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技工学校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范畴,学生绝大多数是因各种原因不能就读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起点低、基础较差、思想问题多。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经受不起打击,碰到困难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想办法逃避。如果学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则学生毕业后在工作时遇到变化难以应付。本文作者提出在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挫折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训练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关键词: 技工学校 体育教学 挫折教育
1.引言
技工学校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范畴,学生绝大多数是因各种原因不能就读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有的学生是在初中成绩还可以,因为中考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因家庭困难等原因不能上高中而来到技校,心理有极大的挫败感;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技校,心里有无数的苦楚和无奈,总觉得没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条件,而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中等,没有学习动力,上学就像进入人生的公式一样,小学-中学-技工学校,被动进入,至于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将来做什么?都没有必要的反思和自省意识,胸无大志,没有做事情的原动力;而另外一类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就很差,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常被认为是老师眼中的“老大难”,家长眼中的“没希望”,亲友眼中的“不成才”的典型。
面对上述心里有伤的教育对象,作为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调整学生的心态,搞好学生精神领域的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不然学生不仅仅是现在的学习生活没有信心,更是对以后进入社会后自己的谋生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都会造成很很大的心理障碍,给社会留下了很大的社会问题。而且当代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在技工学校里培养学生遭遇挫折的正确心态和预防心理障碍的良好心理素质,就成了目前技工学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能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全方位、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合作,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更应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2.挫折教育及其理解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的教育。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的观念。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深入,人们的观念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师的观念也必须随着转变,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既教书又育人,把培养健康的、有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乐观的学生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即他们受挫的恢复能力极强,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学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1)挫折的存在性。学生应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如读书、社会生活、与人交往等活动中可能出现挫折。(2)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时注意不可轻易否定自己。在体育课上敢于落后,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3)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挫折可成为弱者的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学生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挫折未必总是产生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对学生来说,挫折可以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也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奋发向上。在他们亲身经历挫折的同时,教师还应适时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成功,珍惜并鼓励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通过肯定性的评价培养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战胜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
3.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性的竞争日趋激烈,需要体魄强健、勇于创新、坚韧不拔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让技工学校的学生意识到不能因为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好,就失去了信心,成绩差并不能代表自己就不行,只要是要重新去认识自己,过去成绩不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那自己应该怎么做。教师在这过程中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能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认清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的学生,怎么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因此挫折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新时期教育的需要。
学校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学生的意志品质与心理活动在体育课中都表现得特别生动、具体、鲜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最好的时机和场所。在体育课上,教师应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聆听他们的谈吐,判断他们的性格,根据他们的性格分组,进行施教。外向型的学生,他们活泼、乐观、开朗、向上,同时也易骄傲自满,根据上述特点对他们可采用单刀直入法,直言不讳进行说服教育,可提出较高的要求,设立更高的目标,创设困难和挫折情景,从而矫正他们骄傲自满,不服从指挥的毛病。内向型的学生,则少言寡语,不善言表,应采取婉转法,宜旁敲侧击,启发诱导,逐渐渗透,感化学生。抑郁型的学生,要讲究策略,抑郁型心理表现一般为悲观,悲伤,失助,低自尊和绝望,轻微疲劳,易怒,优柔寡断,回避交往和厌世,总之,抑郁是以压抑占主导的情绪状态,针对这些学生,应采取导引法,引其上路、导其上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与人进行合作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参加可增强人们战胜困难,培养坚强自信心的体育项目如游泳、登山、跨栏等。
4.在体育教学的挫折教育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唤醒学生的责任感
人的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其实做事也是做人,所以说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责任,是指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应该做好的工作。清华泰豪对责任有一个著名的概括:“个人的成功在于承担责任的实现,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承担责任。”
正视责任,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在成功时能够保持冷静,在绝望中不放弃。因此在体育课堂教育中,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要掌握一门运动技能首先要负起责任。“负起责任”,是直接面对问题,迅速解决困难的关键。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今天我来上课了,我不能浪费今天的时间和精力,我来了就要有所学,有所学就要有所会,要学会今天需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会了还要有所教,就是教那些学的暂时还不是学的太好的同学;有所教还必须教会,这是一个班集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学会今天老师教学的内容,有别的同学学的不好的,咱们要一起来帮助他,至少要达到有所会就要有所教,有所教还要教会后方能到达负起责任的层面。而且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综合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只不过咱们一时没有感觉到而已。勇于负责能够让一个人具备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学习。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中失去了责任感,那么他就会感到学习、工作对自己的束缚,感到所做的一切只有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更不会有什么伟大的成就。
4.2坚定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体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动性。意志行动的第一个特点是明确学习目的。首先,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可以运用引导法,介绍荣国团、李宁、邓亚萍、刘翔、姚明等体育名将为国争光的动力和原因,说明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同时,解释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相互关系,引导启发学生建立信心,明确学习目的。还可以用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明白,由于生理上的变化造成的不适应或不协调是暂时现象,可以通过长时间体育练习来改变和提高,从而使学生的练习更具有自觉性。
意志力总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志力的大小是通过克服困难来体现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分组指导、集体竞赛、自我激励等教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意志力,克服困难。
4.3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缺乏自信心的人不自主地预言失败,放弃努力,或者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应付,他们或者根本品尝不到成功,或者最终成为一个现实的失败者。
4.3.1体育运动对人自信心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班杜拉社会理论学习的一个支柱,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班杜拉的研究表明,在动机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对自己能否胜任的知觉。有关体育活动对自我效能影响的研究表明,人类各类群体(成人、儿童、伤残人等)都获得了锻炼后自我效能提高的结果。依据成功经验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的理论,以及一些实际可观察到的现象表明,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提高了的自我效能,能够迁移到其它方面。
4.3.2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在短的时间内积累成功的感受,培养自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例,成功越多,期望越高,自信心越强。体育运动学习的特点就是学习结果和成绩马上得到检验,这种快速而明确的反馈信息,能使人迅速而频繁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刺激人的进取精神。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总有一项运动适合学生。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在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下,学生会通过努力取得不断的进步,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同时积累成功的经验,使自信心越来越强。
4.3.3体育运动各项目比赛的胜负能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们获得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对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来说都是很宝贵的。胜负是体育比赛永恒的主题,成功和失败是体育参与者都会遇到的。真正的自信心并不仅仅表现在认为自己将是一个胜利者,更不是只有在成功时才具有,在失败时,自信心恰恰是更加宝贵的,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就是在这种成功和失败交替体验中培养和形成的。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会频繁感受失败与挫折、失意与沮丧、胜利与成功。而正是这一过程能锻炼青少年和儿童抵御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并正确看待成功与胜利,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精神品质。自信心也会在不断的体育运动和比赛中逐渐稳定地建立起来。
4.4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所谓独立自主,就是说,不独立就不能自主,独立是自主的前提。
假如成不了生命的主人,你就会成为社会的奴隶。人在社会上生活,经常受两方面的强烈影响:一是压力,二是诱惑。在面对这两方面的影响时,假如不自主,就有可能陷入各种陷阱中不能自拔。假如你放弃这份当主人的权力和责任,社会就会将你变为它的奴隶。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为接受性的学习,即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学和练大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之下进行,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基于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探讨在新的课程之下,如何改进教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学生的学习变成其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和倡导以弘扬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自主性学习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我认为,技工学校的体育教育在贯彻素质教育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为基础,通过体育教学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以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很好地适用社会的发展要求的目的。尽管目前在技工学校中推行挫折教育还有一定的障碍和困难,但挫折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陈泰中.逆商通向成功的挫折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
[2]赵秀云.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J].海南:论文集(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建校50周年版),2008.12,(1):53.
[3]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关键词: 技工学校 体育教学 挫折教育
1.引言
技工学校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范畴,学生绝大多数是因各种原因不能就读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有的学生是在初中成绩还可以,因为中考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因家庭困难等原因不能上高中而来到技校,心理有极大的挫败感;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技校,心里有无数的苦楚和无奈,总觉得没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条件,而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中等,没有学习动力,上学就像进入人生的公式一样,小学-中学-技工学校,被动进入,至于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将来做什么?都没有必要的反思和自省意识,胸无大志,没有做事情的原动力;而另外一类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就很差,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常被认为是老师眼中的“老大难”,家长眼中的“没希望”,亲友眼中的“不成才”的典型。
面对上述心里有伤的教育对象,作为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调整学生的心态,搞好学生精神领域的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不然学生不仅仅是现在的学习生活没有信心,更是对以后进入社会后自己的谋生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都会造成很很大的心理障碍,给社会留下了很大的社会问题。而且当代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在技工学校里培养学生遭遇挫折的正确心态和预防心理障碍的良好心理素质,就成了目前技工学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能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全方位、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合作,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更应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2.挫折教育及其理解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的教育。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的观念。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深入,人们的观念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师的观念也必须随着转变,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既教书又育人,把培养健康的、有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乐观的学生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即他们受挫的恢复能力极强,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学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1)挫折的存在性。学生应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如读书、社会生活、与人交往等活动中可能出现挫折。(2)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时注意不可轻易否定自己。在体育课上敢于落后,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3)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挫折可成为弱者的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学生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挫折未必总是产生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对学生来说,挫折可以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也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奋发向上。在他们亲身经历挫折的同时,教师还应适时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成功,珍惜并鼓励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通过肯定性的评价培养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战胜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
3.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性的竞争日趋激烈,需要体魄强健、勇于创新、坚韧不拔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让技工学校的学生意识到不能因为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好,就失去了信心,成绩差并不能代表自己就不行,只要是要重新去认识自己,过去成绩不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那自己应该怎么做。教师在这过程中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能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认清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的学生,怎么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因此挫折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新时期教育的需要。
学校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学生的意志品质与心理活动在体育课中都表现得特别生动、具体、鲜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最好的时机和场所。在体育课上,教师应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聆听他们的谈吐,判断他们的性格,根据他们的性格分组,进行施教。外向型的学生,他们活泼、乐观、开朗、向上,同时也易骄傲自满,根据上述特点对他们可采用单刀直入法,直言不讳进行说服教育,可提出较高的要求,设立更高的目标,创设困难和挫折情景,从而矫正他们骄傲自满,不服从指挥的毛病。内向型的学生,则少言寡语,不善言表,应采取婉转法,宜旁敲侧击,启发诱导,逐渐渗透,感化学生。抑郁型的学生,要讲究策略,抑郁型心理表现一般为悲观,悲伤,失助,低自尊和绝望,轻微疲劳,易怒,优柔寡断,回避交往和厌世,总之,抑郁是以压抑占主导的情绪状态,针对这些学生,应采取导引法,引其上路、导其上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与人进行合作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参加可增强人们战胜困难,培养坚强自信心的体育项目如游泳、登山、跨栏等。
4.在体育教学的挫折教育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唤醒学生的责任感
人的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其实做事也是做人,所以说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责任,是指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应该做好的工作。清华泰豪对责任有一个著名的概括:“个人的成功在于承担责任的实现,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承担责任。”
正视责任,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在成功时能够保持冷静,在绝望中不放弃。因此在体育课堂教育中,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要掌握一门运动技能首先要负起责任。“负起责任”,是直接面对问题,迅速解决困难的关键。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今天我来上课了,我不能浪费今天的时间和精力,我来了就要有所学,有所学就要有所会,要学会今天需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会了还要有所教,就是教那些学的暂时还不是学的太好的同学;有所教还必须教会,这是一个班集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学会今天老师教学的内容,有别的同学学的不好的,咱们要一起来帮助他,至少要达到有所会就要有所教,有所教还要教会后方能到达负起责任的层面。而且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综合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只不过咱们一时没有感觉到而已。勇于负责能够让一个人具备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学习。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中失去了责任感,那么他就会感到学习、工作对自己的束缚,感到所做的一切只有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更不会有什么伟大的成就。
4.2坚定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体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动性。意志行动的第一个特点是明确学习目的。首先,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可以运用引导法,介绍荣国团、李宁、邓亚萍、刘翔、姚明等体育名将为国争光的动力和原因,说明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同时,解释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相互关系,引导启发学生建立信心,明确学习目的。还可以用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明白,由于生理上的变化造成的不适应或不协调是暂时现象,可以通过长时间体育练习来改变和提高,从而使学生的练习更具有自觉性。
意志力总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志力的大小是通过克服困难来体现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分组指导、集体竞赛、自我激励等教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意志力,克服困难。
4.3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缺乏自信心的人不自主地预言失败,放弃努力,或者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应付,他们或者根本品尝不到成功,或者最终成为一个现实的失败者。
4.3.1体育运动对人自信心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班杜拉社会理论学习的一个支柱,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班杜拉的研究表明,在动机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对自己能否胜任的知觉。有关体育活动对自我效能影响的研究表明,人类各类群体(成人、儿童、伤残人等)都获得了锻炼后自我效能提高的结果。依据成功经验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的理论,以及一些实际可观察到的现象表明,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提高了的自我效能,能够迁移到其它方面。
4.3.2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在短的时间内积累成功的感受,培养自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例,成功越多,期望越高,自信心越强。体育运动学习的特点就是学习结果和成绩马上得到检验,这种快速而明确的反馈信息,能使人迅速而频繁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刺激人的进取精神。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总有一项运动适合学生。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在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下,学生会通过努力取得不断的进步,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同时积累成功的经验,使自信心越来越强。
4.3.3体育运动各项目比赛的胜负能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们获得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对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来说都是很宝贵的。胜负是体育比赛永恒的主题,成功和失败是体育参与者都会遇到的。真正的自信心并不仅仅表现在认为自己将是一个胜利者,更不是只有在成功时才具有,在失败时,自信心恰恰是更加宝贵的,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就是在这种成功和失败交替体验中培养和形成的。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会频繁感受失败与挫折、失意与沮丧、胜利与成功。而正是这一过程能锻炼青少年和儿童抵御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并正确看待成功与胜利,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精神品质。自信心也会在不断的体育运动和比赛中逐渐稳定地建立起来。
4.4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所谓独立自主,就是说,不独立就不能自主,独立是自主的前提。
假如成不了生命的主人,你就会成为社会的奴隶。人在社会上生活,经常受两方面的强烈影响:一是压力,二是诱惑。在面对这两方面的影响时,假如不自主,就有可能陷入各种陷阱中不能自拔。假如你放弃这份当主人的权力和责任,社会就会将你变为它的奴隶。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为接受性的学习,即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学和练大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之下进行,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基于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探讨在新的课程之下,如何改进教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学生的学习变成其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和倡导以弘扬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自主性学习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我认为,技工学校的体育教育在贯彻素质教育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为基础,通过体育教学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以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很好地适用社会的发展要求的目的。尽管目前在技工学校中推行挫折教育还有一定的障碍和困难,但挫折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陈泰中.逆商通向成功的挫折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
[2]赵秀云.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J].海南:论文集(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建校50周年版),2008.12,(1):53.
[3]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