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E时代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德镇素以陶瓷闻名,文化底蕴深厚。杨超作为当地的一名平面设计师,颠覆了青花瓷以往的传统形象——中西结合的乖巧以及视觉审美的冲突,是他独具的设计理念。
  27岁的杨超像大部分青年一样,有股“桀骜不驯”的气魄:“传统很可贵,但不能因为可贵就不去改变它。打破它的束缚,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是我们当代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
  2009年,景德镇的陶瓷首饰“火”了起来,杨超顺应市场需求设计了一款圆形青花瓷优盘,但他不满意,认为过于大众化。之后,受西藏牛角银饰启发,他将优盘设计成月牙状,在传统优盘造型设计上迈出一大步。在杨超眼中,优盘不仅是一种存储工具,还是一种引领时尚的饰品、艺术品。
  次年年底,杨超设计的海报 “Made in china”问世,海报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将景德镇的青花瓷与西方米奇造型相结合。受“Made in china”的启发,他设计出一款米奇形象的青花瓷优盘,融青花瓷的亮丽、米奇造型的乖巧于一体,精致华丽之余不失生动有趣。而后在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的指导下,杨超又将景德镇的新彩、粉彩、古彩等工艺融入米奇优盘之中,使其光彩绽放。
  之后,杨超的设计理念变得无拘无束,大胆地创造出用于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陶瓷海报”。他将用于制作青花瓷的陶土捏制成泥板,然后将一个青花瓷花瓶打碎,把破碎的瓷片拼成花瓶状置于泥板之上。质朴的陶土泥板与碎瓷片拼成的花瓶结合在一起,视觉冲击力十足。
  “此作品名为《瓷都印象》。破碎的瓷片与粗糙的泥板搭配,看似十分矛盾,其实是为了突破传统的瓶颈。当人们看到此作品时,首先是惊奇,然后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来,瓷都文化会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在人们心间扎根。”矛盾与冲突的理念成为了杨超的设计核心,用震撼人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令人耳目一新。后来,杨超与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合作,设计出了系列“瓷都印象”海报。
  将平面海报设计转化为实体陶瓷优盘系列,再到纯手工制作“陶瓷海报”,杨超将瓷都文化融入其中,旨在于传承中颠覆,在颠覆中创新。从杨超设计的作品之中,能感受到瓷都的文化风韵,而更多的,是设计上的创新。
  米奇优盘
  在信息化的今天,一款时尚漂亮的陶瓷首饰同时兼具信息存储、携带的功能,它赋予了首饰全新的概念。
  太极优盘
  太极优盘可谓是圆形优盘的升级版,将优盘分开后为太极状,尽显中国元素,此作品为概念设计。杨超在设计出此作品前曾想到一个戏剧化的爱情故事:一位男性有个太极优盘,他和女友各拿一半,并在里面存储了对方的照片。在一次地震中,他们走散了,虽劫后余生但他们已面目全非,谁也不认识谁。多年后,两个情侣再次相遇,因为看到对方手里的那一半优盘,最终幸福地相聚在一起……
  瓷都印象系列海报之一
  粗糙的泥板上布满手印,置于上面的花瓶破碎不堪。用冲突的视觉效果代替以往的青花瓷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瓷都印象系列海报之二
  杨超给三宝国际陶艺村某酒吧制作的海报。酒吧一词来自西方,与中国传统的茶馆、酒馆性质相近。图中上半部分是一个中式酒壶,下半部分是一个西式酒杯,用中式酒壶往西式酒杯里斟酒,看似矛盾,实则巧妙。此作品旨在体现中西文化的结合,既为酒吧作了宣传,又展现了景德镇独有的陶瓷魅力。
  瓷都印象系列海报之三
  这是一个以陶瓷和宣纸为表现载体的国际展览海报设计。海报设计以手工碎瓷片、泥板、摄影、计算机合成技术完成。破碎的青花瓷片有打破传统、打破常规之意。在作品中,依稀可以看见宋体字“纸”、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红印章、手写的英文字母,这些正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
其他文献
走进婧婧的家,第一感觉是明亮,第二感觉是有点空,随后,就被那些奇怪的家具吸引,然后好奇,这房子真是租来的?这些家具真的都可以打包带走?  谁说一定要买房?  婧婧是一个设计师,自小在北京长大,成年后求学伦敦,游历欧洲多国,深受国外生活方式影响,坚信生活是用来享受的,她拒绝住在空洞的钢筋水泥楼中,拒绝一成不变的几房几厅,更厌恶没有思想的家具。  在国人买房高潮一波接一波的浪花中,婧婧丝毫不为之所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紫砂泰斗顾景舟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顾景舟把自己的制壶工具拿出来,摆成长长一列,像冷兵器时代的战具,完全可以当工艺品来欣赏。  他有一把德国造的“什锦锉子”。小巧、灵便、锋利。这是他当年在上海买的,非常好用。关于工具,顾景舟说,每个人不必完全一样。因为,各人的手势、力气、习惯不一样。但有一点,必须一样,那就是,得用。“得用”是一句宜兴方言。得,得手、顺劲、应
在舟山村绿荫中,你总能听到青瓦白墙的屋舍里传来“嗤嗤嗤”的声音,那是核雕人家最美的合奏音,让我就此沉醉。    光福镇位于太湖之滨,是一座嵌入湖中的半岛。历代文人墨客以“湖光山色”、“洞天福地”吟咏此处景致,“光福”之名由此而来。  来光福一是为探梅胜地“香雪海”,每至隆冬时节,梅花香溢邓尉山,“遥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顷”的意境可以媲美日本北海道的缤纷樱花;二是司徒庙内四株大柏树——“清、奇、古、怪
铅笔,是什么?遇到这样的问题,通常的回答会是,“不就是拿来写字涂鸦的工具嘛。”但是,在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脑袋里,从来没有“通常”这个概念,艺术家们早已突破固定的思维圈子了。  一眼看穿的“海胆”  软塌塌的海胆全身披着可怕的毛刺,也许见它第一眼,对它的厌恶就根深蒂固了。但是,这位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雕塑家却是嗜“海胆”如命。  詹妮弗·麦斯特(Jennifer Maestre)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
许多年后,吴世友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自己收藏的民间油灯已蔚为大观。数十年的光阴,500余盏横跨汉、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的古灯,让他的居所也因此染上一层深沉古拙的历史韵味。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他所喜的并非这批藏灯的商业价值,而是这些斑驳的油灯所散发出的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沧桑。  起于梦想的收藏  每一个走进吴世友家中的客人,都会惊讶于此舍浓厚的古风古韵。客厅里博古架上精心供养着五花八门造型各异
五行中,木属阳,于是古往今来,从建筑到工艺品,木制品都是国人追捧的对象。良木经长时间把玩,能形成润泽的包浆,追求质朴低调之气的文人雅士甚是喜爱这能留下岁月痕迹的载体,因此木雕的价格一路走高。  有市场,有利润,自然就有山寨品前来分一杯羹。且不说众人熟知的伪黄花梨、紫檀、黄杨木等,如今的市场已不是劣质木材冒充优质硬木或以新充旧的问题,握于掌中的“木雕”有可能根本就不是木材,而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的环氧树
谈及宣德炉,知之者甚多,尤其收藏界,几乎人人都可以说上一段。不过宣德皇帝监制的宣德炉本就不多,李自成入京后,几乎将其毁之殆尽。是以今日藏家所藏,不过是宣德之后仿制款。民间所藏宣德炉可谓成千上万,却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  且不论宣德炉,只谈炉耳。有人总结,炉耳有五十余种:冲天耳、桥耳、鱼耳、索耳、螭耳、如意耳、环耳、连珠耳、戟耳、蚰龙耳、夔耳、象耳、鋬耳、椒图耳、连环耳、飞凤
春日朝阳,徐徐照进依山傍水的黄家村。黄家人伴随着晨光起床,穿衣,生火,做饭,灶房上的烟囱开始炊烟袅袅,馒头的香味从黄家蒸笼里浸出来,带着一股竹子的清香,将新的一天拉开序幕。  黄家村海拔800多米,山岭连绵,潮湿多雾,气候湿润,尤其适合柳杉和竹子生长。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就是道路两旁齐齐摆放的柳杉和毛竹薄片,成为村子一道奇异的景观。丰富的柳杉资源,为黄家蒸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在黄家村,几乎家
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小冈香,如今正经历着从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的转变,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洗礼。小冈香的未来之路,既让人充满期待,也让人感到迷茫。  小冈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如果不是因为当地的制香业而经常见诸网络和报端,很可能一直待在“深闺”而不为外人所知。据史料记载,早在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小冈人就开始制作用于祭祀的竹签香,并逐步发展出搓香、淋香等制香技艺。历史变幻、朝代更迭,然而小冈人的
黄土地上青苔斑驳,细碎的竹屑散落四处,屋中似有清淡竹香。在一座古老民居的厅堂里,兰兴佺老人此刻正坐在木板凳上,大褂披肩,细长的竹篾环绕周身,戴着老花镜的双眼随着手的起落轻轻移动,竹篾在手中弯曲旋转,织出六边形网眼,编成斗笠美丽的骨架。  “编斗笠可有讲究,砍竹、裁竹、削蔑、打顶、做坯、修边、夹料……”兰兴佺老人掰着手指细细地数起制作斗笠所需要的工序。从选材到编织,一顶花斗笠需要200多根60厘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