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自古茶树多生长在气候湿润多雨的南方各省,干旱少雨的北方鲜有种植,在中国历史上也找不到北方植茶的文字记载。上世纪50年代由民间农业科技人员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经过了几十年各地农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不断有北方植茶成功的报道。尤以山东日照等地为最,并已形成产业化的规模。上世纪90年代以后,河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书记张占义首先试种,打破了“茶不过黄河、闯不过北纬38°线”的神话,在河北灵寿县太行山培育出高质量的绿茶——灵寿茶龙井43#。后来的河北省邢台临城西部山区的东篱茶叶种植基地,是又一个南茶北移的成功典范。
时值谷雨之前,正是北茶出芽吐绿的时节,应茶叶种植基地主人杨素珍的邀请,我们一行十余人驾车自行城赴邢台临城参观。虽然已是农历三月,却乍暖还寒,早上气温只有8℃,到了中午气温却能升至28℃,温差达20℃。
汽车下了高速公路,进入邢台地区临城县。县城公路宽阔,高楼拔地而起,城建项目随处可见。穿过县城西行,渐入山区。山上杏花已谢、桃花已残,星星点点不多的杂草树木,似已吐绿,但难掩荒山秃岭的面目。山路崎岖,颠簸难行,有时转弯急促,甚至险峻。沿路偶过村庄,仍是原始荒村,石头垒墙,石屋石院,与县城建设地路宽楼高截然两个世界。大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汽车已开到半山腰,向导指着远处的山中一个小山村说:“这座山叫三峰山,山腰那一片就是我们的茶园示范种植基地。”顺着向导的指点,只见接近三峰山山顶处有数间砖房,树木掩映,民房散落在山坡上,白色的塑料大棚错落分布。目的地到了!
路旁一块巨石,石上刻有三个楷书大字“桐花村”。我们同行的三辆车停了下来,由于道路狭窄,只能开门侧身下车。右侧是山崖,左侧是简易的柴门,坡下分布着许多塑料大棚,山上没有大块的土地,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大棚在山坡上此起彼伏。
走过柴门就看见数间刚刚建起的红砖房子,这就是“东篱茶叶种植基地”。茶园依山就势地建在山坡上,塑料大棚大小不一,最大的不过一亩地大小,26个大棚占地30亩。大棚不同于蔬菜大棚,高大明亮的骨架均用镀锌钢管搭建,坚固美观。因为大棚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茶苗安全越冬,防止霜雪危害到茶苗,同时要保证柔光温暖,所以大棚茶的建立占了相当比例的投资。
东篱茶园引种的茶树属灌木型,是小叶种的茶树。相对乔木,小乔木树种虽然耐寒性较强,但耐寒的最低温度也只有零下10℃左右,而且低温时间如果持续数日,仍会死亡。东篱茶园地处临城县西部山区,是太行山脉的东麓,地理坐标是北纬37°40′,东经114°13′,年平均气温11.1℃,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无霜期132天~187天,三面环山的山坳地势,阻挡不住冬季西北的寒风侵袭。这里是杨素珍夫妻在张占义先生的指导下,反复论证后选择的适宜植茶地址,但北方冬季的低温仍旧是茶树的克星,用塑料大棚保护茶树安全越冬是必需具备的条件,所以大棚又称为越冬保暖棚。
建立大棚的第一年,临城县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派人来询问:“茶树种活了吗?”。第二年又派来人问:“茶树死了吗?”杨素珍夫妇心中五味杂陈。到了第三年茶树冒出了鲜嫩油亮的芽叶,县领导组织了各部门同志前来考察调研,并交口称赞芽茶的优良品质,杨素珍夫妻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杨素珍夫妻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大棚。与棚外荒山萧瑟的情景相反,一片油绿豁然闯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排排茶叶树丛整齐地映射出盎然的生机,在棚顶照进的阳光下,嫩绿厚实的叶片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仔细观察,嫩叶上一层白色的绒亳密密分布,令人感觉置身在南国茶山的葱笼之中。茶垅高70公分左右,上面一层嫩芽叶十分喜人。杨素珍告诉我们,前几天南方的技术人员曾来过,当他们看到这一层嫩芽时欣喜地说,采下这些茶就是财富。但是茶苗5年内处于生长期,过早采下会对茶苗造成扼杀。这批茶叶树是引种的第三年,还不到收获的时机。杨素珍说,即使到了采摘期,按一芽一叶采摘,每亩地大约只能采50斤鲜叶,四五斤鲜叶才可炒制一斤成品茶,所以产量有限。而且每年只有谷雨节气前后二十天是采摘期,可见北茶引种的艰难和珍贵。
杨素珍的丈夫曲保民先生拿来采茶专用的竹篓,因为引种的茶树属于绿茶,杨素珍将指导大家按一芽一叶的标准采摘,不能用指甲掐采的方式采摘鲜叶,否则就会形成紫芽叶,在制作过程中会使茶叶变黑或劣变。为保证茶叶鲜叶品质的清香原味,大家在进入大棚前都洗了手,以免化妆品的异味侵染到茶鲜叶的叶片中。参加这次采茶活动的人员都是从事茶叶经销或茶艺工作的相关人员,她们采摘得认真仔细,但一个多小时过去,个个都说腰酸背痛,花容失色,可见难度之大。这时棚内的温度计显示气温已达到29.2℃,大家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采摘结束时,十几个竹篓的鲜叶汇集起来,粗略估计也就不足一斤的分量。
在杨素珍夫妻的带领下,大家来到山坡上刚刚盖好尚未完工的三间房子里,说说笑笑散坐在一个厚木板搭起的长方形桌子周围。杨素珍拿一小纸桶茶叶说:“请大家品尝前几天刚刚炒制的新茶。”不足二两的茶叶,外形扁平光洁,色泽黄绿,看上去形状十分漂亮。很快,每人的面前都摆上了一杯茶水,室内立刻充满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杨素珍谦虚地说:“我们的制茶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饮罢新茶,人们不禁交口称赞。同行的刘老师,认真观察着茶的色、形、茶汤冲泡情况、叶底形态等等,反复品尝了三杯茶,不住地点头说道:“好!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说,比之西湖龙井,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甚至可以说,品质不亚于江南名茶。”
的确,这刚刚采摘炒制的茶不论哪个方面都别具特色,说它品质超过龙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特色农产品往往都有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而且难以替代,许多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都受到气候、温湿度、水质、温差、季节特点、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其特色更为显著。当南方开始采摘“雨前茶”的时候,东篱茶园的茶树尚在低温气候下孕育生机,直到谷雨前后才吐出嫩芽,生长期比南方长了两个多月。杨素珍的实践,能够让茶的北移种植在高纬度方面有更大进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把茶的种植又向北推移了2~3度,让农民多一条致富的道路,这是中国植茶史上的又一突破。
我们担心杨素珍他们的茶是在大棚里生长的,是“大棚茶”而不是自然生长的品种。经杨素珍的解说,我们认识到大棚只是越冬的保暖措施,天气较暖后,掀开塑料膜,茶叶的正常生长是在自然光照下生长,因此,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大家品尝着谷雨前后刚刚采摘炒制的新茶,心中充溢着钦佩、赞许和对杨素珍夫妇艰辛付出的肯定。杨素珍夫妻的奋斗,在河北省临城县太行山区引种茶树的成功,再次突破南茶不过北纬38。线的禁区,为河北省南茶北移的事业又增添了一朵绚丽的花朵。相比前驱者,这30亩茶园,26个大棚似乎微不足道,但却为三峰山下赵庄乡乃至临城县展现出了一个脱贫致富,改造山河的宏伟蓝图。
天色渐暗,我们踏上了回程的路。回望三峰山,酸枣针棘尚未吐叶,山腰上东篱茶园的大棚已经掀开了白色塑料薄膜,那绿绿的茶园,在这太行山的石崖巨壁中,显得格外耀眼。未来,这里将是一片属于茶叶的希望田野……
时值谷雨之前,正是北茶出芽吐绿的时节,应茶叶种植基地主人杨素珍的邀请,我们一行十余人驾车自行城赴邢台临城参观。虽然已是农历三月,却乍暖还寒,早上气温只有8℃,到了中午气温却能升至28℃,温差达20℃。
汽车下了高速公路,进入邢台地区临城县。县城公路宽阔,高楼拔地而起,城建项目随处可见。穿过县城西行,渐入山区。山上杏花已谢、桃花已残,星星点点不多的杂草树木,似已吐绿,但难掩荒山秃岭的面目。山路崎岖,颠簸难行,有时转弯急促,甚至险峻。沿路偶过村庄,仍是原始荒村,石头垒墙,石屋石院,与县城建设地路宽楼高截然两个世界。大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汽车已开到半山腰,向导指着远处的山中一个小山村说:“这座山叫三峰山,山腰那一片就是我们的茶园示范种植基地。”顺着向导的指点,只见接近三峰山山顶处有数间砖房,树木掩映,民房散落在山坡上,白色的塑料大棚错落分布。目的地到了!
路旁一块巨石,石上刻有三个楷书大字“桐花村”。我们同行的三辆车停了下来,由于道路狭窄,只能开门侧身下车。右侧是山崖,左侧是简易的柴门,坡下分布着许多塑料大棚,山上没有大块的土地,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大棚在山坡上此起彼伏。
走过柴门就看见数间刚刚建起的红砖房子,这就是“东篱茶叶种植基地”。茶园依山就势地建在山坡上,塑料大棚大小不一,最大的不过一亩地大小,26个大棚占地30亩。大棚不同于蔬菜大棚,高大明亮的骨架均用镀锌钢管搭建,坚固美观。因为大棚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茶苗安全越冬,防止霜雪危害到茶苗,同时要保证柔光温暖,所以大棚茶的建立占了相当比例的投资。
东篱茶园引种的茶树属灌木型,是小叶种的茶树。相对乔木,小乔木树种虽然耐寒性较强,但耐寒的最低温度也只有零下10℃左右,而且低温时间如果持续数日,仍会死亡。东篱茶园地处临城县西部山区,是太行山脉的东麓,地理坐标是北纬37°40′,东经114°13′,年平均气温11.1℃,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无霜期132天~187天,三面环山的山坳地势,阻挡不住冬季西北的寒风侵袭。这里是杨素珍夫妻在张占义先生的指导下,反复论证后选择的适宜植茶地址,但北方冬季的低温仍旧是茶树的克星,用塑料大棚保护茶树安全越冬是必需具备的条件,所以大棚又称为越冬保暖棚。
建立大棚的第一年,临城县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派人来询问:“茶树种活了吗?”。第二年又派来人问:“茶树死了吗?”杨素珍夫妇心中五味杂陈。到了第三年茶树冒出了鲜嫩油亮的芽叶,县领导组织了各部门同志前来考察调研,并交口称赞芽茶的优良品质,杨素珍夫妻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杨素珍夫妻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大棚。与棚外荒山萧瑟的情景相反,一片油绿豁然闯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排排茶叶树丛整齐地映射出盎然的生机,在棚顶照进的阳光下,嫩绿厚实的叶片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仔细观察,嫩叶上一层白色的绒亳密密分布,令人感觉置身在南国茶山的葱笼之中。茶垅高70公分左右,上面一层嫩芽叶十分喜人。杨素珍告诉我们,前几天南方的技术人员曾来过,当他们看到这一层嫩芽时欣喜地说,采下这些茶就是财富。但是茶苗5年内处于生长期,过早采下会对茶苗造成扼杀。这批茶叶树是引种的第三年,还不到收获的时机。杨素珍说,即使到了采摘期,按一芽一叶采摘,每亩地大约只能采50斤鲜叶,四五斤鲜叶才可炒制一斤成品茶,所以产量有限。而且每年只有谷雨节气前后二十天是采摘期,可见北茶引种的艰难和珍贵。
杨素珍的丈夫曲保民先生拿来采茶专用的竹篓,因为引种的茶树属于绿茶,杨素珍将指导大家按一芽一叶的标准采摘,不能用指甲掐采的方式采摘鲜叶,否则就会形成紫芽叶,在制作过程中会使茶叶变黑或劣变。为保证茶叶鲜叶品质的清香原味,大家在进入大棚前都洗了手,以免化妆品的异味侵染到茶鲜叶的叶片中。参加这次采茶活动的人员都是从事茶叶经销或茶艺工作的相关人员,她们采摘得认真仔细,但一个多小时过去,个个都说腰酸背痛,花容失色,可见难度之大。这时棚内的温度计显示气温已达到29.2℃,大家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采摘结束时,十几个竹篓的鲜叶汇集起来,粗略估计也就不足一斤的分量。
在杨素珍夫妻的带领下,大家来到山坡上刚刚盖好尚未完工的三间房子里,说说笑笑散坐在一个厚木板搭起的长方形桌子周围。杨素珍拿一小纸桶茶叶说:“请大家品尝前几天刚刚炒制的新茶。”不足二两的茶叶,外形扁平光洁,色泽黄绿,看上去形状十分漂亮。很快,每人的面前都摆上了一杯茶水,室内立刻充满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杨素珍谦虚地说:“我们的制茶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饮罢新茶,人们不禁交口称赞。同行的刘老师,认真观察着茶的色、形、茶汤冲泡情况、叶底形态等等,反复品尝了三杯茶,不住地点头说道:“好!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说,比之西湖龙井,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甚至可以说,品质不亚于江南名茶。”
的确,这刚刚采摘炒制的茶不论哪个方面都别具特色,说它品质超过龙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特色农产品往往都有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而且难以替代,许多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都受到气候、温湿度、水质、温差、季节特点、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其特色更为显著。当南方开始采摘“雨前茶”的时候,东篱茶园的茶树尚在低温气候下孕育生机,直到谷雨前后才吐出嫩芽,生长期比南方长了两个多月。杨素珍的实践,能够让茶的北移种植在高纬度方面有更大进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把茶的种植又向北推移了2~3度,让农民多一条致富的道路,这是中国植茶史上的又一突破。
我们担心杨素珍他们的茶是在大棚里生长的,是“大棚茶”而不是自然生长的品种。经杨素珍的解说,我们认识到大棚只是越冬的保暖措施,天气较暖后,掀开塑料膜,茶叶的正常生长是在自然光照下生长,因此,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大家品尝着谷雨前后刚刚采摘炒制的新茶,心中充溢着钦佩、赞许和对杨素珍夫妇艰辛付出的肯定。杨素珍夫妻的奋斗,在河北省临城县太行山区引种茶树的成功,再次突破南茶不过北纬38。线的禁区,为河北省南茶北移的事业又增添了一朵绚丽的花朵。相比前驱者,这30亩茶园,26个大棚似乎微不足道,但却为三峰山下赵庄乡乃至临城县展现出了一个脱贫致富,改造山河的宏伟蓝图。
天色渐暗,我们踏上了回程的路。回望三峰山,酸枣针棘尚未吐叶,山腰上东篱茶园的大棚已经掀开了白色塑料薄膜,那绿绿的茶园,在这太行山的石崖巨壁中,显得格外耀眼。未来,这里将是一片属于茶叶的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