能忽视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和挑战。各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着如何适时适度地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艰难选择,而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日益增长的主权债务负担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威胁。
1、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
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确立,经济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但过早退出有可能导致经济复苏进程夭折,而过晚退出有可能诱发通胀风险,因此,审慎把握和选择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将是一个艰难抉择。由于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为抑制通胀预期,印度和澳大利亚都已加息。但主要经济体仍继续保持低利率水平。为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复苏,各国需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退出战略”,同时,要继续加强相互的政策协调。
2、就业水平全面恢复仍需较长时间
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各国就业形势日趋恶化。去年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达到了8.8%。今年3月,美国失业率连续第3个月保持在9.7%;欧元区失业率为10%;日本的失业率上升至5%。据IMF预计,尽管许多发达国家20lO年的就业增长将转为正值,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形将持续至2011年,2011年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将维持在9%左右。一旦各国政府退出刺激措施,私人需求能否成为抖动经济复苏的动力,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至关重要。因此,创造就业机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仍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关键性的政策挑战。
3、主权债务危机与财政赤字风险凸显
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日益上升。以希腊为重点的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拖累欧洲经济的复苏,并成为全球经济的风险核心。经过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多个国家的主权债务已逼近甚至超越了警戒红,或被严重的公共债务问题所困扰。为此,审慎控制主权风险至关重要,要警惕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可能会冲击正在恢复的全球经济。各国政府需要设计可靠的中期财政整顿计划,以遏制债务负 担加剧,防止信贷危机步入新阶段。
4、大国的博弈日益突出
除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之外,金砖四国的矛盾日益显现,争夺的焦点是世界经济的主导权问题、新的世界秩序影响力问题尽管存在着大国博弈、但全球的协作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近10余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凭借着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以及日益开放的市场,新兴经济体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也越来越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源,增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发展中国家同样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主要归因于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尤其是以中国和印度引领的亚洲经济体表现出强劲复苏态势。危机前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基础、较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相对较低的银行存贷比、果断的经济刺激政策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均决定了新兴经济体成为本轮全球经济重要动力。据IMF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0%;印度经济将增长8.8%;巴西经济将增长5.5%;俄罗斯经济有望增长3.1%。其它发展中国家也存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如何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把握科学的发展模式、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及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是关键。
2、加强防范资产泡沫的风险
要注意的是,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给新兴市场的金融稳定也带来了挑战。亚太和拉美国家经济强劲增长、货币升值和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带动了大量投资涌入。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及热钱,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泡沫问题,要妥善处理,否则也面临风险,一旦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上升、加息付诸实施,全球资本流动将有可能出现逆转,此前涌入新兴国家市场的大量资本将撤出并回流至发达国家市场,全球资产价格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资产价格有可能出现剧烈波动。对此,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及成败是决定此轮经济复苏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发展中国家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展开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加快发展贸易、增加经济增长的自主性、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平衡收入差距,解决生产和就业问题等,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4、注意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在经历了本轮全球性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于发达国家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其经济实力和引领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和深入,并将在全球经济架构的重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今年的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上,世界银行已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了47.19%。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评价说,投票权转移表明今天的世界“正迈向新的、快速演进的经济多极时代”。在未来的全球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声音将日益突显,新兴经济大国将获得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但是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处理好合作共赢,这一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1、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态势
危机爆发前,2003~2007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连续5年的快速增长,平均平增长率在6%以上。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各国经济活动迅速减速,金融危机从多方面、多渠道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重创。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由深度衰退到艰难复苏的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2009年世界经济下降0.6%,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全面衰退,整体经济下降3.2%。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影响较小,维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结果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迅速上升。特别是在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增长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2、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
金融危机使全球资产泡沫大幅度蒸发。这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7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的15.78万亿美元降至12.15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l 04万亿美元。危机充分暴露了在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协调机制作用滞后的矛盾。
3、凯恩斯主义的作用被夸大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严峻的、破坏性的影响,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全力刺激经济,促进增长和就业,另一方面强化金融机构,提升市场信心。截止目前,各国政府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政府赤字、通胀压力、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不足,凯恩斯主义的作用效果是明显的,但后遗症也是巨大的,是坚持凯恩斯主义,还是回归市场经济的功能,已成为当前各国宏观政策选择的难题。
4、世界经济再平衡充满矛盾
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之中。这场危机带来的深刻创伤,将影响未来数年的全球供给与需求。不是西方消费和东方生产的矛盾,而是西方操纵着金融体系,盘剥全球资产的矛盾。世界经济再平衡首先是要解决金融监管和规范运营的矛盾;其次,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否迅速启动并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第三,是否能够形成新的有影响力的国际协调机制。而要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持续增长,一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金融结构的重新塑造、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等问题,都将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在这些问题上的协调目前充满着矛盾。
关于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
受库存调整、政府超常规的政策刺激以及大规模流动性对消费和股市的支持,自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从低谷反弹并恢复增长。进入2010年以来,虽然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但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日趋明显。
展望2010年,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复苏和新兴经济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将维持恢复性增长的总趋势。IMF在4月2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2%。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2.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3%。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也将保持增长势头。WTO最新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将增长9.5%。其中,发达国家的出口将增长7.5%,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增长11%。UNCTAD的报告预测,随着投资环境和企业经营的不断改善,201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将出现温和反弹。
从当前态势来看,本轮世界经济复苏有以下重要特征:第一,美国经济复苏的力度好于预期。IMF等国际经济组织和市场分析机构已多次上调对经济增长的预测。第二,全球经济复苏程度的差异很大。美国经济复苏较为稳健,欧洲和日本经济相对乏力,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复苏步伐坚实,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快速增长,拉美地区的经济恢复也相当强劲,但欧洲受主权债务危机的确影响,复苏速度相对缓慢。第三,经济复苏中的风险进一步显现。随着经济复苏,潜在的通胀压力加大,主权债务问题日趋严重,发达国家财政收支善恶化及公共债务快速增长等,表明经济复苏的进程将是曲折的。第四,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
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矛盾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不能忽视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和挑战。各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着如何适时适度地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艰难选择,而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日益增长的主权债务负担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威胁。
1、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
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确立,经济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但过早退出有可能导致经济复苏进程夭折,而过晚退出有可能诱发通胀风险,因此,审慎把握和选择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将是一个艰难抉择。由于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为抑制通胀预期,印度和澳大利亚都已加息。但主要经济体仍继续保持低利率水平。为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复苏,各国需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退出战略”,同时,要继续加强相互的政策协调。
2、就业水平全面恢复仍需较长时间
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各国就业形势日趋恶化。去年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达到了8.8%。今年3月,美国失业率连续第3个月保持在9.7%;欧元区失业率为10%;日本的失业率上升至5%。据IMF预计,尽管许多发达国家20lO年的就业增长将转为正值,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形将持续至2011年,2011年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将维持在9%左右。一旦各国政府退出刺激措施,私人需求能否成为抖动经济复苏的动力,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至关重要。因此,创造就业机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仍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关键性的政策挑战。
3、主权债务危机与财政赤字风险凸显
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日益上升。以希腊为重点的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拖累欧洲经济的复苏,并成为全球经济的风险核心。经过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多个国家的主权债务已逼近甚至超越了警戒红,或被严重的公共债务问题所困扰。为此,审慎控制主权风险至关重要,要警惕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可能会冲击正在恢复的全球经济。各国政府需要设计可靠的中期财政整顿计划,以遏制债务负 担加剧,防止信贷危机步入新阶段。
4、大国的博弈日益突出
除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之外,金砖四国的矛盾日益显现,争夺的焦点是世界经济的主导权问题、新的世界秩序影响力问题尽管存在着大国博弈、但全球的协作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近10余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凭借着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以及日益开放的市场,新兴经济体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也越来越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源,增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发展中国家同样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主要归因于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尤其是以中国和印度引领的亚洲经济体表现出强劲复苏态势。危机前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基础、较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相对较低的银行存贷比、果断的经济刺激政策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均决定了新兴经济体成为本轮全球经济重要动力。据IMF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0%;印度经济将增长8.8%;巴西经济将增长5.5%;俄罗斯经济有望增长3.1%。其它发展中国家也存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如何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把握科学的发展模式、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及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是关键。
2、加强防范资产泡沫的风险
要注意的是,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给新兴市场的金融稳定也带来了挑战。亚太和拉美国家经济强劲增长、货币升值和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带动了大量投资涌入。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及热钱,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泡沫问题,要妥善处理,否则也面临风险,一旦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上升、加息付诸实施,全球资本流动将有可能出现逆转,此前涌入新兴国家市场的大量资本将撤出并回流至发达国家市场,全球资产价格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资产价格有可能出现剧烈波动。对此,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及成败是决定此轮经济复苏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发展中国家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展开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加快发展贸易、增加经济增长的自主性、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平衡收入差距,解决生产和就业问题等,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4、注意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在经历了本轮全球性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于发达国家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其经济实力和引领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和深入,并将在全球经济架构的重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今年的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上,世界银行已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了47.19%。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评价说,投票权转移表明今天的世界“正迈向新的、快速演进的经济多极时代”。在未来的全球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声音将日益突显,新兴经济大国将获得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但是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处理好合作共赢,这一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