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成为知乎达人?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年初,叶楠写出了人生第一篇10w+。他最初只是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职场问题—《40岁财务自由?你明明距离40岁失业更近》,没想到成了爆款。
  由于本职工作是在美世咨询做市场营销,叶楠很早就有建立个人品牌的意识。“社交网络时代,大家对人的关注要远胜对企业的关注。”早在2013年,叶楠就为美世员工福利业务线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用专访公司高层、直播的方式做运营。有了为公司高层建立个人品牌的经验,叶楠开始考虑为自己建立品牌。一年后,他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开始并不顺利,定位成了一个大难题。“个人号想要点评热点时事时,别人会认为你的观点就是美世的观点。”由于一直没找准定位,加上工作忙碌,叶楠的个人公众号就这样搁置了3年。
  直到那篇爆款文章诞生,事情才有了转机。叶楠总结了自己在知乎上写过的答案,发现大部分以企业为主的文章总是反响平平,点赞高的往往是和个人相关的话题。重新调整后,叶楠将学生和踏入职场3到5年的公司人作为自己的主要受众。
  叶楠第一次在知乎上尝到甜头,是在2016年春节。他在知乎看到一个提问《公司福利待遇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正好美世有一条专门研究福利的业务线,我知道背后的逻辑,于是就摘出来写了一段。”那是他在知乎的第一篇回答,短短几天之内就收获了3000多人的点赞。
  在知乎的第一年叶楠积累了3万多名粉丝,找准定位之后的一年内,叶楠的粉丝迅速增加到18.5万。这当然不是光靠找准定位就能做成的事,更多还要在内容上下功夫。
  在人力资源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及资源为叶楠的文章提供了不少理论和案例,但要在文章多如牛毛的社交媒体上脱颖而出,还需要一些技巧。
  “知乎上,先以情动人,然后以理服人,更容易获得高赞。”叶楠总结道,“当一个问题有正反两面,大家支持其中一面,而你敢于站出来为另一面的群体发声,那些被压制想法的人就全站你这边了,前提是你写的是自己真实的观点。”叶楠曾经将这两个技巧应用在一篇点赞量1000左右的回答上,修改答案后点赞数当天就破万了。
  除了这些技巧层面的问题,如何平衡本职工作和个人品牌之间的关系也曾困扰过他。随着个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叶楠意识到公司品牌与个人品牌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只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会偶尔用个人公众号去推公司的内容,“职场人做个人品牌不可能完全剥离公司,提升公司品牌,才更容易获得公司的支持。”
  公司永远是个人品牌绕不过的坎,即便运营知乎和个人公众号属于个人行为,但公司人还是要考虑公司的态度,而是某种程度上,公司品牌也能为个人背书。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叶楠会保持跟上级的及时沟通,“我会让老板知道自己对本职工作和自媒体的预期,让他理解运营知乎、个人公众号并不会影响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让上级看到你的个人品牌给公司带来的价值。”
   C=CBNweekly Y=Ye Nan



   C: 运营知乎账号和运营个人公众号有什么不同?
  Y: 在知乎上会更小心一点。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知道你不想跳槽但你应该多面试》,放到知乎上时把标题改了,因为这样写上去一定会被骂。公众号是个相对封闭的平台,关注你的人不一定喜欢你,但至少觉得你讲的有道理,是抱着学习心态的,但知乎上的人是抱着挑错心态。所以公众号的亲和度更高一点,可以用口语化的东西来讲,还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公众号这拨人对你是认可的,相当于粉丝群体,你需要去维护。
   C: 对在职自媒体人有什么建议?
  Y: 把预期放低,做自媒体品牌這件事情摸不着底。我们看到咪蒙很成功,希望效仿,但实际上大部分做自媒体的人就算全职、有团队,都很难掌握运营自媒体的真正规律。你不知道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受欢迎而那篇却不受欢迎,你也不知道哪篇文章可以突然之间成为爆款,就算有了爆款吸引了很多粉丝,你还是会纠结为什么之后的运营并没有更轻松。所以不要把期望放得太高,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本职工作。
其他文献
一時间,日本的鳗鱼陷入了濒危的境地。  2018年1月12日,《每日新闻》和《日本养殖新闻》等多家日本媒体报道称,濒危物种日本鳗的鳗苗本季遭遇极度严重的鱼荒,日本国内外的捕获量加起来只有2017年同期的约1%。  据称,2013年已是历史性的鳗鱼“淡季”,然而2018年日本的鳗鱼渔获量比2013年还低,导致交易价格相比2017年上涨了3.3倍。在日本,鳗鱼与寿司、天妇罗并称为“江户之味”。但日本共
期刊
最近半年出差,每次乘飞机回到北京,降落前在近空鸟瞰这个城市,我这个北京土著,都会产生一丝异乡人的感觉。  脚踩到地上的那一刻,我才意识这是北京。但傍晚,乘车从机场回市区的路上,经过一段段难熬的拥堵,各种景物笼罩在浅近的夜色里,我又变成这个城市的陌生人。过去三十年间,它长得太快,大得几乎没有边际,新事物和旧事物此起彼伏,以致面目模糊。  永远能吸引异乡人不远万里迁徙而来,永远有种力量聚集财富,催生梦
期刊
1月12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参加了卸任后的脱口秀首秀,在主持人大卫·莱特曼主持的《我的下位来宾鼎鼎大名》上畅谈对社交媒体的态度。“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时,我们要依靠一群22到23岁的年轻人、志愿者在社交媒体上和人们交流。然后,我们创造了或许是现代政治史上最有效的一次政治竞选活动。所以我对社交媒体的看法是很积极的。  “但有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忽视了有权势的人、别有用心的人、外国政府等能操纵民意的
期刊
过去两周,全世界足球迷的流量都被智利球星桑切斯的转会传闻耗尽了。  作为树上的球迷之一,我也贡献了不少的流量,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渠道是Instagram和Twitter。Twitter的信息量和可靠性明显高出一筹,这让我重新考虑起Twitter的商业价值。过去几年,这家曾经与Facebook一较高低的社交网站陷入了用户增长停滞和巨额亏损的窘境?中。  不过现在Twitter似乎已经已经活过来了。过去
期刊
比尔·盖茨最近成了《时代》周刊新年第一期杂志的客座编辑。我很好奇,《时代》杂志为什么会请比尔·盖茨做杂志的编辑呢?  —Beno  除了《时代》,此前他还担任过科技网站The?Verge的客座编辑,加入The?Verge特别策划的周播对话节目《The?Big?Future》,探讨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2013年9月底,他还作为《连线》的客座编辑,请了另一位“比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与展望未来
期刊
请问,哪家独角兽公司最想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公司文化很赞?  Uber当然希望未来一年它能这么宣告,因为过去一年它栽在了公司文化超烂这一点上。除了Uber,我想WeWork是另外一家想宣扬自己公司文化的独角兽,虽然它追求公司文化的原因和Uber完全不同。  最近参加WeWork?Global?Summit时,我才注意到WeWork是多么想要塑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公司文化。  这个Summit基本可以理
期刊
C=CBNweekly Q=Julian Quinn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Garter的数据,大数据潜在的市场价值已达到2030亿美元。几乎所有公司都拥有数据,但不是所有数据都能发挥它的价值,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如何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成为当下的公司们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C:不同行业的公司在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Q:无论高科技、零售或者餐饮行业,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都是数据的复杂性
期刊
1月20日本来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值得纪念的一天—2017年的1月20日,他宣誓就职美国第45任总统。然而2018年的1月20日,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参议院没有就联邦临时预算法案达成共识,导致特朗普领导的政府暂时停止工作。停顿持续了两天,一直到美国当地时间1月22日政府才恢复正常工作。当然,这样的1月20日对特朗普总统来说也许就更值得纪念了。  其实,这件事早就开始了。从2017年10月起,参议院
期刊
北京南三环外大红门那块名为“财富之门”的LED广告牌很久没被点亮了,但可能已经没有人在意。京温商场与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外到处都有推着小车前来买货的顾客,只是繁华的表象隐含着难言的动荡,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集散中心正面临着疏解。  “这边生意是完蛋了,来年还不知道要做什么。”东北人王蓉以切身感受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新闻里每天报道搬走搬走,顾客都不来了。”她已经在大红门地区卖了超过十年貂皮大衣,这
期刊
喜欢在城市中游荡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发出感慨:“城市的形状变得比人心还快”。  这位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身处中世纪巴黎城往现代城市过渡的时期。从1850年代到1870年代,法国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师奥斯曼就开始了对这个城市的改造,包括修建宽敞的街道、林荫道、大的公园和广场、新的下水系统等工程,当然,也包括拆除那些拥挤脏乱的中世纪街区。  从那时起,城市化的进程总免不了聚焦在那些“脏乱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