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果:神药竟然是颗“地瓜”

来源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晚上,娃看了武侠剧,剧中一个武林高手被毒蜘蛛咬伤了,幸好有人给了这位高手一株能解百毒的神药“天山雪莲”,吃下后蜘蛛毒立刻化解了。娃特别喜欢蜘蛛、蛇、蝎子这些毒物,家里到处都是这种胶皮玩具,但是又害怕遇到真的毒物。看:到天山雪莲,这下可算找到了“救星”,有了它,可以亲密接触毒物,也不怕被咬伤了,于是找到爸爸,吵着要天山雪莲……
  西域神药:天山上的雪莲花
  老爸对娃说:“哈哈,天山雪莲不是真的神药,它真实存在,人们都管它叫天山上的雪莲花。”
  娃很惊讶:“它生活在天山?我在书上看到过,天山是横贯我国新疆的巨大山脉,那里常年白雪皑皑,非常寒冷,雪莲花能在那生存吗?”
  老爸解释说:“雪莲只是个形象的叫法,它长着十多瓣玉白色的花苞,中间围着一个紫色的半球形花心,外形和莲花非常像,又因为生活在雪峰中,因此叫雪莲。其实雪莲是一种菊科植物,与属于莲科的莲花关系很远。”
  娃很是不解:“它真的生活在冰雪中吗?”
  老爸说:“天山虽然常年被冰雪覆盖,但在3000米雪线以上仍有丰富的耐寒生物。天山雪蓮生命力顽强,体内有一种抗寒基因,让它能生活在天山海拔4000米的悬崖峭壁上、满布冰渣的岩缝中。虽然它不像武侠剧中说的能解百毒,但也有很大的药用功效。它所含有的黄酮具有抗风湿的镇痛作用,特有的雪莲多糖还能终止妊娠。”
  神药竟然是颗“地瓜”
  天山雪莲虽不能解百毒,但娃听了老爸的话,觉得它作为观赏植物也不错。于是,又去找老妈,想要一株雪莲。老妈信誓旦旦地说:“妈明天就给你买去,现在这个季节容易上火,吃几块雪莲挺不错的。”隔天,妈妈提着几个“地瓜”回来了,对娃说:“这玩意是好吃,就是皮儿不太好削,等着,妈给你削几块吃。”
  娃问:“老妈,我不爱吃地瓜,我要的雪莲呢?”
  老妈说:“这不就是雪莲吗?”娃觉得老妈又在拿自己寻开心,便找老爸评理。
  老爸说:“你是想要雪莲花吧,那真的是‘高岭之花’,是珍贵的药材,并不能直接食用。更何况,这种植物数量相当稀少!妈妈给你的是雪莲果,这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菊科草本植物,虽然模样像地瓜,但完全不是一种东西。”
  说着,爸爸给娃削了一个雪莲果……
  “甜”得让人放心
  随着老爸水果刀的闪烁,雪莲果那浅褐色外皮逐渐剥落,一块白润如玉的果肉显现出来。娃咬了一口,果汁四溅,口感超脆,一股清香在舌尖萦绕不散。可是,这雪莲果超甜,作为医生的爸爸向来对娃的甜食控制得很严格,怎么会让娃对这么甜的水果大快朵颐呢?
  老爸解释道:“你放心吃吧,雪莲果所合的糖和一般水果可不一样。它所合的糖叫果寡糖,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低聚果糖,它虽然很甜,但在我们的体内,缺少可以水解这种糖的酶,因而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别说一般人了,就是糖尿病病人吃雪莲果也是没问题的。”
  “白玉”分分钟变“土块”
  娃享受着雪莲果的甘甜清香,吃着吃着却发现了个怪事儿,拿在手里的雪莲果,刚剥开皮时还是洁白如玉,却渐渐变成了褐色。老爸解释道:“正常,雪莲果有个奇怪的特点,就是如果不及时吃掉,洁白的果肉会在几分钟内慢慢变成褐色。这是因为雪莲果肉中含有一种叫单宁的物质,这种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作用,产生褐色素。如果想让它一直保持洁白的颜色,只需将削皮后的雪莲果立刻放入清水中,与氧气隔绝,就不会变成褐色了。”
  责任编辑:夏越 责任校对:陆艳
其他文献
每年都会发生很多因溺水而死亡的悲剧。我国平均每年有近3万名儿童死于溺水,平均每天有100名1~14岁的儿童因意外溺水而失去生命。根据世界健康组织公布的数据,每年平均有372 000人溺水死亡,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当我们出门开车或坐车时,会系上安全带;骑自行车时,会戴上安全头盔。可是在水里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除了现有的救生衣或游泳圈外,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鉴于此,美国加州格里德
期刊
一天晚上,娃一个人在家。“怎么又饿了呢?去厨房扫荡一下,看老妈有没有留下啥吃的。”娃自言自语。还没走到厨房门口,眼前顿时一片漆黑,瞳孔似乎只能感受到窗外月光微不足道的皎洁。“真该死,竟然停电了,不过没关系,我的鼻子灵着呢,啥好吃的都逃不出我的五指山。”娃自鸣得意。凭着对家里“地形”的熟悉,娃不一会儿就摸到了厨房的门把手。谁知刚一打开门,一股排山倒海般的臭味扑鼻而来,简直太臭了,这味道就像洋葱混着几
期刊
如果给老鼠们穿上裤子,它们会有啥反应?弯腰从胯间看世界,世界会变样吗?石头都是有性格的,你懂不懂?假装自己是山羊的科学家,在山羊群中会有艳遇吗?  这些问题是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奇思妙想吗?不不不!请严肃一些!这些可是今年的获奖研究,只不过是搞笑诺贝尔奖。2016年9月,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如期在美国举行,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的研究有多有趣而奇葩吧。  相关链接:  什么是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
期刊
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水培豆芽”,我听了既好奇又费解:绿豆是如何发芽的呢?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做这个有趣的实验。  我先将新鲜红豆浸泡了24小时,又找来其他材料:透明玻璃碗1个、纱布2块、燕尾夹。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开始了。我先将纱布叠成与碗底差不多大小,铺在碗底,接着放入泡好的红豆。再将另一块纱布打湿,盖在铺好的红豆上。最后把燕尾夹放在最上面,就大功告成啦!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每天用清水给它们“冲个
期刊
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甘月亮坐在爷爷家院子里,借着月光看绘本。绘本里,一只狗熊在偷蜂蜜。工蜂们生气极了,凶猛反击,狠狠地叮咬着狗熊。可狗熊身上的毛又密又厚,咬不透,急得工蜂们“嗡嗡”地飞来飞去。突然,它们惊喜地发现,狗熊的脸是最薄弱的地方。于是,它们都向狗熊的脸蛰去。狗熊很无奈,又舍不得离开,只好抡起熊掌打自己的脸。  甘月亮“咯咯”地笑起来:“狗熊可真喜欢吃蜂蜜。”  “不止狗熊喜欢吃蜂蜜……” 
期刊
周末,妈妈让我陪着她去商场买鞋,我欣然同意了。来到卖鞋子的专柜,妈妈开始精心挑选起鞋子,我则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旁的试鞋镜。  奇怪!镜子正常不应该都是竖直放置的吗?这个镜子怎么是斜的呀?我蹲下身来,仔细研究了下这个试鞋镜:白色的烤漆边框,镜面和地面形成了大约60°的角,后面有一块木板支撑着。我记得上课时科学老师说过,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都是一样
期刊
你是动物小专家吗?那我就出道题考考你:你知道南极有一种能在低温下存活的虫虫吗?是跳蚤、雪地线虫,还是雪地蜘蛛?哈哈,全错了,它就是神奇的极地冰虫。  这家伙是谁?生活在冰里?吃啥喝啥?靠什么来保暖?别急,别急,请听生物学家克里斯一一道来!  抗冻又耐饿  10年前,克里斯和一群美国科学家在观察可燃冰时,突然发现冰里有东西在动,个头非常小,黑黑的、细细的,像一根根小黑线。他们断定,这是新种的蠕虫群落
期刊
在现代战争中,火炮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火炮发射时,弹丸闪电般地飞向发射目标,轰鸣声震耳欲聋。火炮在现代军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射程远、威力大,很多国家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性能火炮。决定火炮威力与射程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火炮的含能材料,也就是火炸药。2017年1月8日,王泽山院士因其在火炸药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位81岁高龄的老院士是国内为数不多的3项国家
期刊
在非洲,从植被稀疏的石地,到绿荫密布的丛林,如果你与这样一条蛇不期而遇,最好掉头就跑。它,张开了嘴巴,你便会顿时倒吸一口冷气:世间竟有满嘴乌黑的蛇?它便是非洲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眼镜蛇——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的“黑嘴巴”,仿佛古代刺客的黑色面纱。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因为黑曼巴蛇的嘴巴不只是为了恐吓对方而“着色”的。从破壳而出的那一刻,它就已经具备了作为一名“刺客”应有的素质……  速度至上  作为一
期刊
图库里存着各种各样的照片,都是甘月亮和萤火虫出去玩耍的时候拍下来的。这里面,甘月亮最喜欢的就是蜜獾这张。这个背着灰色毛发的家伙,有着愣愣的小眼睛,厚敦敦的模样儿,体形也就和大一点的兔子差不多。  甘月亮指着蜜獾的照片,对萤火虫说:“这家伙看着萌,竟然敢吃毒蛇,还敢与狮子、花豹、鳄鱼打架,人送外号:平头哥。”  “甘月亮,你知道吗?萌物凶猛的可不只蜜獾。”  “你是说还有好多长着一副欺骗性长相的家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