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斕的光现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世界里,节日的夜晚,空中的礼花上下飞舞,色彩斑斕,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如此美丽,如此动人,令人心旷神怡.大自然的色彩更是迷人,红的花,绿的树,湛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斕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这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有关.太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部反射,哪一种色光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单色光全部吸收.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呢?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由于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高温伤害,它们只吸收热效应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強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的花多,而蓝、紫色花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就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我们戴上红色的太阳镜,看到的是一个红色的世界,戴上绿色的成了绿色的世界,戴上紫色的又变紫色的世界,所以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当一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空气、洁净水、玻璃就都是这样无色透明体.
  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就像一池平静的湖水,碧空湛蓝,天空的蔚蓝色从哪里来的呢?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光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色的.有趣的是,当天空中充满了灰尘等粒子时,阳光中波长较大的光被散射的程度增加,天空看起来就不怎么蓝了,而呈现灰白色.每当大雨过后,空气中的灰尘等较大的粒子被冲掉后,天空又会恢复蓝色.所以由天空的颜色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空气被尘埃污染的程度,所以尘埃越多,天空越灰白,甚至呈现铅灰色.海滨和乡村的天空总是那么蓝,而城市的天空看上去不那么蓝就是这个道理.
  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空,十分绚丽.那是因为它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是太阳光在大自然中的杰作.
  日落之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责任编辑:黄春香]
其他文献
每年到了初三的第二学期,复习成为课堂的主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复习又可以弥补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然而,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正如学生说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再加上陈旧单调的“练习—讲授—模拟考试”的复习模式,学生自然心生烦闷倦怠,课堂也常常出现“教师启而不发,学生懒而不答”的死气
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下面,就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谈谈笔者的浅显认识。一、创设悬念情境,引
摘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在学习财会基础课中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教师在实施《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教学效果不理想。面对困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自信、体念成功,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 愉快 自信 合作 成功近年来,受“普高热”的持续影响,许多家长和学
新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师归纳知识点,学生记;教师讲解例题,学生听;教师布置习题,学生练;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抄”的高三复习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三复习应该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
化学教学的开展,教材是依据,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何把握好这三者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的成败。为此,教师必须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方案,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一堂化学课有三条思路并存:1、知识的发生发展思路;2、教师的教学思路;3、学生的学习思路。当这三条思路协调同步时,教师、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教与学便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教材中知识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不但要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每位学生都发出“我喜欢上物理课”①的感叹,让他们爱上物理,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自主式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此,应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理解生物知识并掌握相应的生物技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逐步培养提高他们的
合理引导和自主建构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引导的方向,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运用“小步子、递推进”的方式,围绕解决科学学习中的问题展开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自主建构相应的科学知识,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深入体会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现就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如下教学策略:    一、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生物教学 兴趣 语言艺术 实验 教学模式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性因素,创设
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同时也是对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场变革,教育理念也随之更换.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传递和接受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再是单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