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we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某种困境。而网络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讲,可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因此如何积极利用网络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将是我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实施方法
  一、走历史必由之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创新
  网络环境的发展改变的不仅是整个社会的行为方式,而且已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不能再简单地停留在读报刊、念文件、听宣课的层面①。网络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讲,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因此如何积极利用网络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是我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网络背景之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积极探索,是带有强烈时代色彩的历史使命。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学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我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术来探讨。1994年,我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设开始全面启动,校园网开始出现。追溯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将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萌芽阶段,这一阶段还属于教育与网络建设的初期探索阶段,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传统教育影响,且一时间缺乏对互联网负面影响积极应对的策略和防范措施,多采用“堵、管、封”措施。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1999年到2000年,这一期间属于产生意识并且积极应对和完善阶段,面临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校园网的建设犹如雨后春笋,网络开始深入走进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在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在随后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当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在第三个阶段就是2001年至今,属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发展时期,网络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关注。随着“中国大学生在线”、“思政教师博客圈”等各种网站的建立,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随着这一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还是面临交互性不强、与现实脱离、覆盖面窄、点击率不高、方法不适应等各种沟通上的缺陷,这也就成为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各个学科的大力建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取得骄人的成绩,这种进步不仅体现在学科的理论发展上,还体现在实践中。但是从整体来讲,尤其在网络环境的冲击下,某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处于“比较滞后、乏力,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识水平还不够高,工作力度还不够大,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还不够”②的层面。部分教师在自身的信息素质上就存在不足,教学理念上难以保证与时俱进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学生属于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阶段,还未踏入社会的他们可以说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还处于较薄弱阶段,失去了积极的引导,学生很有可能就陷入网络中,不仅没有将网络提供的有效信息加以充分利用,还可能被网络中不良信息诱导,导致不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很多学校的网络建设也面临很多现实困境,犹如网络监控管理技术的欠缺及网站建设能力的低下、对于信息的传播缺乏有效控制措施、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使得学生有了更大层面上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在学校教育中,对于网络素养的培养观念也较薄弱。因此,曾有学者提及:“网络游戏、成人网站等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绊脚石,而QQ、BBS、博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点。”③网络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异化问题,这种异化所体现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本来是主体的产物,而这一产物却又反作用于主体,成为异己,起到压制主体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在网络中创造的东西却产生反作用力量在人们身上,这种异化的最原始表现就在于导致人格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异己心理定位。
  在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人的主体性时刻保持明确,在此基础上催生出新的价值观念及道德伦理,而方法的创新也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打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面临网络时代的冲击下所出现的种种困境,只有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和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才是促进学校思政进步的必由之路。
  二、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要素与体系构建
  事物的整体都是从其要素的构成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在我国理论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按照系统要素的构成原理划分,主要分为主体要素、客体因素及介体要素和环体要素方法四类,其中主体要素是指学习、修养等方法,客体因素指调研、分析,介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环体是指环境的优化、开发。
  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并不能当然的完成实施方法体系的构建,这是因为网络环境所带来的复杂性和高要求使得这一构建具有特殊性,在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德育体系的意见中就按照组织者、参与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主次作用不同加以划分,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为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育人途径,学生课外自主探索的育人途径、师生共营的育人途径及与社会、家庭配合共同育人途径。探索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建立起功能完善、结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长期且艰难的任务,笔者将参考德育方法体系,借鉴到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从途径的维度上,可以划分为“三育人”中的教导、讨论、评价、示范等,“活动育人”中的参观、调研等,以及“环境育人”中的师生平等对话等方法。
  三、网络背景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体系的内在结构
  对于网络背景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依据其方法的作用不同,划分为基本实现方法与具体实施方法,其中基本实现方法是本文将重点探讨的部分,它属于在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抽象系数较大的部分,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它起到了引导具体实施方法的重要作用。在这一层面上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划分为:网络三育人方法,网络自我教育方法,以及网络环境优化方法和合力育人方法。   首先是网络三育人方法,这一方法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将教学、管理、服务三个层次充分结合起来,在教学和管理的掌握上,要保持与时俱进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时过于严肃,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下产生的压抑感造成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而在网络技术下,教师不仅可以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通过这一平台传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使得这种育人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亲和力的提升可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教育引导,将引导选择和灌输信息结合起来,建立起渗透式的教学模式,不断发现和寻找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作契机。
  其次是网络自我教育方法,也称为网络素养培养法。网络时代的来临催生了社会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成了当代的主流格局,学生对于社会新鲜事物接受的速度较快,也容易受其影响。而且在整个网络中不仅扮演着接收者的角色,更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尤其是大学生。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需要培养起大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和筛选精准力,能够自觉地避免不良信息干扰,增强对于思想政治的敏锐性,在大量信息中能进行识别,从而不断加强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网络环境优化法,我国有一句古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就犹如良好的校园网络的建立一样,如果对这一环境进行优化,则学生能够尽可能地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将更有利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以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营造出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在环境的构建理念上就要统一规划和管理,将校园网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渗透、感染等积极作用发挥出来,在网络道德的培养上加大宣传力度,向学生传递更多“正能量”,创造属于学生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够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复制于网络之上,要能够优化网站并创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动表达出来,才能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占踞一席之地,充分发挥图文并茂等动态优势,减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感,真正解决点击率不高的问题。
  最后是网络合力育人的方法。所谓网络合力育人就是指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我们首先要意识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的工作,而且是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需要发挥整个团体的力量,将学校、家庭及社会的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使得三者之间能够进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也就是形成合力,国家需要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网络立法,对于不良信息加以控制和管理,对于违法网站进行有力打击,最大限度地保障网络大环境的优化。而我们的社会,需要每一个公民保持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够不制造、不传递不良信息,而家庭和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有效防范,为学生提供安全、绿色的网站,共同营造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上述实施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渗透的,也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我们必须致力于每一实施方法的协调作用才能将这一教育体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些实施方法在整个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媒介作用,在实施方法的探讨上也只有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才能使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注释:
  ①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2.
  ②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7):35-39.
  ③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冶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4.
  参考文献:
  [1][德]康德.伦理学[M].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
  [2]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课外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升华,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保证课外活动质量的关键.是打造品牌
摘 要: 本文从文化研究关键词“拟像”出发,研究近年来一类特征鲜明的莎剧电影改编策略,即将莎剧故事情节置换到不同的时代和地点。这种改编策略敞开了原作的时空边界,欢迎不同时空背景下的视觉意象和符号参与到对莎剧原作的阐释和再创作中,体现了莎剧电影与视觉文化其他媒介在视觉符号方面的互动与互文。  关键词: 拟像 莎士比亚 电影改编  一  近年来的莎剧电影中,传统的、忠实于原作的改编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
中央提出“抓大放小”,并确定首先抓好1000户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阶段.
摘 要: 高等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柔性管理的理念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必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等院校 柔性管理  一、翻转
爱因斯坦指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人文精神.他认为,人们应当把科学精神纳入始终为人文精神服务的正确轨道.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已经对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处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本文剖析了传统就业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影响,并对新媒体在当前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校就业教育 运用策略  高校就业教育指导工作是高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处在这样的新媒体环
摄影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捕捉客观物体的视觉形象,组成画面,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表达作者的情感、认识。文章从摄影教学的角度,对观察、画面表达与新闻摄影通讯员培训展开论述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既是改革的延伸和深化,又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其战略意义,切实加快调整步伐。 第一、调整优化企业产品结构。90年代国际竞争的一个新
本文设计了一套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了各项指标的权重.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报当前全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贯彻落实近期国家一系列要求,安排部署迎奥运安全生产和环境保障下步工作,确保奥运期间不出现任何重大安全环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