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王瑞丽 〓〓〓〓
  近年,黄淮学院围绕“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深造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创新创业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创新创业学分制为基础、以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为载体,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园建设,构建起了具有黄淮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路
  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世纪。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黄淮学院党委行政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将成为黄淮学院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受益终生,还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人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加强创新教育;主要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因此,黄淮学院坚持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并非每个学生都要创业,但人人都有接受创业教育的必要;创新创业教育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目前,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总体来讲是按照“面向全体、培育精神;分类培养、强化实践;立足专业、创新创业”的原则,结合专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创新创业精神;面向创业学生,强化创业素质能力;面向新形势,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经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2009年以来,黄淮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学校教育基本特色之一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提出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深造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学生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科研处、财务处、团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各系院总支书记组成,形成了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2009年以来,校领导分别带队赴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和台湾中华大学、静宜大学等高校考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也使黄淮学院有效地汲取了众多高校的先进经验。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使创新创业元素有效植入教学过程
  黄淮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努力从顶层设计反映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强调“注重实践、加强选修、专业发展、突出创新、兼顾创业”的改革思路,科学设计专业教学课程平台,加强教学、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创新创业内容,特色鲜明地体现了黄淮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同时还开设了专题创新创业教育与培训课程,主要有:《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础》国际标准化创业培训课程,《电子商务》《商务礼仪》《广告设计》《创业教育基础》等创业选修课,《创新学》等创新教育选修课程。
  (三)增设创新创业学分,开辟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使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
  2010年和2012年,黄淮学院两次修订完善《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该方案分为创新创业等模块,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与学生课外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起了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创新+创业”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使黄淮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处处彰显着“实践、创新、创业”特色,成为学校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同时,学校规定:学生参加一门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将获得2学分;学生参加KAB、SYB、IYB、EYB创业教育课程考核合格可获2学分;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等创业实践活动,获校级三等奖以上者可获2学分;在校学生自主创业成功可获4个创业学分。
  (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构筑创新创业教育阵地
  学校为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先后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供学生开展创新与创业实践。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12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是黄淮学院投资建设的集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建设,吸引了区域行业企业打造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锻炼,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推进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园在发展中成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合作共赢的平台,实现育人平台、创新平台、集聚平台、服务平台四大功能。截至目前,园区入住企事业达43家,成功打造“微建筑”工作室、“易团队”等创新型项目团队,其中“易团队”承担的项目总金额近200万元。未来创业园将筹建“四创学院”,建立KAB、创新创意、创业就业等三支教师团队,争取让“四创”教育成为黄淮学院的办学特色;打造软件、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4~5个产业链,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优势,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为地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服务。
  (五)培育创新创业师资,强化创新创业育人能力
  学校针对教师多数缺乏实践能力与创业经历,教学过程中从理论到理论的现状,选派了部分理论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优秀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参加实践和锻炼,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丰富了实践过程体验,培养了一批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
  (六)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以“三项计划”为引领,广泛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围绕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分别设立了“每年20万元的创业竞赛奖励基金”“每年20万元的创业项目孵化基金”“每年10多万元的创新成果奖励基金”三项创新创业基金,实施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大学生科研立项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三项人才培养计划,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撰写学术论文、申报国家专利、出版著作等,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系列竞赛、黄淮大讲堂、創业讲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文化催生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15个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他们逐步成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传播的又一生力军。   (七)加强创新创业制度建设,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近年,学校陆续制定并出台了《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实施办法》《黄淮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黄淮学院学科竞赛建设管理办法》《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规模化、持续化发展。
  (八)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新形势,谋划未来发展新篇章
  近年,学校组织教师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省级课题23项,市级课题19项;完成论文45篇;13项科研成果获奖;在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与实践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黄淮学院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
  (九)加强创业文化元素建设,形成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学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正在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具有黄淮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校园文化闪耀着创新与创业的精神品质;努力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会实践、能创新、敢创业的应用型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三、创新创业教育硕果累累
  (一)学生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在学校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推动下,黄淮学院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极大地培养和提升。近三年来,累计1万余人次参加了各类创新实践活动,300余人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5项学生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09~2013年共有306项校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740多项系级项目立项。大批优秀成果的涌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信心和兴趣。
  (二)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
  黄淮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扎实开展,使学校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全省大学生校园经营实战赛中,黄淮学院夺得河南省季军;在全省首届创新创业竞赛中,黄淮学院有8件作品获奖。2010年,黄淮学院在全省第八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了特等奖1名、金奖1名、银奖2名的好成绩,并夺得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12年学校“挑战杯”创业竞赛,参与学生3000余人,在全省第十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了2金、1银、2铜的好成绩,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实施4年来,投入资金90万元,立项孵化创业项目46个,截至目前,31个项目办理营业手续,走上了持续盈利的道路,涌现出来了像“苹果皮”发明者潘泳、“最牛女大学生”连瑞、“剪纸艺术家”陈明杰、“节能先锋”王乙丞等一批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
  (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学校先后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增设创业学分,筹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构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和成果先后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驻马店市政府以及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部分高校多次来电或来校学习學校的经验做法。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
  责编:晓 成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  又到一年就业季,又说一年就业难。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99万,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毕业生增长了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然而,相比于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我国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依然充满各种挑战。那么,高校毕业生该如何面对“更难就业季”呢?  就业不一
期刊
■ 本刊评论员 家 清 〓  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加强高校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次集中教育活动,既是党中央统一部署的整风肃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我省高校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办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宝贵机遇。中共河南省委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对高校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
期刊
■ 黎 明〓〓〓〓〓〓〓〓〓  家庭遭变故 童年的艰辛埋下创业的种子  1991年,王艺颖出生在驻马店市一个经济条件相对不错的家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在她7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大笔贷款,房子作为抵押也被收走。为了维持生活,她的母亲转到郑州工作,留下了7岁的王艺颖自己生活。  艱辛、独立的生活,让7岁的小艺颖渐渐在生活中学会了自立。10岁起,她开始在各个广场摆地摊,销售亲戚公司
期刊
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它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对一所地处县级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创建国家级示范校更是一次提升吸引力和学校发展实力的难得机遇。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禹州职专)在校长康丙欣的带领下,深刻领会创建国家级示范校的有关文件精神,决心按照示范校建设要求,进一步改革创新,提升质量,增
期刊
编者按: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所以,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很多新段子,而且很多是在用调侃的方式来表达着对现实的不满。确实,有些人喜欢做社会发展的旁观者、评论者,有些人愿意做改变这个社会的践行者,而后者才是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力量。《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一书记录的正是这样一群把理想付诸行动者的故事。改变生存是他们的理想,行动就是他们表达理想的语言。从他们的行
期刊
发展兴趣:“专业力量”让“创意梦想”变成现实  从小就有许多“新奇”想法的潘泳,非常喜欢所学的专业。在学校,他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在知识的孕育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大一下学期,学校开设了《C语言编程技术》,从那时起潘泳开始接触并系统学习了有关计算机编程知识。同年,潘泳感觉在宿舍用笔记本上网操作鼠标不方便,于是产生了“用鼻子控制鼠标”的想法。此后,他开始查资料、请教老师,经过一个多月的钻研和学
期刊
节能之路始于观察生活  王乙丞的节能之路始于观察生活。2010年,王乙丞在网上看到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开始痴迷上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他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冒着近40℃的高温,挥汗如雨,走遍郑州的大街小巷,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撰写了3万字的调研报告。完成报告的那一刻,他的心情既喜悦又沉重,喜悦来自调研的完成,沉重来自調查的现实。水电的浪费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在校园里每
期刊
■ 王 森〓〓〓〓〓〓〓〓〓  创新、创业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英才校区)以“传商源鼎盛之论,穷商是论衡之理,育商兴经纬之才,谋商都发展之路”为己任,积极应对新形势,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全程化的教育、培训、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战能力,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成功创业的典型,带动更多大学生积极创业,初步形成了一套具
期刊
近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探索出以“创业教育——技能训练——项目孵化”为主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抓好“五个三”,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师支持、学生参与、专业支撑的良好局面,成效显著。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荣誉称号。大学生创业园获河南省校园文化优秀成
期刊
2013级新生军训后,我负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随之开课。白天没有时间上课,为了能够“接地气”和尽早见到2013级的同学们,我只好申请将课程安排在晚上,利用休息时间来给他们上课。吃过晚饭,收拾好教案,我欣喜地直奔教室。当我走近教室时,教室并没有开门,也没有电,一群学生借着手机光亮在等我。我到值班室拿了钥匙,直冲3楼开门、开灯,给学生们带来光亮。“终于有光明了……”在进入教室时,有学生这样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