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会本课的生字。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 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 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解决办法
  1、发挥小组优势,讨论交流。
  2、教师引导,借助插图,适当点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
  激趣导入,指导学生自学古诗,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课堂自读感悟,小组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
  写有古诗的教学卡片及一幅六月荷花盛开的图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知识后,教师作以补充:西湖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我国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以绮丽的景色和灿烂的文物古迹而驰名中外,那里山明水秀、景色怡人,故而吸引了许多中外文人画家,留下了许多美的诗画。
  二 、导入新课
  1 、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其中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小池》一诗,大家一定还记得吧?同学们齐背一遍,这是一首写景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以景衬景的古诗。(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出示写有古诗的教学卡片。
  2、指明学生说说自己掌握的作者杨万里后教师补充说明: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我国江西人,南宋诗人,他曾力主抗金,同陆游一样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两万多首诗,诗大多以关心国事民事,描写自然风光为中心,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形象真观、独具特色。现在我们大家共同来学习这首诗。
  3、自主探究。
  (1)通过诗句,读准字音。
  (2)自读、 感悟 、读懂诗句、体会感情。
  (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学习收获。
  请一名学生上讲台讲解诗意,其他同学随时质疑,“小老师”若回答不出来,教师随时点拨。
  学生的质疑可能是:
  (1)、“净慈寺”与“西湖”有何联系?(题目中的“净慈寺”是一个佛寺,在杭州西湖边上。)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题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
  (4)“无穷”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是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
  (5)“别样红”指红的特别出色,特别可爱。
  5、出示六月荷花图,直观感受西湖美景。
  6、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这首诗的诗意,指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教师补充强调:
  到底是西湖六月中旬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大不一样,那一望无际碧绿的荷叶,似乎茫茫地与天地相接,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红丽迷人。
  这里,作者选定独特的景物“荷”来着笔,写荷叶突出一个“碧”字;写荷花突出一个“红”字,这样红绿相映,色彩鲜明,使人心旷神怡。写荷叶以“天”为陪衬,用“无穷的碧”来修饰,突出了西湖之大,荷叶之多。同时作者用朝阳、蓝天、碧叶、红花互相辉映,绘制出了一幅开阔明朗的醉人图景,使人真正地感觉到西湖的六月,绿,绿的漫无边际;红,红的热烈似火,这样大红大绿显得和谐美丽,美不胜收,怪不得作者送友时停住脚步作诗,而忘记和朋友道别。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想想感情,引伸谈话。
  1、诗人早出寺门送客,看出六月荷花的妖艳,心情如何?(高兴、激动)
  2、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荷花的喜爱与赞叹,以及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3、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我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山河壮美、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而感到骄傲自豪,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伟大而美丽的祖国。
  四、总结、扩展
  1、指名朗读这首古诗。
  2、提问:谁能概括一下这首诗到底是怎样的一首古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而送别的场面大家可能都经过,大多是对朋友生活、身体、前程方面的劝慰,祝福等。这首诗作者以一个“晓”字点明时间,“净慈寺”点明出发点,“送林子方”点名了事件,但诗的内容却没有围绕题目去写,也就是没有写出如何的送别朋友,却写出了送别时看到的景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很清楚,这是一首以西湖美景衬托朋友真情的古诗,全诗反应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喜爱,表达出了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喜爱以及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3、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
  1、积累赞美西湖的古诗。
  2、背诵这首古诗。
  3、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其他文献
摘要: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厌学数学。要让他们了解数学的作用和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师生感情,创设数学氛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数学知识及解题技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学生 数学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和学好数学的保证。学生怕学数学,甚至
期刊
摘要: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是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下是本人在实践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英语学习 兴趣 激发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112页—115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难点: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掌握利用数学方法解决
期刊
摘要:教学讲究循序渐进,贯彻到每一节课的安排也是如此。循序渐进一方面指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另一方面指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由低到高。  关键词:英语 阅读 策略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其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学生勤奋的练习,
期刊
摘要:音乐家用音响组合形象,美术家用色彩线条组合形象,作家创造形象凭借的是语言文字,用语言文字去写人物的行动、外貌、言语,从而创造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  关键词:语文 语文 教育     爱美是一个永久的话题,21世纪,人们谈美、寻美的兴趣更加浓厚,于是,美育也被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所谓美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育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心理情感,培育符合人类崇高理想
期刊
鲁迅的《风筝》课堂教学,在剩下十来分钟时留给学生质疑,让学生提出疑问。  “老师,我有话说!”顽皮机灵的张智迫不及待地说起来:“我想请大家讨论一下,小兄弟真的忘记了‘我’毁坏风筝这精神虐杀的一幕吗?”话音一落,很多学生作出了积极反应:“真的!”、“没有!”……  这个问题本不是教学重点,又无助于对语言意蕴的品味,《教师教学用书》等资料上也有较明确的说法,课前预习时部分学生也查到过,并在课堂上作过交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的品读理解,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细读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献身精神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课件播放〈〈狼
期刊
我是一名市级中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路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有的执笔沉思、有的准备抄书 ……。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为了应付总会东拼西凑,乱抄一气,往往词不达意,或者想说“心里话”却又苦于词语贫乏,有口难言;有的作文像是“流水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不清主次,夯不到点子上去。这是学生作文时常有的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和收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间积极情感的流动会感染和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调动积极情感,化学课堂会更加生动,活泼,教学效果会更显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热爱,会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可利用生活中的化学及化学史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