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孤独者的自白

来源 :少男少女·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uex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在岛屿上观看着日出日落,潮来潮去,花开花落,观看着星辰的移转,观看着生命的来去和变迁。”这是蒋勋在《岛屿独白》开头时讲的话,也是这本书最真实的基调。这是一本记录孤独的书。在因疫情留在家中学习的时间里,我读这本书时,仿佛就与另一个自己对白,产生许多细小、片段的思考,这些思考对于我来说,很珍贵。
  首先,我喜欢岛屿这个词。岛屿,是一个博大的地点,也是很有颗粒感的单位,却在蒋勋的笔下变成了孤独者的栖居所。正如他所说,《岛屿独白》是他最爱的一个孩子,承载着蒋氏美学的初衷。有点像在写小说,有点像写散文,但大部分时候,蒋勋是在用写诗的心情写这本书。他凭着自己,一个孤独者的灵魂,构造和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白空间。
  《岛屿独白》这本书,理念上的主人公应该是伊卡。在我浅薄的理解里,也应当是蒋勋本人。一座与世隔绝的岛屿,嗜毒品者、嗜杀者、啃夺权利者、嗜好爱欲者在岛上生存繁衍,一代又一代。我常常想,这就是蒋勋心目中对社会现象的具象化放大,使丑恶的更加丑恶,使荒诞的更加荒诞,但这也使细微的美好荡然无存了。强大的政府存在,弱小的歌者存在,但这些存在都不是重点,在虚无的空间里,岛屿上方始终弥漫着淡淡的孤独意味。
  2
  很能引起我注意的一点是:动物这个意象在书中反反复复的出现。章节中,有《狗》《孑孓》《杜鹃》《鱼》《孔雀》《马》等,平常生活中这些奇怪又另类的组合,只有置身于孤独中的人才能读懂。在《狗》这个故事当中,作者首先讲述了城市即将被狗占领这样一个荒谬的预言,然后通过对伊卡和女子在家门前如同狗一样被人窥视的肮脏行径,真实地重塑了人与狗之间并不鲜明的界限。“城市逐渐被流浪狗占据了”,开头轻描淡写的一句,其实就是答案。孤独的人与流浪的狗,肮脏的行径和流浪的力量,被窥探的和正在进行的,每天都在城市中上演,只不过是角色的转换。最后一句“伊卡无端地想起了城市未来的后裔”正是开头第一句,人狗之间,不过语言;孤独和平常之间,不过留白。
  而我最喜欢的动物篇则是《杜鹃》,不同于其他几篇对于人性具有讽喻意味的故事重塑,《杜鹃》带给读者的更多是甜腻中的鲜血滋味。“可以比较安心了,不管是静看赞美或是静看辱骂。河边水鸟行走的姿态,啄食的姿态,每一步一次停栖顾盼的姿态,都使我专注,仿佛天荒地老,它一直是这样一步一停栖,一步一顾盼。”开头白描式的心情独白,带有《诗经》意味的循环往复,像一条平静又不宁静的河流,冲刷着内心的陈年污垢。而全篇来看,并非是追求一个完整的具有情节的故事,更像是模拟岛民心理又恰到好处站在局外的自省或嘲弄。反复的疑问,反复的解答,在岛上,不快乐是由什么创造的呢?是迫切地寻找答案造成的。“我们终其一生。只是在一个巨大的不可知的‘现象’前做‘瞎子摸象’的工作吧。”这是蒋勋给出的答案。这也让我开始思考,孤独,只是一个人具有哲学意味的遐思吗?恐怕不全是。蒋勋具有前瞻性和前卫性的,恰恰是运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书写:独白。
  空谈孤独,利用人群创造孤独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单凭一个人创造孤独,确实是一件精妙无比又神奇无比的事情。故事已过半,杜鹃鸟还没有出现,但似乎我们心里的杜鹃鸟,却已经唱至黎明。终于,作者写到“花在一蓬蓬开放了。在岛屿明亮的春日阳光里,它们的名字叫做杜鹃”。所以,杜鹃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吗?不尽然。结局,当作者“触碰”身上的花瓣的时候,留下了最后一句独白:“伊卡,一整个季节都在宣告生命的美丽,那瞎子深幽阒暗的瞳眸中,也只为此留下了清明的泪水。”只流下泪水,答案依旧是孤独。
  3
  除了散文性的动物篇描写,作者也聚焦了具有情节的荒诞世界。在《扶桑花》中,谈论了逝去的美丽和城市遗失的道德。在岛上部落,女子们往往戴上扶桑花,遮住自己因为被赞美而羞红的脸颊。伊卡深知而恪守着这项美德,他高声地赞美着路过女子的美丽,却不料被她们喊“狗”。在一个晚上,伊卡目睹了城市男子在女子的额前贴上写有数字的白纸表达赞美,终于明白了错的不是他,而是这个世界,这个扶桑花凋零的时代。蒋勋自称美学家,我想是有道理的。这是一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实验性尝试,孤独和美同时存在,却从来不矛盾。
  读完《岛屿独白》也让我认识到,遣词造句真的是一种天赋。在简嫃笔下,“台北有一种诡异的胭脂体味,仿佛一块混合各式花精的香膏,无意间掉入发皱的废池塘,慢慢在雨淋日晒中舒放,活起来,云腾腾地蒸出妖雾,学会俘虏路人,让他们在狂野与守旧之间受苦、在混沌与清明中轮回、痴恋与遗忘里缠缚、在神圣与庸俗的夹缝喘息、背弃与归航间踯躅、在绝望与憧憬中不断匍匐。”十九年,蒋勋在这样的地方学会奔跑,创造孤独,创造一座会飞的岛屿。蒋勋通过大量的象征和比喻,通过孑孓似的口吻叙述,通过人生阅历的雕镂和重塑,让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质和社会的寓意。蒋勋的笔调,有点像沾着薄荷味的蝴蝶刀,不紧不慢把事件和人物的心理剖析成闪光的芒草花,不慌不忙地携起你的手,把你引入这场因孤独的缘故而产生的对白。
  4
  疫情时上网课的日子里,我常常会思考未来,常常思考当下所处的社会。《岛屿独白》中的某种感受,似乎在慢慢给我答案。《宠物Ⅰ》中,狗被社会驯服成绅士的存在,彬彬有礼。但是却丧失了本性,没有了愤怒的权利,这就是真正的悲哀。在面临灾难时,各种声音充斥着,人类似乎無法独自思考,我们很容易被裹挟着前进,无法自制。在后疫情时代里,更多的思考涌进我们的脑海,当社会存在矛盾和问题从黑暗的角落里钻出来,暴露出来了,在太阳的照射下能否蒸发干净?我们自己又能够被看见,看见自身的黑暗,并愿意走出去,寻找光明。
  孤独的自白,让岛屿的距离逐渐靠近。可所有的经历告诉我,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世界从来都不属于谁,唯有勇敢地飞翔和执着地追求真理才能铸就光明。只有当我们学会尊重自然,克己私欲,接受规则,才能让置身于岛屿中的独白成为众生的合唱。
  谁在聆听孤独者的自白?我,你,全世界。
其他文献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多谓语句式现象,基于文本特点与句内逻辑,分析了相应句式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了三个翻译策略,以期对此类结构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帮助.
《福州新闻》作为福州广播电视台开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档时政新闻栏目,是公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地方时政议题的窗口.在融媒体语境下,《福州新闻》在创新传播形
伴随着党的宣传事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历程中,独具中国特色的播音教育事业逐步形成.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纪念人民
英语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作为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研究表明,3~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做好启蒙英语教育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学界对启蒙英
在《野草在歌唱》中,服饰是作者多丽丝·莱辛书写社会现实、表达社会忧思的重要载体之一.着重分析了小说中的服饰是如何再现20世纪中期非洲的殖民权力关系变动的.服饰是人们
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人有责,人与自然要想和谐相处,应减少砍伐树木与掠夺生态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批评已有一定影响力,通过一些生态批评的英美文学作品,给人类敲
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分别从词汇、句子两个层面,对《易经》18个英译本开展翻译风格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译本的翻译风格基本一致:译词选用合理,句式结构难度适中
5G技术赋能下的新闻传播业将迎来重大变革,新闻传播原有的模式和格局将被打破.短视频新闻的异军突起,智能5G+VR的全景直播新闻常态化,从新闻内容生产、新闻网站建设到新闻内
随着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5G技术加速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方位深度连接,进一步加快了媒体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媒体资源整合进入加速
1800年前后,普鲁士开启了教育改革.在当时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古希腊“完人”与普鲁士“修养”的融合构成了德国大学的教育使命.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这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