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作者认为,优化教学设计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习能力 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三元素组成的。从根本意义上看,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探讨极为重要。其中,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蓝本,它限定了知识的范围,控制了教学的标高,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脱离教材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但教师完全照本宣科,即使学生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法适应培育人才的需要。化学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材的方法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往往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教学水平,不仅仅表现在他对知识的传授方面,更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
  一、调整教材的编排体系,突出知识专题的讲练
  1.按知识的有序性调整章节顺序。例如在高中化学必修2的教学中专题1的最后一部分《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的教学中,我把该部分加入到专题3的部分中,这样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就有了直观的认识,学习起来更加方便。
  2.按知识的网络性组编知识专题。在必修2的专题2的教学中,我把氧化还原反应穿插其中,将电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氧化还原原理联系起来,这样让学生有了一个专题的总结,利于更好地学习原电池的模型。
  二、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们获得理性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化学能力结构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学材料,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形成感觉、知觉和观念,进而通过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定律和学说,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如何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化学习题教学就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2.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而且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后评析可采取“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或上讲台作解答,并要求其作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但绝不能将习题的评析变成“就题论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方法,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三、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学习方法相结合
  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观察、实验、电化教育、参观等),采用多种启发方式(如:讲述、谈话、提问、讨论、实验、读书指导和各种各样的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一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概念,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本质”。概念清楚了,还要会用,不只在答题时用,更重要的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二要探求规律,注意归纳总结。中学化学里有许多分散的知识,但是不少知识在做“横向联合”时就往往能找到一些规律。找规律不仅是学会知识的好方法,而且是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培养自己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探讨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由很多事实总结出规律的归纳法,以及由此及彼的推导,即演绎法。学习化学时,这些方法像“钥匙”,能教会学生如何学好化学。将这些方法应用于习题练习的时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习题训练,但不能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这就要求学生的练习要“少而精”,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途径
  教师要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有目的地、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及创新精神等。教学活动中要减少主观性、盲目性,就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原理和方法。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的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要研究化学学习的类型和过程(化学学习的类型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知识的运用、有科学方法和学习态度等);要研究影响学习化学的因素,包括学生自身因素(学生素质和个性品质等)和情境因素(教材内容和老师素质等);要研究学习方法和培养能力的途径。如:观察方法及能力的培养、思维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实验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中心环节就是为了学生爱学和会学。化学知识的特点是“多、乱、杂”。难学、难记,学生视为“第二门外语”。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心理障碍,我们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力求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微观知识宏观化,零乱知识条理化,使之循序渐进,强化掌握。此外,我们还应不断地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教学能力,在习题练习中掌握化学的知识,建立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这样高中化学才能改变现在的不受学生欢迎的尴尬局面,真正成为学生心中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宝贵钥匙。
  
  参考文献:
  [1]朱传征.加强习题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化学教育,2008,(11).
  [2]刘正平.小议新课程教学下的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教育,2008,(12).
  [3]孙秀丽.学环境与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潜力.化学教育,2009,(9).
其他文献
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的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目前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控制主要通过使用齐多夫定Zidovudine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等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NRTIs)来实现,NRTIs的使用一方面显著降低了AIDS的发病
我常在学生的微博上看到学生对老师的埋怨,甚至是咒骂老师的话;在学校也常听到这样的反映:某班级的学生不满自己的老师,要求调班;近年来,网络媒体上学生殴打老师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有人不禁问:这是怎么啦?更有人感叹:现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我思索:学生有了自主意识,教师该怎么办?我觉得只有一条出路:顺应时代,了解学生,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亲近、喜欢自己的老师,才
摘 要: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全日制义务
T-2毒素在我国粮食作物和饲料中广泛存在,具有毒性强、脱毒困难等特点。动物在长期摄入低剂量T-2毒素污染的谷物或饲料后就会引起中毒,生长发育迟缓,体重明显下降,给畜牧业生
摘 要: 新课改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单纯的实验技能的掌握为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优化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升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优化 教学思想    当前,部分老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尤其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总会将实验原理、目的、
一改革开放的宏观推动,使经济机制、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法、思想观念等广大领域中,现代化的过程全面推进,导致整个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变化,于是,社会心理—
1.引言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融洽的师生氛围。教师对学生满腔热忱,学生才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使教与学达到最高境界,进而培养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学生心目中的优秀体育教师  2.1具有良好的心理学特征  教师首先要
第1题阿伏加德罗常数rn球形的水滴分散于氩气中.在27℃时,其直径为1.0 μm.假设水滴只同氩碰撞,水滴之间不发生碰撞.在27℃时测定这些水滴的均方根速度为0.50 cm/s.水滴的密
物理、化学本是兄弟学科,它们在教学中的综合穿插对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态度,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非常有效。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把理化生归为《科学》一门,我国一直以来是采取分科方式,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对以往教育的反思,浙江和上海已经在初中阶段使用综合授课,其他各地区也在积极探讨。我在此说说自己在教学中理化综合运用的一个成功案例。  在人教版《化学》下册讲溶液这一部分时,对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应试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确如此,以前,教师往往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学生总感觉到学习地理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果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