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血管的骨瓣移植治疗Cierny-Mader Ⅲ、Ⅳ型胫骨骨髓炎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骨瓣移植治疗Cierny-Mader Ⅲ、Ⅳ型胫骨骨髓炎的疗效。

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胫骨骨髓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1例,女7例;年龄16~61岁,平均42.1岁;均为创伤后所致骨感染,治疗周期18个月至12年;Cierny-Mader分型:ⅢA 9例、ⅢB型6例,ⅣA型10例,ⅣB型3例。行病灶扩大切除后分别切取带血管腓骨移植7例,带血管腓骨骨皮瓣10例,带血管髂骨瓣移植11例修复胫骨骨缺损。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个月至4年(平均32.3个月)随访,骨皮瓣全部存活。3例患者窦道延迟愈合,1例再次窦道形成。根据Paley治疗感染性胫骨骨不连优良评分标准,骨性结果功能均为优良。根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评价标准:优21例,良7例。

结论

Cierny-Mader Ⅲ、Ⅳ型胫骨骨髓炎行病灶彻底清创后,应用吻合血管的骨瓣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的肝硬化患者肝杨氏模量值是否有差异。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99例,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9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4例。选择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肝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量并记录肝组织的杨氏模量值,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肝组织的杨氏模量值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的肝组织杨氏模量值最低,为(4.81±0.9)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对比分析直接希氏束起搏(direct His-bundle pacing,DHB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并探讨2D-STI和TDI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植入有DHBP和RVAP起搏方式的永久起搏器患者,分别在DHBP和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功能,并通过长期随访,探讨左室运动功能的受损程度及特点判断AMI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78例首发AMI患者入院时左心超声图像,分析得出左室纵向峰值应变(LPSS)、径向峰值应变(RPSS)及环向峰值应变(CPSS),结合长期临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AMI后再发心血管事件及心因性死亡的风险。结果与随访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MI患
期刊
目的探讨衰减斑块(A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试验设计属于前瞻性研究,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入住心内科且符合条件的225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斑块的血管内超声特点、冠脉造影血流情况和PCI后30 d内心血管并发症。长期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住院随访、门诊随访,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生存率估算应用
目的分析pilon骨折患者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及D-Dimer和Fib浓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单发闭合性pilon骨折予以B超和静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117例,根据是否行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分为急诊外架固定组(18例)和无急诊外架固定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DVT的发生率及D-Dimer和Fib的浓度。结果所有患者中共有12例(10.3%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分析旋前方肌缝合与否对腕关节功能疗效无明显影响的原因。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6例,女31例;年龄29~73岁,平均56岁;骨折按照AO分型:A3型7例,B3型14例,C1型10例,C2型26例,C3型30例。第一次手术旋前方肌修复者49例,未修复者38例。所有患者二次手术行内固定物取出时同时解剖旋前方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