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尹燕,本科毕业,连云港市贾圩社区书记、主任,连云港电视台及《苍梧晚报》通讯员。在《扬子晚报》、《经济早报》、《苍梧晚报》、《江门文艺》等报刊上发表通讯报道、评论及小说若干。
接到谢荔翔老师的邮件通知,让我写一篇创作谈,我颇有几分得意与激动。没想到这篇陋作能荣幸地被选进“本刊推荐”。像许多读者一样,我一直喜欢这个栏目,其中的作品很有吸引力,有着极高的创作技巧。荣幸之余,我想借这个机会说几句,说说我与打工这个话题。
首先做个声明,我没有打过工,原来对打工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影视作品里那些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接触到去南方谋生的打工者是在2000年,经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了阿怀,一个与我单位相隔不过几条街的老乡,有着这么一层关系,竟实实在在地被他骗了一把,就是我在《失血的南方》(《江门文艺》2007.7(下))里所描写的故事。我在街道办工作,负责安置下岗职工,认识阿怀后,阿怀承诺带他们去深圳打工。朋友说阿怀在深圳做了近十年,一直从事职介工作,与他的关系甚洽,于是我放心地将下岗职工交给阿怀。谁知那些下岗职工被阿怀骗得身无分文,流落街头。接到他们的电话,我惊呆了,阿怀怎么能这样呢?我们可是老乡啊。我们不得不第二次、第三次去深圳,解决阿怀带给我们的难题,我们通过当地的职介所重新安置了那些下岗工人。说实话,我对深圳的印象并不好,很糟糕,远没有家乡的平安与和谐。后来,我就再没安置下岗职工去深圳,都去了江浙沪。
就是那时,我无意之中在深圳的书报亭结识了《江门文艺》,这个收获不小。实话说,我很爱看这本打工杂志。几年来,我一直让在南方打工的朋友断断续续地给我寄这本杂志,后来也在网上阅读。我还向朋友们推荐《江门文艺》,他们和我一样,最初都不相信有那么艰难的打工故事,认为是编的。可慢慢的,我们信了。当年被我们安置去南方打工的下岗工人,回来了就给我讲许多关于打工的故事。他们工作很累很压抑,他们业余生活很枯燥,他们被管得几乎丧失了自由,他们的生命在南方轻如一片秋叶,干枯而脆裂,经不起任何的风霜……
打呼噜的故事是老林讲给我听的。故事的结局并没有小说中那么幸运,而是主人公最后死在了出租屋里。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动了很多脑筋,如何将这个故事写得轻松点,不必太沉重不能太压抑,不给读者带来心理上的阴影。这个故事的真实情况是,同宿舍的员工投诉到厂里,反映打呼噜影响休息的事,行政经理要求那个打呼噜的人出去租房子住。那个员工也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打这么响的呼噜,万般无奈下只好自己出去租房了,谁知出去租房不到半个月,却在一个夜间莫名其妙地死了。由于不是死在厂里,那个员工的家属无法向厂里索赔,老板因此还奖赏了英明果断的行政经理。写这故事前,我特地去了本地的家具厂,看了一下家具厂的工作,确实很苦。认真地构思后,才动了笔。
《我把呼噜弄丢了》一文中的主人公二柱,比起故事原型中的主人公实在是幸运多了。二柱幸运地遇上了我,我给他幸运地安排了个好老板。二柱虽然几番周折,在经历了搬迁折腾之后,遇上了勇于维权的李默他们,遇上了有责任感的劳动局,遇上了有良知的老板。于是随着工作制度及条件的改变,二柱的命运就发生了小说中那般戏剧性的转变。虽然我知道,现实中的二柱是没有这么好运的,也鲜有如此有良知的老板。可我相信,这样的老板肯定是有的,哪怕是百里挑一,也是存在的。如老林曾说过一个未婚少女在卫生间产下了一个男婴的故事,那个打工妹遇到了一个台湾的好老板,老板派人将那个打工妹送进医院,三千多块的医药费都是老板出的。于是我用手中的笔,让二柱也遇上了有这样良知的老板。我不忍也不愿在二柱身上重蹈那个真实的悲剧。就像我,曾被阿怀骗得三下深圳,可我在《失血的南方》一文中,仍把阿怀说成是因生计所逼。在这篇文章中,我的用笔也是轻松的,偶尔还带点诙谐来减轻故事的沉重。
我是宽容的,我的心是软弱的,面对真实而凄惨的打工故事时,我常常难以置信。所以,我改写了真实而凄惨的故事,直到自己的心理能承受为止。祈望读者朋友也能宽容我,宽容我的宽容,宽容我的软弱,宽容我给打工者的厚爱,宽容我寄予老板们的厚望。我也有自知之明,我的文章除了能改变主人公的命运外,改变不了任何现实。但于我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能用笔在纸上改变主人公的命运,也算是一份慰藉了。
打工生活于我来说,遥远却不陌生,但打工作品的创作我还只是开始,无论在文字还是在内容上,还需要锤炼和挖掘,还希望得到《江门文艺》的编辑老师和新老读者的点评。在此,我要感谢《江门文艺》的编辑们,他们总是那么认真地对待作者,认真地研读每篇文章,反复与作者沟通交流,直至作品圆满。正是他们的这种精神,才使我一直关注着打工生活,对创作打工作品有了坚定的信心。
责 编:谢荔翔
尹燕,本科毕业,连云港市贾圩社区书记、主任,连云港电视台及《苍梧晚报》通讯员。在《扬子晚报》、《经济早报》、《苍梧晚报》、《江门文艺》等报刊上发表通讯报道、评论及小说若干。
接到谢荔翔老师的邮件通知,让我写一篇创作谈,我颇有几分得意与激动。没想到这篇陋作能荣幸地被选进“本刊推荐”。像许多读者一样,我一直喜欢这个栏目,其中的作品很有吸引力,有着极高的创作技巧。荣幸之余,我想借这个机会说几句,说说我与打工这个话题。
首先做个声明,我没有打过工,原来对打工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影视作品里那些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接触到去南方谋生的打工者是在2000年,经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了阿怀,一个与我单位相隔不过几条街的老乡,有着这么一层关系,竟实实在在地被他骗了一把,就是我在《失血的南方》(《江门文艺》2007.7(下))里所描写的故事。我在街道办工作,负责安置下岗职工,认识阿怀后,阿怀承诺带他们去深圳打工。朋友说阿怀在深圳做了近十年,一直从事职介工作,与他的关系甚洽,于是我放心地将下岗职工交给阿怀。谁知那些下岗职工被阿怀骗得身无分文,流落街头。接到他们的电话,我惊呆了,阿怀怎么能这样呢?我们可是老乡啊。我们不得不第二次、第三次去深圳,解决阿怀带给我们的难题,我们通过当地的职介所重新安置了那些下岗工人。说实话,我对深圳的印象并不好,很糟糕,远没有家乡的平安与和谐。后来,我就再没安置下岗职工去深圳,都去了江浙沪。
就是那时,我无意之中在深圳的书报亭结识了《江门文艺》,这个收获不小。实话说,我很爱看这本打工杂志。几年来,我一直让在南方打工的朋友断断续续地给我寄这本杂志,后来也在网上阅读。我还向朋友们推荐《江门文艺》,他们和我一样,最初都不相信有那么艰难的打工故事,认为是编的。可慢慢的,我们信了。当年被我们安置去南方打工的下岗工人,回来了就给我讲许多关于打工的故事。他们工作很累很压抑,他们业余生活很枯燥,他们被管得几乎丧失了自由,他们的生命在南方轻如一片秋叶,干枯而脆裂,经不起任何的风霜……
打呼噜的故事是老林讲给我听的。故事的结局并没有小说中那么幸运,而是主人公最后死在了出租屋里。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动了很多脑筋,如何将这个故事写得轻松点,不必太沉重不能太压抑,不给读者带来心理上的阴影。这个故事的真实情况是,同宿舍的员工投诉到厂里,反映打呼噜影响休息的事,行政经理要求那个打呼噜的人出去租房子住。那个员工也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打这么响的呼噜,万般无奈下只好自己出去租房了,谁知出去租房不到半个月,却在一个夜间莫名其妙地死了。由于不是死在厂里,那个员工的家属无法向厂里索赔,老板因此还奖赏了英明果断的行政经理。写这故事前,我特地去了本地的家具厂,看了一下家具厂的工作,确实很苦。认真地构思后,才动了笔。
《我把呼噜弄丢了》一文中的主人公二柱,比起故事原型中的主人公实在是幸运多了。二柱幸运地遇上了我,我给他幸运地安排了个好老板。二柱虽然几番周折,在经历了搬迁折腾之后,遇上了勇于维权的李默他们,遇上了有责任感的劳动局,遇上了有良知的老板。于是随着工作制度及条件的改变,二柱的命运就发生了小说中那般戏剧性的转变。虽然我知道,现实中的二柱是没有这么好运的,也鲜有如此有良知的老板。可我相信,这样的老板肯定是有的,哪怕是百里挑一,也是存在的。如老林曾说过一个未婚少女在卫生间产下了一个男婴的故事,那个打工妹遇到了一个台湾的好老板,老板派人将那个打工妹送进医院,三千多块的医药费都是老板出的。于是我用手中的笔,让二柱也遇上了有这样良知的老板。我不忍也不愿在二柱身上重蹈那个真实的悲剧。就像我,曾被阿怀骗得三下深圳,可我在《失血的南方》一文中,仍把阿怀说成是因生计所逼。在这篇文章中,我的用笔也是轻松的,偶尔还带点诙谐来减轻故事的沉重。
我是宽容的,我的心是软弱的,面对真实而凄惨的打工故事时,我常常难以置信。所以,我改写了真实而凄惨的故事,直到自己的心理能承受为止。祈望读者朋友也能宽容我,宽容我的宽容,宽容我的软弱,宽容我给打工者的厚爱,宽容我寄予老板们的厚望。我也有自知之明,我的文章除了能改变主人公的命运外,改变不了任何现实。但于我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能用笔在纸上改变主人公的命运,也算是一份慰藉了。
打工生活于我来说,遥远却不陌生,但打工作品的创作我还只是开始,无论在文字还是在内容上,还需要锤炼和挖掘,还希望得到《江门文艺》的编辑老师和新老读者的点评。在此,我要感谢《江门文艺》的编辑们,他们总是那么认真地对待作者,认真地研读每篇文章,反复与作者沟通交流,直至作品圆满。正是他们的这种精神,才使我一直关注着打工生活,对创作打工作品有了坚定的信心。
责 编:谢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