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明明语速极快,口才很好,思维转速高于常人;他说话带着江南人的斯文,却是地道北京腔,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兼具两个城市的个性,正是受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黄明明显得与众不同。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之后又获美国芝加哥商学院硕士学位,踏着名校一路走来,令许多人羡慕不已。而他却放下“出身”的优越,白手创业,2000年创立B-to-B门户网站MandaChina.com失败后,2004年创立ZCOM电子杂志,2007年时,他已是趋势媒体集团总裁,集团旗下包括网际快车、Myrice、ZCOM。
现实名片:
35岁,上海人。
前后创业两次,2004年创立ZCOM。
趋势媒体集团CEO。
理想名片:
自由自在的旅行者;
天为穹地为庐的思想者;
点燃理想主义光芒的进取者。
关于“创业”那些事儿
黄明明看创业
这两年创业市场发展非常快。在最近的五、六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的风险投资不光是对中国的市场感兴趣,更设起办事处,国外大的企业也都进入到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大环境。
但作为创业者和创业项目来说,拿到投资的多少以及是否能够拿到投资并不是衡量创业成功的唯一标准,好的项目是花最少的钱却得到最大的利益。上市也不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它只是完成了另一种方式的融资,所以每个人定义的成功是不同的,要给自己一个更明晰更切合的目标。
?如果只是为了赚一笔钱,那可能很难在这个行业中坚持下来,因为不管前期的工作做得多么充分,还是会有预想不到的困难,如果没有持续的热情和明晰的态度是很难坚持下来的。真正的热情不是激情,只有做喜欢做的事情才能热情不灭。
咖啡豆放进咖啡机,摁下按钮,不加糖也不加奶,要的是细品杯中的细腻与苦涩。套上T-Shirt, 下楼、上楼,六七分钟后就出现在办公桌前。
黄明明的家就租在公司隔壁,再拥堵的交通也不会影响他的准时,衣食住行在方圆两公里内都能解决。几乎不需要什么调试,就进入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状态。
黄明明说自己没有走寻常路,因为商科出身的他,大多数同学都在顶级的咨询公司、投行工作,坐商务舱,住五星级酒店,八小时内拼命工作,享受八小时以外和度假的乐趣。而当时刚毕业的黄明明没想太多,在Boston Consulting Group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师,虽然那里工作强度之大是业界闻名的,但只能建议而无法决策公司命运,在他看来就是纸上谈兵。没有为自己顺理成章三五年后的高管生活设想,他强烈觉得自己对事业的热情需要更大的空间,于是一猛子扎进了这个高风险高压高危的创业大军中。
第一次创业,是在美国读MBA时,看到新浪、搜狐的蓬勃发展,黄明明和很多同学一样按捺不住,他写好了厚厚的提案,开着车,开始在美国的沙丘路(Sandhill Road)上挨家演讲。就像华尔街是股市的代号一样,“沙丘路”代表着美国的风险投资业,想从那里拿到投资,机会与挑战并存。但那时,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没有兴趣,甚至对金融街二十公里以外都没有什么投资热情。当黄明明在台上侃侃而谈半个小时B-to-B项目时,一位投资者竟然睡着了,那是他经受的从象牙塔到现实的莫大打击,也是记忆中最尴尬的经历。好在,黄明明的达观与敏锐让他看到了另一面,中国这个被忽视的市场急待被开发。坚定了这个信念,他对建立中国与外界沟通的网络项目更有信心,也许就是这份激情和坚定,让一个VC的投资者相信这样一个年轻人一定可以成功,恻隐之心作用下,给予他和他的团队300万美元启动资金。
拿到这笔钱,黄明明回国创业,挖掘这个巨大市场潜力的抱负却被大多企业老总连上网都不会的现实击碎,甚至于,他还要苦口婆心解释互联网、教人打字,理想的定位与现实的推行落差太大,公司一天天在烧钱,烧入填不满的无底洞,公司业务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发展,300万连个水花都没有溅起就夭折了。
巨大的涟漪却是在黄明明心中。认识到阳春白雪合者颇寡,他找到了从中国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老廖,并加入老廖已经经营了一段时间的265网站。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干得有声有色。一年多的积累,他对互联网力量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更积累了很多资源,有形的像钱,无形的像人脉和经验。
2004年,他决定再一次创业,项目是ZCOM电子杂志,认同媒体巨人默多克对平面媒体的预言,他看好电子平台的趋势,找到了有电子杂志制作经验的合伙人,用VC更熟识、更认同的方式去融资,他第一轮就拿到了1000万美元投资。目前,ZCOM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杂志平台,提供时尚类网络电子杂志,还收购了Flashget和Myrice,在去年发展为趋势媒体集团。
公司目前还处在发展期,黄明明要处理太多紧急事件,压力无法避免,有时坐在办公桌前,会有瞬间想逃的冲动,但向南向北、向东向西看看,都是高楼耸立,最好的排忧方式就是联络下那些志同道合的发哥发弟。记忆中,最奢侈的假期只有四天,那已经是他给自己放的最长的假。
他有理想主义者的精英思维,别人做公司多是为了上市,但他说让人们的习惯发生改变远比那些来得有意义得多。黄明明最大的骄傲就是在06年收购的Flashget,这个全世界219个国家在用的软件,带给他很多期望和不可能的可能。想像一下吧,每个人的电脑中都有一个Flashget,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途径。
“满怀激情和执着去落实心中的美好憧憬该是每个人的梦想吧,” 所以走上创业的道路在他看来顺理成章。但很难看出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却是极大的热情率性,这股执着和别无旁骛让他的成功来得单纯、来得快速。明明强调他创业的热情不是激情,而是持久的动力,不会瞬间而逝,那股子劲头会一直持续,延展到他生活的每个角落。
曾经获得07年互联网最佳演讲者,无数次面对风投犀利质问骁勇善战的他,生活中却没有丝毫巧舌如簧的影子,没有那戴着面具经营生活企业家的八面玲珑,很自然,很真实。
不会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而削减对生活的热情,黄明明即将要背起背包,挑战极限户外运动,住青年旅社,和大伙同吃同睡,去体验未知。想起电影《叶落归根》中夏雨的出境,背着旅行包,骑着山地车,专业的装备中还有咖啡壶,纯纯的咖啡豆 ……
他有理想主义者的精英思维,别人做公司多是为了上市,但他说让人们的习惯发生改变远比那些来得有意义得多。黄明明最大的骄傲就是在06年收购的Flashget,这个全世界219个国家在用的软件,带给他很多期望和不可能的可能。
DIALOGUE创业者面对面
《风尚志》:投资者最看中你的什么?
黄明明:我的热情。
《风尚志》:选择了创业,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黄明明: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风尚志》:作为管理者,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
黄明明:人。一个好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成功是因为一个团队,失败也是因为一个团队。
《风尚志》:怎么看传统媒体和电子媒体的发展趋势?
黄明明:如果说第一代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纸质媒体,那么现在宽带的应用会颠覆电影、电视等发行渠道。央视现在的受众年龄结构较高,实际上他们没有太强的消费欲望,而真正消费能力强的人多是互联网使用者,所以投钱央视做广告算不上明智,它的萎缩是必然的。
究其根源,互联网已不再是内容接受的频道,而是内容产生的平台。
《风尚志》:对于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你最有发言权,你更喜欢哪个城市?
黄明明:我从大概两岁的时候就被人问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两个城市是中国最有意思的城市,代表不同的文化。我欣赏上海的服务意识,软件的配备,人的素质;北京独特的文化更吸引我,北京人很有意思,话题天南地北。
《风尚志》:你最希望拥有的才华?
黄明明:创造力和想象力。我特别喜欢看科幻的电影,太多东西让我心旷神怡。
《风尚志》:你是理想主义者吗?
黄明明:是。很多事我追求完美,但在别人眼里却是“不现实”。
《风尚志》:你最欣赏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黄明明:勇气!勇气反映在很多层面,在利益面前,道德面前,压力面前,以及是否有勇气去放弃。现在,社会上会有男性去傍富婆,我觉得这就是缺失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体现。
《风尚志》:你生命中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黄明明:失去朋友。
《风尚志》:你最喜欢的城市?
黄明明:我说不出来,我能从每个城市中发掘它的优点,都喜欢。
《风尚志》:你认为年龄对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黄明明:财富。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精彩的经历和阅历。
《风尚志》:对你影响最大的书?
黄明明:《亚洲大趋势》,作者是约翰•奈斯比,他在1999年就说,未来20年是亚洲的世界,西方发达国家要了解中国。所以我想搭建起这个桥梁,愿意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