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财富持久战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yr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收获了大量的财富,但也有些人出现“得而复失”的尴尬。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空城守住财富,而另一些人失败了?能否让自己手中的财富持久、持续增长?在贯穿一生的投资理财过程中,我们可能碰到“暴利”的诱惑,也可能碰到“暴跌”的可能,与财富打一场持久战,也许是更为理性的一种选择。
  
  最近几年里,多少从不知道投资理财的市民,从拿着自己的工资奖金战战兢兢买入第一只股票、第一只基金,到欢欢喜喜掘得个人投资生涯中的第一桶金,甚至开始迷恋“投资这点事”。
  然而,随着近来“一月股灾”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一番盘点之后,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实现了财富翻番,甚至暴涨几倍的丰硕战果后又陷入了得而复失甚至巨额亏损的痛苦境地。
  展望新的一年,大家或许会发现,与悠哉游哉的金猪不同,上蹿下跳的金鼠之年似乎不可能再让我们轻松地将个人财富直线快速拉升。短短一两个月,与财富增长有关的宏观、微观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很可能告别财富暴涨的时代。如何保住胜利成果,让已经收获的财富更持久地握在手中将成为金鼠之年的生存法则。同样,它将贯穿在我们一生的理财过程中。
  
  不确定因素带走暴利时代
  
  2008年1月21日,“黑色星期一”爆发,全球主要股市均出现了“9·11”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欧洲各大股市都出现了超过5个点的跌幅,印度股市一度跌停。22日,前日休市的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开盘后即开始大幅下挫,其中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一度下跌419点,跌幅达3.47%,欧洲各大股市均出现了超过7个点的跌幅,亚太股市无一幸免,跌幅巨大。此次“股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逐步波及全球金融和地产市场。2008年1月,更有花旗银行集团、美林证券等全美顶级金融机构为次贷计提超高额坏账准备。整个市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担忧颇多。
  2008年金融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对美国以及全球经济可能衰退的隐忧,导致即便是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的中国股市也不能独善其身。此外,国内的宏观经济面也不免令人担忧。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来临。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生活成本逐日上升,CPI迭创新高,这些对个人财富而言,都存在很强的“侵蚀性”,不利于我们积累财富。虽然人民币对美元仍在继续升值,但对持有本币的国内消费者而言,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已经随着通货膨胀因素逐日降低,生活在国内的人们,非但没有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更多利益,反而要担忧人民币在本国的实际贬值。
  所有这一切,都在告诫我们个人投资者,像前几年那样“买入就获利”、“买啥赚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财富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或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慢慢积累财富。直到危机爆发、人心恐慌的时候,你不再会嘲笑“跑赢CPI,你就是胜者”过于保守。其实,一生的财富长跑比拼的是耐力而非爆发力,稳步致富才是我们多数人应选择的途径。
  
  “得而复失”痛苦更大
  
  另一方面,我们也该清醒地意识到,手中财富如果“得而复失”,反而比从来不曾拥有的感觉更为痛苦。
  自从2007年“5·30”以来,相信已经有很多人都有过了类似的体验。
  “我们在2007年2月买的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当时净值在1.5元左右。我和老公的目标是翻番后就走人。没想到9月份就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收益。但此时,我和老公都有些贪心了,觉得未来可能增长得更好,就没有赎回,后来两个月就一直跌一直跌,虽然12月底又涨回来一些,但还是没有返回最高值,我们心里真是后悔。”晓燕是杭州的一名白领,也是2007年才加入“基民”大军的。
  还有更多的人也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股票或基金从几元钱涨到几十元钱,最终却又被“拦腰斩断”,自己的账面价值从一到十,再从十到五,也不过短短半年多时间。
  本刊在2007年10月也曾报道过一个年轻投资者的故事,封面标题就叫作“从百万富翁到一贫如洗”。19岁,他不过是一个“赤手空拳”的毛头小子,凭借爷爷的支持开始投资港股并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22岁,当别人还在父母的怀抱中“嗷嗷待哺”时,孝顺的他已经用自己的钱为父母买了一套房;24岁,他的房产代理行门店开到了7家;26岁,他被合伙人坑害公司破了产,个人变成穷光蛋;27岁,他重入股市自信再次膨胀;28岁,转入期市,从前翻几番的投资胜果都敌不过一夜暴跌……
  如果借用电影《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我们可以为2007年的投资者作出这样的感慨: “曾经有一笔财富摆在我面前时,我却不曾珍惜。现在,财富已经缩水了一大半,我却追悔莫及。如果,能够重新来过的话,我一定会对那笔财富说: ‘请留步’。如果,硬要给这段感情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如果从不曾拥有,我们也许不会心痛。但如果财富曾经来到过我们身边,我们却让它悄悄溜走,这样的伤痛,真的是追悔莫及。
  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醒广大的读者,未来的日子里,不仅要追逐财富的增长,更要记得保住曾经摘下的财富胜利果实,千万别让它得而复失!
  
  赚钱有方和守财有道
  
  俗话说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想要保留住财富,打一场财富的持久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许并不容易。赚钱与守财,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关系。
  比如,我们看看世界上顶尖的富豪们,都是赚钱高手,但却不一定是守财高手。《福布斯》杂志从1982年公布“福布斯400”富豪排行榜以来,到今天,只有50位富豪依然榜上有名。也就是说,高达87%的富豪富不过一代,甚至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
  而从理财的原则上来说,理财也不是追求一夜暴富,而是可以贯穿整个人生的“一项事业”,足以让我们每个希望达成“财务自由”目标的人孜孜不倦、乐此不疲。而理财水平的高低,也不在于比较一时的投资成功与否,一时的投资增长率高低与否,而是贵在持久,贵在能够与自己的人生相匹配。
  比如,我们都听说过“复利的魔力”这个概念,其实这个原理就能很好地说明,在长期的投资理财过程中,稳健的、持续的较低水平回报率,通常比短暂的、一次性的高增长,更容易让财富持久。
  假设兄弟俩A和B都从30岁开始投资,初始资金都是10万元,中途不再增加额外投资金。哥哥A是崇尚简单理性投资的人,他的投资以每年5%的速度持续增长;弟弟B很有冒险精神,他在第一年的投资获得了150%的超额回报,第二年获得了80%的良好回报,但可惜第三年跌掉60%,第四年业绩仍然不好,又跌去50%,没有恒心的弟弟就此将自己的这笔资金放入一个储蓄账户中,每年的收益大概在2%左右,同时设定了利息再滚存,相当于实现了账户的自动复利增长。当他们60岁时,我们发现,哥哥A的10万元原始资金,已 经变成了43万元,而弟弟B虽然曾经获得过高额收益,但由于此后两年的跌宕起伏,后来又过于保守,他的账户余额只有15万元左右。
  因此,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想要保证优质的生活质量,实现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也必须要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努力做到让手中的财富不在急速增长后转而流失。
  在本组文章中,我们提出了“时间战”、“空间战”和“防御战”等三大战法。比如,敏锐观察市场局势的变化,把握不同领域的投资良机,适时改变投资战略,而不是一味守住某一个投资品种,才能捍卫我们的投资成果。同时,由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状况差异较大,尤其是风险承受力差异较大,因此我们也不妨根据年龄的增长,适度调低风险资产的配置。而在家庭资产的配置上,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地把自己的资产分成两个部分,“核心”部分投资于安全稳健的产品,“卫星”部分则择时、择市场而动,灵活把握投资机会,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组合,可能会让我们的财富更加持久。此外,我们还必须严防死守通货膨胀、过度集中的投资、盲目和非理性消费以及不可测的人身财产风险等四大“敌人”对财富的侵蚀和破坏,时刻抵挡他们的进攻。
  
  牢记财富持久三要素
  
  将财富视作一种单独存在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它必须和“人”的因素相结合。而我们如果想要打一场财富的持久战,就不妨刻意培养自己在眼光、心态和控制力三方面的素质。
  眼光 这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眼光好的投资人,必然是能够敏锐洞悉经济市场变化,包括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至少是熟悉某一领域的“投资专家”。不仅仅是艺术品投资和收藏需要“毒辣”的眼光,投资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股票、基金、各类理财产品的选择,包括债券等各类投资机会的判断,都要求我们首先具备投资的眼光。没有眼光的人,也许也能投资成功,通常最多也只能算是“误打误撞”,而且这样的“好运气”不会经常光顾他。只有眼光佳的投资人,才更容易在长期的投资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回报。
  心态 眼光好、知识丰富的投资人,可以选中很好的投资机会,然后介入,但如果心态不好,就很可能在半途中就“阴沟翻船”了。因为财富是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物品之一,在和财富打交道的过程中,贪婪、恐惧、犹豫等等心绪变动都很容易产生,如果没有一个好心态,如果永远想要追逐最大化的利润,那么再“厉害”的投资客也不容易长久保留住财富。
  控制力 眼光好、心态好的人,通常能够与财富有缘,但并非全部。因为每个人驾驭财富的能力都不尽相同。有的人眼光很好、自己心态也很好,但在操作家庭财富的投资理财过程中,容易受到配偶或其他亲近人员的影响,自己的财富管理不能由自己说了算。还有的人眼光很好、自己心态也很好,但就是“懒”或者“粗心”,在关键时刻不能够及时操作自己的账户,而这“懒”或“粗心”其实都是一种托词,一种借口,表现出来的就是个人对财富控制力不强。
  如果一个投资人能够眼光、心态和控制力三者兼备,那么他在与财富的长期“交往”中,就会容易让财富为自己所动,为自己所服务,赢得财富持久战的最终胜利。
其他文献
Emily和先生一起度过了7年海外生活后,已回来在国内继续发展。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积蓄、但还想在国内生第二个孩子、想给父母买房、想购买保险、想通过简单的投资积累财富,他们该如何理对呢?    Emily和先生2006年底从美国归来,7年的国外生活使他们有了一定的积蓄,并且还在美国生下了自己的宝宝。回国后,Emily投身电信行业,而先生在大学里任教。Emily说,先生的工作比较稳定,而自己的工作相对
期刊
万能险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万能”保险自然吸引眼球,究竟这种保险万能在哪里?它是如何将保费变作寿险保障及投资收益的?谁又比较适合购买万能险呢?    万能险,英文称Universal Life Insurance,它可以定义为提供保费缴付的灵活性与身故给付的可调整性的保险产品。万能险作为人身保险产品中的重要成员,是一种全能的、可变的寿险产品。  全能——融合保障和投资  之所以称其全能,是因为
期刊
2008年金融市场和投资前景存在诸多不明朗因素,花旗私人银行部指出,美国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政策,是2008年的中国经济面对的三大不确定因素,投资者可关注农产品、新兴市场、基建及能源需求和问题资产四大投资主题。    “美国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政策,是2008年的中国经济面对的三大不确定因素”,近日举行的“花旗私人银行2008年投资展望”发布会上,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
期刊
楼市和股市虽然都是带有投资属性的市场,但它们却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有着诸多的不同,不能把它们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    年末岁初的投资市场,除了跌宕起伏的证券市场外,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房地产市场了。随着去年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近来有关楼市走向的“一举一动”也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传来的有关楼市的各类消息也是不绝于耳,有的说北京房价“高位跳水”,又有的说广州房价“大幅
期刊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财务基础知识,或者至少你有了早早准备养老金的思路,相信你已经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份提前退休的计划了。通过规划,就能清晰地了解自己每个月需要存多少钱,多少年以后可以退休去过一份优哉游哉的生活了。  提前退休的梦想离匆匆的上班族还有多远?到底有没有办法实现?  如果提前退休后并不想过那么奢侈的生活,我们认为还是可以实现的。方法就是制订退休规划。这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思考方法,可以清楚地告诉
期刊
如今过年,流行的活动不外乎三件事:旅游、探亲和送“红包”。也有不少人正为此犯着愁:旅游、出行怕遭遇意外,送礼更是增加负担。其实,在这三件事情上,保险都可以帮你忙。    春节将近,不少市民已提前安排好鼠年第一个长假的行程,或探亲访友,或举家出游,而如果在这段时间拥有一个周全的保险保障安排,更能让你轻松享受无忧假期。    自驾出游:临时加保相关项目    新春佳节是一年之始,更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期刊
琉璃是旧爱陶瓷是新欢。王侠军身为华人现代琉璃艺术的先驱和导师,生活瓷设计是他二十年前的梦想。如今,梦想之花已经吐露芬芳于枝头上。因为,走不同的路,“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创意”正是他的生活态度。    与王侠军约在街头转角的星巴克,光线通透,咖啡加温,一切与凛冽无关。  温文儒雅的王侠军,一如既往的短马尾造型,金属边框的眼镜,深色的休闲装束,绝少谈笑风生,总是嘴角微抿,一副绅士派头。是绅士,更是大家。当
期刊
岁末年头又是消费旺季的时候了。每每这时,信用卡总是派上大用处。可是到了还款的时候,有些人总是发现资金周转不灵,有什么方法可以度过还款难关呢?    许先生是一家物流公司的部门主管,每到年底,花钱的地方可不少。这时,他的3张信用卡可是发挥了大作用。请同事吃饭,犒劳一下大家,刷一下卡;给父母、长辈买礼物,表表孝心,又刷卡;想给家里换置新家电,再刷卡;陪太太和孩子出去旅游一下,还得刷卡;还有朋友聚会、同
期刊
就在市场各方纷纷为新股发行制度提出改革方案时,一些设计构思独特的方案颇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听上去有些“另类”的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如何才能找到对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有益的解决方案呢?    围绕如何加快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的讨论不绝于耳,市场人士、学者、媒体纷纷建言献策,为新股发行制度寻找一个对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有益的解决方案?  我们不妨看看几个设计构思独特、有很大参考价值的方案。    方
期刊
和以前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哪些具体项目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呢?对企业带来好处又会有多少?    “新的企业所得税实施细则的出台,对我们公司是大利好!”上海一家外贸企业的财务总监钟磊颇为兴奋。  钟磊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两税合并之后,企业将从原来的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为25%,与外资企业持平。而同样为钟磊关注的是,按照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