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自1996年起,我国规定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学生“安全教育日”。近几年,中小学生的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加强安全教育过程中,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物理学科对生命教育的价值,适度地渗透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学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技巧,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体会。
一、在力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而力学知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在生产劳动中的经验。中学生学习的经典力学理论是以牛顿三大定律为核心构筑的。牛顿定律适用于低速宏观的物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力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和重点。遵循力学规律是保障人们安全的前提。例如,在讲授“摩擦力”时,可向学生指明人是依靠静摩擦力前行的,穿光滑平底的鞋子走在潮湿的澡堂里要防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骑自行车拐弯时,由于路滑无法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很容易滑倒。北方的冬季降雪后,地面所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若无防滑链等设备的保护,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而北方冬季中午积雪融化后在傍晚的二次结冰会极大地减弱公路的摩擦力,此时汽车不宜出行。这样很好地渗透了安全教育。
二、在热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热学起源于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冷热自然现象,是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安全有紧密联系的分支。在热学知识的讲授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可以很好地渗透安全教育。如在学习蒸发时,可结合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你用手去拿,为什么不觉得烫手?这是因为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水分的蒸发使蛋壳温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烫。不过,这只是很短的一会儿,鸡蛋表面的水分完全蒸发以后,鸡蛋就会烫手了。再结合学生接触到少量高温水蒸气的生活体验告诉学生,高温水蒸气由于在液化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而在汤的表面如果由于沸点高的浮油多阻碍了水的蒸发,可能给人造成汤的温度不高的错觉,盲目下口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口腔烫伤。
三、在光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在光学的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可渗透安全教育,物理教师应好好利用。如在讲凹面镜时,可向学生讲述在夜里开远光灯会使对面的人出现短暂失明,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时,讲述司机夜晚开车时不开内灯的原因。如果开灯,车内的物体就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如若把“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就会看不清车前的路,那么就会造成交通事故。为保证行车安全,因此汽车在夜间行驶,车内不允许开灯。又如,光的折射规律告诉我们“潭清疑水浅”的道理,到野外玩耍时,切不可贸然下水中嬉戏。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规律的认识,教育学生不可以随处丢弃透明饮料瓶,防止透明饮料瓶进水后具有了凸透镜的功能,引发森林火灾,等等。
四、在电学和电磁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由于电荷主要分布于尖端,导体尖端电场强度较大,容易造成空气被击穿,所以避雷针其实是“引雷针”。平原上,大树就是尖端,由于易发生“尖端放电”,所以避雨时应尽量远离古树。在平坦的路面上,下雨时撑着有金属尖的伞,你就是“引雷针”,所以应在地势低的地方避雨。巧妙的、贴近生活的举例使学生在欣然一笑的同时掌握了电荷分布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物联网概念正炙手可热。但物物相联时主要是靠电磁波通信互联,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电磁污染。经常使用的手机、电脑是重要的辐射源,接打电话时,手机不要靠得太近,电脑机箱的辐射要远大于屏幕。在长时间操作电脑后,脸上会吸附电磁辐射的颗粒,睡前要及时用清水洗脸,从而有效减轻电磁辐射。这些生活中信手拈来的例子容易在学生群体的亲身体验中引起学生共鸣,在加深知识记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在学习高能射线时,使学生常识性地了解射线的应用,由于高能射线穿透性强,所以其在工业、农业、医学上有重要应用。但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破坏人体免疫力,引起脱发等,所以要注意对射线的防护。日常生活中装修所用的瓷砖、大理石等有很多放射性物质超标,这些看不见的污染容易导致不孕等疾病,尤其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时做个有心人,使安全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地穿插在物理课堂中,使学生既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又能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在力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而力学知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在生产劳动中的经验。中学生学习的经典力学理论是以牛顿三大定律为核心构筑的。牛顿定律适用于低速宏观的物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力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和重点。遵循力学规律是保障人们安全的前提。例如,在讲授“摩擦力”时,可向学生指明人是依靠静摩擦力前行的,穿光滑平底的鞋子走在潮湿的澡堂里要防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骑自行车拐弯时,由于路滑无法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很容易滑倒。北方的冬季降雪后,地面所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若无防滑链等设备的保护,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而北方冬季中午积雪融化后在傍晚的二次结冰会极大地减弱公路的摩擦力,此时汽车不宜出行。这样很好地渗透了安全教育。
二、在热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热学起源于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冷热自然现象,是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安全有紧密联系的分支。在热学知识的讲授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可以很好地渗透安全教育。如在学习蒸发时,可结合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你用手去拿,为什么不觉得烫手?这是因为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水分的蒸发使蛋壳温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烫。不过,这只是很短的一会儿,鸡蛋表面的水分完全蒸发以后,鸡蛋就会烫手了。再结合学生接触到少量高温水蒸气的生活体验告诉学生,高温水蒸气由于在液化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而在汤的表面如果由于沸点高的浮油多阻碍了水的蒸发,可能给人造成汤的温度不高的错觉,盲目下口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口腔烫伤。
三、在光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在光学的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可渗透安全教育,物理教师应好好利用。如在讲凹面镜时,可向学生讲述在夜里开远光灯会使对面的人出现短暂失明,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时,讲述司机夜晚开车时不开内灯的原因。如果开灯,车内的物体就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如若把“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就会看不清车前的路,那么就会造成交通事故。为保证行车安全,因此汽车在夜间行驶,车内不允许开灯。又如,光的折射规律告诉我们“潭清疑水浅”的道理,到野外玩耍时,切不可贸然下水中嬉戏。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规律的认识,教育学生不可以随处丢弃透明饮料瓶,防止透明饮料瓶进水后具有了凸透镜的功能,引发森林火灾,等等。
四、在电学和电磁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由于电荷主要分布于尖端,导体尖端电场强度较大,容易造成空气被击穿,所以避雷针其实是“引雷针”。平原上,大树就是尖端,由于易发生“尖端放电”,所以避雨时应尽量远离古树。在平坦的路面上,下雨时撑着有金属尖的伞,你就是“引雷针”,所以应在地势低的地方避雨。巧妙的、贴近生活的举例使学生在欣然一笑的同时掌握了电荷分布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物联网概念正炙手可热。但物物相联时主要是靠电磁波通信互联,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电磁污染。经常使用的手机、电脑是重要的辐射源,接打电话时,手机不要靠得太近,电脑机箱的辐射要远大于屏幕。在长时间操作电脑后,脸上会吸附电磁辐射的颗粒,睡前要及时用清水洗脸,从而有效减轻电磁辐射。这些生活中信手拈来的例子容易在学生群体的亲身体验中引起学生共鸣,在加深知识记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在学习高能射线时,使学生常识性地了解射线的应用,由于高能射线穿透性强,所以其在工业、农业、医学上有重要应用。但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破坏人体免疫力,引起脱发等,所以要注意对射线的防护。日常生活中装修所用的瓷砖、大理石等有很多放射性物质超标,这些看不见的污染容易导致不孕等疾病,尤其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时做个有心人,使安全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地穿插在物理课堂中,使学生既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又能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