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语文教科书的灵魂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808289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不可或缺的载体,语文教科书不是单纯地为教学提供典范的语言文本,它必须为课程目标服务,有且只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贯穿在整套教科书中,它是选择文本的绝对原则,在单元说明、课后练习里,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个灵魂的脉动。一套丧魂失魄或者意识迷乱的教科书是不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我们现在的语文教科书是否有教科书应该具备的灵魂呢?笔者以苏教版必修三的第一、第四单元为例,谈谈浅陋之见。
  一、教材评析
  苏教版必修三的第一和第四两个单元的选文文体不一。《语言的演变》因为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应当属于学术性论文;《汉字王国中的“人”》,从“与学生以前学习过的论说文比较起来,本文确实有点不太像”①这句话断定,编辑把本文看作有点不太像论说文的论说文;《咬文嚼字》是 “一篇文学论文,也可以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简笔与繁笔》是“一篇文艺随笔”;《拿来主义》属于杂文,《东方与西方的科学》是“一篇有关科学史的文化随笔”,《美美与共》是“学术论坛的书面发言,兼具学术论文和演讲词的双重特点”,《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是“一篇人类学的田野笔记,或者说是文化随笔”。
  从文体方面看,这两个单元包括学术性论文、论说文、文艺随笔、杂文、文化随笔、田野笔记等6种文体。这6种文体尽管说相近,可以归为一个较大的文体范畴,但是,在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要让学生学会其中的一种文体,都不是一周甚至一学期能够完成的。那么,我们该教什么?
  单元导语是我国现行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单元目标的体现,同时也是语文教材编辑理念的具体表达。苏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专题导语讲了语言的重要性,提出了学习目标:“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仔细体味语言的奥秘”“追求好的语言表达”。第三单元的专题导语讲了对待文化的基本态度,面对复杂的论题,需要“负责的态度、科学的观点、翔实的材料和有效的论说方法”。
  苏教版的导语是从人文性的角度对单元主题的解说,旨在弘扬人文精神,这是把人文性作为原则在教科书中的一种表现。它着眼于“为人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着力于语言的内容。人文观曾经遭到猛烈的批评,因其为了满足单元主题的需要,放弃了写作训练,让写作训练在多种文体中摇摆。
  课后练习在第一单元被称为“文本研习”,在第三单元被称为“问题探讨”。“文本研习”共有8个题目,其中5个属于文本理解,3个涉及到举例、运用典故等论证方法。“问题探讨”共有5个题目,一个是学习比较的论证方法,一个是把文本理解与比喻方法结合在一起设问,其余3个属于文本理解。这两个单元的课后练习都有一个“积累与应用”的板块。“积累和应用”板块,每个单元都设计了3个问题,这6个问题,有的要求积累课外的相关故事,有的要求积累本单元出现的论证方式方法,基本是课文内容的延伸。
  “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在概念上没有本质区别。“研习”的过程也是探讨的过程,“问题”是关于文本的问题,文本研习也就是针对文本的问题进行探讨,问题探讨也就是针对文本的研习。从“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设置的问题看,问题的指向也没有区别。“文本研习”说“从什么角度来论证”,“问题探讨”也说“乔治·萨顿是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的作用”,都指向论证的角度。至于应用,有的题目只是把文本内容延伸到课外,而不是重视技能的迁移,按照这种逻辑,如果文本内容是介绍赵州桥的构造,是不是要求学生研究家乡的桥的结构呢?有一个题目涉及到了论证方法,但是,也仅止于“看看”,谈不上应用。有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从文体方面看,这个题目与该单元并无联系。
  苏教版教材的一、四两个单元后面都设计了“写作板块”。这个板块包括“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两个方面,前者介绍写作知识,后者用提问的形式各设计了3个题目,要求选择其一,根据提出话题范围和写作提示进行写作。在“写作指导”方面,“说理的风度”讲的是途径,就概念而言,也许教材编写者这个层次的专家能够理解,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我实在无法理解,更无法让学生理解何为“说理的风度”。在“写作实践”方面,教材所设题目与所选文本的文体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就是说,文本所具有的写作教学的价值不能体现在写作实践上,文本学习与写作实践是脱节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苏教版语文教材这两个单元的编辑思想比较混乱。作为目标的单元导语与实现目标的课后练习不一致;文体杂乱,教学指向不明;“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仅仅是词不同,内涵和题型没有本质区别;文本学习与写作实践脱节。
  二、他山之石
  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年级水平期许标准》规定:学生能理解如何准确运用文学术语,包括背景、人物、冲突、情节、结局、说话方式以及视角。这个课程标准规定了文学术语,教材则尽可能地呈现课程规划的学科知识。笔者能力所限,无法找到依据这个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但可从马浩岚编译的《美国语文》中窥见一二。
  这套教材共分六个部分,每一部分确立一个主题,每一部分的前面有一个整体说明,称为“时代故事”,包括“历史背景”和“本时期的文学”。历史能够反映一册书的主题,它是理解本时期文学的背景,不是学习的目的。每一部分有5-6课,每一课围绕一个语言知识点编写,比如“反讽”“视点”“情节因素”“意识流”等等。知识点在课文前后的“文学聚焦”这个项目中明确呈现出来,课文前的“文学聚焦”主要从概念的角度解说知识点,课文后的“文学聚焦”则是结合课文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说明,针对知识点结合课文设计问题,以帮助理解知识点。根据知识点的需要,有的单元编选1篇文章,有的单元编选3篇文章。
  每个单元选择的文本蕴含着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在内容上,所选文本都没有直接地反映单元设定的主题,而是在文学性叙述中与主题保持精神上的一致。如《龟》不是写人怎样的“不满、觉醒与反抗”,而是讲述一只龟在经历了很多挫折之后生存下来的故事。“导学设计”没有要求学习“不满、觉醒与反抗”的精神,但是,这种精神却能够在理解文本、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沉淀下来。   文后“问题指南”板块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解课文;一类是思维训练。思维训练类的问题最具特色,从课文出发,针对不同思维类型设计出不同形式的问题。结合课文进行思维训练,既切实地打磨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潜在地进行着人文教育。
  该教材每一单元后面都有一个“作品积累”的板块,集中进行写作训练。“点子库”一是结合课文,一是联系社会,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微型写作课”把本课的知识设计成写作题目,紧扣知识点,按照“写作技巧”“构思”“写稿”“修改”等步骤,进行具体指导。知识点贯穿于写作指导的始终。
  从现代课程体系看,教科书一方面要贯彻、落实课程理念和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把理念和规划与活生生的语言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同时又是从理念、规划降落到教学的阶梯。美国的这套教材以语言知识为支撑,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并把语言知识运用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来培养理解和表达的语言能力,目标明确,前后一贯,是一套教学化的教材。
  三、追寻教材的灵魂
  成熟的母语教材一定有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一贯性,在杂多的文本里,它不迷失自己。这个灵魂是什么呢?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认识对象,对象是学科存在的基础,对象是用能指的概念来表达的。数十年来,我们争论“语文”的含义,实质是要求概念与对象一致,建立一个扎实的实体概念。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追寻学科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的实质应当是符合对象的概念。实体性的概念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对象,它就是学科的灵魂!
  语言是我们学科的实体概念,是我们学科教科书的灵魂,编纂教科书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理解和运用的语言能力这个总目标。
  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不能离开语言知识。
  我们的语文教科书应当像美国的英语教材那样,让语言知识主导教材,一个单元扣住一个知识点,在理解和写作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知识,借助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
  培养理解和表达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决定着文本的选择、单元导语的编写和课后练习的设计,是教科书的灵魂。语言是精神活动的成果,精神的核心是思维,培养语言能力离不开思维能力,因此,持续地进行思维训练应当是教科书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①丁帆,杨九俊:《语文(必修三)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作者通联:邓新峰,浙江台州市外国语学校;邓维策,浙江台州语文教育研究所]
其他文献
海子《九月》曾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①“远方的风”因其时间亘久、空间深邃而“比远方更远”;从美学层面来看,它惹人遐思,撩人深味,超越“当下”之耳目见闻,甚至超越“有限远方”之“一过式”探究,追寻悠远绵长、历久弥新的潜在意义。   借用这一说法,我们的散文教学,不应止步于“当下”甚至“远方”,而须借助文化浸润,让学生沐浴着、体悟着“远在远方的风”。何谓“远方”?那是教师在散文课堂中为学生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一直被编入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但这篇课文到底经典在哪?在它高超纯熟人物描写,精彩绝妙的语言运用?在它鲜明、立体,精妙绝伦的形象塑造?  当然是,但肯定不全是。说是,是因为这样的解读并没有什么错误。说不是,是因为这样的解读更多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未能真正深入文本,对文本作深入的理性思考。用孙绍振先生的话说,就是“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提到了“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学生阅读,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指导。    当前阅读教学的误区     阅读教学不是道德教化的手段,而是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  旧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参考样卷中的作文题:“……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而且“论述类”三字黑体加粗加点以作提示。这就意味着,论述文可能是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考查的主要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写一篇高分论述文呢?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应慈军老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写一篇高分论述文》的专题讲座。他认为,论述文是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旨在影响读者
一、对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清晰化認识  散文是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主导文类,阅读教学主要是散文的教学。而在散文教学的过程中,问题很多,由于散文的文体特征,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是随心所欲。究其原因,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教师拿到一篇散文,首先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要教什么,这就导致了散文教学的现状非常不尽如人意。  要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对散文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教材上所选的一般是文学性散文。文学性散
一、水杯透镜    盛满了清水的玻璃杯,就是一个透镜。玻璃杯的侧面使水形成一个弯曲的表面,这很像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实际上是圆柱形透镜)。水杯透镜可以像放大镜一样把东西放大。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水杯透镜来观察一页书。把书页紧贴在水杯的侧壁上,透过水杯,就会发现书上的字被放大了。    二、水滴透镜    在桌子上放两支铅笔,它们之间的距离约为四厘米。在两支铅笔下面铺上一张人民币做我们观察的对象
【教学目标】  1.感受文言的节奏之美,背诵全文。  2.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体会文言经典之作的精致,如句式的整散、句序错落、层次的丰富和文气的缜密等。  3.感受君子对自我品性操守的坚守,体会洁身自好、崇尚独立的人格。  [评 析]三条教学目标,两条关注形式之美,一条关注君子人格之美,体现了形意统一中突出“形”的思想倾向,很好地守住了语文体性。  精致,不仅指句式、句序等形式上的精致,也应指情思上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①。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教师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
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中外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一般而言,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效性,但是经典新闻作品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陈旧被读者遗忘,反而长久地感染着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了类似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深远的影响力。这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究竟源于哪里?  这里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两个经典文本为例,尝试探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那么,21世纪又会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和发明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未来世界,把那些未知的秘密解开吧!    未来的桌子    未来的桌子其实跟电脑差不多,不过功能却比电脑强。未来桌子的桌面就是一个电脑屏幕,上面还有一个玻璃防护网,它跟普通的玻璃不一样,普通的玻璃容易破碎,而它却比钢铁还硬。“电脑”的鼠标就是一个电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