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新闻的采访艺术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新闻因其特点而更被受众关注,作为社会新闻记者,更应掌握社会新闻的时效性原则,及时赶赴新闻现场,善于观察、勤于提问,最快时间把社会新闻公诸于众。
   社会新闻是新闻的一大类别,是一个较大的范畴,它主要是指反映现实社会和自然界存在的客观社会新闻事实信息及社会生活中有关社会问题、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生活情趣等的报道。与时政、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新闻相比较而言,更易于被广大受众所关注,恰因如此,若能在采写过程中注重技巧的学习与运用,则能为社会新闻的报道“锦上添花”。
   第一、 刻不容缓是社会新闻采写艺术的第一要素
   “时效性”对于社会新闻来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有相当多的社会新闻属于突发新闻,一旦错过时间,其新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如一场火灾、一场地震过后所引起的社会生活变动等类似事件,发生突然,信息传播也快,记者若不闻风而动,赶赴现场,争分夺秒地采访、发稿,等到时过境迁,新闻变旧闻,就成了一件憾事。对突发性新闻来说,记者的思维敏锐、行动迅速,往往是起决定作用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获取新闻线索并不是新闻记者的终极目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进行采写,才是快速到达现场的目的所在。在新闻界,大家习惯用一个字来形容新闻对速度的要求:抢。“抢新闻”是新闻竞争中常见的一种手段,不惟社会新闻,其他任何新闻都需要有一种“抢”的意识。
   随着通讯手段的发达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新闻记者抢新闻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国内已有电视台租用直升飞机抢抓新闻的先例,而一旦有海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新闻媒体派出特派记者手持移动电话,身背笔记本電脑,乘飞机前往现场采访已是许多新闻媒体的共同选择。采访社会新闻 ,已经到了一个抢抓机遇的高效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的记者必须树立起极强的时效意识,争取成为一个“全天候”的记者,一旦获得社会新闻的采访线索,立即闻风而动,奔赴现场。
   第二、力争赶赴现场、用敏锐的眼光进行认真的观察
   只要条件许可,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的记者必须赶赴现场,这应该成为新闻记者自觉遵守的一条“规矩”。“百闻不如一见”,现场看到的情况,比新闻记者通过“二传手”获得的材料要丰富、真实得多。著名新闻工作者纪希晨说:“采访要用口问,用耳朵听,特别是要多用眼睛看”。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用眼睛看过的事物,不但会写的逼真生动,而且在相互比较鉴别之下,才能写出新闻中真正“新”的东西。总之,新闻记者抵达现场有着重要意义:一,可以获得社会新闻的第一手资料,避免出现虚假新闻。二,能为社会新闻的写作获取典型细节。细节固然可以从访问中获得,但主要还应寄托于现场观察。被访问者往往没有经过专业新闻培训,对有典型意义的新闻细节可能会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并不重要而隐而不谈。三,可以激发社会新闻写作者的写作激情。许多记者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时候,手头拥有了一大堆新闻素材,却找不到生动、鲜明的主题,不知从何写起。一旦置身于现场,接触那些可感可亲或可气可恨的人或事,报道的冲动便强烈起来,“灵感”也随之而来。四,现场观察还有利于提高社会新闻的时效性。通过二手材料获得的新闻素材,其在时效性上肯定比现场观察“慢半拍”,因此,记者深入现场进行观察采访,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慢半拍”现象的出现,防止出现诸如“日前”、“不久前”之类不合乎新闻规范的模糊时间单位。
   第三、敏感好奇,对社会保持关注探究的热情
   好奇是人类的基本天性,也是社会新闻广受欢迎的心理动因。不同的受众在阅读社会新闻时的心理动因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为了求知,有的是为了获益,有的是为了对比,但“好奇探究”却是其中一种最为普遍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不用他人施以教育和启发而自然存在的。所以,凡是新鲜的,异样的,首次出现的人或事,都会激发起他人的好奇,好奇又进而激发注意。受众的这种心理,是社会新闻得以广受关注的重要心理动因。新闻记者在采访社会新闻时,应该经常让自己的记者角色与受众的接受者角色互换,从而知道哪些新闻是受众感兴趣的。
   发现新闻是新闻记者采写新闻的前提条件,但是,新闻记者或者受个人接触范围的影响,或者受个人性趣爱好与秉性的驱使,发现新闻的数量以及领域都是有局限性的。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记者主动进行角色换位,把自己定位于工人、农民、军人、教师、警察、白领等,用不同于己的眼光和身份,去思考“我想看到什么样的社会新闻”。
   普通市民看到马路上发生车祸、斗殴、火灾可以不闻不问,但新闻记者不可以。记者的职业要求他们对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应充满敏感,善于从人们特别关注或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新闻价值所在。
   第四、勤于提问是社会新闻采访艺术的重中之重
   勤于提问对于社会新闻采访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社会新闻的采访不能缺少提问,对当事人的提问,对知情人的提问,以及对官方的提问等。其次,提问可以让记者采访到新闻事件的本质所在。采访的形式非常多,但提问是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再次,提问能够提高采访的效率。对于一些蕴含深刻背景知识的社会新闻记者可能冥思苦想良久也难于获得正确的结论,但经过提问,专家或知情者轻轻的一点拨就有可能使自己豁然开朗。因此,在采访社会新闻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时效性,为了更加正确地表述新闻事实,必须及时使用提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丁柏栓.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林志勇(1979.8-),女,黑龙江勃利人,中级,本科,勃利县广播电视局)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语文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对文本的解读首先必须从文本的立意开始,然后根据文本内容展开深入的研读。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现在可供学生查阅的资料更丰富,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课课通”这样单一的参考书,百度文库或者豆丁网这样新兴的网络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有了如此众多材料的解读,打开了学生对多元文本解读的大门,拓展了他们学习语文的途径。  一、依托文本,
摘 要:现代社会的标志就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学会了生产各种工具。而石器时代的各种简单粗糙的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从制造简单工具递进到制造由许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业革命更是加快了机械的发展,把机械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维度。无数的机械走进了我们寻常的百姓生活中,小到我们的计时手表,大到汽车飞机,都离不开机械的范畴。  关键词:生活;机械;常识  一、目的  人类日常
在江苏淮北地区土地平整后形成的生土上,对水稻小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绿肥水稻3种种植模式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产投比及与土壤肥力关系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老街  这是一座小县城,小县城有一条老街。老街下面是一条小河。河面虽不宽,一座小桥就过去了,但河水很深,有好几米。老街确是很老了,像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坐在小河边。高高低低两溜儿小瓦房。屋顶铺满飘落的树叶,杂草从树叶下探出头,瘦瘦高高地往上长,微风吹来就急忙弯下腰,几分颤抖,又有几分欢乐。风儿抱起片片树叶,悠悠地撒在小街上。街面用厚厚的条石铺成,横横地到小街尽头。时光老人驮着沉沉的岁月从小街走过,早
期刊
解说词配画面,说教式的议论是目前众多电视专题片的固定模式,表现形式单调,声画两层皮,缺乏真实感等问题是各级电视台在专题片创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文章作者从新的视角,对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问题选的准,论述深刻、有力,令人信服发人深省,对各级电视台专题片创作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广大电视工作者借鉴。   近年来,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大家对电视的要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来临,档案作为知识的结晶和信息源,其需求量和利用率也相应越来越高,越来越被人们和社会高度重视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作为新时期的一项系统工程,在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固定模式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档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来临,档案作为知识的结晶和信息源,其需求量和利用率也相应越来越高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县市广播电视台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挑战。如何摆脱这种发展的状况,文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县市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当前,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中,广播电视正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各小县市的电视台被死死地限定在夹小的空间内,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使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电视人如何既要作好党和人民的“
新闻报道离不开主题,主题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标志。文章就如何写好新闻的主题性报道进行了探讨。   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仅是靠组织和行政力量不推行,更多的是靠新闻媒体来传播,在新闻传播中,主题性报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推动作用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主题性报道?主题性报道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是媒体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所表达出的主观意图,这种报道往往是集新闻与宣传特征为一体的,集中体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