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蔬菜种质资源丰富,国家种质库中保存了蔬菜种质资源3万多份,并且很多作物都有其野生近緣植物,这些野生近缘植物含有作物已丧失的优良基因,对作物育种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是蔬菜需求和生产的大国,蔬菜种子需求量大。自1984年以来,我国育成审定了很多蔬菜品种,主要蔬菜品种更新了3-4次,国内蔬菜种业水平在不断提高。自种子体制改革以来,各种类型的种子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但大多数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育、产、销一体化的大型蔬菜种子企业较少。在蔬菜种业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的蔬菜种业与国外品牌蔬菜种业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的历程、现状、针对我国蔬菜种业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中国, 蔬菜, 种业, 现状 ,策略
【绪论】:中国的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蔬菜种类种类繁多,栽培方式多样。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大量的特色品种。我国是许多蔬菜的发源地,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许多种质资源多引自我国。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三带 ,复杂多样的地理生态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我国人口众多,蔬菜需求量大,蔬菜生产的地位十分重要。政府对蔬菜生产非常重视,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农业的重点项目来抓,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特别是加入WTO以来,蔬菜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同时,蔬菜产业是加入WTO 以来我国少数几类具有高比较优势 的农业产业。蔬菜生产蔬菜种子是非常重要的先决因素,因而蔬菜种业的发展也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蔬菜种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的菜篮子、关系着现代农业和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因而意义重大。自1984年以来,我国育成并通过审定了蔬菜品种3000个,主要蔬菜品种已更新3-4次,这些新品种加上一些地方优良品种占蔬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国内种业在粉果番茄、西葫芦、西甜瓜和青梗菜方面的育种水平 不断提高;在甜玉米、花椰菜和辣椒方面正在缩小与国外差距,份额市场显著提高。中国的密刺黄瓜(天津科润、德瑞特)、大白菜(京研、德高)、甘蓝(中甘系列)和西瓜(京研)等方面,优势明显,形成了一系列品牌,尤其是密刺黄瓜和甘蓝具有主导地位。自体制改革以来,个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的格局,我国的种子公司进入整合期,少数有实力的种子企业通过整合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实力的则被淘汰。随着种子法的实施,我国的蔬菜种子经营的行为逐渐规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蔬菜种子产业体系已相对成熟,蔬菜种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蔬菜种子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的种子和种子产业也进入了中国市场。目前在我国已经注册外资背景的种子企业有70多家。2012年中国消费的进口蔬菜种子1万吨左右,从市场份额上看,市场占比20—25%,从市场价值来看,外资蔬菜种子企业以20%的份额,占据了50%以上的厂商环节利润,控制了中高端种子市场。在某些作物种子上有特价权。在部分中高端蔬菜领域甚至占比40-50%,国外蔬菜种子企业的进入给我国带来了优质的种子、先进的种子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也给我国的蔬菜种业带来竞争压力和冲击。国外的蔬菜种业由于资金雄厚,进入中国后高薪将我国种业有高新技术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挖走已经是一种趋势,同时也在搜取我国优质的种质资源,通过注册商标据为己有,通过各种方式流到国外。因此如不改革旧的管理方法,搞活运行机制,发展与育、产、销一体化的规模蔬菜种子企业,将无法参与国际化的蔬菜种业竞争。
1、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国家“九五”期间种子工程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1.1蔬菜优势利用技术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00年末,我国主要蔬菜杂种优势育种蓬勃发展,继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一代杂种的推广应用率取得突破后,主要是十花科蔬菜以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研究。据统计,我国开展杂种优势育种的蔬菜作物已有27种,大白菜、甘蓝、花椰菜、辣椒、番茄、黄瓜、西瓜、甜瓜、西葫芦、萝卜、茄子等主要蔬菜的应用品种85%以上为杂种一代。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及瓜类雌性在育种的到广泛应用。
1.2蔬菜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
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蔬菜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体培养研究。我国的十字花科蔬菜的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大白菜已通过小孢子培育成了一系列品种,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目前以十字花科小孢子培养、瓜类孢子培养和甜辣椒花药培养为代表的单倍体育种技术迅速发展,建立了机械化、简约化、规模化、流程化的DH育种平台和适应商业化育种的育种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1.3蔬菜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蔬菜抗病转基因研究,到21世纪以后,我国的蔬菜分子育种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已经在番茄、白菜、甘蓝、黄瓜等作物的育种实践中的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007年以来分子辅助育种选择育种技术已逐渐成为蔬菜育种的重要手段。白菜抗根肿和病毒病、番茄抗TY病毒病、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西葫芦抗病毒和白粉病、黄瓜抗黑性病和枯萎病等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已开始应用于蔬菜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所开展了大规模的分子标记辅助研究,并在白菜、甘蓝、番茄、甜辣椒、西瓜、西葫芦、黄瓜等众多蔬菜作物的分子标记方面具有很好的技术储备。
1.4品种和蔬菜种业形式的发展。
自1984年以来,我国育成蔬菜品种约3000多个,主要蔬菜品种已更新3-4次,这些新品种加上传统的地方优良品种,播种面积占蔬菜播种种面积的85%以上。国内种业在粉果番茄、西葫芦、西甜瓜和青梗菜方面的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在甜玉米、花椰菜和辣椒方面正在缩小与国外差距,份额市场显著提高。中国的密刺黄瓜(天津科润、德瑞特)、大白菜(京研、德高)、甘蓝(中甘系列)和西瓜(京研)等方面,优势明显,形成了一系列品牌,尤其是密刺黄瓜和甘蓝具有主导地位。 我国种业在加入WTO和《种子法》实施后,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阶段,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的格局。蔬菜種子企业迅速增加。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一、纯代理经营企业;二、贸易型营销企业;三、生产与经营企业;四、蔬菜研究机构下属企业;五、合作经营企业;六、育、产、销一体化企业;七、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少数有实力的种子公司通过整合不断壮大,没实力的逐渐被淘汰。
2、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大多数蔬菜种子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
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企业市场化,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种子公司、科研开发公司、及大大小小的种子店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大大小小的种子店超过20万家,其中90%的为个体户,具有’’育、繁、推’’一体花的企业不足50家,多数种子企业育种和企业能力薄弱,更多的种子企业从事倒卖倒卖活动。2010年有2家外资蔬菜种子企业在我国的销售额达1亿元,而我国营业额超过3000万的科研蔬菜种业不超过10家,这些企业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到市场总量的5%,也没有一个以蔬菜种子为主的公司上市。我国的蔬菜种子企业虽然很多,但多数规模较小,在我国蔬菜种业市场上,外资的种子占市场的高端。例如:在山东寿光市场上,每年蔬菜种子交易额大约6亿,其中“洋种子”超过了60%。除此以外,国内的中资企业技术人才缺乏,高端的育种人员和管理人更缺乏。有的蔬菜种子企业连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没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更少。大多数的蔬菜种子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企业不足1.5%,大部分种子企业仍采用常规方法育种,育种周期长,效率低。作为种子企业,研发创新永远都要投资。没有研发创新,种子企业就没有发展前景和长远效益。在外资蔬菜种业中,大多都在科研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例如:孟山都、利马兰格和KWS每年都投入大笔的研发资金,招揽研发人才。利马兰格的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20%,其研发投入保持在销售收入的12%左右。2012年KWS的研发人员人数达41%,其研发投入也占销售收入比率11.6%,而在我国比较知名的三家上市种子公司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的研发投入的最大比重也只在5%左右,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1%,低于国际公认的正常线。我国大多数蔬菜种子企业自主品牌较少,品种单一,经营规模扩大不明显。例如;天津科润种业有限公司主营津优系列黄瓜,北京开田种苗公司以甘蓝系列为主,湖南湘研种业公司主营湘研系列辣椒,这些公司大多依赖于某一品牌或某一种类,一旦市场上出现了进口的优良种子,公司效益奖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单一的品种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例如我国的“蔬菜之乡”的寿光,先后从以色列、美国、荷兰引进1000多个蔬菜品种和400多项新技术。据报道,寿光市每年蔬菜种子总销量6万千克,80%的进口种子。先正达公司的西蓝花占市场份额的20%,彩椒种子占80%,海泽拉公司的番茄种子和瑞克斯旺公司的茄子种子也占较大的份额。由此可见,我国蔬菜种子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已限制了蔬菜种子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能满足蔬菜种植规模的增长和蔬菜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这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体制造成的,多年来的计划体制下,种子科研单位靠国家拨科研经费。经费不足,在计划体制和经济体制转型中发展起来的中小种子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也不在科研和人才上投入。因而造成了在大部分蔬菜种子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局面。
2.2种子科研与生产经营脱节
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一、纯代理经营企业;二、贸易型营销企业;三、生产与经营企业;四、蔬菜研究机构下属企业;五、合作经营企业;六、育、产、销一体化企业;七、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我国的中小蔬菜种子虽然很多,但多数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开发人员较少,甚至没有。就以上种子企业的几种类型看,除四、五、六、种类型生产与科研有结合、七、属外资型企业外,其余的几种类型存在着生产经营与种子科研脱节的现象,一些蔬菜研究机构的下属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一些育、产、销一体化的企业也因资金不足,生产基地小等原因使研究出的新品种、新成果难以大规模生产推广、物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研与生产脱节制约了我国蔬菜种业的发展和优良蔬菜种子的生产和推广。
2.3种子科研新品种推出慢,不能满足现代蔬菜种植业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介加WTO以后我国的蔬菜也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对蔬菜的品质要求更高,需要不断改良和推出新品种,我国的科研单位由于经费不足,受体制限制等原因,新品种推出较慢,因不能满足蔬菜种植业需求。中国每年都需国外进口一定份额的蔬菜种子,大型蔬菜生产基地更是如此。许多外资蔬菜种业进入中国市场,高额出售蔬菜良种。有的零售价格是同类国产种子的3-20倍。例如瑞克斯旺的茄子2000元/带代,海泽拉的夏日阳光番茄15元/粒,SAKATA的316胡萝卜12000元/代。进口的种子好,但价格偏高,使我国蔬菜种植业加大了生产成本。
2.4种子企业加工设备落后,蔬菜种子商品化成度低。
蔬菜的制种、检测和加工技术是种子质量的基本保证。其技术水平也是蔬菜种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国目前大多数种子企业制种、检测和加工方面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远远落后于跨国蔬菜种业公司的水平,可以说,蔬菜的制种、检测和加工方面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目前的制种体制表现的很不规范,制种公司的水平参差不齐,制种人员的技术素质不佳,使蔬菜种子商品化成度低。
2.5.种业流通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蔬菜在蔬菜种子的销售中,流通渠道不畅通,流通体系不健全。好多蔬菜种子附属于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销售,有的蔬菜种子甚至作为粮食作物、肥料、农药销售时的赠品。专门经营蔬菜种子的公司不多,好多具有优良品质的蔬菜种子研究出来后推广不出去,或者很长时间才推广开来。这与蔬菜种子多形式多渠道的销售有关。有的优良蔬菜品种由于利润小,经销商不愿推广,另一方面,农民需要优质的蔬菜种子却不知去何处去买。有的农民从推销人员手中买,有的从种子零售店买,有的从种子批发商那里买。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说有这些情况都与蔬菜种业没有规范的流通规则、蔬菜种子流通体系不健全有关。随着蔬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不畅通的蔬菜流通体系已不适应蔬菜种植业的需求。 销售环节销售人员专业技术知识欠缺,也不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蔬菜种子企业自身的发展。好多种子企业与种子相关的职业技术人才较少,甚至没有,对自己的产品讲不清、道不不明,使购买者不敢买,有的缺少推广的方法和推广技巧。种子不是普通的商品,它关系种植者的收成和经济效益,因而需要懂技术,有知识销售人才。蔬菜种子企业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蔬菜种子企业的效益,制约着蔬菜种业的发展
2.6蔬菜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业还在初期阶段。
我国的蔬菜种子企业虽然繁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多数是商品代售行为。“育、繁、销”的企业较少,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众多的种子企业中,“育、繁、销“一体的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只有90多家,其余的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有的没有生产基地,有的没有科研人才,有的资金不足。据调查,种子企业的本科毕业生不足5%,其中农学类的毕业生更少,许多民营企业连专科毕业生都没有,资金和人才的不足,使”育、繁、销“一体化的规模蔬菜种业的形成受到限制,而进入国内的外资跨国蔬菜种子企业资金雄厚,拥有较多的技术人才和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形成了育、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化的规模产业,使我国的蔬菜种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
外资种子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生产出优质的蔬菜良种,加入WTO后给中国的市场带了冲击。首先外资蔬菜种子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以其优良的品质占据了中国部分蔬菜种子市场,使给中国的蔬菜种子企业减少了市场占有份额,减少了企业利润;并且外国蔬菜种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做后盾高薪挖取我国蔬菜种业高科技人才;外资种子企业进入国内市场,通过本土化育种,收集了我国优良的种质资源,使国内优良流失到国外;国外优良蔬菜良种的出现使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牌面临着挑战。中国蔬菜种业在蔬菜种子产业世界化的背景下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发展强大。
3.1从政府方面看
政府应对蔬菜种子产业长远规划,制定有利蔬菜种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大蔬菜科研经费的投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相关法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本地的蔬菜种子的生产经营要严加管理;引导国内蔬菜种子企业合理整合,优胜劣汰;发展科研,繁育、销售一体化的国际知名蔬菜种子企业。同时加强蔬菜种业人才的培养,为种业的发展提供人才。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保护我国的种质资源。
3.2从科研院所方面看
在我国的科研院所以往靠单纯的政府投入,往往经费不足,使科研成果无法大量投入生产、在新的形势下,科研院所应尽快加强与种子企业的联合或加强自身结构的建设,成立较大的蔬菜种子产业集团,使科研、育种、生产成为一体,提高科研院所的市场竞争力。
3.3从种子企业来看
国内蔬菜种子企业要想发展,要想与国外蔬菜种子企业竞争,必须进行行业整合,扩大规模组建大型种业集团;吸取种业科技人才,研发自己的品牌品种,改变目前“小、全、散”的局面。有计划有目的发展组建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蔬菜种业集团,使之具有与国际种业竞争的能力。
4、后记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国家九五期间种子工程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种子科研、生产、加工包装、质量检验、市场流通以及种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种子及种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种子产业增强实力、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基础仍很薄弱,蔬菜种子和其它作物种子一样,在没有守全脱离旧的计划经济束缚就进入了市场经济新领域,这必然造成新旧体制交换时期的不适应。因而,目前蔬菜种子的生产基地不稳,市场流通多渠道、多环节,给蔬菜种子使用者和蔬菜种子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大的蔬菜种子集团公司未成熟,不规范的小型种子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却不断地涌入市场,这就必然出现不规范的种子生产和经营,假包装、假种子事件时常发生。目前,我国现有的种子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缺少产品实力和经济实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蔬菜种子产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迎接挑战,发展我国蔬菜种子产业是我们每一位农業工作者和种子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其伟;我国蔬菜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果苹果(2)6-9
[2]马宝德;我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龚利强;杭州市种子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武吉蔬菜种子生产与管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5
[5]贾敬敦、刘录祥、蒋丹平、赵红光、卢兵友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6]运广荣 我国蔬菜的沿革、现状与发展 《中国瓜菜》2008年06期
【关键词】:中国, 蔬菜, 种业, 现状 ,策略
【绪论】:中国的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蔬菜种类种类繁多,栽培方式多样。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大量的特色品种。我国是许多蔬菜的发源地,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许多种质资源多引自我国。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三带 ,复杂多样的地理生态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我国人口众多,蔬菜需求量大,蔬菜生产的地位十分重要。政府对蔬菜生产非常重视,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农业的重点项目来抓,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特别是加入WTO以来,蔬菜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同时,蔬菜产业是加入WTO 以来我国少数几类具有高比较优势 的农业产业。蔬菜生产蔬菜种子是非常重要的先决因素,因而蔬菜种业的发展也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蔬菜种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的菜篮子、关系着现代农业和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因而意义重大。自1984年以来,我国育成并通过审定了蔬菜品种3000个,主要蔬菜品种已更新3-4次,这些新品种加上一些地方优良品种占蔬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国内种业在粉果番茄、西葫芦、西甜瓜和青梗菜方面的育种水平 不断提高;在甜玉米、花椰菜和辣椒方面正在缩小与国外差距,份额市场显著提高。中国的密刺黄瓜(天津科润、德瑞特)、大白菜(京研、德高)、甘蓝(中甘系列)和西瓜(京研)等方面,优势明显,形成了一系列品牌,尤其是密刺黄瓜和甘蓝具有主导地位。自体制改革以来,个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的格局,我国的种子公司进入整合期,少数有实力的种子企业通过整合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实力的则被淘汰。随着种子法的实施,我国的蔬菜种子经营的行为逐渐规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蔬菜种子产业体系已相对成熟,蔬菜种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蔬菜种子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的种子和种子产业也进入了中国市场。目前在我国已经注册外资背景的种子企业有70多家。2012年中国消费的进口蔬菜种子1万吨左右,从市场份额上看,市场占比20—25%,从市场价值来看,外资蔬菜种子企业以20%的份额,占据了50%以上的厂商环节利润,控制了中高端种子市场。在某些作物种子上有特价权。在部分中高端蔬菜领域甚至占比40-50%,国外蔬菜种子企业的进入给我国带来了优质的种子、先进的种子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也给我国的蔬菜种业带来竞争压力和冲击。国外的蔬菜种业由于资金雄厚,进入中国后高薪将我国种业有高新技术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挖走已经是一种趋势,同时也在搜取我国优质的种质资源,通过注册商标据为己有,通过各种方式流到国外。因此如不改革旧的管理方法,搞活运行机制,发展与育、产、销一体化的规模蔬菜种子企业,将无法参与国际化的蔬菜种业竞争。
1、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国家“九五”期间种子工程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1.1蔬菜优势利用技术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00年末,我国主要蔬菜杂种优势育种蓬勃发展,继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一代杂种的推广应用率取得突破后,主要是十花科蔬菜以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研究。据统计,我国开展杂种优势育种的蔬菜作物已有27种,大白菜、甘蓝、花椰菜、辣椒、番茄、黄瓜、西瓜、甜瓜、西葫芦、萝卜、茄子等主要蔬菜的应用品种85%以上为杂种一代。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及瓜类雌性在育种的到广泛应用。
1.2蔬菜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
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蔬菜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体培养研究。我国的十字花科蔬菜的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大白菜已通过小孢子培育成了一系列品种,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目前以十字花科小孢子培养、瓜类孢子培养和甜辣椒花药培养为代表的单倍体育种技术迅速发展,建立了机械化、简约化、规模化、流程化的DH育种平台和适应商业化育种的育种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1.3蔬菜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蔬菜抗病转基因研究,到21世纪以后,我国的蔬菜分子育种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已经在番茄、白菜、甘蓝、黄瓜等作物的育种实践中的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007年以来分子辅助育种选择育种技术已逐渐成为蔬菜育种的重要手段。白菜抗根肿和病毒病、番茄抗TY病毒病、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西葫芦抗病毒和白粉病、黄瓜抗黑性病和枯萎病等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已开始应用于蔬菜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所开展了大规模的分子标记辅助研究,并在白菜、甘蓝、番茄、甜辣椒、西瓜、西葫芦、黄瓜等众多蔬菜作物的分子标记方面具有很好的技术储备。
1.4品种和蔬菜种业形式的发展。
自1984年以来,我国育成蔬菜品种约3000多个,主要蔬菜品种已更新3-4次,这些新品种加上传统的地方优良品种,播种面积占蔬菜播种种面积的85%以上。国内种业在粉果番茄、西葫芦、西甜瓜和青梗菜方面的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在甜玉米、花椰菜和辣椒方面正在缩小与国外差距,份额市场显著提高。中国的密刺黄瓜(天津科润、德瑞特)、大白菜(京研、德高)、甘蓝(中甘系列)和西瓜(京研)等方面,优势明显,形成了一系列品牌,尤其是密刺黄瓜和甘蓝具有主导地位。 我国种业在加入WTO和《种子法》实施后,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阶段,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的格局。蔬菜種子企业迅速增加。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一、纯代理经营企业;二、贸易型营销企业;三、生产与经营企业;四、蔬菜研究机构下属企业;五、合作经营企业;六、育、产、销一体化企业;七、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少数有实力的种子公司通过整合不断壮大,没实力的逐渐被淘汰。
2、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大多数蔬菜种子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
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企业市场化,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种子公司、科研开发公司、及大大小小的种子店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大大小小的种子店超过20万家,其中90%的为个体户,具有’’育、繁、推’’一体花的企业不足50家,多数种子企业育种和企业能力薄弱,更多的种子企业从事倒卖倒卖活动。2010年有2家外资蔬菜种子企业在我国的销售额达1亿元,而我国营业额超过3000万的科研蔬菜种业不超过10家,这些企业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到市场总量的5%,也没有一个以蔬菜种子为主的公司上市。我国的蔬菜种子企业虽然很多,但多数规模较小,在我国蔬菜种业市场上,外资的种子占市场的高端。例如:在山东寿光市场上,每年蔬菜种子交易额大约6亿,其中“洋种子”超过了60%。除此以外,国内的中资企业技术人才缺乏,高端的育种人员和管理人更缺乏。有的蔬菜种子企业连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没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更少。大多数的蔬菜种子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企业不足1.5%,大部分种子企业仍采用常规方法育种,育种周期长,效率低。作为种子企业,研发创新永远都要投资。没有研发创新,种子企业就没有发展前景和长远效益。在外资蔬菜种业中,大多都在科研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例如:孟山都、利马兰格和KWS每年都投入大笔的研发资金,招揽研发人才。利马兰格的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20%,其研发投入保持在销售收入的12%左右。2012年KWS的研发人员人数达41%,其研发投入也占销售收入比率11.6%,而在我国比较知名的三家上市种子公司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的研发投入的最大比重也只在5%左右,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1%,低于国际公认的正常线。我国大多数蔬菜种子企业自主品牌较少,品种单一,经营规模扩大不明显。例如;天津科润种业有限公司主营津优系列黄瓜,北京开田种苗公司以甘蓝系列为主,湖南湘研种业公司主营湘研系列辣椒,这些公司大多依赖于某一品牌或某一种类,一旦市场上出现了进口的优良种子,公司效益奖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单一的品种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例如我国的“蔬菜之乡”的寿光,先后从以色列、美国、荷兰引进1000多个蔬菜品种和400多项新技术。据报道,寿光市每年蔬菜种子总销量6万千克,80%的进口种子。先正达公司的西蓝花占市场份额的20%,彩椒种子占80%,海泽拉公司的番茄种子和瑞克斯旺公司的茄子种子也占较大的份额。由此可见,我国蔬菜种子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已限制了蔬菜种子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能满足蔬菜种植规模的增长和蔬菜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这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体制造成的,多年来的计划体制下,种子科研单位靠国家拨科研经费。经费不足,在计划体制和经济体制转型中发展起来的中小种子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也不在科研和人才上投入。因而造成了在大部分蔬菜种子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局面。
2.2种子科研与生产经营脱节
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一、纯代理经营企业;二、贸易型营销企业;三、生产与经营企业;四、蔬菜研究机构下属企业;五、合作经营企业;六、育、产、销一体化企业;七、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我国的中小蔬菜种子虽然很多,但多数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开发人员较少,甚至没有。就以上种子企业的几种类型看,除四、五、六、种类型生产与科研有结合、七、属外资型企业外,其余的几种类型存在着生产经营与种子科研脱节的现象,一些蔬菜研究机构的下属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一些育、产、销一体化的企业也因资金不足,生产基地小等原因使研究出的新品种、新成果难以大规模生产推广、物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研与生产脱节制约了我国蔬菜种业的发展和优良蔬菜种子的生产和推广。
2.3种子科研新品种推出慢,不能满足现代蔬菜种植业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介加WTO以后我国的蔬菜也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对蔬菜的品质要求更高,需要不断改良和推出新品种,我国的科研单位由于经费不足,受体制限制等原因,新品种推出较慢,因不能满足蔬菜种植业需求。中国每年都需国外进口一定份额的蔬菜种子,大型蔬菜生产基地更是如此。许多外资蔬菜种业进入中国市场,高额出售蔬菜良种。有的零售价格是同类国产种子的3-20倍。例如瑞克斯旺的茄子2000元/带代,海泽拉的夏日阳光番茄15元/粒,SAKATA的316胡萝卜12000元/代。进口的种子好,但价格偏高,使我国蔬菜种植业加大了生产成本。
2.4种子企业加工设备落后,蔬菜种子商品化成度低。
蔬菜的制种、检测和加工技术是种子质量的基本保证。其技术水平也是蔬菜种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国目前大多数种子企业制种、检测和加工方面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远远落后于跨国蔬菜种业公司的水平,可以说,蔬菜的制种、检测和加工方面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目前的制种体制表现的很不规范,制种公司的水平参差不齐,制种人员的技术素质不佳,使蔬菜种子商品化成度低。
2.5.种业流通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蔬菜在蔬菜种子的销售中,流通渠道不畅通,流通体系不健全。好多蔬菜种子附属于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销售,有的蔬菜种子甚至作为粮食作物、肥料、农药销售时的赠品。专门经营蔬菜种子的公司不多,好多具有优良品质的蔬菜种子研究出来后推广不出去,或者很长时间才推广开来。这与蔬菜种子多形式多渠道的销售有关。有的优良蔬菜品种由于利润小,经销商不愿推广,另一方面,农民需要优质的蔬菜种子却不知去何处去买。有的农民从推销人员手中买,有的从种子零售店买,有的从种子批发商那里买。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说有这些情况都与蔬菜种业没有规范的流通规则、蔬菜种子流通体系不健全有关。随着蔬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不畅通的蔬菜流通体系已不适应蔬菜种植业的需求。 销售环节销售人员专业技术知识欠缺,也不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蔬菜种子企业自身的发展。好多种子企业与种子相关的职业技术人才较少,甚至没有,对自己的产品讲不清、道不不明,使购买者不敢买,有的缺少推广的方法和推广技巧。种子不是普通的商品,它关系种植者的收成和经济效益,因而需要懂技术,有知识销售人才。蔬菜种子企业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蔬菜种子企业的效益,制约着蔬菜种业的发展
2.6蔬菜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业还在初期阶段。
我国的蔬菜种子企业虽然繁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多数是商品代售行为。“育、繁、销”的企业较少,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众多的种子企业中,“育、繁、销“一体的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只有90多家,其余的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有的没有生产基地,有的没有科研人才,有的资金不足。据调查,种子企业的本科毕业生不足5%,其中农学类的毕业生更少,许多民营企业连专科毕业生都没有,资金和人才的不足,使”育、繁、销“一体化的规模蔬菜种业的形成受到限制,而进入国内的外资跨国蔬菜种子企业资金雄厚,拥有较多的技术人才和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形成了育、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化的规模产业,使我国的蔬菜种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
外资种子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生产出优质的蔬菜良种,加入WTO后给中国的市场带了冲击。首先外资蔬菜种子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以其优良的品质占据了中国部分蔬菜种子市场,使给中国的蔬菜种子企业减少了市场占有份额,减少了企业利润;并且外国蔬菜种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做后盾高薪挖取我国蔬菜种业高科技人才;外资种子企业进入国内市场,通过本土化育种,收集了我国优良的种质资源,使国内优良流失到国外;国外优良蔬菜良种的出现使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牌面临着挑战。中国蔬菜种业在蔬菜种子产业世界化的背景下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发展强大。
3.1从政府方面看
政府应对蔬菜种子产业长远规划,制定有利蔬菜种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大蔬菜科研经费的投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相关法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本地的蔬菜种子的生产经营要严加管理;引导国内蔬菜种子企业合理整合,优胜劣汰;发展科研,繁育、销售一体化的国际知名蔬菜种子企业。同时加强蔬菜种业人才的培养,为种业的发展提供人才。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保护我国的种质资源。
3.2从科研院所方面看
在我国的科研院所以往靠单纯的政府投入,往往经费不足,使科研成果无法大量投入生产、在新的形势下,科研院所应尽快加强与种子企业的联合或加强自身结构的建设,成立较大的蔬菜种子产业集团,使科研、育种、生产成为一体,提高科研院所的市场竞争力。
3.3从种子企业来看
国内蔬菜种子企业要想发展,要想与国外蔬菜种子企业竞争,必须进行行业整合,扩大规模组建大型种业集团;吸取种业科技人才,研发自己的品牌品种,改变目前“小、全、散”的局面。有计划有目的发展组建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蔬菜种业集团,使之具有与国际种业竞争的能力。
4、后记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国家九五期间种子工程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种子科研、生产、加工包装、质量检验、市场流通以及种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种子及种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种子产业增强实力、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基础仍很薄弱,蔬菜种子和其它作物种子一样,在没有守全脱离旧的计划经济束缚就进入了市场经济新领域,这必然造成新旧体制交换时期的不适应。因而,目前蔬菜种子的生产基地不稳,市场流通多渠道、多环节,给蔬菜种子使用者和蔬菜种子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大的蔬菜种子集团公司未成熟,不规范的小型种子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却不断地涌入市场,这就必然出现不规范的种子生产和经营,假包装、假种子事件时常发生。目前,我国现有的种子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缺少产品实力和经济实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蔬菜种子产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迎接挑战,发展我国蔬菜种子产业是我们每一位农業工作者和种子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其伟;我国蔬菜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果苹果(2)6-9
[2]马宝德;我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龚利强;杭州市种子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武吉蔬菜种子生产与管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5
[5]贾敬敦、刘录祥、蒋丹平、赵红光、卢兵友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6]运广荣 我国蔬菜的沿革、现状与发展 《中国瓜菜》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