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应努力增加学生幸福感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广西区高中课改学科教学指导组近150位专家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近日,在桂林召开的第三届中欧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论坛(以下简称中欧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带来的一些新观点和新理念,让参与制订广西高中课改教学指导意见的专家很受启发,并将这些新理念渗透到广西高中课改的教学指导意见中。
  广西课改遇上“及时雨”
  广西是全国最后一个进入课改区的,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覃艳娟认为,起步虽晚,广西的“运气却不坏”。最幸运的是,广西在制定高中课改学科指导意见时,能碰上这次中欧论坛,让广西的专家开阔了国际视野。
  中欧论坛是一个极高端的国际会议,2007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201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今年,在多方争取下,设在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召开。从2个方面可以看出这次论坛规格不低,今年的中欧论坛,有8个国家22位外国专家前来,还有教育部等高层人员出席。与会者进场前都会领取一个同声传译机,以便各国专家能无障碍交流。
  论坛中,面对众多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广西教学指导组的专家们“毫不客气”,抓住一切可以交流、请教的机会。一些专家将这次论坛称为“及时雨”。
  课改努力增加学生幸福感
  在了解了欧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正在思考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后,教学指导组专家们惊讶地发现,中国在课改中做出的努力,与欧洲国家的共同点越来越多。
  中国课程教育出的孩子,考试通常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幸福感则要差很多,而国外的课程体制,强调了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的幸福感,但考试却往往是弱项。于是,在互相学习与借鉴中,中国与国外的教育都逐渐走向一个平衡点。正是基于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次中欧论坛是中国与欧洲在基础教育领域对等的交流。
  借鉴国外经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幸福感,成为广西高中课改教学指导组专家们努力的方向。在制定广西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时,物理教学指导组组长罗国忠认为,有些学生学习不好,但动手能力很强,为了增加学生幸福感,决定保留选修模块中的技术系列物理。
  帮助潜在的“月亮娃娃”成长
  论坛上,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孙杰远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桂林阳朔的“月亮妈妈”,没上过什么学,却在与外国游客打交道的过程中,陆续学会用8门外语进行日常对话。孙杰远教授由此提出,教育的根本作用应该就是关注和促进个体能力的成长。他的观点引起不少广西高中课改专家的注意。教学指导组唐子江博士指出,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关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成为课改的重要特征,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日常的课堂教学行为,让更多潜在的“月亮妈妈”、“月亮娃娃”成长起来。
  广西高中课改英语教学指导组组长陈吉棠也提出了“我能”理念。他表示,就拿英语学科来说,外语教学应该思考学生学了英语以后,能用英语做什么。在实践这一块,英语教学做得显然还不够。
  现有的英语教学,除了课堂上写作文,课外参加英语角等,学生很少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到英语。目前,英语学科在教学中计划与具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如设计英语选修课时,可以开设短篇小说欣赏、诗歌欣赏等思路。
  (记者:蒋晓梅)
  
其他文献
国内外的母语教育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为贯彻这一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万字以上。遵循“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文学习规律,如何将课内外阅读巧妙的衔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大量的生动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讲课内获得的语文知识预习方法内化成阅读技
赶集的日子到了,清晨,鼹鼠一家四口走在通往集市的路上。  “嘿,我可以捎你們一程!”浣熊大叔驾着南瓜车驶过来。  集市很远,走到那里买完东西再走回来,天就要黑了,能搭南瓜车真的很有用。  “太感谢您了。”鼹鼠先生打开车门,先让鼹鼠太太、鼹鼠哥哥和鼹鼠小弟上去。  可是,南瓜车上只有三个座位,挤不下他们全家。  “我走着去,你们坐车吧!”鼹鼠先生说。  “你要买的网筛集市上只有早晨有,去晚了就卖没了
由上述情况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中条山根据地对防守河南洛阳以及陕西西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因此,蒋介石国民党无论如何不愿轻易放弃。中条山以北、以东,又都靠近中共的武装根据地,在日军大举进攻,眼看中条山不保的情况下,蒋病急乱投医地想到了请中共帮忙,却又不肯放下身段,一定要拿人格、军誉、良心,甚至是抗日不抗日相要挟,结果就弄成了左右不讨好的局面。简单地说蒋介石要求中共出兵是想要“一石二鸟”,或借机“消
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是高中历史教改的主要任务。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下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高效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师要克服制约高效课堂的制约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讨论的课堂氛围,从而构建高三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感悟历史,构建系统知识网  历史教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系统的历史知识
一节课刚开始,老师叫“上课”,班长接着叫“起立”,师生互致问候。学生坐下后,接下来的这几分钟时间,如果老师把握得好,有一个巧妙而正确的开讲,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这节课就可能取得成功,至少能取得成功的一半,这就是导入。可见,导入是一堂教学课极其重要的环节。  去年,在上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光的反射》之前,进行备课时,对本课导入部分的选择,我考虑许久,思序如下:  首先设想采用直接导
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教师,对农村农民有作深厚的情意。在农村中学教学工作了七年多,对农村农民以及农民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农民纯朴善良、憨厚老实,农村娃单纯天真、活波可爱。但农民有传统的缺陷,受其父母思想的影响,孩子在教育上也有很多困扰。  班主任工作,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有许多共同的感受:繁、乱、杂,并且工作难度大,任务又相当艰巨。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促使我们能够孜孜不倦地坚守在这一岗位上呢?
放学的时候,孙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我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明天会有一个新老师来接替我的工作。”  “再見?”我愣住了,“孙老师要离开我们了?”  孙老师拥抱了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轮到我的时候,我紧紧搂住她的脖子不肯撒手:“我不让你走!”  孙老师轻轻拍了拍我的后背,说:“没关系的,我一定还会来看你们的。”  “你为什么要走啊?是不喜欢我们了吗?”  “孙老师最喜欢咱们班的小朋友啦,她离开是因为要去
目前的中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其目的是检验考生对初中教材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中考前的英语总复习,我觉得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紧紧围绕教材这个大方向来进行,但是应试把重点放在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上。为此,要注意搞好四个结合:  第一、要把巩固语言知识与培养运用能力相结合起来。  学生在初中三年里所学的都是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法,在总复习阶段要把巩固语言知识作为一项重要
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才是快乐与自信相伴的大众化课堂,从而达到我们的终极教学目标呢?优质课、观摩公开课的评比和示范虽然起到了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是否有大范围和长期性的实践意义?我认为带有理念方向和操作示范性质的优质课与观摩公开课只是特定环境下精心准备的舞台演艺比赛,给学生的只是瞬间的快乐,不是持续的,无法使他们从中寻找到自信,更无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十几年的教学的亲身经历使我感受到:  1、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