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广西区高中课改学科教学指导组近150位专家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近日,在桂林召开的第三届中欧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论坛(以下简称中欧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带来的一些新观点和新理念,让参与制订广西高中课改教学指导意见的专家很受启发,并将这些新理念渗透到广西高中课改的教学指导意见中。
广西课改遇上“及时雨”
广西是全国最后一个进入课改区的,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覃艳娟认为,起步虽晚,广西的“运气却不坏”。最幸运的是,广西在制定高中课改学科指导意见时,能碰上这次中欧论坛,让广西的专家开阔了国际视野。
中欧论坛是一个极高端的国际会议,2007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201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今年,在多方争取下,设在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召开。从2个方面可以看出这次论坛规格不低,今年的中欧论坛,有8个国家22位外国专家前来,还有教育部等高层人员出席。与会者进场前都会领取一个同声传译机,以便各国专家能无障碍交流。
论坛中,面对众多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广西教学指导组的专家们“毫不客气”,抓住一切可以交流、请教的机会。一些专家将这次论坛称为“及时雨”。
课改努力增加学生幸福感
在了解了欧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正在思考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后,教学指导组专家们惊讶地发现,中国在课改中做出的努力,与欧洲国家的共同点越来越多。
中国课程教育出的孩子,考试通常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幸福感则要差很多,而国外的课程体制,强调了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的幸福感,但考试却往往是弱项。于是,在互相学习与借鉴中,中国与国外的教育都逐渐走向一个平衡点。正是基于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次中欧论坛是中国与欧洲在基础教育领域对等的交流。
借鉴国外经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幸福感,成为广西高中课改教学指导组专家们努力的方向。在制定广西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时,物理教学指导组组长罗国忠认为,有些学生学习不好,但动手能力很强,为了增加学生幸福感,决定保留选修模块中的技术系列物理。
帮助潜在的“月亮娃娃”成长
论坛上,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孙杰远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桂林阳朔的“月亮妈妈”,没上过什么学,却在与外国游客打交道的过程中,陆续学会用8门外语进行日常对话。孙杰远教授由此提出,教育的根本作用应该就是关注和促进个体能力的成长。他的观点引起不少广西高中课改专家的注意。教学指导组唐子江博士指出,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关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成为课改的重要特征,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日常的课堂教学行为,让更多潜在的“月亮妈妈”、“月亮娃娃”成长起来。
广西高中课改英语教学指导组组长陈吉棠也提出了“我能”理念。他表示,就拿英语学科来说,外语教学应该思考学生学了英语以后,能用英语做什么。在实践这一块,英语教学做得显然还不够。
现有的英语教学,除了课堂上写作文,课外参加英语角等,学生很少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到英语。目前,英语学科在教学中计划与具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如设计英语选修课时,可以开设短篇小说欣赏、诗歌欣赏等思路。
(记者:蒋晓梅)
广西课改遇上“及时雨”
广西是全国最后一个进入课改区的,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覃艳娟认为,起步虽晚,广西的“运气却不坏”。最幸运的是,广西在制定高中课改学科指导意见时,能碰上这次中欧论坛,让广西的专家开阔了国际视野。
中欧论坛是一个极高端的国际会议,2007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201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今年,在多方争取下,设在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召开。从2个方面可以看出这次论坛规格不低,今年的中欧论坛,有8个国家22位外国专家前来,还有教育部等高层人员出席。与会者进场前都会领取一个同声传译机,以便各国专家能无障碍交流。
论坛中,面对众多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广西教学指导组的专家们“毫不客气”,抓住一切可以交流、请教的机会。一些专家将这次论坛称为“及时雨”。
课改努力增加学生幸福感
在了解了欧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正在思考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后,教学指导组专家们惊讶地发现,中国在课改中做出的努力,与欧洲国家的共同点越来越多。
中国课程教育出的孩子,考试通常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幸福感则要差很多,而国外的课程体制,强调了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的幸福感,但考试却往往是弱项。于是,在互相学习与借鉴中,中国与国外的教育都逐渐走向一个平衡点。正是基于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次中欧论坛是中国与欧洲在基础教育领域对等的交流。
借鉴国外经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幸福感,成为广西高中课改教学指导组专家们努力的方向。在制定广西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时,物理教学指导组组长罗国忠认为,有些学生学习不好,但动手能力很强,为了增加学生幸福感,决定保留选修模块中的技术系列物理。
帮助潜在的“月亮娃娃”成长
论坛上,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孙杰远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桂林阳朔的“月亮妈妈”,没上过什么学,却在与外国游客打交道的过程中,陆续学会用8门外语进行日常对话。孙杰远教授由此提出,教育的根本作用应该就是关注和促进个体能力的成长。他的观点引起不少广西高中课改专家的注意。教学指导组唐子江博士指出,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关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成为课改的重要特征,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日常的课堂教学行为,让更多潜在的“月亮妈妈”、“月亮娃娃”成长起来。
广西高中课改英语教学指导组组长陈吉棠也提出了“我能”理念。他表示,就拿英语学科来说,外语教学应该思考学生学了英语以后,能用英语做什么。在实践这一块,英语教学做得显然还不够。
现有的英语教学,除了课堂上写作文,课外参加英语角等,学生很少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到英语。目前,英语学科在教学中计划与具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如设计英语选修课时,可以开设短篇小说欣赏、诗歌欣赏等思路。
(记者:蒋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