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都在探索着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该文主要从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师;一堂课;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目标。结合学院举行了全校教师公开课比赛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感悟,浅析上好一堂课的“十点”体会。
一、教学态度是基础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联系、接触的过程中,改变和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倾向[1]。教学态度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教好学生的意愿、準备教学内容即备课、对待教学工作的热情程度以及关爱学生等方面。在本次全校教师公开课比赛中获得殊荣的教师几乎都严格遵守了教育规范,做到了在课前查阅大量文献,充分准备,授课内容严谨、充实并层次递进;课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后也非常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积极的教学态度不仅会得到同行的认可也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反之,若课前准备认识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课堂浪费。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师要进行一门课程的授课,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重难点等。备一堂课时要注重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情感态度与个人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有机整合,分析教材,因材施教。一堂好课则更需要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来支撑,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最好展示本堂课的教学成果,让学生明确这个成果就是学完本次课程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三、适当的导入不可少
导入是让学生对课堂有个初步的认识,是一堂课的开端。新颖别致的导入往往能够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巧妙地切入课堂教学[2]。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可采用回顾上次课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播放视频资料、生活实例以及案例背景、案例展现等方式引入课堂主题。使用适当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组织要层次递进,有逻辑性
现代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形成、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结构,来实现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目标。教学内容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3]。教师在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时,要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度剖析教材,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形成一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师在一堂课的内容组织上则可以围绕因解决一个问题要学习某个知识技能或因要实现某个功能要学习某个知识能力,在内容的安排上做到从最简单的开始,前后呼应,层层递进,让学生有成就感。此外还应重视课堂的延续性,有效引导学生拓展知识触角,体现课程知识结构。
五、用具体任务呈现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展现,比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讲授、讨论等等。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尽量能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具体的任务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呈现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明确知道了自己在课堂上要干什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更能做到高效课堂。
六、使用简练的课堂语言
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口头表达、与群体交际的语言,必须具备相当的表现力,阐述知识点时用语要准确规范、完善严密、恰如其分;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点,简练的课堂语言更是必不可少。
七、教学语调不可忽视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调需要抑扬顿挫;有时为了突出重难点,表达需要急缓有致,轻重适宜。合适的教学语调能让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与学生交流必不可少
我们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我们的学生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差生”,只应该是各具智力特点、智力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4]。作为任课教师,要了解、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上课状态、听课情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作业练习情况,甚至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上,更要强调教学合作互动,师生互爱,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老师亲切的表情、幽默的语言、适当的鼓励不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更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九、量化的管理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学课堂可以进行量化的管理,如对学生出勤、职业素养、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实训室6S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认识,加强自身修养,勇于表现自己,时刻准备着与社会接轨。
十、信息化教学手段
近些年,各地院校积极推动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倡导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雨课堂、云课堂、大学城空间等平台的使用。老师们根据课程所需,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切实为智慧课堂提供了不少支撑。
一堂课的时间仅仅只有四十五分钟,而课前的准备、课中的传授、课后的总结远远不止。一堂好课是教师辛勤劳动的付出,也是智慧的结晶,充分检验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一堂好课不仅能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也能提升教师自我水平。因此,每个教师要端正态度,爱岗敬业,时刻想着如何上好已堂课,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王晓雨.浅谈教师教学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育时空,2017,P157-159.
[2]景永帅,张丹参等.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J].卫生职业教育,2017(8)P46-47.
[3]荆亚琴.“结构教学”视野下教学内容的组织[J].小学数学教育,2017(4),P27-29.
[4]高翠英.浅谈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总结督导发现的问题并谈几点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7,P42.
关键词:高校教师;一堂课;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目标。结合学院举行了全校教师公开课比赛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感悟,浅析上好一堂课的“十点”体会。
一、教学态度是基础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联系、接触的过程中,改变和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倾向[1]。教学态度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教好学生的意愿、準备教学内容即备课、对待教学工作的热情程度以及关爱学生等方面。在本次全校教师公开课比赛中获得殊荣的教师几乎都严格遵守了教育规范,做到了在课前查阅大量文献,充分准备,授课内容严谨、充实并层次递进;课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后也非常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积极的教学态度不仅会得到同行的认可也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反之,若课前准备认识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课堂浪费。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师要进行一门课程的授课,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重难点等。备一堂课时要注重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情感态度与个人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有机整合,分析教材,因材施教。一堂好课则更需要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来支撑,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最好展示本堂课的教学成果,让学生明确这个成果就是学完本次课程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三、适当的导入不可少
导入是让学生对课堂有个初步的认识,是一堂课的开端。新颖别致的导入往往能够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巧妙地切入课堂教学[2]。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可采用回顾上次课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播放视频资料、生活实例以及案例背景、案例展现等方式引入课堂主题。使用适当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组织要层次递进,有逻辑性
现代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形成、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结构,来实现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目标。教学内容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3]。教师在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时,要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度剖析教材,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形成一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师在一堂课的内容组织上则可以围绕因解决一个问题要学习某个知识技能或因要实现某个功能要学习某个知识能力,在内容的安排上做到从最简单的开始,前后呼应,层层递进,让学生有成就感。此外还应重视课堂的延续性,有效引导学生拓展知识触角,体现课程知识结构。
五、用具体任务呈现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展现,比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讲授、讨论等等。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尽量能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具体的任务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呈现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明确知道了自己在课堂上要干什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更能做到高效课堂。
六、使用简练的课堂语言
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口头表达、与群体交际的语言,必须具备相当的表现力,阐述知识点时用语要准确规范、完善严密、恰如其分;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点,简练的课堂语言更是必不可少。
七、教学语调不可忽视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调需要抑扬顿挫;有时为了突出重难点,表达需要急缓有致,轻重适宜。合适的教学语调能让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与学生交流必不可少
我们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我们的学生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差生”,只应该是各具智力特点、智力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4]。作为任课教师,要了解、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上课状态、听课情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作业练习情况,甚至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上,更要强调教学合作互动,师生互爱,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老师亲切的表情、幽默的语言、适当的鼓励不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更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九、量化的管理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学课堂可以进行量化的管理,如对学生出勤、职业素养、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实训室6S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认识,加强自身修养,勇于表现自己,时刻准备着与社会接轨。
十、信息化教学手段
近些年,各地院校积极推动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倡导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雨课堂、云课堂、大学城空间等平台的使用。老师们根据课程所需,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切实为智慧课堂提供了不少支撑。
一堂课的时间仅仅只有四十五分钟,而课前的准备、课中的传授、课后的总结远远不止。一堂好课是教师辛勤劳动的付出,也是智慧的结晶,充分检验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一堂好课不仅能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也能提升教师自我水平。因此,每个教师要端正态度,爱岗敬业,时刻想着如何上好已堂课,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王晓雨.浅谈教师教学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育时空,2017,P157-159.
[2]景永帅,张丹参等.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J].卫生职业教育,2017(8)P46-47.
[3]荆亚琴.“结构教学”视野下教学内容的组织[J].小学数学教育,2017(4),P27-29.
[4]高翠英.浅谈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总结督导发现的问题并谈几点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7,P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