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踪史迹·文化密码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NENGW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叫杨振华的浙江德清人,用5年多时间,完成了这部人物随笔集《永远的江南赋》,该书选取了东汉末期至今两千余年来,在德清这片土地上,由于各种因缘际遇,在此留下遗踪的文化名人。
  消逝的千年岁月,已被破碎的瓦砾与泥沙一层层覆盖,历经沧海桑田,故园不再,抑或面目全非。污浊的浮尘之上,我们唯见地面的高楼新屋,看不见地底下的桩基;喧嚣的市声之中,我们听不见曾经回荡在流水清风里的弦乐诗吟,闻不见先人挥洒的浓墨翰香……
  鲜活的历史,在史书中被改写被锈蚀,在时光里被磨损被衰减。我们,看不见前人;他人,看不见自己。
  历史往往是被人们亲手掩埋的,然后,人成为历史的陪葬。
  杨振华却是不忍也不甘。他用自己明澈的目光和锐利的笔触,小心拨开德清域内水网交错的潮湿土层,耐心地剔除周边芜杂的朽木卵石,寻找那些曾经客居于此长眠于斯、幽灵未去或是魂兮来归的德清游子与故人,散落于各处的残留履迹,就像一个劳作于纸上的考古学家。
  故人大多已成为支离破碎的残片,零星蛰藏于民间传说或地方史志典籍深处。杨振华从中挑出一根根隐约可辨的线头,细细梳理紧紧追索,然后将其拼贴组合、归拢成形,复原为一个个真实而完整的故事和人物。一行模糊的诗文、一曲残缺的音律、一道倾颓的石阶、一座坍塌的书院,都是可见可触的史实依托和凭据。
  在他的这部书中,那些与德清有关的历史人物,在书页里呈现出肢体骨骼的形状和筋脉清晰的纹理,犹如一册册被编号保存的化石模片,烙刻着华夏文明史以及德清地域文化的印痕。
  早几年,杨振华出版了《永远的游子吟》一书,记述德清历史文化名人20位。这次出版的《永远的江南赋》作为其姊妹篇,另又补记了15位与德清有过亲密接触的古今名家。
  我无法拒绝为该书写序,因为——德清是我的外婆家。那个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与我的童年记忆息息相关。
  一方润泽的秀水良田,曾以怎样丰盛的乳汁与慈爱温情,精心养育了它的儿女?又怎样善待了外来避祸躲难的才子与失意文人?星移斗转、朝代更迭,那些远游的儿女、青史留名的骚人墨客、退隐挂甲的文臣武将,在漫长的岁月里,又怎样反哺并滋养了这片土地?
  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觅见人与自然、人与地理、人与山水,那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内在关联。人说地灵人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个萦绕着干将莫邪铸剑神话的莫干山、那个弥漫着大禹时代防风古国神秘传说的下渚湖湿地,似乎注定要在千百年间,“养成”一代一代风华绝伦的人杰。
  于是,德清的青山碧水间,飘荡着南朝梁武帝时期大文学家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赋音韵,他们曾被封为武康县侯(今德清境)的爵位,庾肩吾在武康期间,还专为德清的前溪歌舞创作了《咏舞》、《咏舞曲应令》;庾信入北朝后,因乡关之愁与故国之思,写下传世不朽之作《哀江南赋》。德清的葱茏竹林里,存有古刹报恩寺的遗址,禅宗临济宗31代传人的玉琳国师,清朝唯一一个被封为国师的汉人和尚,在武康报恩寺住持任上,两次应诏进京为大清皇帝讲解佛法,三次接受敕封,并被敕封为大清国师,武康报恩寺也因此得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四位皇帝的关怀。宋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吕祖谦,在德清老县城乾元镇北和武康镇南,分别留下了东莱读书堂和金车精舍遗址;他兼容并包、经世致用的务实观念,培育实才、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成为后人永远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仕途失意,但他在德清为吏期间,通过文学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保全了人格的尊严。元朝书画艺术家赵孟頫、管道昇伉俪在德清结下的姻缘被后世传为美谈。洪昇曾在德清写下《长生殿》初稿《沉香亭》。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著名学者、德清女婿陈梦家和其翻译家妻子赵萝蕤,曾在抗战期间避居德清,一生中有多部学术著作问世。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老前辈夏衍先生,曾在一个春日重返德清清溪小学母校,留下了他生命暮年在故乡的最后的足迹……
  人是自然的结晶、人是水土的精华。悠久深厚的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一脉传承的德清故土,是一个适宜避世退隐的闲适之地,一处文思才情飘逸的安稳之园。以苕溪水系灵气养育的德清儿女,性情温柔、诗文婉约,里外都是美雅与精致的。内蕴沉淀,酝成地气;外延发散,形成氛围。水土养人、人养水土,人土交融、延绵不息。大师虽去,溪岸落红朵朵余香袅袅,仍是一派钟灵毓秀、安然清雅的诗意。
  然而,杨振华并未沉浸于地域文化中的诗意,而是志在追索诗意中的精神与灵魂,用以观照今人。
  严谨的查证中,作者对以往既定的史实有所纠正——
  他揭开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东吴大将朱然迥然相异的两副面孔,还朱然以本真的历史面目。朱然在魏蜀吴三国交战中,屡建奇功,被孙权封为永安侯(今德清境内),成为德清历史上被记载的第一位行政长官。在其经历的五次重大战役中,朱然战功赫赫,从配角逐渐升为东吴军事指挥的主角,可谓彪炳史册。杨振华重写朱然,意在印证吴越温柔之乡,也曾有豪放刚烈的一代枭雄。
  杨振华记诗人毛滂,带有温和的批判色彩,旨在提醒国家精英阶层的社会责任感,这位北宋晚期武康(今属德清)县令,乱世中成功的诗人,却是官场的失败者,终以悲剧的色彩拉上生命帷幕。
  杨振华记南宋名将杨存中,这位曾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禁军主帅,在功成名就富贵加身之后,退而求和,成了宋高宗和秦桧陷害岳飞的执行者之一。当后人在德清禺山之麓,寻访杨存中为安度晚年所建的潮音桥和登云桥遗迹,如何将那个曾经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猛士,与另一个落井下石、唯唯诺诺的弄臣集于一身?作者意在从杨存中的分裂性人格中,叩问今人对财富与精神的价值选择标准。
  杨振华记退隐莫干山的国民党政府高官黄郛,在当地大胆推进农村改良实验,给农村带来了生机,给农民带来了生活的改善和生产的进步,至今德清尚有黄郛当年创办的小学。那是黄郛后半生最为闪亮的一笔——但凡造福于民的功绩,都应当被后辈记住。
  每篇史实记述之文尾,作者略加一番简短议论,均为点睛之笔。
  《永远的江南赋》一书中的人物,无论是“侧记”还是“本记”,作者始终坚持不戏说、不妄言。端正勤勉的文风,在当下实为难得。
  杨振华是德清县政协文史与宗教委员会主任。在他悉心绘制的这部与德清紧密相关的历史人物谱系中,史料翔实、下笔谨慎;思维冷静、思路缜密。力求客观公正评说人物的历史功过,探讨他们的人生得失与人性的复杂,试图破译并求证德清这“一方水土”中潜藏的文化密码。
  密码早已输入后人的血脉,基因或许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以史为鉴,可清淤滞;以史为镜,可正衣冠。现代游子一路走去,在朝霞与暮云交替的天空下,续接并创造着新的文化精神。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县公司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实施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其内涵和主要手段,给出了带来的经济效果,可供参考。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backgro
因为一种带着咸味的白色细小晶体,一个地区开始了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进步。至今在浦东那些古老的集镇、村落中,还留着因为盐而产生的文明烙印。从历史寻根的角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发表于2015年5月的《质量杂志》,作者利亚·皮克特(Leah Pickett)是《质量杂志》副主编。文章介绍了美国对云技术应用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云技术通过SaaS(软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彩虹集团公司彩虹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两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其中,国内首条G8.5液晶玻璃基板精细加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我记起黑格的一句话:“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对红颜: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离君天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手上有茧,那是辛苦劳作的明证;脚上有茧,那是艰难跋涉的印痕;耳上有茧,茧从何来?美国著名的励志大师莱斯·布朗的左耳上就结有厚厚的茧子。布朗不是个幸运儿,他一出生就遭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