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年幼时,父辈要我们“有耳无嘴”,久而久之,我们习惯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哭泣、发怒、倾诉为可耻。为人父母之后,我们常无意识地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打压孩子的情绪宣泄。对孩子的想法,我们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来质问、责问、诘问,却不擅用同理心和好奇心来好好提问。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改善亲子沟通,家长们就要学习和操练“有话好好说”。当孩子激怒我们时,不要说出最先闯入我们脑海的话;在发火动粗之前,先问几个问题,“为什么”“真的吗”“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反思一下我们发怒的缘由,改变惯性思维,会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对婴儿也要“有话好好说”
(陈女士,26岁,全职妈妈)
一天,我发动车子时,看到一个小孩猛冲向车尾!千钧一发之际,男孩的母亲尖叫着将他抓住。我连忙下车查看,料定她要将儿子狠揍一顿。不料,惊魂未定的母亲在道歉后,只是问:“你是不是怕你的皮球被车轧到?”
得到孩子肯定的答复后,她又问:“我这样尖叫抓你,是不是把你吓到了?”
孩子点头扑向母亲怀里,母亲开始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吓坏了,现在我的心还在怦怦乱跳。”孩子乖巧地道歉,保证再遇到类似情况会小心。看到这对母子间融洽的关系,我与她小聊了一会儿。我们小区的深水湖边,常有孩子偷偷去玩。家长一般是把孩子强行拉走,并用“水妖湖怪”吓唬他们。我请教这位母亲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坠湖的危险。她说:“我特意带孩子去湖边,向他演示石头、玩具掉入水中的情景,东西往往会沉入水底。我让他捏住鼻子体会窒息的感觉,并让他把脚伸进湖水里。玩够了,我要他保证每次来都让大人陪伴。”
我好奇地问:“他从没偷偷来玩过吗?”
她说:“通过愤怒和恐吓让孩子不再重复危险行为,是无效的。如果孩子执行禁令是出于恐惧的话,孩子长大后定会用叛逆的方式与父母对抗。就像今天这样,我让孩子体会我的感觉,并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我保护。”
这位母亲新颖的教育理念吸引了我,我们很快成为了朋友。那时候,我3个月大的女儿每夜醒来数次,尖叫哭泣。作为新妈妈,我很受挫,不知如何分辨女儿的情感需求。这位母亲建议我反思自己的焦虑源头——我是否认为女儿哭意味着妈妈失职?是否怕老公、婆婆的质疑?情绪是否总是被女儿左右?
她建议我自我调适,改变态度。在一个不眠之夜,凌晨1点,我哺乳后将痛哭不止的女儿抱在怀里。我放弃从前那些“尝试转移她注意力”的种种努力,告诉自己:“耐心点儿,或许她想发泄一下,或许这是她跟我交流的方式。”
我轻拍女儿,用柔和的声音说:“宝贝,我知道,我知道。”当她哭得更凶时,我保持心平气和:“宝贝,妈妈爱你。”女儿哭得越来越凶,当她抽泣喘息时,我重复鼓励肯定的话。小家伙似乎听懂了我在说什么,她压抑很久的哭声爆发了。那天,她哭了整整1小时。我劝退公婆,独自陪着她。
哭够后,她没像从前那样精疲力竭地睡去,反而机灵快乐地醒着,并看着床头的摇铃做出心满意足的表情。当她吃饱喝足、安静睡去时,奇迹发生了!此前每隔3小时就要吃一次奶的她,竟美美睡了超过4小时。
从那天起,女儿每天睡前都在我怀抱里哭一阵。我如法炮制,让她尽情发泄。她哭泣的时间越来越短,夜醒的次数越来越少。10个月大时,她能睡一整夜了。对我这个筋疲力尽的新妈妈而言,这是多大的福祉啊!
女儿的改变验证了那位妈妈的智慧。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不能靠打骂和威吓来管理。对婴儿“有话好好说”,不是老人所谓的“哄孩子”。后者只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为孩子不哭就万事大吉;而前者是引导宝宝表达压抑的情绪,让她在被爱和安全感中把不良情绪全部发泄出来。
孩子不再是“程序员”
(王先生,35岁,软件工程师)
编程基本功让我能迅速识别程序漏洞,将其修复。然而,为人父后,我发现自己不自不觉中就滑入了5岁儿子“编”的程序里。他用一些举动启动程序,我与妻子就不由自主地产生反应。
举例来说,儿子跟小朋友说:“我知道怎么在1分钟里让我妈尖叫。”然后,他拿番茄酱倒在钢琴键上,我妻子果真在1分钟里发出了歇斯底里般的尖叫!
如果说妻子感性的话,我这个理工男也不能幸免。儿子总在我看电视时玩遥控器,警告一次、两次甚至打几下屁股,基本没用,他会换一种新玩法,比如发出尖叫、挡住屏幕,我在10分钟之后会彻底失去耐心,拂袖而去,将他丢给束手无策的妻子。
某天读报,一组漫画映入我的眼帘。画中一家人出游时遇到车祸,警察盘问谁在开车,爸爸指妈妈,妈妈指孩子,孩子指宠物狗。画家幽默地提醒我们,现代家庭的问题在于擅离职守甚至推脱责任。如果我把教育职责全丢给妻子,她又顺着儿子的思路走,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为此,我找幼教专家进行咨询,并按照专家的指点阅读了娜奥米·阿尔多特的《养育孩子,一场温暖的修行》一书。书中提出了SALVE(Separate分离-Attention关注-Listen聆听-Validate肯定-Empower鼓励)概念。对我来说,“分离”这一步是最难的。我必须对儿子的反应慢半拍,并且审视自己,克制那些在脑海里盘旋的想法,咽下那些已涌到口中的话语,理智地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比如,儿子干扰我看电视时,我的自动运行程序是“愤怒——警告——打骂——受挫感——怀疑自己——郁闷离开”。我不由自主地给儿子贴上“捣蛋”“欠揍”“无可救药”等标签,却从未反思这些标签是不是真实的?我从未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爸爸怎么对我?”
于是,我和妻子彼此监督——在抓狂时,不说最先闯入脑海的话。相反,我们要像程序员一样冷静地对电脑喊“停”的同时,积极寻找Bug(漏洞)所在。妻子意识到,孩子带给我们的焦灼感或恐惧感,背后隐藏的是我们童年时的受伤经历。比如钢琴一事,妻子从小在棍棒威逼之下练琴,有心理阴影。所以,儿子表现出对钢琴的亵渎,她就会发飙。当她认识到这一点后,便能克制自己,平静地说:“你想引起我的注意,对不对?不过,这种方式不好,你必须自己清理。” 我也意识到,要让孩子停止纠缠、索取,我要做的是满足而非无视他的需要。或许,儿子小小的固执的心灵里,藏着“和电视抢爸爸”的想法。于是我问儿子:“你希望爸爸怎么安排晚上的时间?”儿子的建议有些无厘头,比如让我陪他看动画片、将遥控器交给他、让大人看电视时随时停下来陪他玩……我肯定他的想法,也告诉他“保护视力”“爸爸妈妈需要自己的娱乐”“忽大忽小的声音对听力有害”等事实。最后,我们商量出方案——看电视之前,大人先陪他“不被打扰、按他心意、自由自在”地玩一刻钟。这一刻钟,我们放下大人的架子听他指挥,让他感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在我们看电视时,他就会安静地玩玩具。
其他问题,我如法炮制。当他弄脏屋子时,我先说:“真有趣,把铅笔屑洒满桌子”,然后再让他清扫;当他打人的时候,我先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可以告诉我怎么回事吗?”然后要他道歉,教他管理情绪的方法。这并不是说我支持儿子不讲卫生或打人,而是让他先感觉到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关注他,爱他,渴望了解他。
以前,我在育儿方面存在误解,认为儿子到了某个年纪就应该有礼貌、爱干净、文质彬彬。我根据孩子的表现,衡量自己是不是好家长。不知不觉中,儿子觉得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只爱表现好的小孩。越这样,儿子就越叛逆,时时刻刻跟我对着干。当我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实践“SALVE”步骤时,我可以像优化程序一样,跳出糟糕的第一感觉!
举例来说。一天,我回家时发现地上到处是水。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又在搞破坏。我怒吼:“你给我过来!”当我吼时,我意识到自己被既有“程序”套牢了。于是,我去洗手间深呼吸,将愤怒的感觉与这个事件分离开。我问自己:“真的吗?孩子真是故意惹我生气吗?”
我忽然想到小熊维尼动画片的情节——维尼以为小驴的房子应该是一堆木头,于是他将房子拆掉,给小驴“重建”一座房子。这个情节帮我跳出糟糕的程序模式,并且启动新的程序。我问儿子:“地上的水,好玩吗?”他说:“我想拖地,但弄不干拖把。”
我问儿子:“今天过得怎么样?除了拖地,是不是其余的事情都很开心啊!”儿子面露轻松,侃侃而谈。家庭气氛恢复愉悦,我再教他如何拧干拖把清洁地上的水。一场可能发生的父子冲突就此化解。
不责问、不质问,有话好好问
(周先生,儿童心理学博士)
很多家长存在“婴儿哭泣是无理取闹”“哭多了会得疝气”等误区,一心想给孩子止哭。除了哄骗、吓唬、转移注意力外,家长很少站在婴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哭泣。婴儿或许有“怀念温暖的子宫”“对身体感到无助”“悬挂在上方的大脸真恐怖”等想法,需要家长换位思考,温柔对待。故此,我们要效法案例中的陈女士,不要忙于解决问题,也不要阻止宝宝表达自己,而是怀着爱心、包容、温暖和理解与孩子交流,允许孩子通过哭泣来发泄不良情绪。伴随着成长,孩子会明白:强烈的情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用羞耻和害怕。
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家教误区——家长被孩子强烈的情绪所操纵。一个小家伙发现自己的尖叫足够响、哭声足够长就能为所欲为、心想事成,那么他会逐渐怀疑父母的权威,并以自己的方式来“操纵”父母。王先生的案例就让我们发现,孩子成了亲子关系的程序员。幸好夫妻俩及时反省,摆脱了错误的思维模式,才让亲子关系恢复正常。我再举一个例子:
一次咨询中,有家长抱怨说:“我家小孩好作,香蕉断了,她大哭;积木倒了,她撞墙;衣服脏了,她尖叫。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让她抓狂……”
我问:“你怎么反应?”
她说:“我给她新香蕉、帮她搭积木、给她擦衣服……给她零食和玩具。”
我说:“你的反应表明你认为女儿无力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焦躁的人是你。女儿因为受你的情绪感染,也跟着不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位家长不明白:婴幼儿在乱发脾气时,内心仍渴望父母的引导,想依靠成人的力量化解太过受压的情绪。所以,父母们不要盲目给予补偿,不要放弃大人的领导权。家长们要牢记“有话好好说,地位不能变”的原则。我们应当温和地陪伴与关注孩子,但不许他(她)用强烈的情绪改变事实、颠倒关系。当情感宣泄的需求满足之后,我们要探求孩子原本的意图,教孩子更好的情绪管理方法。
我向家长推荐“三个层面提问”的方法。首先,询问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其次,如果按照孩子的想法,结果会怎样。再次,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可以怎么弥补与改善。举例来说:
哥哥弄坏了5岁弟弟的画,弟弟号啕大哭。哭完后,妈妈进行第一层面的提问:“哥哥弄坏你的画意味着什么?你觉得哥哥不喜欢你的画?”弟弟点头,并补充说:“哥哥总笑我画得糟。”
这时候,妈妈肯定弟弟的感受:“这真让人伤心。”再问第二层面的问题:“他笑你,你就真画得糟吗?”弟弟思考后说:“老师说我画得不错。”妈妈拍拍弟弟的肩膀,表示鼓励,接着问:“如果他没弄坏你的画,你现在会怎样?”弟弟边说边哭:“我早就去小明家了,我们约好的。哥哥害我迟到了……”
接着,妈妈进行第三层面的提问:“现在还来得及吗?你要我陪着去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妈妈继续问:“你以后要把画都锁起来,还是跟哥哥谈一下?或者有更好的想法?”弟弟抽泣了一阵子,做出了先找小明玩的决定。
晚饭后,妈妈提起这件事时,弟弟竟兴高采烈地说:“我打算再画一幅,比那张更好!”
在这个假设的案例中,妈妈用“三个层面提问”帮助幼儿从过大、过强、毫无头绪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在具体实践中,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提问越要具体,追问越要耐心。
第一层面的提问,帮孩子充分表达感受,帮家长读懂孩子的思想。很多时候,幼儿会赋予某件事特殊的意义。这种虚构的意义(而非事实本身,就如弟弟认为哥哥弄坏画是讥笑一样),常是幼儿受伤的真正原因。
第二层面的提问,帮孩子认清现实,意识到有些事情无法改变(比如画破了、约会迟到),或者超出控制(比如天气变坏、火车晚点)。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孩子的目光从过去转移到未来。
第三层面的提问,启发孩子“最糟糕的情况不过如此,或许我还能做点什么”,从而帮他们变得乐观豁达、发挥创造性,理智地做出选择,解决眼前的困难。
我个人认为,中国家长习惯了责问与质问,要改变这种沟通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提问”入手,虚心探求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内心感受。只有家长学会倾听与理解,孩子才能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深层想法,反思引起这些想法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犹太民族有句箴言:“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有技巧地提问。”如果我们应用这句话来对待孩子,那么情绪的暴风骤雨过后,他们便能很快从怒气与泪水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勇敢、更理智、更有自控力。
〔编辑:冯士军〕
年幼时,父辈要我们“有耳无嘴”,久而久之,我们习惯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哭泣、发怒、倾诉为可耻。为人父母之后,我们常无意识地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打压孩子的情绪宣泄。对孩子的想法,我们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来质问、责问、诘问,却不擅用同理心和好奇心来好好提问。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改善亲子沟通,家长们就要学习和操练“有话好好说”。当孩子激怒我们时,不要说出最先闯入我们脑海的话;在发火动粗之前,先问几个问题,“为什么”“真的吗”“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反思一下我们发怒的缘由,改变惯性思维,会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对婴儿也要“有话好好说”
(陈女士,26岁,全职妈妈)
一天,我发动车子时,看到一个小孩猛冲向车尾!千钧一发之际,男孩的母亲尖叫着将他抓住。我连忙下车查看,料定她要将儿子狠揍一顿。不料,惊魂未定的母亲在道歉后,只是问:“你是不是怕你的皮球被车轧到?”
得到孩子肯定的答复后,她又问:“我这样尖叫抓你,是不是把你吓到了?”
孩子点头扑向母亲怀里,母亲开始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吓坏了,现在我的心还在怦怦乱跳。”孩子乖巧地道歉,保证再遇到类似情况会小心。看到这对母子间融洽的关系,我与她小聊了一会儿。我们小区的深水湖边,常有孩子偷偷去玩。家长一般是把孩子强行拉走,并用“水妖湖怪”吓唬他们。我请教这位母亲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坠湖的危险。她说:“我特意带孩子去湖边,向他演示石头、玩具掉入水中的情景,东西往往会沉入水底。我让他捏住鼻子体会窒息的感觉,并让他把脚伸进湖水里。玩够了,我要他保证每次来都让大人陪伴。”
我好奇地问:“他从没偷偷来玩过吗?”
她说:“通过愤怒和恐吓让孩子不再重复危险行为,是无效的。如果孩子执行禁令是出于恐惧的话,孩子长大后定会用叛逆的方式与父母对抗。就像今天这样,我让孩子体会我的感觉,并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我保护。”
这位母亲新颖的教育理念吸引了我,我们很快成为了朋友。那时候,我3个月大的女儿每夜醒来数次,尖叫哭泣。作为新妈妈,我很受挫,不知如何分辨女儿的情感需求。这位母亲建议我反思自己的焦虑源头——我是否认为女儿哭意味着妈妈失职?是否怕老公、婆婆的质疑?情绪是否总是被女儿左右?
她建议我自我调适,改变态度。在一个不眠之夜,凌晨1点,我哺乳后将痛哭不止的女儿抱在怀里。我放弃从前那些“尝试转移她注意力”的种种努力,告诉自己:“耐心点儿,或许她想发泄一下,或许这是她跟我交流的方式。”
我轻拍女儿,用柔和的声音说:“宝贝,我知道,我知道。”当她哭得更凶时,我保持心平气和:“宝贝,妈妈爱你。”女儿哭得越来越凶,当她抽泣喘息时,我重复鼓励肯定的话。小家伙似乎听懂了我在说什么,她压抑很久的哭声爆发了。那天,她哭了整整1小时。我劝退公婆,独自陪着她。
哭够后,她没像从前那样精疲力竭地睡去,反而机灵快乐地醒着,并看着床头的摇铃做出心满意足的表情。当她吃饱喝足、安静睡去时,奇迹发生了!此前每隔3小时就要吃一次奶的她,竟美美睡了超过4小时。
从那天起,女儿每天睡前都在我怀抱里哭一阵。我如法炮制,让她尽情发泄。她哭泣的时间越来越短,夜醒的次数越来越少。10个月大时,她能睡一整夜了。对我这个筋疲力尽的新妈妈而言,这是多大的福祉啊!
女儿的改变验证了那位妈妈的智慧。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不能靠打骂和威吓来管理。对婴儿“有话好好说”,不是老人所谓的“哄孩子”。后者只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为孩子不哭就万事大吉;而前者是引导宝宝表达压抑的情绪,让她在被爱和安全感中把不良情绪全部发泄出来。
孩子不再是“程序员”
(王先生,35岁,软件工程师)
编程基本功让我能迅速识别程序漏洞,将其修复。然而,为人父后,我发现自己不自不觉中就滑入了5岁儿子“编”的程序里。他用一些举动启动程序,我与妻子就不由自主地产生反应。
举例来说,儿子跟小朋友说:“我知道怎么在1分钟里让我妈尖叫。”然后,他拿番茄酱倒在钢琴键上,我妻子果真在1分钟里发出了歇斯底里般的尖叫!
如果说妻子感性的话,我这个理工男也不能幸免。儿子总在我看电视时玩遥控器,警告一次、两次甚至打几下屁股,基本没用,他会换一种新玩法,比如发出尖叫、挡住屏幕,我在10分钟之后会彻底失去耐心,拂袖而去,将他丢给束手无策的妻子。
某天读报,一组漫画映入我的眼帘。画中一家人出游时遇到车祸,警察盘问谁在开车,爸爸指妈妈,妈妈指孩子,孩子指宠物狗。画家幽默地提醒我们,现代家庭的问题在于擅离职守甚至推脱责任。如果我把教育职责全丢给妻子,她又顺着儿子的思路走,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为此,我找幼教专家进行咨询,并按照专家的指点阅读了娜奥米·阿尔多特的《养育孩子,一场温暖的修行》一书。书中提出了SALVE(Separate分离-Attention关注-Listen聆听-Validate肯定-Empower鼓励)概念。对我来说,“分离”这一步是最难的。我必须对儿子的反应慢半拍,并且审视自己,克制那些在脑海里盘旋的想法,咽下那些已涌到口中的话语,理智地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比如,儿子干扰我看电视时,我的自动运行程序是“愤怒——警告——打骂——受挫感——怀疑自己——郁闷离开”。我不由自主地给儿子贴上“捣蛋”“欠揍”“无可救药”等标签,却从未反思这些标签是不是真实的?我从未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爸爸怎么对我?”
于是,我和妻子彼此监督——在抓狂时,不说最先闯入脑海的话。相反,我们要像程序员一样冷静地对电脑喊“停”的同时,积极寻找Bug(漏洞)所在。妻子意识到,孩子带给我们的焦灼感或恐惧感,背后隐藏的是我们童年时的受伤经历。比如钢琴一事,妻子从小在棍棒威逼之下练琴,有心理阴影。所以,儿子表现出对钢琴的亵渎,她就会发飙。当她认识到这一点后,便能克制自己,平静地说:“你想引起我的注意,对不对?不过,这种方式不好,你必须自己清理。” 我也意识到,要让孩子停止纠缠、索取,我要做的是满足而非无视他的需要。或许,儿子小小的固执的心灵里,藏着“和电视抢爸爸”的想法。于是我问儿子:“你希望爸爸怎么安排晚上的时间?”儿子的建议有些无厘头,比如让我陪他看动画片、将遥控器交给他、让大人看电视时随时停下来陪他玩……我肯定他的想法,也告诉他“保护视力”“爸爸妈妈需要自己的娱乐”“忽大忽小的声音对听力有害”等事实。最后,我们商量出方案——看电视之前,大人先陪他“不被打扰、按他心意、自由自在”地玩一刻钟。这一刻钟,我们放下大人的架子听他指挥,让他感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在我们看电视时,他就会安静地玩玩具。
其他问题,我如法炮制。当他弄脏屋子时,我先说:“真有趣,把铅笔屑洒满桌子”,然后再让他清扫;当他打人的时候,我先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可以告诉我怎么回事吗?”然后要他道歉,教他管理情绪的方法。这并不是说我支持儿子不讲卫生或打人,而是让他先感觉到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关注他,爱他,渴望了解他。
以前,我在育儿方面存在误解,认为儿子到了某个年纪就应该有礼貌、爱干净、文质彬彬。我根据孩子的表现,衡量自己是不是好家长。不知不觉中,儿子觉得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只爱表现好的小孩。越这样,儿子就越叛逆,时时刻刻跟我对着干。当我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实践“SALVE”步骤时,我可以像优化程序一样,跳出糟糕的第一感觉!
举例来说。一天,我回家时发现地上到处是水。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又在搞破坏。我怒吼:“你给我过来!”当我吼时,我意识到自己被既有“程序”套牢了。于是,我去洗手间深呼吸,将愤怒的感觉与这个事件分离开。我问自己:“真的吗?孩子真是故意惹我生气吗?”
我忽然想到小熊维尼动画片的情节——维尼以为小驴的房子应该是一堆木头,于是他将房子拆掉,给小驴“重建”一座房子。这个情节帮我跳出糟糕的程序模式,并且启动新的程序。我问儿子:“地上的水,好玩吗?”他说:“我想拖地,但弄不干拖把。”
我问儿子:“今天过得怎么样?除了拖地,是不是其余的事情都很开心啊!”儿子面露轻松,侃侃而谈。家庭气氛恢复愉悦,我再教他如何拧干拖把清洁地上的水。一场可能发生的父子冲突就此化解。
不责问、不质问,有话好好问
(周先生,儿童心理学博士)
很多家长存在“婴儿哭泣是无理取闹”“哭多了会得疝气”等误区,一心想给孩子止哭。除了哄骗、吓唬、转移注意力外,家长很少站在婴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哭泣。婴儿或许有“怀念温暖的子宫”“对身体感到无助”“悬挂在上方的大脸真恐怖”等想法,需要家长换位思考,温柔对待。故此,我们要效法案例中的陈女士,不要忙于解决问题,也不要阻止宝宝表达自己,而是怀着爱心、包容、温暖和理解与孩子交流,允许孩子通过哭泣来发泄不良情绪。伴随着成长,孩子会明白:强烈的情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用羞耻和害怕。
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家教误区——家长被孩子强烈的情绪所操纵。一个小家伙发现自己的尖叫足够响、哭声足够长就能为所欲为、心想事成,那么他会逐渐怀疑父母的权威,并以自己的方式来“操纵”父母。王先生的案例就让我们发现,孩子成了亲子关系的程序员。幸好夫妻俩及时反省,摆脱了错误的思维模式,才让亲子关系恢复正常。我再举一个例子:
一次咨询中,有家长抱怨说:“我家小孩好作,香蕉断了,她大哭;积木倒了,她撞墙;衣服脏了,她尖叫。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让她抓狂……”
我问:“你怎么反应?”
她说:“我给她新香蕉、帮她搭积木、给她擦衣服……给她零食和玩具。”
我说:“你的反应表明你认为女儿无力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焦躁的人是你。女儿因为受你的情绪感染,也跟着不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位家长不明白:婴幼儿在乱发脾气时,内心仍渴望父母的引导,想依靠成人的力量化解太过受压的情绪。所以,父母们不要盲目给予补偿,不要放弃大人的领导权。家长们要牢记“有话好好说,地位不能变”的原则。我们应当温和地陪伴与关注孩子,但不许他(她)用强烈的情绪改变事实、颠倒关系。当情感宣泄的需求满足之后,我们要探求孩子原本的意图,教孩子更好的情绪管理方法。
我向家长推荐“三个层面提问”的方法。首先,询问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其次,如果按照孩子的想法,结果会怎样。再次,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可以怎么弥补与改善。举例来说:
哥哥弄坏了5岁弟弟的画,弟弟号啕大哭。哭完后,妈妈进行第一层面的提问:“哥哥弄坏你的画意味着什么?你觉得哥哥不喜欢你的画?”弟弟点头,并补充说:“哥哥总笑我画得糟。”
这时候,妈妈肯定弟弟的感受:“这真让人伤心。”再问第二层面的问题:“他笑你,你就真画得糟吗?”弟弟思考后说:“老师说我画得不错。”妈妈拍拍弟弟的肩膀,表示鼓励,接着问:“如果他没弄坏你的画,你现在会怎样?”弟弟边说边哭:“我早就去小明家了,我们约好的。哥哥害我迟到了……”
接着,妈妈进行第三层面的提问:“现在还来得及吗?你要我陪着去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妈妈继续问:“你以后要把画都锁起来,还是跟哥哥谈一下?或者有更好的想法?”弟弟抽泣了一阵子,做出了先找小明玩的决定。
晚饭后,妈妈提起这件事时,弟弟竟兴高采烈地说:“我打算再画一幅,比那张更好!”
在这个假设的案例中,妈妈用“三个层面提问”帮助幼儿从过大、过强、毫无头绪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在具体实践中,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提问越要具体,追问越要耐心。
第一层面的提问,帮孩子充分表达感受,帮家长读懂孩子的思想。很多时候,幼儿会赋予某件事特殊的意义。这种虚构的意义(而非事实本身,就如弟弟认为哥哥弄坏画是讥笑一样),常是幼儿受伤的真正原因。
第二层面的提问,帮孩子认清现实,意识到有些事情无法改变(比如画破了、约会迟到),或者超出控制(比如天气变坏、火车晚点)。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孩子的目光从过去转移到未来。
第三层面的提问,启发孩子“最糟糕的情况不过如此,或许我还能做点什么”,从而帮他们变得乐观豁达、发挥创造性,理智地做出选择,解决眼前的困难。
我个人认为,中国家长习惯了责问与质问,要改变这种沟通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提问”入手,虚心探求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内心感受。只有家长学会倾听与理解,孩子才能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深层想法,反思引起这些想法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决定。
犹太民族有句箴言:“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有技巧地提问。”如果我们应用这句话来对待孩子,那么情绪的暴风骤雨过后,他们便能很快从怒气与泪水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勇敢、更理智、更有自控力。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