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nux_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HCV-Ag)ELISA法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81份怀疑为HC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并将HCV核心抗原检测与HCV-RNA PCR法和抗-HCV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HCV-RNA PCR、HCV-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5.68%、42.00%、37 03%;测结果比较HCV-Ag 检测符合率92.59%(75/81),假阳性率3.70%(3/81),假阴性率3.70%(3/81);抗-HCV检测符合率82.71%(67/81),假阳性率4.94%(4/81),假阴性率9.87%(8/81).结论 HCV-Ag与HCV-RNA PCR检测符合性较高,可作为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早期检测可明显缩短窗口期,ELISA法检测HCV-Ag方法简便、快捷、价廉,所需设备简单,适合大规模筛查和多数基层医院,比HCV-RNA PCR检测更具优越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平扫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与增强T1WI序列结合后对脑转移瘤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48例脑转移瘤患者原发灶均经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活检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进行了FLAIR平扫及增强T1WI扫描,对于FLAIR平扫发现可疑病变而增强T1WI扫描表现阴性的患者,加扫增强FLAIR序列.对比分析192处脑转移瘤病灶在平扫FLAIR及增强T1WI序列的显示情况,进一步分析其综合诊断价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应用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86例卵巢癌肿瘤减灭术后行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86例患者,除2例因过敏反应更改方案外,余84例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对卵巢癌术后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手转胎头术在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行手转胎头术纠正的663例枕位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4例持续性枕横位中阴道分娩394例,占84.91%,199例持续性枕后位中阴道分娩139例,占69.85%.结论 在无头盆不称、胎心及产力异常时,适度地给产妇、胎儿无损害的干预,可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和阴道分娩率.产科技术水平直
有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通常是由较大的暴力所致,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复位、固定较困难.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近年来对青壮年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自2002年至2008年,作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重建钢板、A0拉力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扶他林联合微波疗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扶他林乳膏联合微波疗法,对照组60例采用微波疗法,4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他林乳膏联合微波疗法能快速有效的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患者,女,58岁,因半年前体检发现盆腔肿物,于近期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患者绝经20余年.30年前因附件肿物扭转行右附件切除术.妇科检查:外阴阴性,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萎缩,于盆腔偏左可触及拳头大小的囊性肿物,稍活动,无压痛.辅助检查:宫颈刮片报告未发现瘤细胞.B超示左附件囊性多房伴内实质性乳头状肿物.初步诊断:盆腔肿物性质待查;左侧卵巢肿物.经各种术前准备,于2 d后在腰麻下施剖腹探查术。
期刊
目的 比较静脉滴注钙镁合剂与谷胱甘肽两种方案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FOLFOX4 方案化疗的胃肠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钙镁合剂+化疗;B组应用谷胱甘肽+化疗.6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A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1.9%(5/32),B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46.9%(15/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钙镁合剂方案能更好地预防奥沙利铂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可致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收治新生儿低血糖症34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对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术后病人皮下自控镇痛(PCSA)的疗效、安全性及实用性进行评价.方法 1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连硬外麻醉的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组(B组)、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组(C组),术毕按三种方案实行PCSA.在PCSA开始后3、6、12、24、36、48 h观察并记录镇痛、镇静效果,PCA给药按压次数,镇痛后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
中心静脉双腔置管解决了血液透析中临时血管通路的问题,提供了较充分的血流,提高了血液透析的充分性.但是在置管中时常也会遇见相关的问题.因此,我们对近5年来我院150例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