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但是,由于缺少阅读的氛围和必要的引导,由于学业的压力导致阅读时间的不足,由于某些家长及老师的偏见,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一是阅读量远远不够,二是没有质的保证。为了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本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以下一些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何愁他们不读得“欣然忘食”呢?因此,教师在这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选择合适读物
由于学生年龄不大,阅历不深,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加之如今的课外书籍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非都适合初中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做读物的选择工作。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教育性、益智性和趣味性。
总而言之,老师要向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人积极向上、语言文字堪为楷模的读物,让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读出收益。
三、培养阅读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训练养成的行为倾向。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落实。
1.点滴抓起,逐步积累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系列,由局部到整体,日积月累,才能达到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包括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边读边做读书摘记的习惯、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等,这么多的习惯要学生在同一个时间里养成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步提出要求,一点一滴培养,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2.言传身教,激励表扬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不能仅仅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如教师查工具书的习惯、有空余时间就看书的习惯、自己藏书随处留有圈点勾画的痕迹等,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过程中坚持不懈,表现突出的,教师应该随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3.制定计划,坚持不懈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好读书计划。要读的书一旦选定,就要坚持读完,不可半途而废。同时,还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和安排好读书时间。这样,经过有计划的长期实践,就会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就会使他们从中获得源源不尽的知识甘泉。
四、指导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并举
中国自古到今积累了精读的丰富经验,阅读教学使用得最多的也是精读法。精读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现代人要有“一视就理解,一视就成诵”的略读快读能力,而这种能力,既非天生具备,也不是学生自能习得,而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在《阅读技法系统》中提出略读的几种方法: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不求甚解法、扩散参读法等,让人受益匪浅。
我觉得,“略读”应始终围绕两点来做文章。一是“量”,二是“质”。既要有“一目十行”的速度,又要有“过目成诵”的能力。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了。
2.“积累”和“表达”并举
有这样一个比喻,阅读者应该更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表达而忽视积累。只有蜜蜂,它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比喻读者既重积累,又重表达。阅读者应该像蜜蜂一样。
教师在学期初要让学生准备两个积累本,一本用作摘录妙词佳句、美段好篇。一本用作抒写随笔、读后感。双管齐下,让学生既有语言积累上的收获,又有思想感情上、表达技巧上的收获。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把两本本子收上来批阅,对做得好的肯定表扬,整理展览,对有所懈怠的,要批评帮助。(作者单位:江西省宜黄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田禾雨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何愁他们不读得“欣然忘食”呢?因此,教师在这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选择合适读物
由于学生年龄不大,阅历不深,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加之如今的课外书籍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非都适合初中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做读物的选择工作。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教育性、益智性和趣味性。
总而言之,老师要向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人积极向上、语言文字堪为楷模的读物,让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读出收益。
三、培养阅读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训练养成的行为倾向。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落实。
1.点滴抓起,逐步积累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系列,由局部到整体,日积月累,才能达到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包括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边读边做读书摘记的习惯、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等,这么多的习惯要学生在同一个时间里养成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步提出要求,一点一滴培养,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2.言传身教,激励表扬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不能仅仅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如教师查工具书的习惯、有空余时间就看书的习惯、自己藏书随处留有圈点勾画的痕迹等,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过程中坚持不懈,表现突出的,教师应该随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3.制定计划,坚持不懈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好读书计划。要读的书一旦选定,就要坚持读完,不可半途而废。同时,还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和安排好读书时间。这样,经过有计划的长期实践,就会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就会使他们从中获得源源不尽的知识甘泉。
四、指导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并举
中国自古到今积累了精读的丰富经验,阅读教学使用得最多的也是精读法。精读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现代人要有“一视就理解,一视就成诵”的略读快读能力,而这种能力,既非天生具备,也不是学生自能习得,而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在《阅读技法系统》中提出略读的几种方法: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不求甚解法、扩散参读法等,让人受益匪浅。
我觉得,“略读”应始终围绕两点来做文章。一是“量”,二是“质”。既要有“一目十行”的速度,又要有“过目成诵”的能力。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了。
2.“积累”和“表达”并举
有这样一个比喻,阅读者应该更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表达而忽视积累。只有蜜蜂,它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比喻读者既重积累,又重表达。阅读者应该像蜜蜂一样。
教师在学期初要让学生准备两个积累本,一本用作摘录妙词佳句、美段好篇。一本用作抒写随笔、读后感。双管齐下,让学生既有语言积累上的收获,又有思想感情上、表达技巧上的收获。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把两本本子收上来批阅,对做得好的肯定表扬,整理展览,对有所懈怠的,要批评帮助。(作者单位:江西省宜黄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田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