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和强力措施,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也是校园和谐的重要标志。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创建中,必须坚持教育为纲,必须坚持全民参与,共同创建。
关键词:和谐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一、引言
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积淀的国学文化精粹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倡导社会和谐。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教育公平为导向,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际关系和谐;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不断发展演化,各种新矛盾、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增加,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成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许多高校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找到了一条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途径,这就是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全面增强师生员工安全素质,提高校园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促进校园协调有序发展,并走上和谐之路。因此,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对于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安全文化建设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
(一)安全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措施。和谐校园是一种发展协调、严格有序、安全稳定、师生心理融洽、精神饱满、个性全面发展的状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保持高校的安全、稳定、有序。发展需要稳定,发展依靠稳定,稳定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在深入推进普通高校综合改革过程中,因管理体制、人事与分配制度、招生考试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收费制度和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深化,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露,诱发诸多不稳定、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影响和制约学校的发展。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单纯强化管理是行不通的,创新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是一项重要举措。安全文化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规律和运行机制,创造其特殊形象及活动模式,形成宜人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培养、塑造人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安全态度,制定安全行为准则和正确规范的安全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培养师生安全思维逻辑,增强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促使师生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安全规范、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先进校园安全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稳定与和谐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和谐的校园必然是安全稳定的校园,稳定的校园环境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也是校园和谐的重要表现。和谐的校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员工在校园中普遍有安全感,即具有和谐基础;二是管理、教學与科研工作协调有序,即具有和谐的秩序;三是师生员工互信、互敬和互谅,即具有和谐的关系;四是资源优化重组与利用的合理,即具有和谐的发展前景。判断校园是否和谐,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校园是否安全稳定,而校园安全稳定的最重要标志就是拥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只有拥有先进校园安全文化,才能全面体现校园和谐。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安全文化并非是一朝一夕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精心培育起来的。加强先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任何人在一个组织中从事各种活动都具有双重地位,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也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建设、弘扬校园安全文化的目的是要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来影响师生员工的安全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引起其对安全健康的珍惜和重视,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安全管理环境。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要树立和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利用安全文化的功能,转变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安全理念和态度,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科技知识和安全文化素质,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安全伦理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行为取向和文明安全秩序的师生员工群体。
(二)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创建中。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创建中,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实践活动,营造强大的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氛围。只有把安全文化“强制”融合于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建立起一种安全行为习惯和出自内心的自我规范。
(三)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教育为纲。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就是要提高师生整体安全素质和意识,而安全素质的提高和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深入持久的教育活动,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教育为纲。学校应通过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使人们形成和改变对安全的认知观念和对安全活动的态度,使师生行为更符合社会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应运用各种手段、形式,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技能、避险自救、生活安全、公共安全等知识教育;应合理划分人群开展多层次教育,如面向新生组织安全知识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师生安全防范能力等。
(四)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全民参与,共同创建。安全文化所形成的一切观念的文化形态均体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行动方式。建设校园安全文化,需要全体师生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明确安全工作既不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某些职能部门的事,而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各部门、各学院以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学校领导和各级行政部门应切实把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和经常性工作当中,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逐级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使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开创全民参与,共同创建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和谐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一、引言
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积淀的国学文化精粹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倡导社会和谐。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教育公平为导向,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际关系和谐;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不断发展演化,各种新矛盾、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增加,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成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许多高校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找到了一条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途径,这就是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全面增强师生员工安全素质,提高校园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促进校园协调有序发展,并走上和谐之路。因此,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对于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安全文化建设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
(一)安全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措施。和谐校园是一种发展协调、严格有序、安全稳定、师生心理融洽、精神饱满、个性全面发展的状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保持高校的安全、稳定、有序。发展需要稳定,发展依靠稳定,稳定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在深入推进普通高校综合改革过程中,因管理体制、人事与分配制度、招生考试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收费制度和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深化,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露,诱发诸多不稳定、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影响和制约学校的发展。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单纯强化管理是行不通的,创新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是一项重要举措。安全文化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规律和运行机制,创造其特殊形象及活动模式,形成宜人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培养、塑造人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安全态度,制定安全行为准则和正确规范的安全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培养师生安全思维逻辑,增强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促使师生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安全规范、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先进校园安全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稳定与和谐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和谐的校园必然是安全稳定的校园,稳定的校园环境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也是校园和谐的重要表现。和谐的校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员工在校园中普遍有安全感,即具有和谐基础;二是管理、教學与科研工作协调有序,即具有和谐的秩序;三是师生员工互信、互敬和互谅,即具有和谐的关系;四是资源优化重组与利用的合理,即具有和谐的发展前景。判断校园是否和谐,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校园是否安全稳定,而校园安全稳定的最重要标志就是拥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只有拥有先进校园安全文化,才能全面体现校园和谐。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安全文化并非是一朝一夕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精心培育起来的。加强先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任何人在一个组织中从事各种活动都具有双重地位,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也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建设、弘扬校园安全文化的目的是要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来影响师生员工的安全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引起其对安全健康的珍惜和重视,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安全管理环境。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要树立和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利用安全文化的功能,转变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安全理念和态度,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科技知识和安全文化素质,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安全伦理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行为取向和文明安全秩序的师生员工群体。
(二)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创建中。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创建中,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实践活动,营造强大的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氛围。只有把安全文化“强制”融合于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建立起一种安全行为习惯和出自内心的自我规范。
(三)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教育为纲。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就是要提高师生整体安全素质和意识,而安全素质的提高和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深入持久的教育活动,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教育为纲。学校应通过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使人们形成和改变对安全的认知观念和对安全活动的态度,使师生行为更符合社会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应运用各种手段、形式,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技能、避险自救、生活安全、公共安全等知识教育;应合理划分人群开展多层次教育,如面向新生组织安全知识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师生安全防范能力等。
(四)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全民参与,共同创建。安全文化所形成的一切观念的文化形态均体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行动方式。建设校园安全文化,需要全体师生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明确安全工作既不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某些职能部门的事,而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各部门、各学院以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学校领导和各级行政部门应切实把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和经常性工作当中,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逐级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使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开创全民参与,共同创建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