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wangyo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名县龙王庙镇西曹口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目前古诗教学中,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方面却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本文试着对古诗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以情怡情,传递诗情”、“美学古诗,增强诗情”、“开发诗园,滋养诗情”这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感培养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我们聚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发现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试着对这些现状进行分析并希冀寻求一些策略与方法。
  1. 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教学方法枯燥,课堂缺失美感。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采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整个过程程式化,使原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许多教师翻译成一叠索然无味的小菜,而且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课堂上当然就缺乏美感,缺少“情”的涌动。
  1.2 学诗途径单一,体验缺少灵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来看,还往往仅局限于课堂。老师也盯着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节外生枝,生怕联系一些课外知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不想或者极少推荐积累其他古诗。所以,不仅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了课外延伸、课外实践活动这一源头活水,而且校园古诗文化建设更是淡漠,使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少古诗词的教化、美化。
  1.3 关注角度偏移,学诗丧失兴趣。 自从新课标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背诵,但是在理解上有偏颇,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只知填鸭灌输,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丧失了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受到情感的熏陶了。
  2. 培养策略探讨 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呢?笔者从策略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2.1 以情怡情,传递诗情。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感染性的特点。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首先在备课要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广猎知识,正确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作品语言简练,韵律优美,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诗贵言志”,他们借助古诗抒发了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都需要教师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情去架起一道帮助学生通往古诗情感的桥梁。由此,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要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初步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情趣美、情感美。
  2.2 美学古诗,增强诗情。 诗重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具大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快乐地学,美美地学。
  (1)吟诗。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诗的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吟诵的氛围,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2)唱诗。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在古诗文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3)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诗人贾岛,请另一个同学做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学生角色对话的表演中,不仅把《寻隐者不遇》中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4)画诗。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情境。
  (5)写诗。“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像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因此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是有道理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享受了学诗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的灵气,惊叹于诗的神奇,加深了学诗的感情。
  2.3 开发诗园,滋养诗情。 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歌家园。
  (1)拓展阅读。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高鼎的《村居》和孟浩然的《春晓》,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样进行拓展阅读,就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到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学诗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2)巧用趣用。熟读、理解、积累的诗句,别让它们总关在学生的脑海里,要引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 “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用时更觉趣。带学生踏青时,吟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游西湖时,来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诗自然地走进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皆是“诗”。如此,在自然地运用中享受到了“诗趣无穷”。
  (3)生成活动。孩子们的素养总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孩子们总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活动既是我们学习古诗文化的教学理念,又是我们的教学手段,只有在不断生成的活动中才能不断滋养学生的诗情。如组织开展古诗擂台赛、古诗闯关、古诗积分卡、诗词书法绘画赛、古诗汇演等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古诗渗入到了孩子的精神家园,品味了学诗的情趣,释放了学生的智慧,更是滋养了学生的诗情。
其他文献
(宁晋县第三中学 河北 宁晋 055550)  本文试就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改革出路谈谈自己的浅见。  1. 浅议分析式教学法  1.1 什么是分析式教学法。 多年来。人们一直反对语文教学满堂灌,但其现象仍较为普遍,其主要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由老师唱独角戏。其主要方式是分析式教学法或曰评论式教学法。一篇文章从头至尾串讲:题解、作者及背景介绍,归纳段意及划分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色及语言风格,此
期刊
(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益民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与西方一些国家比较,一个较明显的差异是,我们的许多家长(包括一些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认为,对孩子施以早期教育,就是尽可能多地教他们认字,识数,至于他们是否对认识事物有兴趣,却考虑不多,对于那些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适应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音乐、绘画,制作等活动也不予以足够的重视。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家长及学前工作人员几乎不对幼儿
期刊
(大名县特殊教育学校 河北 大名 056900)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
期刊
(大名县大街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创新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创新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 课程设计应该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
期刊
(永年县第二中学 河北 永年 057150)  【摘 要】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认识,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该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呢?现将在实践中几点认识和体会介绍如下。  1.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
期刊
(宁晋县东汪镇学区东汪第二小学 河北 宁晋 055550)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的信息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实现的。了解自然,认识事物离不开观察。从某种意义上说,观察是小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许多小学生都感到作文难,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愁,-愁无话可写,二愁写不具体。究其原因是不会用自己的-双眼睛去认识事物,不会用观察的方法从生活-写作的“源泉”中吸取“营养”。选取题材,对周围许多可观察的事
期刊
(陆川县平乐镇六凤小学 广西 陆川 537700)  【摘 要】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作文看做一种愉快的学习活动而不认为是苦差事,写作时大脑活动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就会表现出追求探索的倾向,努力提高作文水平。为此,他们平时的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积累素材、认真作文,都会成为一种兴味盎然的自觉行动,明显地表现出作文兴趣的定向作用。  【关键词】兴趣;作文;提高;学生;方法 
期刊
(达州市宣汉县峰城镇中心校 四川 宣汉 636100)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问题,正确判断、推理出正确结论,这种心理品质是构成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中,消除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教研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提高差生学习成绩,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谈几点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1. 改进新课引入方法,激发差生学习
期刊
(米脂中学 陕西 米脂 718100)  语文知识如何复习才能奏效?本文结合近几届高考的情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紧扣教材,精读深思 高考命题是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依据的。去年高考语文四道大题,无一不是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因此,复习时切忌猜题押题,必须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做别精读深思。  精读,就是要透过课文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用字、词
期刊
(咸阳市乾县黉学门中学 陕西 乾县 713300)  这个学期伊始,根据县教育局安排计划,学校对45岁以下的教师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大练兵。经过几节课的摸索,今天我尝试了高效课堂的模式,在高三2班上了一节公开课,我觉得高效课堂的确较适合好学的学生,在课前他们基本上能全部完成导学案,在课堂上更能积极思考参与,这样老师能在有效的时间里,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还能引导他们学习更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