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刘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跟家禽、家畜疾病“打交道”,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出对抗动物病毒的途径。在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禽脑脊髓炎等动物疾病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多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权威病毒学刊物《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y》刊发。
走出国门踌躇满志
刘爵的老家在湖南怀化,从怀化县城高中毕业,刘爵考取湖南农学院;毕业后考取中国农大畜牧兽医系攻读研究生;然后攻读博士。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刘爵来到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
刘爵也是“海归”。2000年~2006年,他曾经在国外做访问学者。鉴于刘爵在科研方面的突出成就,国外相关部门评定他为“高级专业人才”,其地位高于博士后。然而尽管如此,刘爵还是选择了回国,他的一番话让记者颇为感动,他说:“国外的实验条件固然好一些,但总觉得没有一个根儿,这个根儿就是自己的祖国。”刘爵回国后,又选择了自己的老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他说,自己对这个单位有感情,这里的科研氛围、这里自由的空气吸引他回来。
现在,作为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副所长,刘爵常常鼓励所里的年轻人出国,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为国效力。他认为,出国一段时间,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可能是从A到B,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可能是从B到A,所以,自己的思维模式会得到改变,使考虑问题的角度、宽度有所提升,形成敏锐的观察力。他叮嘱所里的年轻人,出国一段时间,可以了解科研的前沿动态,学习和掌握国外同行先进的理念和成果,助推自己的科研工作。“所以,出去就是为了回来。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
克“毒”制胜找到法宝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刘爵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呢?一般读者若是看到以下表述,可能会觉得拗口、觉得云里雾里: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禽脑脊髓炎、猪II型圆环病毒感染等动物疾病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多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权威病毒学刊物《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y》以第一作者名义刊发。但是,若以通俗化的语言表述,说刘爵的主要工作就是跟家禽、家畜疾病“打交道”,或者说,是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出对抗动物病毒的途径,读者就比较容易了解了。
刘爵告诉记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类似于人类的艾滋病,病毒破坏的是鸡的免疫器官,若从显微镜下观察,鸡的淋巴细胞已经消失,被病毒破坏掉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1962年首次报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形成几次流行暴发,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成为与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列的危害养鸡业的四大疫病之一。
“出去就是为了回来。”刘爵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回国后,刘爵一头扎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BJV株)的研究之中。刘爵说:“科研工作允许失败,有的科研人员研究某项目数十年,可能一无所获。”然而,刘爵没有失败,刘爵和他带领的团队在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鏖战中最终取得突破,攻克了难关。
那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难关是如何攻克的呢?
刘爵曾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在病毒众多的蛋白当中,某些蛋白的“隐身术”十分微妙。病毒感染后,宿主,也就是家禽、家畜等不会马上得病,而是存在一个潜伏期。这是因为宿主被感染后,病毒中这种“独特”的蛋白会激活宿主细胞中的存活信号,从而使宿主细胞继续存活,在这个过程中,病毒就得以不断地生长,当病毒繁衍到一定程度后,才大举进攻,将宿主细胞消灭。“这是生物体之间非常精细和聪明的调节机制”。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和辛勤付出,刘爵和他带领的团队掌握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这种“独特”蛋白的生存规律,找到了应对病毒蛋白“隐身术”的克敌制胜的法宝。
就这样,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BJV株)”成功走出北京农林科学院,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应用,显现出良好的免疫防治效果。目前,刘爵还在乘胜前进,着手该疫苗的升级工作。
生猪养殖带来福音
与病毒打交道,堪称“看不见的战线”。 刘爵给记者介绍猪II型圆环病毒感染时说:“猪II型圆环病毒非常之小,尺寸只有16个纳米,但病毒的能量却不可小觑,它能使被感染的动物机体产生很多不同的病症。”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病毒非常之小,它们是怎么变异的?机体本身具备防御机制,这个机制是怎么被病毒打破,从而致病的?
刘爵没有火眼金睛,只是凡胎肉眼,然而,尺寸只有16个纳米的病毒,却最终没能逃脱刘爵和团队的眼睛。刘爵从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角度入手,研究猪II型圆环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终于发现了宿主细胞中参与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成分,一步步攻克了猪II型圆环病毒感染的难关,在世界上首先鉴定出猪II型圆环病毒(PCV2)的一个新的病毒蛋白ORF3……
猪II型圆环病毒的危害,是全世界兽医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四大猪传染病──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之一,猪II型圆环病毒严重阻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刘爵的科研成果,无疑为我国的生猪养殖带来了福音。
体育全才兴趣广泛
刘爵爱好体育,曾经担任北京农林科学院的乒乓球队队长,他横握球拍,在二三百号人的农科院,战绩排在前三名之列。刘爵还喜欢游泳,用他自己的话说:“湖南是水乡,从小在水里扑腾,除蝶泳之外,其他泳姿如蛙泳、仰泳、侧泳、自由泳等全部能熟练掌握和使用。”
刘爵可以说是体育全才了,他个头儿不高,但却曾担任农科院排球队的队长,他是二传,一看就知道头脑充满智慧。
最令记者惊讶的莫过于刘爵的网球技术了。记者和他聊到中网,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把拍子当作手的延伸,网球就到最高境界了。”
看来,科研也好,体育也好,无论干什么,都要把它琢磨深、琢磨透,这就是刘爵。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刘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跟家禽、家畜疾病“打交道”,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出对抗动物病毒的途径。在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禽脑脊髓炎等动物疾病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多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权威病毒学刊物《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y》刊发。
走出国门踌躇满志
刘爵的老家在湖南怀化,从怀化县城高中毕业,刘爵考取湖南农学院;毕业后考取中国农大畜牧兽医系攻读研究生;然后攻读博士。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刘爵来到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
刘爵也是“海归”。2000年~2006年,他曾经在国外做访问学者。鉴于刘爵在科研方面的突出成就,国外相关部门评定他为“高级专业人才”,其地位高于博士后。然而尽管如此,刘爵还是选择了回国,他的一番话让记者颇为感动,他说:“国外的实验条件固然好一些,但总觉得没有一个根儿,这个根儿就是自己的祖国。”刘爵回国后,又选择了自己的老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他说,自己对这个单位有感情,这里的科研氛围、这里自由的空气吸引他回来。
现在,作为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副所长,刘爵常常鼓励所里的年轻人出国,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为国效力。他认为,出国一段时间,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可能是从A到B,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可能是从B到A,所以,自己的思维模式会得到改变,使考虑问题的角度、宽度有所提升,形成敏锐的观察力。他叮嘱所里的年轻人,出国一段时间,可以了解科研的前沿动态,学习和掌握国外同行先进的理念和成果,助推自己的科研工作。“所以,出去就是为了回来。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
克“毒”制胜找到法宝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刘爵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呢?一般读者若是看到以下表述,可能会觉得拗口、觉得云里雾里: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禽脑脊髓炎、猪II型圆环病毒感染等动物疾病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多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权威病毒学刊物《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y》以第一作者名义刊发。但是,若以通俗化的语言表述,说刘爵的主要工作就是跟家禽、家畜疾病“打交道”,或者说,是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出对抗动物病毒的途径,读者就比较容易了解了。
刘爵告诉记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类似于人类的艾滋病,病毒破坏的是鸡的免疫器官,若从显微镜下观察,鸡的淋巴细胞已经消失,被病毒破坏掉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1962年首次报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形成几次流行暴发,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成为与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列的危害养鸡业的四大疫病之一。
“出去就是为了回来。”刘爵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回国后,刘爵一头扎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BJV株)的研究之中。刘爵说:“科研工作允许失败,有的科研人员研究某项目数十年,可能一无所获。”然而,刘爵没有失败,刘爵和他带领的团队在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鏖战中最终取得突破,攻克了难关。
那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难关是如何攻克的呢?
刘爵曾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在病毒众多的蛋白当中,某些蛋白的“隐身术”十分微妙。病毒感染后,宿主,也就是家禽、家畜等不会马上得病,而是存在一个潜伏期。这是因为宿主被感染后,病毒中这种“独特”的蛋白会激活宿主细胞中的存活信号,从而使宿主细胞继续存活,在这个过程中,病毒就得以不断地生长,当病毒繁衍到一定程度后,才大举进攻,将宿主细胞消灭。“这是生物体之间非常精细和聪明的调节机制”。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和辛勤付出,刘爵和他带领的团队掌握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这种“独特”蛋白的生存规律,找到了应对病毒蛋白“隐身术”的克敌制胜的法宝。
就这样,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BJV株)”成功走出北京农林科学院,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应用,显现出良好的免疫防治效果。目前,刘爵还在乘胜前进,着手该疫苗的升级工作。
生猪养殖带来福音
与病毒打交道,堪称“看不见的战线”。 刘爵给记者介绍猪II型圆环病毒感染时说:“猪II型圆环病毒非常之小,尺寸只有16个纳米,但病毒的能量却不可小觑,它能使被感染的动物机体产生很多不同的病症。”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病毒非常之小,它们是怎么变异的?机体本身具备防御机制,这个机制是怎么被病毒打破,从而致病的?
刘爵没有火眼金睛,只是凡胎肉眼,然而,尺寸只有16个纳米的病毒,却最终没能逃脱刘爵和团队的眼睛。刘爵从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角度入手,研究猪II型圆环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终于发现了宿主细胞中参与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成分,一步步攻克了猪II型圆环病毒感染的难关,在世界上首先鉴定出猪II型圆环病毒(PCV2)的一个新的病毒蛋白ORF3……
猪II型圆环病毒的危害,是全世界兽医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四大猪传染病──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之一,猪II型圆环病毒严重阻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刘爵的科研成果,无疑为我国的生猪养殖带来了福音。
体育全才兴趣广泛
刘爵爱好体育,曾经担任北京农林科学院的乒乓球队队长,他横握球拍,在二三百号人的农科院,战绩排在前三名之列。刘爵还喜欢游泳,用他自己的话说:“湖南是水乡,从小在水里扑腾,除蝶泳之外,其他泳姿如蛙泳、仰泳、侧泳、自由泳等全部能熟练掌握和使用。”
刘爵可以说是体育全才了,他个头儿不高,但却曾担任农科院排球队的队长,他是二传,一看就知道头脑充满智慧。
最令记者惊讶的莫过于刘爵的网球技术了。记者和他聊到中网,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把拍子当作手的延伸,网球就到最高境界了。”
看来,科研也好,体育也好,无论干什么,都要把它琢磨深、琢磨透,这就是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