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承认万物皆有其性,但不以生理现象与欲望等作为性的本质,而从心之所生来规定人性。荀子受传统即生言性论影响,沿着孟子开拓的路向对性作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说是对孟子观点的理论概括与提升,也是在传统"即生言性"说基础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荀子把性与伪相对而言,否定心具有自我立法、自我完善的功能,但认为心可以接受后天习染而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