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鼎坤:岁月筑一身风骨 诗词传千古瑰宝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ou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94岁的潘鼎坤教授站在讲台上时,就像一棵老树。背微驼着,但腰板还是笔直的,透着颤巍巍却利落的劲儿,落步又极稳,像是讲台上有他的根。
  潘鼎坤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好不容易退休,但没几年他又重新走上讲台,“过一过自己上课的瘾,重温旧梦。”他说着,眉梢眼角都漾起笑意。
  授课间,四块大黑板很快写满,学生要帮他擦,潘鼎坤一挥手:“不用,我自己来。”刷刷几下擦干净,又继续写。
  一堂课3小时,中间不休息。他始终站着,走动着,讲到关键点就加重语气,吸引学生注意力。
  他说,“我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咋会感觉到累?上了讲台,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讲诗词的数学老师
  谁又能想到,这位教中国古典诗词的老教授,已经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教了一辈子高等数学。
  潘鼎坤教授194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提及母校,潘老感触颇深:“来复旦的第一周,就把我从一个‘山里人’变成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冷眼向洋看世界’的人。”
  1925年,他出生于浙江省缙云县双溪口姓潘村,老家贫困落后。抗战期间,上海、杭州的知识分子前往浙江逃难,中学也一道迁来,才让潘老有了读初中的机会。后就读师范高中,因成绩较好,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195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东北工学院,1956年随系调整任教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高等数学。而这一教就是六十年有余。
  在讲授数学课的过程中,潘老就时常引用诗词来解释数学现象。最出名的就是借用《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解释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重出山,传中华之美
  教了一辈子数学,他沉醉其中。但重新“复出”,年逾90岁的潘老专讲古诗词。
  2017年5月16日,主题为“讲中文对联、诗词中的对称美”的讲座在西安科技大学的教室里进行。身着藏青色中山装的潘老,在讲坛上振臂高呼:“我希望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绝了,唐诗万岁!宋词万岁!”
  他不用麦克风,中间不休息,没喝一口水。四块黑板擦了写、写了又擦。记不清讲稿内容时,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没有人主持开场,预定时间里,他讲完了全部内容。
  講台是教师的“根”
  央视邀请他录制《经典咏流传》节目时,有这样一个细节——舞台上主持人撒贝宁得知老教授93岁高龄时,想要搬一把椅子让老人坐下,可潘鼎坤教授婉拒了。“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站着,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这一席话体现了一代代教师的精神传承,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潘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毕业后当了28年助教的他,1982年才被评为教授。按他自己的话说:“完全是凭教学经验升上去的。”从教六十多年,教过十几门数学课,他带过的学生有工农兵?、有大学生、有研究生,无论怎样,在他教过的学生眼中,潘老就是一名老师,虽出身名校,却用一生全力以赴认认真真地教了很多学生。从高数微积分到唐诗宋词的对仗韵律,94岁高龄的潘鼎坤教授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只为中华文化的传承!
  “我没有心脏病,也没有高血压,每月都领退休金,不干点什么,‘一把火’烧了挺可惜的。”一次辅导讲座上,潘鼎坤对学生说,“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最最留恋的地方。教室就是我的暖房,我的人间天堂。只要你们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
其他文献
5月17日,貴阳市南明区小山村,刘玉智在藏报馆内整理报纸。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的刘玉智藏报馆,由300平方米的展馆、200平方米的收藏馆和?100平方米的仓库组成。刘玉智1963年开始藏报,55年来收集华文报纸5万多种、50多万份,从清末至今,时间跨度百余年,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商业、工业、体育等各种专题,《国民日报》《救国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报纸,伞报、金
期刊
说起异地医保,似乎只要实时结算落地,就万事大吉,其实没这么简单。首先,門诊的费用还无法实时结算;其次,结算的标准,是按照投保地为准。这就给参加异地医保的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结算?按理,异地医保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水平,应该大致与医保地等同,实际却不然。有一位医保地在北京、但长期在外地工作并就地安置的患者,他所在的城市,做一次心电图收费30元,而北京做一次收20元,结果,这1
期刊
“人的一生,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当他年老回首往事,不为虚度年华而羞愧。”初见93岁的李效敬,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本子上记着这样一段话。只见他戴着眼镜,身形瘦削、精神矍铄、步伐健朗,一点不像90多岁的老人家。李老说,他有多个用来记事或记录会议内容的笔记本,每个本子的第一页,都会写上这样的一段话,以此激励自己,永远不能忘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持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发展做更多
期刊
“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時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也是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寄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心系少年儿童工作,多次在不同场合与孩子们亲密互动,体验孩子们的生活,也多次在考察调研中关切孩子们的成长,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总书记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如轻柔阳光,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期刊
在许多人的心里,最难忘的是妈妈的手,爸爸的背。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有父母的地方就有爱。  父亲,像是一座山:巍峨,屹立,永远不倒。  父亲,像是一面海:寬阔汹涌,有容乃大。  父亲,像是一根顶梁柱:稳稳的撑起一个家。  父亲,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形象也许都不尽一样,但父亲对子女的爱,都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永恒的。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走进部分红二代、名家和读者,看看他们眼中、笔下和心中的父亲是怎样
期刊
今年70岁的王荔君是长春的一名退休教师,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为了一群“星星孩子”奉献了自己的晚年时光,这一干就是18年。在这18年间,王荔君不仅用心钻研特殊教育,还在面临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卖掉自家房子开办学校。王荔君说,这些“星星孩子”就好像一个个折翼天使,为了让天使们快乐成长,她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来源:中新网 刘棟/摄)
期刊
亲爱的爸爸,您离开我们两月有余,我不尽思念淤积于胸——儿子还有很多话没有来得及向您诉说。  我是多么的不想长大,只为您不会变老。  我可以经常享用您给我买的那些玩具——手枪、积木、不倒翁……您手把着手教我瞄准,用玩具枪的橡胶吸盘子弹,打死了家里墙壁上那些可恶的蟑螂。  每个礼拜去外婆家回来的路上,您用自行车一前一后推着弟弟妹妹,我跟在后面,走着走着就打起了瞌睡。可我从来没有把您和妈妈跟丢……  那
期刊
近日,红花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离退局局长童爱军率队来到88岁的离休干部岳进旺家,说心坎话,如其女儿一样,一说就是两个多小时。此次走访化解了老同志心里的不愉快。临近晚饭,岳老干坚决要求必须留下,一顿便饭拉近了老干部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诠释了走访就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双高期”服务好老干部的重要工作措施,一定要把走访看望老干部作为经常性、常态化的工作抓好抓实。  红花岗区离退局以走访老
期刊
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年初胃癌复发,七个月后便卧床不起,饥饿疼痛,疼痛饥饿,受罪至第二十七天的傍晚,突然一个微笑而去世了。其时中秋将近,天降大雨,我还远在四百里之外,正预备着翌日赶回。  我并没有想到父親的最后离去竟这么快。以往家里出什么事,我都有感应,就在他来西安检查病的那天,清早起来我的双目无缘无故地红肿,下午他一来,我立即感到有悲苦之灾了。经检查,癌已转移,半月后送走
期刊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社部和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2018年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人社部规〔2018〕3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了今年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工作。  这是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8〕21号)之后首次提标,标志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