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风飘飘落 军队是一朵绿花 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 不要想妈妈……”粗犷但又年轻的声音让我们惊讶而好奇,在烈日的灼烧下,我们无暇顾及屋子里的男人,但随后几天,在这个贫困县唯一一所的孤儿院里,我们与这位高大而神秘的男人成为好友。
我们志愿小组一行八人,但却只有一位男生。我们拖着粉的、红的、蓝的各色行李箱,几经转车,终于来到了宁县,走在烤焦了、空无一人的柏油马路上,行李箱轮子和肚子的咕噜声在回响,每个人都在期盼地走向白漆黑瓦的孤儿院,远处发亮的白墙让我们感受到了空调的凉意不禁加快步伐。走进孤儿院后,一群小男孩听见声音全都奔出来,三两成群,迫切地拉着我们进他们收拾出来的房间,把我们推进女生宿舍后,又急匆匆地走了。看着破了几个洞的草席,洞里乌黑的床板,听着吱吱呀呀的风扇声,我们不知该把屁股搁在哪里,墙角的行李箱与灰色的墙壁格格不入。
“咚咚咚”,一阵礼貌而安静的敲门声,敲醒了坐在才铺好床单上、开始神游的我们,门外人听见我们的“请进”后,调皮稚嫩的声音钻了进来“姐姐,院长喊你们吃饭。”心中一喜,一行人涌出门,坐在油腻而粘人的桌面前,桌上九碗稀粥,中间一碗红烧鱼冻,旁边一袋面皮,苍蝇飞舞,与我们一同进餐。快要吃完时,一个青年男人哼着军中绿花,手拿着碗,两腿一跨,拿起苍蝇用过的筷子,将小半碗鱼冻夹到自己碗里,拌着喝粥,男人吃完,把筷碗一丢又走了。一天在最后的打水洗碗中度过,在蚊子“嘤嘤嘤”中睡着。
早上六点,微黄的阳光射进灰黑的小屋子里,外面嘈杂的叫喊声成了一个独特的闹钟。我们其中三人去赶集买菜,两人去煮早饭,三人把那些还在赖床、睡在教室桌子下面的孩子们拖出来。桌上是他们圆梦的地方,桌下藏着他们快乐纯真的童年,而我们那间灰黑的小房间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栖身之所了。早上我是匆忙地去赶集,因为早饭迟迟没好,我们快马加鞭地赶完集,直奔厨房,烟雾缭绕,土灶旁,一位女生蹲着生火,虽然是生火,但我们变成了生烟,被我们昨晚定义为米虫的青年男人过来了,熟练地生火煮粥。中午,他走进厨房一边用粗壮的胳膊把我们推出去,一边露出洁白的牙齿,说到“你们就洗洗菜就好了,天这么热。”往后每天,他都如此,不知为何,他主动地洗清了自己的米虫身份,与我们主动交流,好奇大学生的生活,只比我们大几岁的他早早去军队里当特种兵,希望能减轻院长爸爸的负担,而现在他在休假,想在家里幫忙。晚上,突然有人推门而入,原来是他,露着洁白的牙齿,过来找我们聊天打牌,蚊子都咬不醒的我们揉揉眼睛,下床、点蚊香、搬椅子、进入和他聊天模式,一开始还能够理解他的好客之心,但每晚如此,然而我再想想他每天身处在一群小孩子中,无人说话,如此孤独,还是振作精神,开启和他独特的聊天模式。
何为和他有独特的聊天模式?每每我们提到关于家庭的聊天话题,他就异常激动,以至于几天后,我们都有意避开关于亲情与爱的话题。环境造成了他对至亲之人的偏见,以至于他只认为“人性恶”,虽然我们努力地想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他这种看法,但往往有心无力,命运早已在他八岁时亲眼见证母亲跑路、父亲自杀时,给他幼小的心灵中敲下重重的一锤,他无法听进别人的话语,或许,他时而愿意听,但幼年的回响依然在他的整个生命中延续,愈来愈响。住在高楼大厦中的我们从未经历,哪怕是我们读完他的一生也无法真正体会到他的心路历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我们在这里的生活规律,在这所孤儿院的最后三天,他得知了我们即将离开的消息,问我们要联系方式,晚上更加肆无忌惮地出入女生宿舍。最后一天,他问其中两个小姑娘要微信,偏偏我这两位同学十分倔强,死都不肯给,后来在警察局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已经尾随她们一天了。最后的夜晚,他又踹开了门,一个脾气扭的伙伴吼了他,185米的他沉默了,抿紧嘴,离开了我们宿舍。收拾完行李箱后,两位女生结伴去洗漱,我拿出擦擦箱子上的灰准备收拾,一声惨叫传来,随之外面多了许多脚步声,我刚准备出去看时,同行的一位女生慌慌张张闯进来,语无伦次地说“报警!报警!要出人命了!”和我们同行的男生被打了!几分钟之后,男生被拉出了那个不要命的拳头之下,但男生的眼睛早已被一拳打碎,额前开始起包,因牙床的疼痛导致说话不利索。
经院长在警察局出示证明,这个青年人有精神病史。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被休假,为何不出去务工。这时,突然许多声音在我耳旁响起,我早知道这个男人是精神病患者了,你们竟然不知道,我以为早有人告诉你们了,你们真倒霉!院长真差,都不好好管管这个神经病,万一闹到我家怎么办?这种人干嘛得精神病,真祸害人……凌晨,我们得知院长不会再收留这个精神病孤儿的消息,也无法追究男人的责任后,匆忙地出发动身去客运站。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我回到了家,孩子们有大家的庇护,依然欢声笑语,院长依然拎着布包去买馒头,谁也不知道那位发狂的孤儿在哪里哼着军中绿花,谁该负责他的人生?
我们志愿小组一行八人,但却只有一位男生。我们拖着粉的、红的、蓝的各色行李箱,几经转车,终于来到了宁县,走在烤焦了、空无一人的柏油马路上,行李箱轮子和肚子的咕噜声在回响,每个人都在期盼地走向白漆黑瓦的孤儿院,远处发亮的白墙让我们感受到了空调的凉意不禁加快步伐。走进孤儿院后,一群小男孩听见声音全都奔出来,三两成群,迫切地拉着我们进他们收拾出来的房间,把我们推进女生宿舍后,又急匆匆地走了。看着破了几个洞的草席,洞里乌黑的床板,听着吱吱呀呀的风扇声,我们不知该把屁股搁在哪里,墙角的行李箱与灰色的墙壁格格不入。
“咚咚咚”,一阵礼貌而安静的敲门声,敲醒了坐在才铺好床单上、开始神游的我们,门外人听见我们的“请进”后,调皮稚嫩的声音钻了进来“姐姐,院长喊你们吃饭。”心中一喜,一行人涌出门,坐在油腻而粘人的桌面前,桌上九碗稀粥,中间一碗红烧鱼冻,旁边一袋面皮,苍蝇飞舞,与我们一同进餐。快要吃完时,一个青年男人哼着军中绿花,手拿着碗,两腿一跨,拿起苍蝇用过的筷子,将小半碗鱼冻夹到自己碗里,拌着喝粥,男人吃完,把筷碗一丢又走了。一天在最后的打水洗碗中度过,在蚊子“嘤嘤嘤”中睡着。
早上六点,微黄的阳光射进灰黑的小屋子里,外面嘈杂的叫喊声成了一个独特的闹钟。我们其中三人去赶集买菜,两人去煮早饭,三人把那些还在赖床、睡在教室桌子下面的孩子们拖出来。桌上是他们圆梦的地方,桌下藏着他们快乐纯真的童年,而我们那间灰黑的小房间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栖身之所了。早上我是匆忙地去赶集,因为早饭迟迟没好,我们快马加鞭地赶完集,直奔厨房,烟雾缭绕,土灶旁,一位女生蹲着生火,虽然是生火,但我们变成了生烟,被我们昨晚定义为米虫的青年男人过来了,熟练地生火煮粥。中午,他走进厨房一边用粗壮的胳膊把我们推出去,一边露出洁白的牙齿,说到“你们就洗洗菜就好了,天这么热。”往后每天,他都如此,不知为何,他主动地洗清了自己的米虫身份,与我们主动交流,好奇大学生的生活,只比我们大几岁的他早早去军队里当特种兵,希望能减轻院长爸爸的负担,而现在他在休假,想在家里幫忙。晚上,突然有人推门而入,原来是他,露着洁白的牙齿,过来找我们聊天打牌,蚊子都咬不醒的我们揉揉眼睛,下床、点蚊香、搬椅子、进入和他聊天模式,一开始还能够理解他的好客之心,但每晚如此,然而我再想想他每天身处在一群小孩子中,无人说话,如此孤独,还是振作精神,开启和他独特的聊天模式。
何为和他有独特的聊天模式?每每我们提到关于家庭的聊天话题,他就异常激动,以至于几天后,我们都有意避开关于亲情与爱的话题。环境造成了他对至亲之人的偏见,以至于他只认为“人性恶”,虽然我们努力地想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他这种看法,但往往有心无力,命运早已在他八岁时亲眼见证母亲跑路、父亲自杀时,给他幼小的心灵中敲下重重的一锤,他无法听进别人的话语,或许,他时而愿意听,但幼年的回响依然在他的整个生命中延续,愈来愈响。住在高楼大厦中的我们从未经历,哪怕是我们读完他的一生也无法真正体会到他的心路历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我们在这里的生活规律,在这所孤儿院的最后三天,他得知了我们即将离开的消息,问我们要联系方式,晚上更加肆无忌惮地出入女生宿舍。最后一天,他问其中两个小姑娘要微信,偏偏我这两位同学十分倔强,死都不肯给,后来在警察局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已经尾随她们一天了。最后的夜晚,他又踹开了门,一个脾气扭的伙伴吼了他,185米的他沉默了,抿紧嘴,离开了我们宿舍。收拾完行李箱后,两位女生结伴去洗漱,我拿出擦擦箱子上的灰准备收拾,一声惨叫传来,随之外面多了许多脚步声,我刚准备出去看时,同行的一位女生慌慌张张闯进来,语无伦次地说“报警!报警!要出人命了!”和我们同行的男生被打了!几分钟之后,男生被拉出了那个不要命的拳头之下,但男生的眼睛早已被一拳打碎,额前开始起包,因牙床的疼痛导致说话不利索。
经院长在警察局出示证明,这个青年人有精神病史。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被休假,为何不出去务工。这时,突然许多声音在我耳旁响起,我早知道这个男人是精神病患者了,你们竟然不知道,我以为早有人告诉你们了,你们真倒霉!院长真差,都不好好管管这个神经病,万一闹到我家怎么办?这种人干嘛得精神病,真祸害人……凌晨,我们得知院长不会再收留这个精神病孤儿的消息,也无法追究男人的责任后,匆忙地出发动身去客运站。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我回到了家,孩子们有大家的庇护,依然欢声笑语,院长依然拎着布包去买馒头,谁也不知道那位发狂的孤儿在哪里哼着军中绿花,谁该负责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