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特定市场的机制设计:西藏农牧户贷款证实证研究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农行西藏分行农牧户贷款证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农牧户贷款证是面向特定信贷市场的一种有效机制设计,实质是通过额度管理进行的风险定阶,同时形成了对借款人的激励,因此,贷款证是解决西藏农牧民贷款难,金融机构难贷款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是1998年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确保一方金融平安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分行营业管理部继续存在下去的不合理性和负外部性日益凸现。文章就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并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协调管理成本、改进金融监管服务等六个方面论证了营业管理部摘牌改制的必要性。最后作者在权衡诸多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提出了营业管理部改制的总体思路及具体方案。
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撤出落后地区为背景,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的个案分析,就西部地区金融组织体制改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指出,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具有行政性色彩过于浓厚和欠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政策性金融相对不足的矛盾,由此导致了资金从西部地区外流的抽水效应,就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本文以整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背景,讨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政策性金融的动态体制变迁,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本文对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浙江省宁波市农业发展银行在粮食改革中所面临的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安排间中的重新定位问题,与时俱进地安排农发行体制。
山西账局作为开创我国近代信用之先河,传承信用文明的旧式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史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本文试通过大盛魁印票庄的个案分析,展示出历史上金融机构业务的多样性;商业金融可以与政府金融结合,信用业务可以与商品交易结合,商业金融可以与政府财税业务结合,金融集团公司可以与其下属大小子公司结合,从而构成了金融企业集团金融业务的多样化,金融业务利润来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古为今用,旧式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对于我们今天的金融业发展来说并非无所裨益。
资本市场定价问题是资本市场研究中最为复杂的问题。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现代资本市场定价理论。在受到广泛关注的褒誉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质疑和贬责,由此推动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和扩展,产生了一系列后续研究理论,本文是对这些后续理论的一个梳理和分析。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主要金融危机的考察,认为代理投资内生的风险转嫁问题是导致资产泡沫形成,膨胀和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金融制度结构与金融危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制度更适合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
本文在分析银行业监管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由此导致的社会效率损失基础上,运用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理论,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效率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所带来的效率是中等,但存在的风险和危机因素也不可忽视。
本文创建了全成本管理模式与理论的基本框架,它从全成本管理的涵义,架构入手,对商业银行全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要点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成本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充分论述。
本文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1979-200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表明,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区域差距,东部地区农村存款,储蓄存款,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的很大比重,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西藏农牧区金融体制在全国独一无二,农业银行基层营业所得广大农牧区唯一的金融机构,是当地经济发展和金融需求的自发性产物,在当地具有特殊性,在民族欠发达地区具有普遍性,本文针对当前西藏农业银行基层营业所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从职责定位,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营业所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