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队读书的记忆片段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12月12日深夜,是我当兵离家最后的一个晚上。我把整理好的背包打开又合上,等天快亮了时,终于一咬牙把两本书塞了进去,一本是封面已经打了卷的海子的诗集,一本是我已写满“批注”的汪国真的诗集。
  新兵连的生活,整日被紧张和忙碌所充塞着,赶到休息日,时间也大都耗在那乍一看好像“面包”(班长语)的内务上,只有在每个星期三的晚上,才有一点儿属于自己的时问。这个时间要求用来写信。跟周围的战友比起来,我要写的信不多。空出的时间,我又翻出那两本诗集。坐在我旁边早已不再写信的班长也在翻书,是金庸的《天龙八部》。
  新兵连要结束时,班长找到我,说,你小子是不是会写诗?要不你帮我写几首“情诗”?我跟对象处好几年了,还没给她写过一封像样的信呢。在班长手底下这么长时间、他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给我交代任务。我一口应承下来。接下来就开始每天琢磨词,想一句就赶紧记下来,直到我新兵下连后被借调到连部。
  我到连部,是因为连队文书回家休假,就找到了我——比其他兵多读了几年书的新兵顶两天。相对班排的按部就班和紧张,我乐得连部有大块的时间来看书和帮班长写诗,但这会儿只有海子和汪国真的诗可以让我借鉴,总觉得还不那么够劲。我很快想起离我们部队十几公里外的小镇上有一个旧书摊。这个旧书摊是我刚来部队在小镇车站下车时,目光越过那逼仄的车站出口后发现的。
  没过多久,我便在一个星期天借了炊事班的自行车直奔小镇。要走的路是山路,去時没觉得用了多少时间,找到那个旧书摊时,才刚到晌午。书摊很小,书也不多,但有一堆《诗刊》,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版的,也有几本写着90年代的字样。书并不便宜,1块钱1本,我查了查共有40多本。我跟摊主砍价,几次三番后,最终以每本7毛钱成交,总书款是30块钱,几乎就是我当时1个月的津贴。我小心地把40多本《诗刊》装好捆在车货架上,便往部队赶。也许是因为有些劳累,我往回没走出多远就觉得屁股被车座磨得厉害,40多本《诗刊》越发沉重起来,只好骑一会儿,下车走一会儿。就这样一步挪一步地快到傍晚时,一辆解放车从后面跟了上来。原来是我们部队汽车连到镇上粮库拉豆油的。我停住脚时,解放车也停了下来,车上跳下来几个老兵,七手八脚地把车跟我一起掀上了后车厢。我突然发觉这些衣服上满是油渍的老兵竟也那么可爱。
  我的一大摞《诗刊》还没有读完时,连队文书回来了,我帮班长弄的那首“情诗”也按时寄给了她的对象,结果班长不跟我说,我也不敢去问。我重新回到二排四班当我的列兵和战斗序列中的步枪手。我们连队读书的兵其实不少,遇到休息日时,连队图书室往往会挤满人,但时间长了百十本书都会被翻看几遍。于是,有人来翻我买的《诗刊》,不幸的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三翻两翻后,悄然地把书放回原处,再对我用别样的眼光瞅上好半天。
  1996年夏末,连里分来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排长,姓初,一来就住在我的下铺。连长跟我们说,排长是军校里的才子,写了很多我后来一直在努力学着写的东西。连长说的这些话我很相信,因为接排长时还有装满了两个麻袋的书。
  连队晚上九点半熄灯,按要求任何屋子都不能再有光亮。排长喜欢看书,但白天时间大都跟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只能晚上点着蜡烛看。排长晚上看书时,宿舍都挂着窗帘。每次我在屋里帮忙挂好后,都要跑到外面看看有没有露出光亮。排长看的书很杂,除了当时流行的小说,还有诸如余秋雨、史铗生和周国平的书。蜡烛放在我们床头的办公桌上,排长捧一本书或在铺上或在桌子上看,我就躺在上铺借着蜡烛的光晕也看。
  排长书看得很晚,我也很少在他合上书之前睡去,几乎每晚我们都会翻到深夜。因为宿舍很小,每天早晨起来,我的鼻孔下面都会有两道浅浅的灰迹,那是被蜡烛的油烟熏的。进入10月后的一个晚上,约是11点多钟了,我不知道排长看的是什么,我在翻几本刚从连部淘来的《解放军文艺》和《解放军生活》什么的。突然,宿舍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我们部队政委。政委后面还有几个人,除了我们连队干部,好像都是机关的同志。政委没有多说什么,先是问我看什么书,又转过身把排长的书从桌上拣起来,我看清了书的封皮,是一本小说集,那个时期正是文学界评论“陕军东征”的辉煌时期。桌子上除了小说,还有几本历史和理论方面的书。翻了几本后,政委转身边往外走边说,挺好挺好,别太熬夜了,注意早点休息。
  政委查铺的事说过去也就过去了,连队干部没有谁再提起过,排长跟我也依旧每天晚上点着蜡烛看书。到12月中旬时,机关突然来通知,先是要排长到组织股帮忙,接着是借调我到宣传股当战士报道员兼图书管理员。指导员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宣布完后,我回到宿舍还觉得有些发蒙,等整理完我自己的背包和排长的办公桌时,我发现我用来盛放那些蜡烛泪的军用罐头盒已经装满了,心似乎也跟着释然了。
  数年以后,等我重新回到连队,成为当年那个连的排长时,我发现连队读书的兵多了,读书的兵也不再像我那时候跟排长一样在深夜里共用一只蜡烛,连队的学习室每天都要开放到很晚,遇到节假日甚至可以开灯到午夜。
  
  责任编辑 李芸
其他文献
这是一次例行的潜水逃生训练,队列中几名女科技干部特别引人注目:高级工程师卫爱平在教练员帮助下穿上潜水服。这种上下连体的特种服装,重约20公斤,穿上它,整个人像被夹板夹着一样。卫爱平僵硬地挪到潜水池。因为身体瘦小,潜水服里有不少空气,她看上去像悬浮在水里的棉球。卫爱平熟练地挤掉空气,向教练员比画着要了两块沉重的铅块,身体才慢慢往下沉。  一团黑影在荡漾的水纹下逐渐隐去。卫爱平将要穿越的,是一条冰凉、
期刊
想起东北的新兵连就想起雪。铺天盏地的。扫雪。扫雪。用各种方式清理厚厚的积雪。还要把路边的堆雪砌成白色的坝。  雪中最美的一幕就是小丽,白的是她的脸以及雪,黑的是她的皮夹克。她远远走过来时,我们所有新兵都停住了扫雪,直到班长一声断喝才收回了眼神。我们很快得知她叫小丽,是军人服务社的售货员。  此后的事倒与雪和小丽无关。但不知为什么,想起新兵连我就想到雪和小丽,她们也许化成了我新兵连另一种符号。  其
期刊
在我看来,青藏高原犹如一座“精神高原”,这里的官兵从踏上“生命禁区”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对精神高原跋涉。去年10月下旬,我有幸赴青藏兵站部纳赤台机务站当兵锻炼。在15天的当兵日子里,我深切体验了“三站”官兵的艰苦生活,深入探访了高原军人的精神世界,深刻感悟了人性中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  青藏公路连同依傍它的地下输油管线和光缆通信线,被称为青藏线。10月25日,我踏上这块魂牵梦绕的青藏高原,追寻这条赋
期刊
我的丈夫徐涛是一名军人。2007年8月,丈夫从浙江海警一支队援藏,到西藏日喀则昌果边防派出所工作。  当我知道丈夫今年不能回家过年的第二个星期,考虑再三,我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丈夫的坚持拒绝,匆匆收拾好行装迫不及待地踏上去西藏的旅程。  和丈夫分离的日子已经有500多天了,500多天里,幼小的女儿都已经会满地亂跑,会说很多有趣的话语;500多天里,女儿对父亲的印象已经变得淡了又淡;500多天里,我
期刊
没结婚前,我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特别地羡慕军人和军嫂。没料到,自己后来会嫁给军人,成为军嫂。  丈夫是驻济南某部的一个三级士官。我们相识在5年前醉人的8月。当时连团、营、连的顺序都排不清的我,第一次被灌输了“士官”的概念。他告诉我:“士官,士兵的身份,军官的工作。”其实,当时他说了半天,我也没闹明白士官是咋回事。当时,知情的好友劝我,别犯傻!士官不就是一个兵嘛,过几年回来啥都没有!是啊!他只是士官
期刊
从步入军营那天起,十七八岁的他们,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人生。他们有一个共有的名字叫“新兵”。  每个新兵,都是怀揣梦想阔步迈入军营的。当梦想从新兵连起航,故事也就有了开端,经过一个多月的新兵连打磨,每个新兵身上都有自己的故事。新兵的故事,得从他们的表情说起。    表情之一 烦    北京籍新兵一连五班新兵韩硕在入营之初,因自己的“小九九”得不到落实而烦着呢。“就凭咱韩硕这脑瓜,到部队准能混个好模样。
期刊
初春季节,被誉为“西藏江南”的西藏林芝地区天干物燥,火险等级居高不下。为此,武警西藏林芝地区森林支队官兵坚守一线岗位,积极开展针对性训练,不断提高部队遂行灭火任务能力,全力为原始森林筑牢“防火墙”,确保驻地群众和藏族同胞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责任编輯 李芸
期刊
铁骑踏破三江雪,林海雪原砺精兵。“三九”严寒,东北地区气温骤然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被誉为“雪野雄师”的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挺进林海雪原,开展冬季适应性训练,探索严寒条件下作战规律和经验,提高了寒区部队作战能力。集团军军长侯继振少将告诉笔者,自1983年以来,这支部队每年都在最寒冷的季节,成建制把部队拉进莽莽雪野,探索“走、打、吃、住、藏、联、供、救、修、管”等严寒条件下作战课题。连日来,笔者随冬训部
期刊
军队是男人的世界,女兵总是很少。这些美丽女兵是部队的宠儿,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穿着一样的绿军装,长相好像也就变的差不多了,在队列中一站都是姐妹一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多胞胎呢!女兵在别人眼里也许是有光环的,但在这光环的背后却有着怎样的一种艰难与使命!其实女兵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丰富多彩,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枯燥乏味,但在这些表面看似单调乏味的生活,其实是在要求和规范做为一名合格军人应该具有的素质。按照惯例
期刊
大学毕业闯荡了一年半后,常傲杰选择了从军入伍。令他意外的是,在济南军区某装甲师直属队新兵营,常傲杰遇到了同窗好友——同样毕业于郑州大学的张恒。可一个是“一杠两星”,一个是普通新兵,张恒的新训排长身份,一度成了常傲杰心里翻不过去的坎儿。请看——    惊喜:初入军营便遇故知    来到部队的第二天,新兵营安排“认亲会”。新训干部、骨干和新兵面对面相互介绍,增进认识,促进沟通。当轮到一名中尉军官自我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