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既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作者就教考分离改革的意义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践表明,教考分离改革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专业 教考分离 实施过程
1.现阶段交通运输专业教考合一考试模式的弊端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考试模式(即教考合一)存在着很多弊端。
1.1考试内容的局限性与随意性。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传授者,又是学习效果的检验者,教师自己出题、自己批卷,教师讲什么考什么,学生考什么学什么,讲考内容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教师对教学内容可以任意取舍,不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
1.2考试试题题源趋同、单调。
教师多年从教于某一门课程,年年出题,考试内容具有片面性和倾向性,考试题目重复率较高,试题类型和试卷结构缺少创新,易于被某些投机取巧的学生利用,获取较高的成绩,在同学中造成一种不公平现象。
1.3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惰性。
教师只讲自己会的、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内容,不讲较深的、陌生的、难理解的内容,久而久之,教师掌握的知识不系统,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是如此。学生也只是关注教师上课讲的知识,不讲的知识不考试,也自然不用去看。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教师和学生势必缺失对知识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
2.实施教考分离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考分离即将教学与考试两条线分开管理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任课老师不参与出题,能够提高试卷的保密性,使考试能够真正起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教考分离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评估的统一性、标准化、规范性和客观性,减少在教考合一情况下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减少考试内容、降低考试难度,从而人为降低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情况,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教考分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3.1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题库(试卷管理系统),改变传统“教考合一”模式为“教考分离”模式,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监控职能,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水平。
3.1.1教学科牵头,组织专业教师建设试题库。
实施“教考分离”,关键是试题库建设。必须由具有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且精解教学大纲的专业人员组成高素质的试题编制队伍,以确保试题库的质量。命题应依据考核大纲的基本要求,既反映重点又照顾全面,既能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又能考核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每道试题要详细标注出难易级别、考点、题型及标准答案,便于自动组卷时进行筛选。考虑到不同的专业课在命题组织的共同特点和差异性,由教学科完成命题题型的基本设置,由命题教师对所属课程的特殊题型进行补充。这样做既能提高试题库建设的效率,又能保持题库中题目的全面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3.1.2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教考分离”模式。
根据试卷分析结果,及时更新题库中的试题,保持较高的评价质量。改变传统的“刚性”的“教考分离”模式为“柔性”的“教考分离”模式。“柔性”的“教考分离”模式指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考试科目采用不同的“教考分离”模式。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核心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在课题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针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的特点,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确立了“人工模式”和“智能模式”两种教考分离模式。
对于刚开始进行教考分离模式的专业课,采用“人工模式”进行教考分离的管理,根据任课老师提供的考核大纲的内容,教学科管理人员从试题库中选择符合考核大纲要求的题目,组织试卷。考试结束后,利用试卷管理系统提供的分析报告,对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修正。为采用“智能模式”的教考分离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对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人工模式”的教考分离管理的课程,进行“智能模式”的教考分离管理工作,根据命题教师提供的试卷要求(题型、数量,分值,难易程度)随机从题库中抽题,组织试卷。利用试卷管理系统的分析报告,由试卷管理系统自动完成对题库题目的各项参数(难度,区分度等)的修正,对于命题效果比较好的题目,试卷管理系统在下次命题中会优先选取。反之,计算机会减少选取的次数。
每门专业课的考试结束后,利用试卷管理系统对考试成绩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定期组织教师对题库中的题目进行全面的更新。
3.2与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衔接,有效改善在试卷管理上的教学管理盲区,加大了试卷管理工作的监控力度。
传统的“教考合一”模式下的管理,由于命题教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教学管理科仅是从事试卷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其对试卷管理的监控职能发挥不充分。在“教考分离”管理模式下,试卷管理系统从教学管理系统提取相关科目的分数信息,在传统仅从平均分和方差分析试卷的模式下,扩充为从难度、区分度、信度多个方面来分析试卷的考试效果,更加有效地检验题库中题目的质量。根据反馈结果,及时通知命题教师修订试题库的题目,不断提高“教考分离”模式的管理效率。
3.3“教考分离”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反映学生的真实掌握知识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与此同时,提高教师本身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提高了试卷的安全和保密程度。在传统的“教考合一”的管理模式下,专业课教师既是命题人,又是阅卷人,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教师在考前采用各种形式向学生透漏一些考试信息,而教学管理部门在管理的时候,却难以有效进行管理的问题。在“教考分离”的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部分根据不同教师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在系统中分配不同的权限。专业课教师的双重身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老师讲什么,学生考什么”的不良现象,有效减少了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偷工减料现象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现象。由于评价过程全面而客观,便于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实施教考分离的效果
自2008年起,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电子技术》、《物流工程》、《国际物流学》试行教考分离教学改革。两年的实践、改进,再实践、总结,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学习效果来看,收效显著。
首先,通过教考分离,在教师方面,学院以教考分离改革为契机,形成了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专业课教师经常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互通情况。学生导师制、教师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教师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通过教考分离,学生转变考试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平时努力学习,学习的自觉性普遍增强,出现了很多的可喜现象,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多了,课下互相探讨问题的学生多了,课后找自己导师问问题的学生多了,考试前临阵磨枪的学生少了。
最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增强。2006级学生是第一批参与教考分离教学改革的学生,考验率比2005级学生考研率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其中考研成绩超过400分的考生考有5人,而且专业课成绩都非常优秀。从学生的实践能力来看,2008年和2009年,在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010年,我专业的代表队获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的三等奖,实现了该比赛我校获奖的“零突破”。
5.结语
“教考分离”规范了教学考核制度,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风考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也充分展现出教考分离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考分离的实践证明:教考分离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并已展现出其优势,通过激励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考分离是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伊娜.建立教学考试试题库或试卷库实施考教分离[J].中北大学学报,2005,21,(4):76-81.
[2]贺礼智,邹德文,韩坤等.高校试题库建设的创新与实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57-59.
[3]张延华.网络教学试题库与智能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企业技术开发,2007,12,(6):9-11.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专业 教考分离 实施过程
1.现阶段交通运输专业教考合一考试模式的弊端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考试模式(即教考合一)存在着很多弊端。
1.1考试内容的局限性与随意性。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传授者,又是学习效果的检验者,教师自己出题、自己批卷,教师讲什么考什么,学生考什么学什么,讲考内容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教师对教学内容可以任意取舍,不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
1.2考试试题题源趋同、单调。
教师多年从教于某一门课程,年年出题,考试内容具有片面性和倾向性,考试题目重复率较高,试题类型和试卷结构缺少创新,易于被某些投机取巧的学生利用,获取较高的成绩,在同学中造成一种不公平现象。
1.3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惰性。
教师只讲自己会的、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内容,不讲较深的、陌生的、难理解的内容,久而久之,教师掌握的知识不系统,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是如此。学生也只是关注教师上课讲的知识,不讲的知识不考试,也自然不用去看。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教师和学生势必缺失对知识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
2.实施教考分离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考分离即将教学与考试两条线分开管理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任课老师不参与出题,能够提高试卷的保密性,使考试能够真正起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教考分离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评估的统一性、标准化、规范性和客观性,减少在教考合一情况下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减少考试内容、降低考试难度,从而人为降低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情况,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教考分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3.1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题库(试卷管理系统),改变传统“教考合一”模式为“教考分离”模式,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监控职能,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水平。
3.1.1教学科牵头,组织专业教师建设试题库。
实施“教考分离”,关键是试题库建设。必须由具有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且精解教学大纲的专业人员组成高素质的试题编制队伍,以确保试题库的质量。命题应依据考核大纲的基本要求,既反映重点又照顾全面,既能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又能考核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每道试题要详细标注出难易级别、考点、题型及标准答案,便于自动组卷时进行筛选。考虑到不同的专业课在命题组织的共同特点和差异性,由教学科完成命题题型的基本设置,由命题教师对所属课程的特殊题型进行补充。这样做既能提高试题库建设的效率,又能保持题库中题目的全面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3.1.2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教考分离”模式。
根据试卷分析结果,及时更新题库中的试题,保持较高的评价质量。改变传统的“刚性”的“教考分离”模式为“柔性”的“教考分离”模式。“柔性”的“教考分离”模式指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考试科目采用不同的“教考分离”模式。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核心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在课题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针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的特点,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确立了“人工模式”和“智能模式”两种教考分离模式。
对于刚开始进行教考分离模式的专业课,采用“人工模式”进行教考分离的管理,根据任课老师提供的考核大纲的内容,教学科管理人员从试题库中选择符合考核大纲要求的题目,组织试卷。考试结束后,利用试卷管理系统提供的分析报告,对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修正。为采用“智能模式”的教考分离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对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人工模式”的教考分离管理的课程,进行“智能模式”的教考分离管理工作,根据命题教师提供的试卷要求(题型、数量,分值,难易程度)随机从题库中抽题,组织试卷。利用试卷管理系统的分析报告,由试卷管理系统自动完成对题库题目的各项参数(难度,区分度等)的修正,对于命题效果比较好的题目,试卷管理系统在下次命题中会优先选取。反之,计算机会减少选取的次数。
每门专业课的考试结束后,利用试卷管理系统对考试成绩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定期组织教师对题库中的题目进行全面的更新。
3.2与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衔接,有效改善在试卷管理上的教学管理盲区,加大了试卷管理工作的监控力度。
传统的“教考合一”模式下的管理,由于命题教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教学管理科仅是从事试卷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其对试卷管理的监控职能发挥不充分。在“教考分离”管理模式下,试卷管理系统从教学管理系统提取相关科目的分数信息,在传统仅从平均分和方差分析试卷的模式下,扩充为从难度、区分度、信度多个方面来分析试卷的考试效果,更加有效地检验题库中题目的质量。根据反馈结果,及时通知命题教师修订试题库的题目,不断提高“教考分离”模式的管理效率。
3.3“教考分离”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反映学生的真实掌握知识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与此同时,提高教师本身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提高了试卷的安全和保密程度。在传统的“教考合一”的管理模式下,专业课教师既是命题人,又是阅卷人,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教师在考前采用各种形式向学生透漏一些考试信息,而教学管理部门在管理的时候,却难以有效进行管理的问题。在“教考分离”的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部分根据不同教师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在系统中分配不同的权限。专业课教师的双重身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老师讲什么,学生考什么”的不良现象,有效减少了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偷工减料现象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现象。由于评价过程全面而客观,便于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实施教考分离的效果
自2008年起,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电子技术》、《物流工程》、《国际物流学》试行教考分离教学改革。两年的实践、改进,再实践、总结,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学习效果来看,收效显著。
首先,通过教考分离,在教师方面,学院以教考分离改革为契机,形成了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专业课教师经常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互通情况。学生导师制、教师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教师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通过教考分离,学生转变考试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平时努力学习,学习的自觉性普遍增强,出现了很多的可喜现象,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多了,课下互相探讨问题的学生多了,课后找自己导师问问题的学生多了,考试前临阵磨枪的学生少了。
最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增强。2006级学生是第一批参与教考分离教学改革的学生,考验率比2005级学生考研率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其中考研成绩超过400分的考生考有5人,而且专业课成绩都非常优秀。从学生的实践能力来看,2008年和2009年,在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010年,我专业的代表队获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的三等奖,实现了该比赛我校获奖的“零突破”。
5.结语
“教考分离”规范了教学考核制度,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风考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也充分展现出教考分离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考分离的实践证明:教考分离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并已展现出其优势,通过激励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考分离是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伊娜.建立教学考试试题库或试卷库实施考教分离[J].中北大学学报,2005,21,(4):76-81.
[2]贺礼智,邹德文,韩坤等.高校试题库建设的创新与实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57-59.
[3]张延华.网络教学试题库与智能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企业技术开发,2007,12,(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