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茨木霉菌T-2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哈茨木霉菌T-22对于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该试验采用新麦161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哈茨木霉菌T-22对小麦白粉病芽孢的抑制作用,了解其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并对叶片部分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哈茨木霉菌T-22对于小麦白粉病芽孢的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抑制率为82.21%~91.51%,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率为65.37%~70.15%,并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叶绿素、SOD以及CAT的含量,在浓度为1.0×10~6 cfu/m L时效果较佳。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化黄腐酸(BFA)对仙居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盲肠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组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524日龄的健康仙居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1 000和1 500 mg/kg BFA。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500 mg/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在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园区的小麦生产田中呈偏重发生态势。为了做好小麦白粉病的防控工作,进行了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5 d,每667 m~2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稳腾)50 mL、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翠贝)15 mL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可达80%以上,其中每667 m~2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稳腾)
目的 探讨生精1号膏方治疗男性少弱精引起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该院不孕不育门诊收治的210例少弱精引起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阳虚证。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生精1号膏方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精液进行理化分析,观察两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生精方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性弱精子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分析精子活力、精子DNA碎片指数、精浆NO、精浆ROS、精浆SOD、精索静脉多普勒超声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化瘀解毒生精方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符合试验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试验组给予化瘀解毒生精方加减,对照组给予迈之灵片和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12周后复查精子活力、精索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生产核心区,具有中国粮仓的称号。2021年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河南小麦主产区稳产、增产的背后是重视田间管理及小麦病虫害防治。一、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河南省小麦主产区以赤霉病、纹枯病、根腐病、锈病、全蚀病、白粉病6种主要病害为主。(一)赤霉病1.危害症状。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头”,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田间通过空气及
期刊
目的:比较泌尿男性门诊孕前体检者和男性不育患者的溶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感染率,分析男性精液参数异常的可能病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14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孕前体检的90例男性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精液自动化分析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T感染率分别为3.5%(5/143)、0,NG感染率为0.4%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汤结合雌激素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引发不孕症及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位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不孕症及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54例和西药治疗组52例,西药治疗组接受炔雌醇、补佳乐及达芙通激素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补肾调肝汤,两组治疗均3个月为1个疗程,共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
为更好防控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探讨杀菌剂使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2021年在山东省临沂市开展了4种不同农药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防治均具有明显效果,实际应用中,推荐42%氟茚唑菌胺·嘧菌酯+30%戊唑·咪鲜胺组合。
传统的球面铣削方法常存在球面顶部步长过短、步长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影响了球面的加工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螺旋加工控制分布角的宏程序编写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球面加工精度要求。首先,根据球半径推导出球面螺旋线方程,使其更适应数控机床宏程序的编写。然后,采用设置函数的方式来控制分布角,进而控制步长的相对均匀性;通过添加防过切代码以解决球面底部过切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宏程序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