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项目 竞赛”:提升高校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人才竞争力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各高校对人才竞争力的关注本质上是对自己所培养人才能力的关注。“课程 项目 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好地提升高校的人才竞争力。“课程 项目 竞赛”是针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将大学本科生的课程学习、项目研究与学科竞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从专业基础到学科前沿、从理论学习到应用研究的多维人才培养体系。“课程 项目 竞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是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人才竞争力;应用研究型课程;学科竞赛
  【作者简介】向俊杰(1977-),男,湖北仙桃人,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导,博士,研究方向:环境治理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专业质量新标准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8JGA181);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广西高校人才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2019C248)。
  一、绪论
  近几年来,高校人才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才竞争力是“一种相对的竞争优势,是个人或者群体在人才市场上的相对优势”。高校人才竞争力是指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相对竞争优势,是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在人才市场上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竞争优势,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任务,因此,高校人才竞争力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高校相关专业在国内本学科的相对地位,并且成为衡量高校相关专业合格评估的重要指标;高校人才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各高校对人才竞争力的关注本质上是对自己所培养人才能力的关注。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一直以来非常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发展出了一套“课程 项目 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课程 项目 竞赛”的内涵与主要做法
  “课程 项目 竞赛”是桂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所形成的一套针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将大学本科生的课程学习、项目研究与学科竞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从专业基础到学科前沿、从理论学习到应用研究的多维人才培养体系。在该模式中,“课程”是指本科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包括学校设置的通识课、专业理论课和应用研究型课程。通识課和专业理论课是大学所有专业都设置的课程模块,而应用研究型课程则依托本专业教师高水平的项目、针对学科前沿问题而灵活设置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学科前沿的认识。“项目”是本科生的研究项目,是针对学科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或者是教师正在进行高水平项目的子问题,由专业教师指导而设置的供本专业学生研究的项目,其管理方式完全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审批、经费管理、结题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办法。“竞赛”是指本科生的学科竞赛,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鼓励本院学生参加本专业的各类学科竞赛,包括校级的、自治区级的、全国性的学科竞赛。
  “课程 项目 竞赛”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识课强调多学科交叉、文理交叉;专业理论课强调厚基础;应用研究型课程强调前沿性和应用性。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应用研究型课程,学校出台了专门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特别强调要以教师的高水平课题为基础,为了保证课程的前沿性,每门课程的内容只能开设一次,不能无限次重复。这虽然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学校从教学课时酬金方面予以重奖。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已经开设了10多门应用研究型课程。在研究项目方面,学校和学院除了研究项目的设置以外,还对申请项目的学生以及指导教师进行物质激励,以激发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有近10项课题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立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奖励。在学科竞赛方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等学科相关的赛事,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竞赛中充分发挥出来。课程、项目和竞赛三者共同构成了本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其中,课程学习是高校人才竞争力培养的基础,项目是人才竞争力培养的着力点,学科竞赛是人才竞争力培养的具体体现。
  三、“课程 项目 竞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远优于被动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兴趣固然来自对知识的渴求,但更来自获得知识以后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成就感,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被社会承认的满足感。从后者所产生的学习兴趣要远远高于前者所产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成就感和满足感属于马斯洛所说人的需求层次中高层次的需求。
  传统的专业理论课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在校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渴求。但是,在目前互联网已经普及于大学校园的情况下,学生已经能够自己获得常规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果在课堂上继续大量重复这些常规的专业理论知识,可能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渴求,反而会让学生觉得上课是在浪费时间,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将“课程 项目 竞赛”引入专业理论教学以后,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应用研究型课程会带给学生以前沿性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是规范性的教材所没有囊括的,这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二是项目的申请、研究以及结题过程,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整个过程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物质收益,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三是学科竞赛中问题的解决、观点的碰撞、小组之间的交锋,让学生获得挑战、成就感、满足感。“学科竞赛同时也是一种载体或途径,通过这个载体或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因此,“课程 项目 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四、“课程 项目 竞赛”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创造性是创新的关键,亦是创新型人才的本质特征,也是人才竞争力的核心。创新精神是创新行为的指针,是创造性的來源。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人才竞争力的核心,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提升高校人才竞争力。创新的首要来源是现实的需求,是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推动。关注现实、关注问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源泉。
  在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核心。理论学习首要的是认可理论、服从理论,进而才有可能对理论进行反思,有所创新。因此,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在第一时间产生创新性人才,难以让培养的人才产生创新精神。
  将“课程 项目 竞赛”引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后,学生的创新精神会有极大的提高。第一,应用研究型课程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谓研究型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应用研究型课程本质上是一种培养创新精神的课程。第二,项目研究过程——包括项目申请、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结题等,都是面对现实、面对问题的,这些都会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三,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具有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让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能够让他们面对课堂中所不曾面对的实际问题,从而产生新的思路与新的问题,进而产生创新。
  五、“课程 项目 竞赛”是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途径
  科研能力是科学研究能力的简称,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源于比较、分析、鉴别的能力。
  在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在校大学生更多的是从老师或者是教材中接收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接收”是单向度的,因而难以产生“比较”“分析”和“鉴别”,所以他们的科研能力提升是缓慢的,需要他们从学生的身份转变成工作人员或者科研人员以后才能形成。
  将“课程 项目 竞赛”引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后,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来源是多维的,不仅有老师的理论讲授,还有老师在项目研究中和学科竞赛中的指导;不仅有教材中的规范性理论,还有项目研究的实际问题,以及学科竞赛中不同小组之间的观点碰撞,等等。不同的知识来源会产生知识的多样性,这就产生了“比较”“分析”和“鉴别”的需求,而且项目研究中的问题也会产生这种需求。因此,“课程 项目 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有效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六、结论
  学习兴趣的培养、创新精神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升,共同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桂林理工大学所实施的“课程 项目 竞赛”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其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志伟.宁波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 30:189-190.
  [2]梁拴荣,贾宏燕.创新型人才概念内涵新探[J].生产力研究,2011, 10:23-26.
其他文献
【摘要】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断,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反思。近年来,文化育人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将从课堂教学和教材两个方面,总结大学英语教学在文化育人方面的现状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突出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倡导中西方文化对等交流,为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课堂教学;中西方文化  【作者简介】柴志敏,山东协和学
【摘要】在日常交际中,听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听力教学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不太令人满意。英语听力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中职学校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在中职英语听力课堂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提高中职英语听力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正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而且,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拓展,从社交,到支付,再到商业经营等多个领域。目前,微信已经成应用到了高职英语教学中,通过微信来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沟通与互动。微信能够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进行全面的沟通,对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的推动。本文将针对我国当前的微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出深刻分
【摘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思维导图对于促进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建构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结合我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并从导入、辅助、拓展三方面为切入点,简单介绍如何应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肖容娇(1974.01-),女,福建福安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电影娱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喜剧电影尤为受观众的喜爱,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周星驰的无厘头式喜剧。周氏喜剧电影的幽默不仅仅在于演员滑稽到位的表演,更离不开幽默台词的设定。本文将利用合作原则分析周星驰喜剧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幽默台词,以探究合作原则指导下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合作原则;周氏幽默;台词  【作者简介】张函颖,扬州大学。  一、引言  周氏经典对白
【摘要】本文将自我反馈、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的多元反馈模式应用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测试题的方式对多元反馈模式的效果和学生的态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多元反馈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元反馈;写作教学;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马永霞(1983.08-),女,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电厂学校,英语老
【摘要】在国外,自然拼读法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尤其适合低龄初级英语学习者。而英语词汇教学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只有学生掌握好了词汇,才能更加地深入学习。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背单词的热情,提升他们的背单词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育;英语词汇;自然拼读法  【作者简介】刘成育(1988.05-),女,汉族,甘肃平凉静宁人,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
【摘要】体艺生既要跟文化生一样学习文化科目,又要花大量的课外时间提升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素养与技能。我校是江西省体育艺术特色学校,每个年级都有大量的体育生和艺术生,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学,学校专门划分了文化生班级和体艺生班级。从整体看,体艺生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个体分析,不同体艺生之间文化水平不尽相同。在高三英语总复习教学中,需要学生在一年之内掌握的字、词、句、篇语言知识点不仅多而且较分散。不同英
【摘要】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拟从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现状分析、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以及课堂提问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入手,分析和探讨有效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英语课堂  一、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现状分析  1.问题过多,内容枯燥乏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提出的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是学习兴趣,之所以有的同学能够非常愉悦的学习,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技巧,是因为他们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利用游戏、表演、多媒体等创造吸引学生的情景、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并培养出极大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