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有话好好说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年幼时,父辈要我们“有耳无嘴”,久而久之,我们习惯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哭泣、发怒、倾诉为可耻。为人父母之后,我们常无意识地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打压孩子的情绪宣泄。对孩子的想法,我们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来质问、责问、诘问,却不擅用同理心和好奇心来好好提问。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改善亲子沟通,家长们就要学习和操练“有话好好说”。当孩子激怒我们时,不要说出最先闯入我们脑海的话;在发火动粗之前,先问几个问题,“为什么”“真的吗”“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反思一下我们发怒的缘由,改变惯性思维,会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对婴儿也要“有话好好说”
  (陈女士,26岁,全职妈妈)
  一天,我发动车子时,看到一个小孩猛冲向车尾!千钧一发之际,男孩的母亲尖叫着将他抓住。我连忙下车查看,料定她要将儿子狠揍一顿。不料,惊魂未定的母亲在道歉后,只是问:“你是不是怕你的皮球被车轧到?”
  得到孩子肯定的答复后,她又问:“我这样尖叫抓你,是不是把你吓到了?”
  孩子点头扑向母亲怀里,母亲开始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吓坏了,现在我的心还在怦怦乱跳。”孩子乖巧地道歉,保证再遇到类似情况会小心。看到这对母子间融洽的关系,我与她小聊了一会儿。我们小区的深水湖边,常有孩子偷偷去玩。家长一般是把孩子强行拉走,并用“水妖湖怪”吓唬他们。我请教这位母亲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坠湖的危险。她说:“我特意带孩子去湖边,向他演示石头、玩具掉入水中的情景,东西往往会沉入水底。我让他捏住鼻子体会窒息的感觉,并让他把脚伸进湖水里。玩够了,我要他保证每次来都让大人陪伴。”
  我好奇地问:“他从没偷偷来玩过吗?”
  她说:“通过愤怒和恐吓让孩子不再重复危险行为,是无效的。如果孩子执行禁令是出于恐惧的话,孩子长大后定会用叛逆的方式与父母对抗。就像今天这样,我让孩子体会我的感觉,并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我保护。”
  这位母亲新颖的教育理念吸引了我,我们很快成为了朋友。那时候,我3个月大的女儿每夜醒来数次,尖叫哭泣。作为新妈妈,我很受挫,不知如何分辨女儿的情感需求。这位母亲建议我反思自己的焦虑源头——我是否认为女儿哭意味着妈妈失职?是否怕老公、婆婆的质疑?情绪是否总是被女儿左右?
  她建议我自我调适,改变态度。在一个不眠之夜,凌晨1点,我哺乳后将痛哭不止的女儿抱在怀里。我放弃从前那些“尝试转移她注意力”的种种努力,告诉自己:“耐心点儿,或许她想发泄一下,或许这是她跟我交流的方式。”
  我轻拍女儿,用柔和的声音说:“宝贝,我知道,我知道。”当她哭得更凶时,我保持心平气和:“宝贝,妈妈爱你。”女儿哭得越来越凶,当她抽泣喘息时,我重复鼓励肯定的话。小家伙似乎听懂了我在说什么,她压抑很久的哭声爆发了。那天,她哭了整整1小时。我劝退公婆,独自陪着她。
  哭够后,她没像从前那样精疲力竭地睡去,反而机灵快乐地醒着,并看着床头的摇铃做出心满意足的表情。当她吃饱喝足、安静睡去时,奇迹发生了!此前每隔3小时就要吃一次奶的她,竟美美睡了超过4小时。
  从那天起,女儿每天睡前都在我怀抱里哭一阵。我如法炮制,让她尽情发泄。她哭泣的时间越来越短,夜醒的次数越来越少。10个月大时,她能睡一整夜了。对我这个筋疲力尽的新妈妈而言,这是多大的福祉啊!
  女儿的改变验证了那位妈妈的智慧。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不能靠打骂和威吓来管理。对婴儿“有话好好说”,不是老人所谓的“哄孩子”。后者只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为孩子不哭就万事大吉;而前者是引导宝宝表达压抑的情绪,让她在被爱和安全感中把不良情绪全部发泄出来。
  孩子不再是“程序员”
  (王先生,35岁,软件工程师)
  编程基本功让我能迅速识别程序漏洞,将其修复。然而,为人父后,我发现自己不自不觉中就滑入了5岁儿子“编”的程序里。他用一些举动启动程序,我与妻子就不由自主地产生反应。
  举例来说,儿子跟小朋友说:“我知道怎么在1分钟里让我妈尖叫。”然后,他拿番茄酱倒在钢琴键上,我妻子果真在1分钟里发出了歇斯底里般的尖叫!
  如果说妻子感性的话,我这个理工男也不能幸免。儿子总在我看电视时玩遥控器,警告一次、两次甚至打几下屁股,基本没用,他会换一种新玩法,比如发出尖叫、挡住屏幕,我在10分钟之后会彻底失去耐心,拂袖而去,将他丢给束手无策的妻子。
  某天读报,一组漫画映入我的眼帘。画中一家人出游时遇到车祸,警察盘问谁在开车,爸爸指妈妈,妈妈指孩子,孩子指宠物狗。画家幽默地提醒我们,现代家庭的问题在于擅离职守甚至推脱责任。如果我把教育职责全丢给妻子,她又顺着儿子的思路走,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为此,我找幼教专家进行咨询,并按照专家的指点阅读了娜奥米·阿尔多特的《养育孩子,一场温暖的修行》一书。书中提出了SALVE(Separate分离-Attention关注-Listen聆听-Validate肯定-Empower鼓励)概念。对我来说,“分离”这一步是最难的。我必须对儿子的反应慢半拍,并且审视自己,克制那些在脑海里盘旋的想法,咽下那些已涌到口中的话语,理智地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比如,儿子干扰我看电视时,我的自动运行程序是“愤怒——警告——打骂——受挫感——怀疑自己——郁闷离开”。我不由自主地给儿子贴上“捣蛋”“欠揍”“无可救药”等标签,却从未反思这些标签是不是真实的?我从未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爸爸怎么对我?”
  于是,我和妻子彼此监督——在抓狂时,不说最先闯入脑海的话。相反,我们要像程序员一样冷静地对电脑喊“停”的同时,积极寻找Bug(漏洞)所在。妻子意识到,孩子带给我们的焦灼感或恐惧感,背后隐藏的是我们童年时的受伤经历。比如钢琴一事,妻子从小在棍棒威逼之下练琴,有心理阴影。所以,儿子表现出对钢琴的亵渎,她就会发飙。当她认识到这一点后,便能克制自己,平静地说:“你想引起我的注意,对不对?不过,这种方式不好,你必须自己清理。”   我也意识到,要让孩子停止纠缠、索取,我要做的是满足而非无视他的需要。或许,儿子小小的固执的心灵里,藏着“和电视抢爸爸”的想法。于是我问儿子:“你希望爸爸怎么安排晚上的时间?”儿子的建议有些无厘头,比如让我陪他看动画片、将遥控器交给他、让大人看电视时随时停下来陪他玩……我肯定他的想法,也告诉他“保护视力”“爸爸妈妈需要自己的娱乐”“忽大忽小的声音对听力有害”等事实。最后,我们商量出方案——看电视之前,大人先陪他“不被打扰、按他心意、自由自在”地玩一刻钟。这一刻钟,我们放下大人的架子听他指挥,让他感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在我们看电视时,他就会安静地玩玩具。
  其他问题,我如法炮制。当他弄脏屋子时,我先说:“真有趣,把铅笔屑洒满桌子”,然后再让他清扫;当他打人的时候,我先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可以告诉我怎么回事吗?”然后要他道歉,教他管理情绪的方法。这并不是说我支持儿子不讲卫生或打人,而是让他先感觉到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关注他,爱他,渴望了解他。
  以前,我在育儿方面存在误解,认为儿子到了某个年纪就应该有礼貌、爱干净、文质彬彬。我根据孩子的表现,衡量自己是不是好家长。不知不觉中,儿子觉得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只爱表现好的小孩。越这样,儿子就越叛逆,时时刻刻跟我对着干。当我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实践“SALVE”步骤时,我可以像优化程序一样,跳出糟糕的第一感觉!
  举例来说。一天,我回家时发现地上到处是水。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又在搞破坏。我怒吼:“你给我过来!”当我吼时,我意识到自己被既有“程序”套牢了。于是,我去洗手间深呼吸,将愤怒的感觉与这个事件分离开。我问自己:“真的吗?孩子真是故意惹我生气吗?”
  我忽然想到小熊维尼动画片的情节——维尼以为小驴的房子应该是一堆木头,于是他将房子拆掉,给小驴“重建”一座房子。这个情节帮我跳出糟糕的程序模式,并且启动新的程序。我问儿子:“地上的水,好玩吗?”他说:“我想拖地,但弄不干拖把。”
  我问儿子:“今天过得怎么样?除了拖地,是不是其余的事情都很开心啊!”儿子面露轻松,侃侃而谈。家庭气氛恢复愉悦,我再教他如何拧干拖把清洁地上的水。一场可能发生的父子冲突就此化解。
  不责问、不质问,有话好好问
  (周先生,儿童心理学博士)
  很多家长存在“婴儿哭泣是无理取闹”“哭多了会得疝气”等误区,一心想给孩子止哭。除了哄骗、吓唬、转移注意力外,家长很少站在婴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哭泣。婴儿或许有“怀念温暖的子宫”“对身体感到无助”“悬挂在上方的大脸真恐怖”等想法,需要家长换位思考,温柔对待。故此,我们要效法案例中的陈女士,不要忙于解决问题,也不要阻止宝宝表达自己,而是怀着爱心、包容、温暖和理解与孩子交流,允许孩子通过哭泣来发泄不良情绪。伴随着成长,孩子会明白:强烈的情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用羞耻和害怕。
  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家教误区——家长被孩子强烈的情绪所操纵。一个小家伙发现自己的尖叫足够响、哭声足够长就能为所欲为、心想事成,那么他会逐渐怀疑父母的权威,并以自己的方式来“操纵”父母。王先生的案例就让我们发现,孩子成了亲子关系的程序员。幸好夫妻俩及时反省,摆脱了错误的思维模式,才让亲子关系恢复正常。我再举一个例子:
  一次咨询中,有家长抱怨说:“我家小孩好作,香蕉断了,她大哭;积木倒了,她撞墙;衣服脏了,她尖叫。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让她抓狂……”
  我问:“你怎么反应?”
  她说:“我给她新香蕉、帮她搭积木、给她擦衣服……给她零食和玩具。”
  我说:“你的反应表明你认为女儿无力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焦躁的人是你。女儿因为受你的情绪感染,也跟着不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位家长不明白:婴幼儿在乱发脾气时,内心仍渴望父母的引导,想依靠成人的力量化解太过受压的情绪。所以,父母们不要盲目给予补偿,不要放弃大人的领导权。家长们要牢记“有话好好说,地位不能变”的原则。我们应当温和地陪伴与关注孩子,但不许他(她)用强烈的情绪改变事实、颠倒关系。当情感宣泄的需求满足之后,我们要探求孩子原本的意图,教孩子更好的情绪管理方法。
  我向家长推荐“三个层面提问”的方法。首先,询问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其次,如果按照孩子的想法,结果会怎样。再次,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可以怎么弥补与改善。举例来说:
  哥哥弄坏了5岁弟弟的画,弟弟号啕大哭。哭完后,妈妈进行第一层面的提问:“哥哥弄坏你的画意味着什么?你觉得哥哥不喜欢你的画?”弟弟点头,并补充说:“哥哥总笑我画得糟。”
  这时候,妈妈肯定弟弟的感受:“这真让人伤心。”再问第二层面的问题:“他笑你,你就真画得糟吗?”弟弟思考后说:“老师说我画得不错。”妈妈拍拍弟弟的肩膀,表示鼓励,接着问:“如果他没弄坏你的画,你现在会怎样?”弟弟边说边哭:“我早就去小明家了,我们约好的。哥哥害我迟到了……”
  接着,妈妈进行第三层面的提问:“现在还来得及吗?你要我陪着去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妈妈继续问:“你以后要把画都锁起来,还是跟哥哥谈一下?或者有更好的想法?”弟弟抽泣了一阵子,做出了先找小明玩的决定。
  晚饭后,妈妈提起这件事时,弟弟竟兴高采烈地说:“我打算再画一幅,比那张更好!”
  在这个假设的案例中,妈妈用“三个层面提问”帮助幼儿从过大、过强、毫无头绪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在具体实践中,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提问越要具体,追问越要耐心。
  第一层面的提问,帮孩子充分表达感受,帮家长读懂孩子的思想。很多时候,幼儿会赋予某件事特殊的意义。这种虚构的意义(而非事实本身,就如弟弟认为哥哥弄坏画是讥笑一样),常是幼儿受伤的真正原因。
  第二层面的提问,帮孩子认清现实,意识到有些事情无法改变(比如画破了、约会迟到),或者超出控制(比如天气变坏、火车晚点)。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孩子的目光从过去转移到未来。
  第三层面的提问,启发孩子“最糟糕的情况不过如此,或许我还能做点什么”,从而帮他们变得乐观豁达、发挥创造性,理智地做出选择,解决眼前的困难。
  我个人认为,中国家长习惯了责问与质问,要改变这种沟通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提问”入手,虚心探求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内心感受。只有家长学会倾听与理解,孩子才能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深层想法,反思引起这些想法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犹太民族有句箴言:“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有技巧地提问。”如果我们应用这句话来对待孩子,那么情绪的暴风骤雨过后,他们便能很快从怒气与泪水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勇敢、更理智、更有自控力。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买房前爱看商品广告,买房后爱看招聘广告。  买房前逛商场满载而归,买房后不逛商场了。  买房前购物毫无计划,买房后反季节购物。  买房前远的地方开车,近的地方打车;买房后远的地方坐公交,近的地方骑自行车。  买房前一年三游,买房后三年去市内公园一次。  买房前家里时尚潮流杂志成堆,买房后只看电视。  买房前养的宠物常能吃到海鲜,买房后人偶尔能吃到海鲜。  买房前基本没进过菜市场,买房后基本没进过饭
期刊
黄芪、白术各20克,茯苓、金钱草、桃仁、赤芍、牛膝、生地、柴胡、石韦各15克,当归、川芎、枳壳各10克,甘草8克,红花6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治肾虚腰酸  女贞子9克,桑葚子、旱莲草、枸杞子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连服7日。  (英特)
期刊
心语姐姐:  我和老公结婚5年,有个3岁的女儿。他平时对我很好,对家庭也很负责,但女儿7个月的时候我发现他在KTV找了一个小姐。我很伤心。他向我认错,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事了。但两年后我发现他又找小姐了,而且不止一次。心语姐姐,我现在很为难,不知道要不要跟他离婚?  文慧  文慧妹妹:  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但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的感受和选择。  如果你觉得,再和这样的人过下去难以
期刊
日前,国土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在全面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同时,把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范畴。这意味着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在城市里一样,也是不能随随便便就征收的,需要确保所有者的利益。有关专家分析,这项政策出台的最主要意图是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  (摘自2015年1月26日中国广播网)
期刊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起草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感受。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尽量缩短在医院就诊时间。至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者的50%。  (摘自2015年1月29日《京华时报》)
期刊
心语姐姐:  我性格开朗,但我老公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我自认为是个很讲道理的人,平时家庭生活里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和老公沟通。当然,他基本上每次也都是听我的。但现在我发现他越来越不爱和我沟通了,每天在家里也没个笑脸。我最讨厌这样的人了,有什么不痛快你可以说出来,干吗给人脸色看呀?心语姐姐,对付这种“闷葫芦”有什么好办法?  小白  小白妹妹:  我想,在你平时和老公所谓的“沟通”中,你心里想的都是怎
期刊
国家卫计委、财政部日前印发通知提出,今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摘自2015年1月30日《解放日报》)
期刊
60多岁的父亲娶了20岁出头的小房客,还生了儿子。人到中年的女儿认定这是一场骗局:因为父亲生前结过扎,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个孩子的身世有些蹊跷。父亲去世后,女儿登门与年轻继母争遗产,并将其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却出乎她的意料……老翁病逝留下娇妻爱子,失联女儿法院起诉争遗产  2014年12月的一天下午,北京市房山区某小区3号楼一户人家传来激烈的争吵声,邻居们循声过去看个究竟。  发生争吵的是陈老伯家,7
期刊
吃得太撑,人们会下意识地揉揉肚子,以缓解腹部不适。实际上,揉肚子在中医上也是一种按摩手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沈雁英介绍:日常按摩时,可以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顺时针方向揉,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揉。也可以用一只手,轻触腹部,以肚脐为原点由小到大地往外画圈。中医常有按摩36、72下之说,实际按摩中不必拘泥,但时间最好保证在5分钟以上,用力要适度,由轻到重,以微
期刊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日前表示,今后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摘自2015年1月7日《京华时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