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功于诗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遇斯德哥尔摩这个城市的名字时,我没想过会访问它,更从未料到有朝一日受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基金会之邀,作为一个客人受到它的欢迎。在当时,这样一种结果不仅出乎意料,它简直超乎想象。在40年代,我是德里郡乡下一个人丁兴旺的家庭里的长子,我们挤在一所传统的农场茅屋的三个房间里,过着一种穴居生活,从感情和理智上都有几分与世隔绝。那是一种亲密的、物质的、生物性的生存方式,夜里从一间卧室隔壁的马厩里传来的马的声响,混合着大人们从另一面墙隔壁的厨房里传来的谈话声。当然,我们接纳着发生的一切——落在树丛里的雨、耗子在天花板上的活动、一列蒸汽机车隆隆地沿着茅屋背后隔着一片田野的铁路线驶过——但我们就像处在冬眠的假寐之中接受这一切。无历史记载、先于性别分判、悬荡在古代与现代之间,我们就如同立在贮藏室一只水桶里的饮用水那样敏感:每当一列过路的列车使大地震颤,那桶水的表面就会无声无息地泛起柔美的、同心圆状的涟漪。
  但不仅是大地为我们震颤:周围和上空的空气也在活泼泼地预示着什么。当一阵风搅动起山毛榉树,它也搅动缚在栗树最高枝上的天线。它扫将下来,穿过厨房窗角的一个小洞,刚好钻入我们的无线电收音机内脏。其间,一阵咕咕嘟嘟、叽叽嚓嚓的细碎杂音,突然让路于BBC新闻播音员的声音,像个“机降天神”似地播送着出人意料的消息。那声音我们在卧室里也能听到,从大人们在厨房里的谈话声以外和背后传送出来;就像我们在每个声音的以外和背后,常常能听到莫尔斯电码那狂乱的、尖锐的信号。
  我们可以偶然听到父母用地方口音说着邻人的名字,以及新闻播音员用厚重的英格兰口音广播着轰炸机的名字、被轰炸的城市的名字、战争前沿和军队分布的名称,损失飞机和抓获战俘的数字,伤亡人数和前进里数;当然,我们也总会听到些别的,庄重、奇妙的振作人心的词语:“敌人”和“盟友”。但即使如此,这些世界抽搐性的消息无一作为恐怖而进人我的内心。如果在播音员的语调中有某种不祥之兆的话,那么,我们对利害攸关的时事的理解也就有某种迟钝;而如果在彼时彼地这种政治忽视有某种过错的话,那么,我居住于安全之中的结果就有某种肯定意义。
  换言之,战时对我而言是一种反思前的时期,也是有学问之前的时期,原原本本是史前时期。随着岁月流逝,我的倾听变得更为审慎,我会攀上我们的大沙发的一只扶手,使我的耳朵更接近无线电播音员。但让我感兴趣的东西仍然不是新闻;我所寻求的是使人震动的故事,例如关于一位名叫狄克·巴顿的英国间谍的侦探故事连播,或可能是根据W.E.琼斯上校关于一位名叫毕格尔斯的皇家空军飞行勇士的历险记所改编的广播剧。由于别的孩子也已长大,厨房里日益热闹,我不得不凑到收音机的近前,以便集中注意力倾听。而在那种热切的凑近收音机刻度盘的过程中,我渐渐熟悉了外国电台的名字,如莱比锡、奥斯陆、斯图加特、华沙,当然,还有斯德哥尔摩。
  我也习惯于听到外语的阵阵短暂爆发,当旋钮从BBC电台扫到爱尔兰电台,从伦敦腔扫到都柏林调,尽管在第一次遭遇到欧洲话的喉音和咝音的时候,我还不明白它们说些什么,但我已开始了广阔的世界之旅。这转而又变成了一个广阔的语言之旅,一种每个抵达之地——无论是在诗歌中还是在人生中——都成了一个台阶而非目的地的旅途,正是这种旅行引领我此刻来到这个人们引以为荣的地方。而此处的讲坛与其说是一个台阶,不如说更是个空间站,
  所以,在一生中,我允許自己奢侈一回,在空中漫步。
  我将这归功于诗歌,它使这空中漫步成为可能。我归功于它,直接原因在于我最近明白地写下了一行诗鼓励我自己(不管还有谁在听)“靠着你更强的判断力洋洋得意”。但我归功于它,最终是因为诗歌能够缔造一种秩序,如同50年前那间贮藏室内从饮用水面荡入与漾开的涟漪一样,这种秩序既忠实于外部真实的冲击,又敏感于诗人存在的内部法则。一种在那里我们能够最终成长为我们成长的贮藏物的秩序。一种满足所有人在智力方面打开胃口并在感情方面洞开悟性的秩序。换言之,我归功于诗歌,既因为它自足自立,也因为它是一种帮助,因为它使一种灵魂的中心与其周围之间,在从收音机的旋钮上凝视“斯德哥尔摩”这个词的孩子与此刻在斯德哥尔摩享受殊荣面对众多面孔的男人之间,成就了一种流动和滋养的关系。我归功于它,因为功劳应归于它,在我们的时代以及一切时代,因为这个词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生活的真谛。
其他文献
故乡,曾有两座丰腴的大山  东山和西山,充盈的乳汁  喂养山民丰衣足食  满山跑兔膘肥体壮  后来,东山成了煤厂  西山,做了采石场  煤厂的人眼里盛满黑夜  采石场,满山布满都是伤痕  掠食者將硝烟灌进东山的肠胃  在山脉的心脏里  砸下一个个疼痛的凹坑  剜走一颗颗肝脏  西山坚硬的脊梁,被钢牙咬断  踩入望不到顶的高楼  风雨吞不下的石头  被人类的欲望,一口吞下  推荐语  熊游坤的写作,
期刊
雪花落定。第一个走出来的人  一定是幸运的  这个世界被清洗了一遍  他看到最干净的人间  如果他善良,会让自己的步子  更轻一些  尽量让那些深陷,有整齐的邊缘  他也会不断地回头  调整自己行进的直线  并为此深感愧疚  但他还是无法阻止更多黑色的脚印  车轮碾压留下的伤痕。人啊  总是对自己的罪行有漂亮的说辞  此刻的雪,一颗绵软的心  逐渐坚硬。  推荐语  这是怎样的语言引力?把读者置身
期刊
近几年,诗歌之神格外眷顾李皓,他的内心蓄满了深情,既有活泼泼的人间烟火气,又有广大温暖的静思;既有赤诚的侠义肝胆,又有鲜润的性灵之美。  故乡意象:洪荒之力与赤子之心  李皓一首小长诗《我想坐车去趟普兰店》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火了起来。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种意象,那就是乡愁;每个人的旅途中都有一股力量,那就是家园的向心力。不管他走多远,不管他游历过哪里,他都要不断地回归。更何况以返乡为天职的诗人
期刊
海的衣裳穿在我的身上  盐住过的水  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此刻,马放南山  南山没有电脑。没有文件  過期的汇款单  仓里没有交易的账号  海面开阔。被风清洗得干干净净  足够时光起降  时光之上一尘不染  时光之下自由散漫  时光,不关心世界。不关心  道理  每一寸海水  不受约束  每一寸时光  与海一样  推荐语  极简主义告诉我们,应把99%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1%美好的人和事物上,因为
期刊
我消耗所有的热情和  灵光一闪,直到疲倦地躺在  床上,像深沉的失败者  听任鸟鸣啄破虚空中的一  张张白纸,这些尚未成形  的杰作,仍然折磨著我  仍然不倦地在内心的最深处  引诱我跳入天空的漩涡  带着床,带着房子  和所有的俗世生活  推荐语  《床》采用一种循环的节奏模式去捋顺“我”与生活的关系。人如何介入生活,生活又如何渗入生命个体,诗中的“床”让二者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我”以积极的态
期刊
在自媒体兴起的时代,微博、微信、QQ等媒介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快速创作即时发布的公众平台。文学创作脱离了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场景,逾越了纸媒审核的门槛,进入了全民化写作的繁盛时代。遍地是诗人和作家,谁都可以写,写什么,怎么写都是个人的自由。这对文学写作的普及并非没有意义,然而自由、快速传播也使文学的文本特质、艺术难度、审美趣味、价值追求渐渐失落。人们戏谑:如今写诗的人比看诗的人还要多!许多诗歌作品表面化、
期刊
十几年前,我从宝鸡出发去扶风看法门寺,途径郿县,我问陪同的当地朋友:郿坞现在怎么样了?朋友一愣:郿坞?是什么东西?我“哦”了一声,说:是董卓在郿县建的一个城堡。朋友说:不知道这个事。我说:刚发掘出来不久,你可能还没关注到。  到了法门寺,大殿廊柱上的一副对联吸引了我:  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  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  这副对联让我琢磨了许久。当然,至今也没有完全琢磨明白。琢磨這副对联的时候,突
期刊
对孙磊的近期写作,进行哪怕是比较空泛的谈论,有时候也是比较困难的——他在建构一种非语言层面的难度:从词意的消解与诗意的反向确立中生成诗的可能。而且这种建构并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实现的,往往指向更多的方位。他似乎主动放弃一些读者,只让部分与之有同等哲思的人一同神往,一同见证诗的他乡。这是一种可能,或者说是不可能之可能。我以为,早期的孙磊是在明亮的词语中抒情,有一种清澈的水光效果,而近期的孙磊明显有些滞重
期刊
经过的山水,一再  新鲜。我竟从未把你看清  我触摸到你的局部,似乎想起了  什么,但转身又忘记了  有好几个月视野小了,又浅了  秋天开始辽阔  放下手里的书,去给花浇水  去山边等云。这才是大事  躺着的时候,看着树影  在窗帘上跳跃,尝到欢喜的滋味  鸟儿秘密地撑开枝头的距离  天空得到暗示,蔚蓝起来  不允许任何人胡思乱想  窗户下,一格一格的落日真美  我爱过每一种没有你的情形  渐渐地
期刊
当鱼塘中的月亮被波纹晃动得慢慢暗淡下去,天就渐渐亮了。  这是北国边陲一个冬至之后的凌晨,八点钟,相比江南,还是凌晨五点多钟,低低的夜还在匍匐。片刻,晨光开始勾勒出山脊和我身后白色的屋脊,几盏能看得见的乡间灯盏,调暗了亮度,像是经过一夜的煎熬有了睡意,神情有些恍惚而疲惫。而这时天山的上空已泛出乳白色的光泽,一眨眼工夫,就变成非同一般的玫红。随后越伸越长的光线,在我脸上,好像拉了一下绷紧的皮肤,使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