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评价单侧颈动脉阻断后脑血液动力学变化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CD是一种能实时记录脑血流速度的无创伤测量仪。通过它对单侧颈动脉阻断时颅底动脉检测,可以了解脑侧支循环的沟通情况和脑血管自动调节代偿功能,进而了解在丧失一侧颈动脉时,脑对缺血的耐受能力。

其他文献
使用神经保护剂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神经保护剂临床研究进展。
脑血栓形成长期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诊断学的进展,这一传统观念正受到挑战。文章介绍了卒中的病因学,脑微栓塞和微栓子的概念,指出微栓子造成的无症状微损害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导致痴呆症状。
闭塞性脑血管病,如急性脑梗死引起的偏瘫、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视网膜中央动脉或中央静脉闭塞引起的视力减退、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等,均可通过血管内的介入治疗得以改善。介入治疗的方法分溶栓、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根据病变可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文章对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颈、椎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缺血性疾病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它为血管狭窄性疾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文章对这一新技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疗效作一介绍。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心脏病、吸烟、高脂血症、饮酒、血小板活性等。
近些年,发现缺铁性贫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少见病因之一。文章对缺铁性贫血与脑动脉系统和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和预后作简要介绍。
将陈旧库存血中血红蛋白提取后,经化学修饰成双阿司匹林交联血红蛋白(DCLHb)。研究表明,DCLHb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脑外伤等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据推测,DCLHb血液被稀释后,降低了血液粘度,增加了脑血流和氧输送量;其结合一氧化氮的特性可能为其脑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有必要对其临床效果及可能的毒副作用进行研究。对非人体血红蛋白如超纯化聚合牛血红蛋白液(HBOC-201)的脑保护作用进行研究将会有较
文章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药物治疗新进展的评价,强调了联合治疗的重要性。
低温是近年来研究较多且效果肯定的一种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措施,其保护机制十分广泛。文章主要介绍低温对缺血后脑能量代谢、兴奋性氨基酸释放、Ca2+水平及其靶酶活性、自由基产生等的影响。
神经组织移植治疗皮质梗死现正处于研究阶段。实验研究表明,胚胎脑组织植入皮质梗死区内,其神经元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与宿主脑发生神经纤维联系。文章对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脑皮质梗死的方法、移植供体选择、宿主脑与移植物之间神经纤维连接、宿主与移植物的神经功能整合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