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学生、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给学生带来自由交流的空间和倾吐真情的净土。
一、 与身边环境对话,培养对话的敏锐性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教学就自然而然地应与他们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教师从生活环境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作文的乐趣。当然,根据年级段的不同,教师为学生选择对话的对象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因为认知能力差,可选择一些粗浅、直观、带有漫画性质的事物;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对一些事物能较直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时教师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为他们确定一部分对话对象,再由他们自主选择一部分对话对象;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自主、独立的愿望不断增强,教师可让他们自主选择对话的对象。如,低年级小朋友看见学校墙壁上的画会感到很惊奇,情不自禁地去抚摸它,这时,在说话课上,教师可引导、组织学生去和壁画对话。由于此时学生尚不具备设计对话话题的能力,教师应为他们设计诸如“我想与漫画说什么?漫画会对我说些什么”等话题。高年级学生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设施等会有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可鼓励他们自主地与校长及当事人对话,然后让他们整理对话记录,写一篇访谈记录。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当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对话应贯穿到每个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将对话的语言再逐步引向规范、准确。
二、 与教材中人物对话,激发对话的情感
阅读与写出作的关系已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论证,毋用置疑,无需多谈。如何让阅读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得以在作文中加以延续,我认为实施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形形式式的人物,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文章后对文中的人物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时能及时地组织学生与教材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阅读的材料,更可以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延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往往阅读归阅读,作文归作文,这样就达不到情感延续的效果。如在学习完《船长》后,在作文教学时,我就摒弃了教材中规定的作文任务,转而决定让学生与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我让学生扮演创长,要求扮演者想好其他同学可能与他们对话的话题,然后,组织他们分别对话。学生对话时的话题相当宽泛,以至于扮演者无法再与他们继续对话。最后,我只好临时客串表演了一番。对话结束后,学生即开始作文,教室里出奇地静,作文效果也出奇地好。
三、 与周围同学对话,增强对话的真实性
现在的学生作文中让我们感到可怕的东西太多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那么一针见血;学生表达的语言是那样的成人化;学生的个人观点在作文中是那么难以寻觅……这固然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不说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悲哀。作文教学中鲜活事例的缺少,儿童化语言的缺少,真诚交流的缺乏是导致作文教学产生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设一些生生互动的情境,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效的交流、对话。学生们大多是纯真、善良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是互不设屏障的,他们对话的语言也是儿童化的语言。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愿意交流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在作文教学中常常碰到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等写人的文章,我就引导他们相互对话,在交流中了解对方的爱好特点,心中的烦恼与快乐等,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素材。当然,仅仅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之间对话,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与每天的生活联系,组织他们相互对话,在对话中加深友谊,提高作文能力。
四、 与自己老师对话,提高对话的主动性
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师生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教师既要为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又要起引导、点拨作用,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形成互动氛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敢也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因为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比较远。如何改变师生交流过程中这种不对等的现象,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主体。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营造一种由师生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平等对话;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师生对话的情境,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对话,师生活动中增强与教师对话的信心,发挥自己的在对话中的主动性;其次,教师应积极地转变观念,主动地向学生介绍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平时的小练笔中,可以增加一些师生交流的话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悄悄话信箱”,“我向老师提建议”等,以此来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交流。最后,教师应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问、自想、自读、自悟、自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乐意的事。教师应注意作文前与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对话。作文前应及时了解学生想写或不想写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不想写的内容,不管是教材中要求的,还是训练项目所提供的,教师都要有大胆舍弃的勇气;作文时,对于学生所遇的困惑,教师也应及时发现,与之交流。教师只有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学生才愿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
对话作文教学,让教学充满创造色彩,充满灵性和文化底蕴,使学生主体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作文教学的实效会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丹阳市窦庄中心小学)
一、 与身边环境对话,培养对话的敏锐性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教学就自然而然地应与他们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教师从生活环境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作文的乐趣。当然,根据年级段的不同,教师为学生选择对话的对象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因为认知能力差,可选择一些粗浅、直观、带有漫画性质的事物;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对一些事物能较直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时教师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为他们确定一部分对话对象,再由他们自主选择一部分对话对象;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自主、独立的愿望不断增强,教师可让他们自主选择对话的对象。如,低年级小朋友看见学校墙壁上的画会感到很惊奇,情不自禁地去抚摸它,这时,在说话课上,教师可引导、组织学生去和壁画对话。由于此时学生尚不具备设计对话话题的能力,教师应为他们设计诸如“我想与漫画说什么?漫画会对我说些什么”等话题。高年级学生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设施等会有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可鼓励他们自主地与校长及当事人对话,然后让他们整理对话记录,写一篇访谈记录。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当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对话应贯穿到每个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将对话的语言再逐步引向规范、准确。
二、 与教材中人物对话,激发对话的情感
阅读与写出作的关系已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论证,毋用置疑,无需多谈。如何让阅读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得以在作文中加以延续,我认为实施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形形式式的人物,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文章后对文中的人物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时能及时地组织学生与教材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阅读的材料,更可以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延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往往阅读归阅读,作文归作文,这样就达不到情感延续的效果。如在学习完《船长》后,在作文教学时,我就摒弃了教材中规定的作文任务,转而决定让学生与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我让学生扮演创长,要求扮演者想好其他同学可能与他们对话的话题,然后,组织他们分别对话。学生对话时的话题相当宽泛,以至于扮演者无法再与他们继续对话。最后,我只好临时客串表演了一番。对话结束后,学生即开始作文,教室里出奇地静,作文效果也出奇地好。
三、 与周围同学对话,增强对话的真实性
现在的学生作文中让我们感到可怕的东西太多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那么一针见血;学生表达的语言是那样的成人化;学生的个人观点在作文中是那么难以寻觅……这固然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不说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悲哀。作文教学中鲜活事例的缺少,儿童化语言的缺少,真诚交流的缺乏是导致作文教学产生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设一些生生互动的情境,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效的交流、对话。学生们大多是纯真、善良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是互不设屏障的,他们对话的语言也是儿童化的语言。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愿意交流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在作文教学中常常碰到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等写人的文章,我就引导他们相互对话,在交流中了解对方的爱好特点,心中的烦恼与快乐等,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素材。当然,仅仅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之间对话,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与每天的生活联系,组织他们相互对话,在对话中加深友谊,提高作文能力。
四、 与自己老师对话,提高对话的主动性
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师生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教师既要为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又要起引导、点拨作用,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形成互动氛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敢也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因为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比较远。如何改变师生交流过程中这种不对等的现象,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主体。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营造一种由师生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平等对话;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师生对话的情境,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对话,师生活动中增强与教师对话的信心,发挥自己的在对话中的主动性;其次,教师应积极地转变观念,主动地向学生介绍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平时的小练笔中,可以增加一些师生交流的话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悄悄话信箱”,“我向老师提建议”等,以此来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交流。最后,教师应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问、自想、自读、自悟、自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乐意的事。教师应注意作文前与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对话。作文前应及时了解学生想写或不想写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不想写的内容,不管是教材中要求的,还是训练项目所提供的,教师都要有大胆舍弃的勇气;作文时,对于学生所遇的困惑,教师也应及时发现,与之交流。教师只有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学生才愿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
对话作文教学,让教学充满创造色彩,充满灵性和文化底蕴,使学生主体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作文教学的实效会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丹阳市窦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