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弥、马绍弥与养父巴金的日常生活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编辑马宗融和作家罗淑(原名罗世弥)育有一女一子马小弥、马绍弥,由于二人过早离世,自1949年起两个孩子被夫妇俩的好友巴金收养。马小弥参军、工作之前,马绍弥到北京读高中之前,都住在巴金家,得到巴金夫妇的细心照顾。2012年马小弥病逝,去世前整理了巴金与自己的部分通信,最后决定将信件捐给巴金故居。作者在巴金的三十七封信之后附上了自己的口述,形成了《万金集——来自巴金的家书》,该书于2013年出版。在马小弥心中,巴金“不是名人,而是她至亲的父辈”。《万金集》中涉及的教育、工作、饮食、疾病和死葬等多方面内容,细腻地反映了马小弥、马绍弥与养父巴金充满温情的日常生活。
  子女教育
  在教育方面,巴金对待马小弥、马绍弥姐弟俩像亲生女儿、儿子一般,既慈爱,又严格。马小弥从事翻译工作,需要阅读大量英文、法文名著。巴金从马小弥还在干校劳动的时候就给她寄书,同一本书英、法文各一本,对马小弥学习外语起了莫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马小弥萌发了经商的念头,巴金大惊,夜不能寐,立刻回信劝小弥不要胡思乱想,“还是坐下来,翻译几本书,然后写一点东西”。最后,巴金还将自己珍藏多年、一直舍不得送人的《狄更斯全集》送给小弥,表达了对她寄予的期望。
  巴金夫妇对马小弥的弟弟马绍弥也同样尽心教育,《万金集》中的大部分信都同时问候弟弟马绍弥,或是请马绍弥阅后再转交给姐姐。马绍弥在初中阶段十分调皮,既不用功,又好恶作剧、打架、逃课、和老师顶嘴。巴金的夫人萧珊有次对绍弥说:“要是你真的就是我的儿子,我一定会打你的屁股!”姐姐接绍弥去北京读高中后,巴金曾提醒绍弥不要忘记自己是马宗融的儿子,一定要努力成为有用的人才,此后还常写信鼓励他。
  巴金除了在学习上为姐弟俩思虑周全,还在人情交往方面耐心教育他们。罗淑去世后,马宗融曾续娶罗淑的朋友。后来马宗融带着两个孩子从台湾回上海时,孩子们的继母并没有回上海。马小弥一直对继母心怀怨恨,巴金劝小弥大度一些,“不要老是揪住‘后娘’。她当然有缺点,但也有值得人同情的地方。四十年代在重庆我和一些朋友就有这样的看法。你不‘妥协’,有你的自由。不过论断别人,请客观点,大量些”。巴金不只希望孩子们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更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别人,原谅别人,带着爱心而不是怨恨生活下去。
  工作与事业
  在工作上,巴金也竭尽全力帮助两个孩子。马小弥自干校回京后“学习待命”了好几年,找不到工作,很难过。后来她尝试翻译,并且向巴金求助。巴金建议马小弥向叶君健、邹荻帆、汝龙等翻译大家求教,还教导小弥:“翻译无秘诀,脑子清楚点,认真苦干,就过得去。”在巴金和李健吾等很多长辈的帮助下,马小弥刻苦钻研,翻译了多部世界名著,受到好评。
  马小弥的女儿香香文化水平不高,心浮气躁,时犯错误,曾在巴金身边做些零碎工作。巴金并没有一味照顾人情,在给马小弥的信中说:“我希望她好好地工作,让大家看看她是什么样人,用自己的工作和表现,取得信用,我相信她能办得到。对自己严格,我们应当这样做人,你怎样看法?”为了表示态度的严肃和郑重,巴金在信件的末尾并没有如从前一般署名芾甘,而是改用“巴金”。巴金对马宗融后代的悉心爱护和谆谆教诲可见一斑。
  生 活
  马小弥、马绍弥姐弟俩走进了巴金的家,也融进了巴金一家的生活。《万金集》中的文字无处不散发着生活的温暖气息。小弥和绍弥住进巴金家时,在霞飞坊居住的他们生活并不宽裕。巴金的稿费来源断绝,家人又没有积蓄,两个孩子的到来更使得巴金一家捉襟见肘。实在没有办法时,萧珊就把自己的一条金项链剪一段拿去卖,“一旦经济上有了好转,李伯母又舍得请我们去上海最著名的‘红房子’吃西餐,到俄国人开的伏尔加买点心”。
  巴金、萧珊的率真大方温暖了两个孩子的心。马小弥在书中亲切地唤巴金为“巴金伯”,巴金对朋友称马小弥为自己的“半个小孩”。马小弥长大后常常在通信中对巴金伯嘘寒问暖。通过巴金的回信,可以看出小弥给巴金邮寄或托人捎带过冰糖、果脯、豆瓣酱、童衫(给巴金的外孙女端端)和咖啡等各种食物和礼物,充满了生活的趣味。然而,仅有一次小弥的“好意”被巴金严厉地拒绝了。那就是1981年巴金准备去法国参加第45届国际笔会,马小弥担心巴金伯伯没有外汇,就想托朋友和自己远在法国的舅舅罗世安给伯伯寄些外汇。巴金收到信后十分气愤,“我这次出国,不想买东西,也不用花外汇”,“我出国要按规章办事……不要给我帮倒忙”。巴金的正直为后辈树立了榜样,马小弥满心惶恐,连忙认错。
  疾病与死亡
  生活不尽是美食与欢笑,每个人都会面临疾病与死亡,更需要亲人的抚慰。1974年10月21日,马小弥开始留存巴金寄来的第一封信,就讲到了巴金“这几天牙齿发炎,时时在痛,虽然不厉害,却也影响看书和工作”。在1975年12月30日的信上,巴金写到自己前些时候在治眼睛,最近又患感冒,一直没有好。1980年11月12日,巴金又写到自己身体不好,容易感到疲劳,写字手抖,而且感到吃力,字越写越小,越写越慢。1981年1月30日,巴金的信上写到几乎全家都患病毒性感冒。1982年5月7日,巴金寫信告知马小弥自己背上生了个囊肿,要做一个小手术。1986年7月,马小弥到上海看望巴金,“见伯伯,谈得最多的是‘疲倦’”。
  晚年的巴金被疾病困扰,向孩子们频频诉说病痛或许不能减轻肉体受到的折磨,但是在言语、文字的交流中得到的关怀却如同温暖的溪流一般,抚慰着老人的心田。
  同时,巴金也关心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马小弥在干校劳动时,因为下水田劳动时间过长,得了腰痛的病。巴金得知以后,介绍一个经验丰富的按摩师给小弥。医生按摩病人脊背的时候,要求病人有痛要喊出来,这样才能知道哪里有病。于是小弥和一同治病的人不断呻唤起来,“巴金伯拄着手杖一边踱步一边叹息,似乎比我们还受煎熬”。父女俩通过交流身体的病痛相互扶持,共同抵抗病魔,展示了生命意志的顽强。巴金晚年患帕金森症,不仅身体虚弱,容易劳累,手更是抖得厉害,写字十分艰难。马小弥写道:“他拿笔的姿态,因为要特别用力,像拿毛笔一样竖起来。可敬的伯伯!”巴金以永不凋谢的青春精神鼓舞着后辈。
其他文献
12月5日,“行千里-致广大”2018年四川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年展在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美术馆开幕.此届教师作品年展集中展出了全校专业教师的代表性成果346件作品,分别来自全
期刊
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历来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现今,档案利用服务工作进一步受到高度重视。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无论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王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西南林业大学羽毛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时数、成绩考核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进一步促进西南林业大学羽毛球课程的开展及更好的推动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提供佐证。  关键词:西南林业大学;羽毛球;课程设置;现状  *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立项课题--《比赛教学法应用于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编号:yb201129
“腰若流纨素”之句出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诗。清代吴兆宜注此句为,“若”一作“著”。“若”“著”两字意义截然不同,前者为“好像”意,后者则为“穿着”意。受此影响,对于“腰若流纨素”之句的解释,历来亦颇多分歧,诸家或释为“好像”,或解作“穿着”。人教版教材译此句为“腰束纨素的带子,光彩像水流一样晃动”。译文将“若”译为“穿着”,但并未给出理据,并且将“若”字原有的“好像”义杂入。此种释义游离于“若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由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中国网图片中心共同主办的“河北影像双年展2018”近日在河北石家庄鹿泉区食草堂艺术园区开幕.此次双年展场馆面积6500平方米,展期100天,是
期刊
桑建国/百年回望中国画175cm×200cm桑建国/看得见长江的风景中国画178cm×96cm 2008年桑建国/风行中国画172cm×96cm 2006年  第一次在报刊上看到桑建国的作品《我们到哪里去》时,我以为他是位时尚前卫的年轻人。后来我参加“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高层论坛,得以与他见面,才知道生活中的桑建国原来是位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的中年画家。那一次,他的作品《家》获得了金奖。论坛发言时,他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大批难民流离失所,涌入关内。难民的救济与安置成为国民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于是有东北难民移垦西北的计划与提议。本方案的筹划者柳国明是著名留美农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