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运行、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教学方式都在随之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空间。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描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面,第一拳打在鼻子上,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处,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观看相关文章的视频远比在教室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想象画面来得直观。看到一方恶霸被打的惨样,我们有解恨的感觉。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信息资源查找相关视频及课文的朗读音频等,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寻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备课的方法和形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中走了出来,它更注意改变备课本身的方式,注意从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改变备课的方式。多媒体备课就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备课改革的一种。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录音或影视图像,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要进行哪些工作,或什么时候播放什么,放在哪个环节播放,以及要综合运用哪些媒体,使其有机结合,教师都要事先精心设计安排,全面考虑,恰当组合,保证教学效果。特别是所采用的电教媒体,应是整体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结合。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空间。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更加重视备课,因为只有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增强多媒体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3.紧扣文本,抓住关键
教学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学上的师生互动,其根本在于“用教材教”,认真透彻地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把握关键处,切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导学情绪,恰到好处地化解文本难点、消除文本疑点,对文本个别的重点、难点知识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调动学生的多感观,强化学生的听课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背影》一文是朱自清的名篇,由于年代久远和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让现在的孩子们理解父子之间的情感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我们不妨从标题入手,抓住文中四处背影这处关键,重点体会买橘子时的情景。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我们在上课前制作了一段Flash动画,反复让学生对照课文观看父亲爬上月台、翻过铁路的动画场景。由于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动画因此非常认真,还对照课文提出不少修改意见,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体恤。可以说正是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条件才使本课教学如此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4.转换角色,注重引导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及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资源在瞬间传输到每个人的面前,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资料可以查找,这时教师应当适时转换角色。教师不应当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倡导者、指路人。应该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前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指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面对大量的信息,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甄别、判断和选择对我们有用的资料,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所取舍,寻求需要的资料。这时教师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彻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解脱出来,增强教学效果,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5.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原则
5.1以教学性为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是否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只是一味地赶时髦,则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5.2以学生为中心。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究竟是为了促进教还是为了促进学?目前,教师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较多考虑的是教的因素,即如何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的质量。
5.3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学科,语文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如果语文课上没有了语文教师富有激情、充满个性化的声音,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就必定索然寡味,学生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因而,我们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切忌滥用或不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将原来的优良传统也丢掉了。
语文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在新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编排上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与现实贴近,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体现参与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这些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更应体现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和教师的个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技术,不鼓励过分“现代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运行、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教学方式都在随之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空间。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描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面,第一拳打在鼻子上,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处,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观看相关文章的视频远比在教室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想象画面来得直观。看到一方恶霸被打的惨样,我们有解恨的感觉。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信息资源查找相关视频及课文的朗读音频等,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寻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备课的方法和形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中走了出来,它更注意改变备课本身的方式,注意从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改变备课的方式。多媒体备课就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备课改革的一种。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录音或影视图像,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要进行哪些工作,或什么时候播放什么,放在哪个环节播放,以及要综合运用哪些媒体,使其有机结合,教师都要事先精心设计安排,全面考虑,恰当组合,保证教学效果。特别是所采用的电教媒体,应是整体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结合。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空间。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更加重视备课,因为只有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增强多媒体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3.紧扣文本,抓住关键
教学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学上的师生互动,其根本在于“用教材教”,认真透彻地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把握关键处,切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导学情绪,恰到好处地化解文本难点、消除文本疑点,对文本个别的重点、难点知识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调动学生的多感观,强化学生的听课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背影》一文是朱自清的名篇,由于年代久远和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让现在的孩子们理解父子之间的情感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我们不妨从标题入手,抓住文中四处背影这处关键,重点体会买橘子时的情景。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我们在上课前制作了一段Flash动画,反复让学生对照课文观看父亲爬上月台、翻过铁路的动画场景。由于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动画因此非常认真,还对照课文提出不少修改意见,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体恤。可以说正是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条件才使本课教学如此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4.转换角色,注重引导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及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资源在瞬间传输到每个人的面前,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资料可以查找,这时教师应当适时转换角色。教师不应当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倡导者、指路人。应该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前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指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面对大量的信息,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甄别、判断和选择对我们有用的资料,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所取舍,寻求需要的资料。这时教师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彻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解脱出来,增强教学效果,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5.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原则
5.1以教学性为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是否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只是一味地赶时髦,则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5.2以学生为中心。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究竟是为了促进教还是为了促进学?目前,教师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较多考虑的是教的因素,即如何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的质量。
5.3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学科,语文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如果语文课上没有了语文教师富有激情、充满个性化的声音,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就必定索然寡味,学生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因而,我们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切忌滥用或不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将原来的优良传统也丢掉了。
语文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在新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编排上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与现实贴近,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体现参与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这些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更应体现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和教师的个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技术,不鼓励过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