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成二老 来往亦风流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930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秦州自古以来就是达官名流光顾驻足之地,唐朝大诗人杜甫和高僧赞公也曾经来到这里,并且客居数月。两人在这块土地上演绎了一段至诚至切的故事,杜甫将这一切用诗书的形式记载下来留给后人,“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就是其中的诗句,说的是他和当年的赞公大师在秦州惺惺相惜,闲适乡野,安度晚年的梦想。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发动叛乱,一度攻入唐朝首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逃难奔蜀,太子李亨乘机在灵武即位,名号肃宗,自此,拉开了玄宗和肃宗父子之间的权利斗争。为了扎稳脚根,把住权位,肃宗极力排拆玄宗旧臣,宰相房琯成为首革之人,被罢去相位,同党受株连,京师大云寺主持赞公和杜甫均为房琯至交,因而皆受牵连。赞公被贬只身西去秦州,杜甫出走华州司功参军之任。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败,经济遭到破坏,政治日趋黑暗,再加关中大旱,兵灾天荒,饥民饿殍遍地。目睹眼前的惨景,想想自己身处逆境,还要背负繁重的文书差役,杜甫自感实在难以支撑下去,决意弃职远行。到哪里去好呢?东边仍有战事不能去,北上则不言谈,南下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惟有西边的秦州暂时相安无事,且有自己的从侄杜佐和至交赞公和尚都在那里,秦州自然成为杜甫远游的目的地。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携眷西行,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秦州,起初杜甫全家住在秦州城里。在秦州的日子里,杜甫游历古刹名寺,走亲串友,访谈作诗。隗嚣宫、南廊寺、太平寺、麦积山石窟……无一不成为其踏访之处,且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赞公和尚自然是他走访的最重要的朋友。杜甫和赞公是布衣之交,早在杜甫未在京城之前,他们之间就有往来,且交情甚深。
  杜甫到秦州后便急切地前往乡下看望赞公,这也是两位老朋友罹难后的第一次相聚,又置身边地他乡,两人重逢之际难免百感交集。晚上他俩同宿一处,彻夜长叙。杜甫还特意以“宿赞公房”为题赋诗一首,记述当时的情境和自我感怀。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杜甫初到秦州,心情尚好。他看到秦州山水美丽,气候宜人,且物产丰盛,人情纯朴,心里萌生了久居秦州的念头,并将其想法向亲朋好友流露了出来。赞公得知杜甫此意后,便写信给杜甫,说自己居住的西枝村一带,山清水秀,一派美妙的田野风光,希望他能来这里与其互邻卜居。
  西枝村距秦州城有五六十里之远,它紧邻甘泉镇,著名的太平寺就坐落在甘泉镇背后的山坡上。赞公和尚来到秦州后,在离太平寺仅几步之遥的西枝村的台地上凿了一孔窑洞,洞前盖了一间土屋,便作为栖身之所,继续自己的修行生涯。
  杜甫接到赞公的书信后不久,便起身出秦州城前往西枝村置办建造草堂事宜,事后将这段经历和感受写成诗作留了下来。这就是让人们百读百新的《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一)
  山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扪萝涩先登,陟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涉阴岭。
  惆怅老大藤,沈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层巅余落日,草蔓已多露。
   (二)
  天寒鸟已归,月出山更静。
  土室延白光,松门耿疏影。
  跻攀倦日短,语乐寄夜永。
  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师京国旧,德业天机秉。
  从来支许游,兴趣江湖迥。
  数奇谪关塞,道广存箕颍。
  何知戎马间,复接尘事屏。
  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
  晨光稍朦胧,更越西南顶。
  当年的杜甫既没有车乘,也没有驮骑,有的只是两条年迈的老腿。他徒步走在布满树藤的山路上,一会爬坡上山,一会又要趟水过河,高一脚低一脚,一路颠沛一路汗水,很费了一番周折。虽然路上吃了不少苦头,但是能再次见到自己思念的朋友,杜甫的心情顿时畅快了起来。他将与赞公一同寻置草堂地,权当是作了一次愉快的野游。
  到了晚上,两位老朋友点燃松明灯,烧火煮茶,通宵攀谈。两人回顾京城往事,感慨万千。这天晚上,两人盘腿坐了一夜,也聊了一夜。不知不觉,已是东方朦胧,两人仍谈兴不减。最后商定稍作休息后,继续出外寻找理想的卜居地。
  然而杜甫和赞公在西枝村周围看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如意的卜居地,杜甫只好暂时回到秦州城里。过了几天他又听说西枝村西边有一条山谷,那里风光无限,条件不错。于是又产生了再去西枝村与赞公和尚一同寻找卜居地的想法。为此杜甫用诗的形式给赞公写了一封信,再次谈到自己对卜居地的基本要求和与赞公作邻往来的美好憧憬。这就是杜甫在秦州城里所作的《寄赞上人》一首: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徘徊虎丘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从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失意老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他觉得自己已经年迈,腰腿也不灵便,不宜居住在阴冷的地方,如果有一块阳光充足的山坡能搭建自己的茅屋,周围还有土地可供耕种,就心满意足了。当他听说西枝村西边有个地方,不但林木繁茂,风和日暖,而且有着旱涝保收的田地,便渴望能去那里居住。如果这一愿望得以实现,到时和赞公你来我往,一同徜徉在山原,信步于林径,观看西枝村秀色美景,赏花品茶论经赋诗,是件多么令人惬意,使人羡慕的风流之事。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杜甫在西枝村与赞公和尚作邻卜居的愿望不但未能实现,就连客居秦州也是无法继续下去了。到了年底,杜甫决定离开秦州前去同谷(成县)。临别前杜甫写了一首《别赞上人》的诗: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
  我生苦飘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是身中浮云。安可限南北。
  异县逢旧友,初欣写胸臆。
  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
  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
  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
  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从这首诗里,我们无法看出杜甫为何离开秦州的缘由。他只是说了自己正在和将在面临的飘泊不定的生活,想来十分惆怅,觉得这是自己命该如此。诗中仍然用相当的篇幅对献身佛门的赞公无辜受到的迫害鸣不平,更对赞公不管什么时候、怎样情况下都能坦然面对遇到的不幸与苦难,表露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杜甫和赞公到底再去没去西枝村西边的山谷寻找卜居地,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他没有留下有关这方面的只字片语。杜甫为何没能在西枝村住下来,为何一定要离开秦州,这些今天于我们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曾经实实在在地客居在秦州的土地上,并且在这里留下了100余首千古绝唱的诗篇。古秦州的天水也正因杜甫的光顾和他的诗作更加声名远播。同时使这块土地拥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也是如今的天水和它丰厚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受到各方人士关注与青睐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教育”,为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时,一批由民办高职院校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使得高等教育在办学
摘 要: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复习夯实基础,突破难点,抓牢重点,是中职教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以电子机电专业学生对口单招考试中的重要课程“电工基础”复习课教学为例,就提升复习教学效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对口单招;中职电工;复习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1-0046-01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对口单招是实
本文综述了近代时间序列非线性模型的理论和方法的概况,特别对具有代表性的自激门限自迴归(SETAR)模型、双线性模型(BILINEAR MODEL)、指数自迴归模型(EXPAR)及状态依赖模型(
目前,英语专业大学生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非重点工科类毕业生,自己所学的专业优势不明显,就业形势严峻。就此我们时湖南省非重点工科类多所高校的英语专业生进行了调查
为充分借助奥运商机,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与国内外旅游业的对接与合作,给旅游企业提供一个展示旅游亮点、共享旅游资源、寻找合作商机的交易平台,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西安市旅
若羌西接且末、于阗,北连楼兰,东北达哈密,东到甘肃,东南临青海,若羌自古即为玉石之路,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中转站……
农民工为城市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却存在着自身社会保障不足的问题。积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更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
鸿门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典故,意为充满阴谋,危险和杀机的宴会。这个典故来自2200多年前所发生的一次著旬的历史事件,见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而这个典故的发
近多年来,科技革命、知识经济日新月异,西方各国大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就教学目标而言,西方各大学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首要教学目标,实
抓住机遇,推进交通高、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对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