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知渊:流动的视错觉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g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把郑知渊的照片归到“都市摄影”的范畴里去,虽然他的确是从都市街头出发的,也真心喜爱上海老一代摄影家如陆元敏、王耀东等人的作品,但是他更关心的是摄影的空间感,只是刚好拿都市街头作了素材而已。
  郑知渊1977年出生于上海,凭《上海面目》组照获得2011年“中国当代摄影新锐TOP20”、2010年广州南方纪实摄影新人奖。他的《上海面目》似乎更有其真面目。拿编号为01的作品来举例,前景那个下行的地铁楼梯好像两条透视线,将观者的视觉引向透视线焦点。由焦点透视而形成的画面空间感是西方绘画的基础,也是摄影术的基础。显然,郑知渊所挑战的似乎也正是这一基础,在消失点出现的却是体量硕大的建筑,它们既把远景拉近,又将透视的纵深切断。郑知渊正是利用了照相机这一焦点透视机器制造了一幅幅在二维与三维间流动的、不确定的画面,这种空间关系依赖于视觉经验,或可称之为视错觉?当然因其作为素材的城市风光的丰富,也使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色彩上,更在内容和意味上也变得多义起来。
  
  在你到大学去学摄影专业之前,是怎么开始摄影的?你喜欢摄影吗?摄影给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在学摄影之前我曾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在那里,重复而枯燥的工作使我沦为了资本世界里的一种生产工具。这样的一种状况与处境,让我感到极度的焦虑与恐惧。挣脱那个无形的囚笼对我的束缚,这样的念头时刻出现。此时,摄影以一种自由的形象,不失时机地出现在我眼前,它以一种“在路上”的姿态,带我去体验去释放个体自由的青春活力,并在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以此为原点,一路向前。
  
  后来你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摄影专业毕业,你怎么看待这段学习经历?
  那是一段渴望获得更多摄影技术知识的时期。我同时希望获得专业的证书,从而成为被社会系统认可的所谓真正的专业摄影师。然而整个学习过程证明,国内学校所教授的摄影知识极其有限,大多是基础的摄影技术知识。要想成为真正的摄影师,就需要更多地从书本外的生活中去学习和领悟。
  
  人们常说艺术家是天生的,学不会也培养不出来的,你怎么看?
  我个人以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心灵。而心灵是在人生存的环境中孕育而出的,是自然而然的。这样才有无限延展的多种可能性。培养则是有目地、有方向的,也就是有限的、方法的。但是人如果仅仅拥有心灵,而无释放心灵的方法,那这心灵也就成为悬而未决的东西,即半成品。艺术家只有用其自由的心灵统驭习得的方法,并创造新的方法,才能最大可能地释放自己的心灵。相反,假如艺术家所求仅是方法,那其所得也必定降于心灵之下,成为一时的潮流。
  
  大概在2003年的时候你拍一些黑白的城市街景,怎么会开始拍这些?
  在2002年或更早,我无意间在一些展览与杂志中看到上海摄影家陆元敏、王耀东等拍摄的关于上海的黑白照片。那些在街头随意挥洒,散发着强烈个人气息,又充满城市记忆感的照片非常吸引我,也触动我去更新以往自己对生活,对周遭的习惯性体验,更对摄影以及自己与摄影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后我就拿起相机来到街头,用镜头穿越城市与心灵,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
  
  那些黑白城市景观的照片好像也有上海老一代摄影家的痕迹,他们那一代,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还是很不一样的,你想表达什么?你这样拍也有好几年了,2007年的时候,忽然在式样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拍彩色的,等等,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愿闻其详。
  2003年至2006年我所拍攝的黑白照片大部分是浪漫而主观的。高反差的黑白影调中弥漫着强烈而又不确定的个人情绪,映射出个人与城市焦虑而压抑的紧张关系。然而在日积月累的拍摄中,我愈发觉得自己的照片不过是为自己制造的影像幻觉。那些照片不但没有让我更清楚而直接地表达周遭事物,反而由于过于强烈的主观情感的表达,妨碍了那些原来希望借此情感对事物本质的表达。人总在夸张自己,以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上帝般的眼光打量自然、分析自然。人沉溺在自我的情感中,这种情感永远以缺陷、不满足为基础,最后人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找不到出路。就这样大概在2007年后,我尝试着在照片中,不但拥有主体的主观意识的存在,更希望外在的客观现实能在画面内得以真正地、自然地呈现,从而使主体的内心精神与外在的客观现实能在主题中平衡而融为一体。
  
  后来你把这种新尝试完善了,就有了现在称之为“上海面目”的系列作品,这个标题蛮性感的,与看了作品之后的感受不太一样。作品很冷静,画面貌似杂乱无章,其实每一个细节的安排都有“深意”。不知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上海面目”系列作品,是我在2007年内省与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更为完整而清晰的主题呈现。“上海面目”的意思即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本真面目。我尝试超越主观与客观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简单表达。以一种既是客观实在的,又是主观可感的统和方式去展现城市的原本面貌。上海这座大都市这些年正变得越来越庞大,城市中各个层面,各种意识正不断交织在一起。它们相互对峙又相互流动。它们在拥挤中分散,又在分散中汇聚,形成一股神秘而恒久的生命力量,混乱而又有序地塑造着城市的空间。为此,在这个系列看似杂乱无章的画面空间中,我运用各种对比的方法,整体地呈现各种对立的情感与能量的统一与融合。为使画面同时具有动力感与宁静感,我有意将色彩结构运用得华丽与丰富,以此对比整体造型的庄严静穆。为了使画面中的力量流动起来,并且使所有物体都聚散有序,成为一体。我使视觉画面呈现出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之间的浅空间状态。并且通过色彩的特性与对比,体积的大小排列与对比,以及各物体之间的衔接状态来互作引导,使原本靠后的物体向前突出,而原本靠前的物体不断向后退缩。这样客观世界物与物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客观逻辑中不在一个平面并不相连的物体,在我们的主观感受下连接对峙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新的空间秩序。这样画面中的物体被纳入整个秩序系统中,形成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结构体。
  
  你好像所有的作品都是用胶卷拍的,现在也是?
  目前我的作品都是用胶卷拍摄的。这不仅是主观喜好的选择,也是符合题材的选择。我并不是唯胶卷论者,数码影像的时代早已经到来。在我看来,作为材料的胶卷或数字影像,因为最终产生的画面的美学效果不同,以及整个成像方式的不同,都丰富了我们的选择面,也使我们的表达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上海面目”用什么相机拍摄的?有没有做后期处理?
  “上海面目”系列作品都是用玛米亚7相机加80毫米镜头拍摄的,后期对整体的色彩与反差等做了一定的调整,以符合我对整体效果的美学要求。在我看来,一个系列或一幅照片就像一个小宇宙,它拥有一个自己完整的生命结构体。在这个结构体中,颜色、明暗、线条、体积等元素,不仅向观看者传递着各类信息,更从观看者的内心中唤起一种氛围,一份记忆。
  
  这组作品我看到的几个印出来的版本的色彩差异都很大,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色彩?
  色彩的感受对人来说总是先于语言,无法用文字做彻底的表达。如果一定要有所表达,我想我这组照片的色彩应该既是五彩缤纷,又是默然齐一的。至于出现的各类版本的差异,应该主要与国内印刷系统色彩标准的差异与混乱有关。
  
  你认为自己是摄影家还是艺术家?或者说你认为这两者有差别吗?
  由于使用媒介的属性,以其在场的特性,传统摄影家更多倾向于对现实使用复制与记录的功能。而艺术家(包括使用摄影技术的艺术家)则选择使用多种媒介来表达自己。如今两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但本质上真正的摄影家与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对生命对心灵有根本性追索的人。虽然目前我十分着迷于摄影对现实呈现的直接有力,但我无意定位自己追求的属性。
  
  哪一个摄影潮流最令你感兴趣?以摄影术为媒介来创作,其中的什么东西最吸引你?
  我对各种新的潮流新的方法都很有兴趣了解。而最令我关注与好奇的,仍然是那些在具象的摄影中呈现人与空间的抽象关系,以及以摄影本体语言为基础,如何去除遮蔽在物象表层的主观意识,呈现日常中“真实”的作品。“真实”对于我来说永远就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即使知道了也没有办法真正获取。或许只有通过变幻无穷的方法去接近它,并在这接近的过程中,对自然与生命才会有所感悟。
  
  下一个创作计划会是什么?
  目前还没有确定的计划。我希望下一个创作计划的内容应该是“上海面目”系列的一种变形与延续。它也许是去文化去社会意识的,真正由拍摄对象自我展现的作品。
  
  可以和我们分享你喜欢的摄影家/艺术家,或是你正在看的书?
  目前喜欢的摄影家是史蒂芬·肖尔、李·弗瑞兰德、Dirk Braeckman、杉本博司、中平卓玛;正在看的书有《伦勃朗艺术的美学内涵》、《禅宗与精神分析》、《形式的生命》。
其他文献
竹内敏信的风光摄影作品以视角独特、善于发掘美而著称。他的作品几乎看不出炫技的成分,却总能恰如其分地把景物的美提炼出来,令人难以转移视线。樱花是日本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也是竹内敏信喜爱拍摄的内容之一。我们在采访中聆听了这位摄影大师的拍摄心得,并请他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给出一些建议。    您心目中的樱花是什么样的?  樱花是日本传统的有代表性的花,它的色彩很美,给人晶莹剔透的感觉。中日建交后日本曾经送过很
期刊
台湾摄影的DNA——多元与纷杂  从英国人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1837-1921)为台湾拍下第一张照片开始,台湾的摄影史展开了她的第一页。当时的摄影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记录开始,而后摄影的使用与观念因为随着社会型态与经济环境跟文化的变迁而改变,使用的人也渐渐从外来人士如加拿大传教士马偕博士、香港、厦门的肖像画师、日本地理学家、人类学家而逐渐地转为台湾人或者留日的台湾摄影师。于是,主
期刊
2011年末,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全本连演三天,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是该戏自2004年首演以来的第200场演出。8年来,这部戏从水乡苏州走出,走到全国,又走向世界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全球再度认识了昆曲——这种起源于600年前古老剧种。这部戏的成功展演和幕后的摄影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就是“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的好朋友,跟拍8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台湾摄影师许培鸿。与此同时,
期刊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台湾物质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猛,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台湾总是被人们冠上“美丽”、“富饶”等字眼,被誉为“宝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台湾不光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在文化上也可谓“百家争鸣”。台湾地理位置特殊,社会由多种族群组合而成,因不同时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现,所以台湾是混合了多种文化的地区,
期刊
拍摄让他横跨了美国大陆,甚至远及英国和前苏联。他尤其被那些很小、又不起眼的城市甚至小镇所吸引,在其中仍可以看到历经一个或数个世纪的人类居所。泰斯在他的照片中并未冥思那些在未来将不复存在的环境,而是呈现空间作为典型切面的角色——饱含着人类的历史,等待着下一次的嬗变。  ——A.D.柯曼    泰斯出生于1938年,通过传统的方式接触到摄影:一开始他只是个十几岁的爱好者,通过加入当地摄影俱乐部来磨砺自
期刊
之前的连载中,我就闪光灯的基本使用方法、调整光量方法、闪光灯与被拍摄物间位置关系和散射光照明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期,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根据被摄物体的表面特性而用闪光灯照明的方法。    根据被摄物体的特性分类  摄影师在拍摄样式各异的物体时,进行照明的最基础工作便是先要弄清被摄物体的特性。  根据被摄物体的表面特性,可大致将之分为“滑面体(表面有或有很多光亮)”和“粗面体(表面没有或有很少的光亮)
期刊
人与事的关系  在摄影作品中,由事件引发的人物关系,并在视觉上形成主题效果的即为这类作品。这类作品都是由一件事为起因,导致人物之间发生明显的因果关系,最终形成画面主题。拍摄者必须围绕事态发展过程,寻找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瞬间加以捕捉,使画面产生最具吸引力的效果。  图1,这张作品是由做生意引发出来的人物关系。通过画面可看出,卖方推销着自家的产品;而买方则小心地设置着自己的心里防线,谨防上当。这种双
期刊
蜻蜓,英文名为Dragonfly,直译颇为有趣:会飞的龙。但是,此龙非彼龙。西方的“龙”和中国“龙”有本质的区别。在西方神话中,“龙”是一种外形类似蝙蝠、长着肉翼的凶猛生物,生活在沙漠到森林,甚至海洋之中。而中国“龙” 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图腾形象: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吉祥而神奇的动物,也是封建时代皇帝的象征。  蜻蜓被称作会飞的龙,虽然不会喷火,但那长满尖刺的6个爪会像铁笼一样锁住猎物,而怪兽般
期刊
摄影师自述  这个拍摄项目聚焦健美运动,是我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于2011年11月拍摄的。现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健身锻炼表现出对身体的关爱。在欧洲,很多久坐的办公室一族都有意识地走进健身房,而且这类人群已经占到让人难以置信的高比例。  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要求参与者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训练。如果没有对药物的控制管理,比赛结果将非常离谱。那些生产诸如类固醇、合成类固醇、氨基酸类物质,以及其他所
期刊
《秋色》  秋菊吐芳,枫叶斗艳,  恰似那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红的、黄的、绿的,交织在一起,  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秋声》  山山寒色,树树秋声,  梧桐树下蟋蟀在窃窃私语。  一只落单的孤鸟倏然飞过,  惊得落叶沙沙作响。    《秋味》  榈庭深巷,木叶纷落,  躲在墙角的一枝却暗香浮动。  宁愿在枝头抱香到死,  也不随黄叶在秋风中舞动。    《秋韵》  微风徐徐,丹桂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