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是毕业生就业中突出问题,其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也是目前突出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本文主要从学校、毕业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从学校和学生层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就业;创业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就有人预料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但眼下已成为社会焦点和热门话题,是前所未有的。加上金融危机的国际环境影响下,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供求不平衡,就业去向分布不合理等外在原因,造成了众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就业质量普遍不高。除了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外,高校和学生本人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的主体,高校毕业生出路在哪,值得深层次探讨,毕业生就业工作如何开展,值得进一步探析。
  1.原因
  1.1 学校
  1.1.1 专业建设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高校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许多学校专业设置先期不深入做市场调研分析,不根据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闭门造车,没有与行业、企业一线需要衔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另外,随着高校规模扩大,新专业的设立,富有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数量不足,学生无论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都不能有很好的引导,也造成毕业生求职困难。
  1.1.2 就业指导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是较普遍现象,大多数高校提供就业指导的形式比较单一,利用学校相关网站发布一些就业信息,及时收回学生就业证明和就业协议,就把就业指导工作完成了。多数高校没能建立相对完善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禀赋的评估体系,就业指导工作远未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未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大学生培养方案。[1]
  其实,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大学生涯的一门必修课,学生进校到毕业必须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到成功求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的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指导、就业信息收集通报、开发就业市场、组织创业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招聘会等都是高校应予承担的工作。
  1.2 学生
  1.2.1 实践能力差
  我国高校教学中重视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技能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一大批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低下的学生。加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就业和升学的影响,不能安心完成理论结合实践的黄金时间,使实习过程形成走过场,没有真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的理想要求。
  1.2.2 就业意识不强
  每年年底,不少学生参加各种招聘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没目标,没准备,个人求职目标不明确,就业紧迫感不强,全凭碰运气,有的甚至有较好的就业机遇,不能很好把握,造成就业机会的丧失,不能顺利就业。
  1.2.3 自我期望过高
  很多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稳定而且有保障的工作,最好能和专业对口,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希望到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就业等。在我校毕业生中这种情况也比较突出,许多基层医疗单位来招聘毕业生时,报名人数寥寥无几,都想到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和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一毕业就能有高收入、优越的工作环境,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
  1.2.4 缺乏职业规划
  在入学前选择专业时,很多学生都是冲着所谓“热门”和“好就业”的专业,而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走进大学后,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什么。[2]大多数毕业生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特征、职业兴趣等确立个人的职业观,“走一步,算一步”的意识表现较为突出,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感到茫然,从而陷入就业难的困境。甚至有的学生毕业后几年,还没有明确职业目标,在社会上四处飘荡。
  2.解决措施
  我校是2002年升格的高等专科学校,上述原因造成的就业问题同样突出,在学校各级领导和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努力下,近几年就业形势喜人,连续3年获得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除了学校完善就业工作的各级体系,强化就业工作责任制,狠抓就业工作领导与考核外,还有如下具体措施:
  2.1 学校
  2.1.1 合理设置开办专业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从升格后先后开办了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药品质量检测、医学检验技术等热门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找到理想工作。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实习一结束,基本上全部对口就业。
  2.1.2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我校一直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各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一线人才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研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1.3 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我校是升格不久的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目标明确,就是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学校在多次教学工作会议中提出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例,加大实训时间。各专业还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2.1.4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我校积极开展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资格培养,推进“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使学生毕业时获得专业资格证书,有效提高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
  2.1.5 重视实习过程管理
  通过就业实习可以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大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善和充实,同时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再学习欲望,因此对学好既定课程具有积极作用。[3]换言之实习既是毕业生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过程的延续,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基本趋势。近年来,我校加强学生实习过程管理,通过岗前培训、实习巡查,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实习的重要性,努力把学校获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并巩固理论,强化实践;对康复保健、美容、药学类相关专业,与实习单位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学生在实习期间达到预就业的目标,有力提升各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1.6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
  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制度,建立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4]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有了深层次了解,职业素质、操作能力都能达到未来就业岗位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2.1.7 努力开拓就业市场
  我校结合社会需求发展趋势,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就业市场开拓方案。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到省内外联系开辟实习就业基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包括每年一次校园招聘会和不间断的专场招聘会;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及时向用人单位推荐我校毕业生。
  2.2 学生
  2.2.1 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在各专业开设就业指导课,由富有就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授课,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究不同就业环境下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对学生就业进行全程化管理,从就业信息发布到跟踪落实,用人单位电话回访,认真落实每一环节工作。校领导、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系负责人、辅导员、系部就业工作人员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例会,通报就业情况,对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研讨、解决,制定完善的就业工作计划,确保学生就业顺利进行。
  2.2.2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我校重视并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设和教育,积极倡导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建设,从新生入学起开展就业教育,分不同年级进行就业指导。学校每年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联合医疗单位、企业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和知名培训机构共同开展岗前培训,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他们职业发展。
  2.2.3 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全过程就业和创业指导教育模式,是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化与教育发展社会化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寓指导、管理和服务于教育之中。[5]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校在学生就业工作中成效显著的做法之一,组织学生参加SYB创业培训班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明确创业目标。针对大学生资金短缺的状况,启动资金少的情况,学校每年设立专项创业扶持基金帮助学生创业,并且在校内开辟创业孵化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提高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管理社交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创业的艰辛,理解老板的辛苦,提高对工作的忠诚度。
  事实证明,这项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就业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近几年,我校涌现出一批创业成功典型,包括保健按摩、美容、药品的企业,他们在解决个人就业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
  2.2.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实现经济独立,再通过奋斗,达成职业理想;作为家长应克服望子“成龙”、“成凤”的心理,少给压力,使子女能愉快、自信地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职业。[6]鼓励学生树立到基层、农村和艰苦地方去的就业观念,杜绝过高期望值的想法,摒弃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能力,正确把握和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
  3.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不是一日形成,也需要较长时间的解决过程。社会、学校、学生本人都要积极探索毕业生出路。目前,政府通过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和提供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是,在这个问题持续存在的情形下,各高校必须审视对学生的培养,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学生本人更应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甚至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就业出路。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使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近七成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DB/OL].山西新闻网,2011-6-22.
  [2]聂朝胤,等.就业实习在大学工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3]包虹明.试论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J].新校园:理论版,2010,11.
  [4]王正斌.高校全过程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创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5.
  [5]张春.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大学生
有人说,党校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知识,提升人的才干,这话乍听起来,似乎一时难以让人形成共识.然而,当我们这些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整天忙于各种事务的学
随着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出台和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管理模式,企业的利润得到了保证,在这一合理的造价管理下企业的资源配置也更加合理了,企
期刊
Chinese organizations work to promote a low-carbon lifestyleAents,video of tw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ing a heated debate has won a special prize at a nation
期刊
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企业单一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各方面的管理需求已经很难适应,迅速处理信息和有效监控企业管理模式,对于各大企业更加重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
微文化正悄无声熄地渗透进校园,势必改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心智,其影响不容小觑.从微文化的角度进行探索,尊重微文化发展实质,打造校园主流价值观,构建兼容并蓄的校园微文化
集团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在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管理难题。因此,要解决集团企业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众多特殊难题,就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
在PU“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突破,但在具体落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首先概述了基于PU“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