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正受到严重破坏,为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提出了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建设的意义及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意义;措施
引言
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支撑着我国各产业的发展,不断净化人类的空气。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耕地被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口增多,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必须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继续将发展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科学强国。
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义
1.1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只考虑自身的生存而忽视了自然界的生存。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异常引发的危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1.2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保障
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通过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不被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既造福人类,又促进健康长寿此外,促进高水平物质文明建设,由此可见,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存在完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 环境的两个属性
2.1 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质量特征,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变化因素的影响做出反应并从其可能面临的任何条件的影响中恢复的能力。通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调整,以保持正常的生态平衡,这也是环境的基本属性。环境变化引起的生态变化可以是良性发展,但也有对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破坏的恶性发展。环境从破坏中恢复的能力也有上限。在工业革命后的数百年里,人类剥夺了在工业革命前数千年积累的自然资源,这也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大气条件和森林面积。环境恢复的速度远慢于环境的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一再下降。如何在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永久性破坏的情况下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2.2 环境可靠性
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虽然是生态环境的原始协调特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虽然两者都强调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但环境适应性强调极端条件下的情况,而环境可靠性强调规定条件下的自然环境,不一定是极端条件。而且,在描述生态环境的破坏时,前者强调通过定性方法对环境影响进行微观解释。后者是对生态环境的宏观阐述,主要是定量的方法。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关性,随着环境适应性的提高,生态环境的可靠性变得更强,适应性是前提,可靠性是适应性的延续。在环保措施的测试过程中应考虑可靠性和适应性因素的差异。环境试验首先要进行可靠性试验,确认一定条件下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基本特征,然后进行模拟适应试验,确认一定条件下的环境变化,确认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
三、生态环保建设措施
3.1积极增加森林面积
经过政府部委、林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国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保持青山绿水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未来几年,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绿色通道等森林生态建设工程。同时,将防止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破坏森林资源的发展理念提上议事日程,加强森林管理。同时,要继续深化林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使全社会投资于生态建设和环境美化的大工程,有效提高品质和效益。
3.2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森林生态保护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森林生态保护。首先,通过科学造林、科学管理森林、保护野生动物,通过林木的选育,开始提高生态功能,使森林的生态效益成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要鼓励员工积极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森林生态保护,更好地服务林业项目,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生态环境经济体系建设。
3.3改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矛盾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利益日益复杂,面临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扩张、旅游热潮的压力。一是完善现有政策法规不完备的区域生态保护协调机制、生态保护人口流动机制、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等调整机制。政府既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使各行政部门协同合作,同时又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化解可能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3.4 加强生态环境保護法制建设
按照法律法规的指引,要求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建立一支全面、高素质的监督执法队伍,在执法过程中绝不接受和容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对超标企业污染要依法处理,加大处罚力度,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比如环保局可以在内部设立相关监督部门,对污染生态环境的企业进行及时监督,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相信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不断完善,一定会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结束语
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其后果不可低估,造成的损害直接影响后代。为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部门具有重大责任和义务。因此,未来国家应更加注重从多方面综合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秦昌波,田超,程翠云,苏洁琼,蒋洪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0,7(05):9-14.
[2] 盛冰清.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8):170-171.
[3]张敏.河北省自然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9(6):1084-1087.
作者简介:林颖(1989),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工程。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意义;措施
引言
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支撑着我国各产业的发展,不断净化人类的空气。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耕地被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口增多,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必须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继续将发展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科学强国。
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义
1.1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只考虑自身的生存而忽视了自然界的生存。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异常引发的危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1.2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保障
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通过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不被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既造福人类,又促进健康长寿此外,促进高水平物质文明建设,由此可见,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存在完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 环境的两个属性
2.1 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质量特征,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变化因素的影响做出反应并从其可能面临的任何条件的影响中恢复的能力。通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调整,以保持正常的生态平衡,这也是环境的基本属性。环境变化引起的生态变化可以是良性发展,但也有对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破坏的恶性发展。环境从破坏中恢复的能力也有上限。在工业革命后的数百年里,人类剥夺了在工业革命前数千年积累的自然资源,这也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大气条件和森林面积。环境恢复的速度远慢于环境的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一再下降。如何在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永久性破坏的情况下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2.2 环境可靠性
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虽然是生态环境的原始协调特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虽然两者都强调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但环境适应性强调极端条件下的情况,而环境可靠性强调规定条件下的自然环境,不一定是极端条件。而且,在描述生态环境的破坏时,前者强调通过定性方法对环境影响进行微观解释。后者是对生态环境的宏观阐述,主要是定量的方法。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关性,随着环境适应性的提高,生态环境的可靠性变得更强,适应性是前提,可靠性是适应性的延续。在环保措施的测试过程中应考虑可靠性和适应性因素的差异。环境试验首先要进行可靠性试验,确认一定条件下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基本特征,然后进行模拟适应试验,确认一定条件下的环境变化,确认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
三、生态环保建设措施
3.1积极增加森林面积
经过政府部委、林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国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保持青山绿水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未来几年,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绿色通道等森林生态建设工程。同时,将防止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破坏森林资源的发展理念提上议事日程,加强森林管理。同时,要继续深化林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使全社会投资于生态建设和环境美化的大工程,有效提高品质和效益。
3.2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森林生态保护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森林生态保护。首先,通过科学造林、科学管理森林、保护野生动物,通过林木的选育,开始提高生态功能,使森林的生态效益成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要鼓励员工积极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森林生态保护,更好地服务林业项目,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生态环境经济体系建设。
3.3改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矛盾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利益日益复杂,面临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扩张、旅游热潮的压力。一是完善现有政策法规不完备的区域生态保护协调机制、生态保护人口流动机制、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等调整机制。政府既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使各行政部门协同合作,同时又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化解可能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3.4 加强生态环境保護法制建设
按照法律法规的指引,要求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建立一支全面、高素质的监督执法队伍,在执法过程中绝不接受和容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对超标企业污染要依法处理,加大处罚力度,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比如环保局可以在内部设立相关监督部门,对污染生态环境的企业进行及时监督,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相信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不断完善,一定会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结束语
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其后果不可低估,造成的损害直接影响后代。为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部门具有重大责任和义务。因此,未来国家应更加注重从多方面综合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秦昌波,田超,程翠云,苏洁琼,蒋洪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0,7(05):9-14.
[2] 盛冰清.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8):170-171.
[3]张敏.河北省自然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9(6):1084-1087.
作者简介:林颖(1989),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