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文物修复锔钉式锚固技术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b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锚杆加固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加固措施,在粘接加固破裂或损坏的器物时则常用锔钉。锔钉式锚固技术结合了二者的技术优点,在馆藏石质文物的修复应用上,具有操作简便、粘接强度高、修复效果好的特点。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智人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数量庞大、范围广泛的石质文物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以宿迁市博物馆藏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中的030号石轮为例,修复前每个石轮皆断裂为两半,并有锔钉修补过的痕迹,用于修补的锔钉已锈蚀,原有损伤依然存在。在对该文物进行锚固方式的选择上,我们按照前人已经使用过的锔钉式锚固技术,通过材料性能的验证,选用新型可靠的材料,确保修复后的效果。
  锚固技术与锔钉
  锚固
  锚固技术是针对构筑体(岩土体、建筑体、砌筑体等)因力学状态变化引起的应力松弛、开裂、失稳等现象而实施的力学加固措施和技术,通过对构筑物施加拉应力、剪应力、压应力来调整构筑物本身的应力状态,发挥构筑物自身的强度和自稳能力,提高构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从锚固方式(机理)、锚杆作用力形式(范围)、是否施加预应力等不同角度考虑,锚杆分为多种类型。在这里我们仅从单件断裂石质文物的锚固方式——粘接性锚杆作以说明。




  粘接性锚杆是通过粘接剂与杆体一起组成锚固体。粘接剂有合成树脂、水泥浆、水泥砂浆等,杆体可以选择钢筋、木材、主材、玻璃钢、玻璃纤维,主要分3种锚固方式:埋藏式锚固、贯通式锚固、锔钉式锚固。
  锔钉
  《汉语大字典》对“锔”字的解释是:一、锔子,又叫抓钉,用以加固建筑构件或接补有裂缝的器物。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铁门》:“既设门扉,又以铁锔。”二、用锔子接补器物。《玉篇·金部》:“以铁缚物。”《集韵·烛谓》:“锔,铁束物也。”可见早期的“锔”是用铁抓钉加固建筑构件,至今遗留着许多历史见证物。锔钉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尚无确切定论,但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历史遗存的锔补过的各类器物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
  修复材料
  粘接材料
  粘接材料选用瑞士爱牢达公司生产的进口环氧树脂XH160A-XH160B系列,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老化和抗化学腐蚀能力强,拥有超强的流动性、渗透性,可灌入0.01mm以下的细微裂缝,即使在致密的花岗岩表面,亦可无需加压直接渗入石材25mm,一般的楼板裂缝更是可以自行灌穿。因此采用XH160A-XH160B系列进口环氧树脂可以避免压力灌浆,从而避免操作过程中对文物本体不必要的伤害。并且在实验后表明,其与砂岩岩粉按1:3比例调配成的环氧胶泥具有更强的粘结力。




  锚杆与封缝材料
  为了避免因锚杆性能老化出现锈蚀而引起的二次污染,此次修复中的锚杆材料选用304不锈钢。
  水硬石灰也被称作贫石灰,是用粘土含量15%—20%贫瘠石灰岩烧制加工成的。天然水硬石灰粘土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硅酸盐和钙质铝酸盐,硅酸盐和钙质铝酸盐使得水硬石灰在见水后凝固,与水泥遇水后凝固的反应一样。反应之后,石灰同潮湿空气接触,生成的水合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鈣和二氧化硅,这个过程总共维持几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水硬石灰通过空气硬结的过程。


  较之传统的填缝材料,水硬石灰具有几个优点:固化时间长,配制后可在一天内使用;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易清洗,可直接用湿抹布擦除流淌到别处的填缝剂;作为无机材料,没有材料老化的问题。
  石轮的保护修复
  首先对脱落石块进行清理、加固,而后找到其相应的脱落位置,在石刻上标识出粘接区域,再在两相对应的断截面适当部位打出两组相对应的孔,采用直径14mm不锈钢螺纹钢筋作锚杆,锚杆采用非预应力锚杆,随后分别在石构件表面和待粘接石构件表面均匀涂上环氧胶泥。将待粘接石构件表面贴在另一石构件的相应位置,外侧依靠支顶装置固定岩石,确保在环氧胶泥固化前石构件不松动、不移动位置。然后在复位构件的上下各面用两个“U” 字形钢钉加固。
  等待24 小时以上,环氧胶泥完全固化后去除支顶装置,接缝处进行嵌缝处理,并留灌浆口灌浆,待灌浆液固化后,将粘接缝作旧处理。
  石轮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和可识别性原则,在沿用古人锔钉式锚固的基础上,通过修复材料的选择与验证,恢复了石轮的历史原貌。修复后的文物整体色感协调,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锔钉式锚固技术在宿迁市博物馆馆藏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中的应用实例,清晰地阐述了锚杆的作用机理、灌浆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为锔钉式锚固技术在馆藏石质文物加固保护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当然,在具体应用到某件石质文物的锚固中,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修复技术路线,合理使用修复材料,不可生搬硬套。
  (作者晁剑虹为宿迁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成庭、龚固为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工作人员)
其他文献
过去的人们在遗址上不只是生活、抛弃物品、建筑房舍,他们还与周边的景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景观考古学就要研究遗址周围的情况。若只把遗址看作地图上有限的圆点,信息量有限,而结合景观考古学来思考则要有意义得多。考古学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理解景观:第一,景观是一系列经济资源,或是遗址资源域/利用区域分析;第二,景观是社会的反映,这与复杂社会及国家的形成理论相关联;第三,景观是文化意义系统的表达,“景观”有两
期刊
古代埃及留下的大量金字塔、庙宇、方尖碑,至今令世人神往。每年,世界各地前往埃及旅游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埃及旅游,有两座雕像是必须要看的,这就是著名的门农巨像(Clossi of Memnon)。  门农巨像的由来  所谓门农巨像,原本是古埃及第18王朝(约公元前1567—前1320年)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公元前1417—前1377年)葬祭庙前的两座雕像。由于自然和人为
期刊
香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焚香器具,其用途或为熏香、熏衣、把玩、陈设的一般生活用具,或为祭祖、敬神、礼佛的宗教祭祀法器。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库藏文物中,有一件高浮雕双龙纹并镌刻铭文的石柱,从铭文内容分析,这是一件北宋时期石香炉的构件。虽非完整的香炉,但它却集精美的雕刻工艺和可资进一步解读的铭文于一体,此类文物并不多见。  香炉石为青石质,圆柱形,高53.5厘米。上端面大致圆形,平顶,最宽处达28厘米。下端面
期刊
釉是附着于陶瓷胎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用矿物原料按一定配比制作釉料施于陶瓷坯体之上,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釉的主要原料熔点都很高,如石英熔点高达1710℃,高岭土熔点约为1785℃,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添加助熔剂来降低釉的烧成温度。古代陶瓷釉料按照助熔剂种类和烧制温度的不同,一般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我国传统高温釉主要有钙釉和钙碱釉,钙釉的熔融温度在1150—1250℃之间,钙碱釉为1200—13
期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过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的世界贡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王巍语)。回溯70年前,1950年10月开始的辉县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正式的、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有学者评价说“新中国的考古工作从辉县走出”,辉县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1月6—8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新乡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
期刊
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绘于绢帛上的绘画,另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墓室壁画。  唐墓壁画题材  人物画  唐代墓室壁画中的人物主题除少数飞天、仙人外,主要属于现实性的府邸内外生活场景图像,在配置上有严格的内外秩序,是画师们最用心设计和绘制的部分。所以人物画是唐墓壁画中内容最丰富、绘制水平最高、实物系列最完整、年代序列最完备的题材类型,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人物的审美情趣、风格特征和服饰风尚在各
期刊
唐李溝墓葬区位于灵宝市涧口村南部高岗上,为配合灵宝市绕城高速的建设,2020年8月起,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的秦人墓21座、东汉墓4座、明清近代墓2座。  M16、M3、M5为战国晚期墓。M16椁室底部整齐均匀地铺有一层鹅卵石,鹅卵石体积较大,推测有防潮防虫的作用,可能来源于该墓东部约100米处的古河沟。该墓未被盗扰,出土有陶器、铜器、铁器共17件
期刊
两汉时期,汉帝国在北部边境修建了近百座规模不等的边城和要塞,以防御虎视眈眈的匈奴。其中,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由公孙敖修建的受降城因其特殊的性质一直受学者关注。因为它是自西汉以来文献所载多座受降城中,唯一一座真正为接受敌人投降而建的,也是距离关中最远的一座。2009年,俄蒙学者认为蒙古国南戈壁省的巴彦布拉格遗址即为公孙敖所建受降城。2020年,我们对遗址附近发现的人骨遗存开展了稳定碳氮同
期刊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份清同治元年(1862)署江南提督曾秉忠发军功陈希望功牌。内容誊录如下:  功牌  钦命提督福建陆路全省军务、署理江南提督全省军门、总统水陆诸军节制各镇、励勇巴图鲁曾  为给发功牌以昭激劝事:  照得本军门钦承简命,署理江南提督,仍统江浙战船水陆兵勇,督率文武员弁克期剿复郡邑,所有在事出力员弁兵勇人等,自应随时奖励,用昭激劝。  兹查有六品军功书识陈希望办事认真,尤为出
期刊
台湾海峡两岸闽台地区的考古出土、公私收藏中,有一类常见的器物,即被中国台湾、日本学者称为“安平壶”的白瓷或青白瓷小罐。由于台湾至今尚未发现其烧造窑址,因此多年来台湾学者曾多次到大陆考察、寻访。以往因海峡两岸文化学术交流较少,大陆文物界长期以来对“安平壶”的情况不甚了解故未能对其加以关注。但早在20世纪80年代,福建文物工作者在对邵武四都窑址进行考古调查时,就已经采集到少量与台湾发现的一部分被称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