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9年的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上,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族特色县,那就是素有“蒙古贞”之称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不同于寥廓悠远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这里的蒙古族人已经从游牧转到了农耕生活。虽然生活方式改变了,但是他们的民族特色文化并没有改变,尤其是伴随其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民族歌曲。2008年,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使在阜蒙县几乎人人都会唱的短调民歌,获取了一张迥异于往昔的特色文化名片。
初识短调民歌
音韵宽广的蒙古族民歌,若从体裁上分,可分为“乌日图音道”与“包古尼道”,“乌日图音道”具有节拍自由、曲调悠长、缓慢的特点,汉语称其为“长调”;而“包古尼道”则结构短小、节奏鲜明、节拍规整,汉语称其为“短调”。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已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先生曾说过,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唱长调无人能敌,但论唱短调,德德瑪唱不过辽宁的阜蒙县。阜蒙县当地也流传着“三人同行,二人是歌手,一人是胡尔沁(蒙古族说书艺人)”的佳话。可见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独特魅力。
若追溯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历史,可翻阅《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志》,其中有这样的记载: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旗旗主善巴率领民众到蒙古勒津定居,蒙古勒津地区的各部居民原来过着游牧生活,迁居至该地之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进而过渡到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其歌唱方式由草原游牧时期的长调,经过半长调最后过渡到农耕时期的短调,这样短调就流传于蒙古勒津地区的街头巷尾了。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内容也由过去对草原蒙古包的赞颂变为对草房、檩子、土墙的描述,逐渐发展成为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若从题材上分,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有酒歌、婚礼歌、祭祀歌、赞颂歌、情歌、讽刺歌、训喻歌、玛尼歌、儿歌等,有的歌颂英雄,有的赞美家乡风物,有的描写爱情生活,有的反映封建婚姻制度的迫害和束缚,还有的表现僧侣生活。其中歌颂英雄人物的短调民歌大多是根据真人真事编成,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伴奏时,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多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竹笛、笙和九音锣等乐器来伴奏,可以有独唱、对唱、重唱、角色对唱、众人合唱等多种形式。歌词多以四行为一节,在章节上采用了两节一单元的“章节重叠复沓”的形式,是一种叙事体民歌的典型形式。在音韵安排上,也像汉文诗歌一样押韵,在一节诗行中,每行的第一个音节要求主音相同、辅音也相同,所以唱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音韵回环之美。其曲调平和流畅,调式多样,节奏平稳均匀,节拍鲜明整齐,旋律起伏跌宕,情趣横生,乐句承上启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正是得益于上述这些独特属性,地域性广、民族性深、专业性强的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
每位蒙民都是传承人
单纯作为一种民歌而言,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或许翻译成汉语与某地的小歌小调似曾一样,但若透过歌声歌词看歌曲的历史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核,却是任何其他文化形式不能替代的。这也正如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梅所言:“我们必须对短调民歌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尊重短调民歌、了解短调民歌,在全社会形成彼此互相尊重、相互之间和睦相处的文化氛围,决不能丧失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活鱼还要水中看”,非遗一定要在活态传承中通过人的实践而表现出来、传承下去。只有人们一代一代将其延续下去,非遗才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永不消失的文化记忆。阜蒙县地区短调民歌手多,其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老歌手传给新歌手,没有严格的拜师、收徒等谱系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蒙古族民众人人都是民歌手,而他们也以宽阔和包容的心,将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传承视为己任。为了建立良好有序的传承梯队,据统计,从2009年开始,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已举办9期培训班,由代表性传承人亲自授课,向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乡村百姓在内的蒙古族民众传授短调民歌,参与人次累计超过500人次,现已毕业86名学生,其中包玲玲、李军、白灵、包玉权等徒弟现在已经活跃在乡镇舞台,他们的再传承和传播,使东蒙短调民歌得到更广泛的弘扬。
进入非遗保护范畴之后,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传承人和艺人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的展示展演、对外文化交流和评比活动,但更多的是在本地区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的宣传展示活动,他们深知扎根沃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现有常态展示展演队伍5个,二百多名成员,每个团都有自己的传习所和传承基地,他们每年在学校、乡镇社区演出近四百场。这种常年扎根基层的演出方式,进一步加深社会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也巩固了非遗的群众基础,营造了当地民众感知本民族非遗的浓厚氛围,也正是当下非遗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真实写照。
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任重道远
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保护非遗传承的生态环境变得刻不容缓。国家非物质文化一次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陶立璠指出:“从某种意义上,保护民歌演唱的生态环境,比保护代表性传承人更加重要。良好的歌唱的生态环境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新人,并使之可持续发展。”阜蒙县是辽宁省为数不多的蒙古族聚居区,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在当地代代相传,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百姓基础,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文风情均可以激荡起张口而来的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如果把他们的民歌搬到大城市的舞台、剧场演出,那就成为有些水土不服的“文艺表演”,歌唱者无法自然舒展,听者也感受不了其中的文化底蕴。
说到非遗的永续传承,任何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种精细化保护措施也正是非遗保护的必要支柱。对少数民族非遗项目,进行现代化手段的记录、记载是基础,如收录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详细文字、图片资料、相关音视频资料等,建立项目的数字化档案;组织传承人收集完整的东蒙短调民歌演唱技巧和演唱内容,目前阜蒙县已完成306首东蒙短调民歌的整理工作,接下来将完成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工作。同时,也借助当地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推出专栏和专题节目普及非遗、宣传非遗,最大可能地展示短调民歌的魅力。加强此项目的理论研究也是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发挥专家学者、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代表的各自优势,为挖掘项目更多精神内核、拓展项目更多发展思路等献计献策,这是提升项目学术质量,凝练项目精神内核的重要智力保障举措。
从过去到现在,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各族儿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那些斑斓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惊艳。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也成为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在大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将其认识到位、保护到位,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延续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这一曲曲赞美草原、歌颂家乡的民歌才能余音绕梁不绝吟。
初识短调民歌
音韵宽广的蒙古族民歌,若从体裁上分,可分为“乌日图音道”与“包古尼道”,“乌日图音道”具有节拍自由、曲调悠长、缓慢的特点,汉语称其为“长调”;而“包古尼道”则结构短小、节奏鲜明、节拍规整,汉语称其为“短调”。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已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先生曾说过,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唱长调无人能敌,但论唱短调,德德瑪唱不过辽宁的阜蒙县。阜蒙县当地也流传着“三人同行,二人是歌手,一人是胡尔沁(蒙古族说书艺人)”的佳话。可见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独特魅力。
若追溯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历史,可翻阅《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志》,其中有这样的记载: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旗旗主善巴率领民众到蒙古勒津定居,蒙古勒津地区的各部居民原来过着游牧生活,迁居至该地之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进而过渡到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其歌唱方式由草原游牧时期的长调,经过半长调最后过渡到农耕时期的短调,这样短调就流传于蒙古勒津地区的街头巷尾了。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内容也由过去对草原蒙古包的赞颂变为对草房、檩子、土墙的描述,逐渐发展成为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若从题材上分,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有酒歌、婚礼歌、祭祀歌、赞颂歌、情歌、讽刺歌、训喻歌、玛尼歌、儿歌等,有的歌颂英雄,有的赞美家乡风物,有的描写爱情生活,有的反映封建婚姻制度的迫害和束缚,还有的表现僧侣生活。其中歌颂英雄人物的短调民歌大多是根据真人真事编成,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伴奏时,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多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竹笛、笙和九音锣等乐器来伴奏,可以有独唱、对唱、重唱、角色对唱、众人合唱等多种形式。歌词多以四行为一节,在章节上采用了两节一单元的“章节重叠复沓”的形式,是一种叙事体民歌的典型形式。在音韵安排上,也像汉文诗歌一样押韵,在一节诗行中,每行的第一个音节要求主音相同、辅音也相同,所以唱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音韵回环之美。其曲调平和流畅,调式多样,节奏平稳均匀,节拍鲜明整齐,旋律起伏跌宕,情趣横生,乐句承上启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正是得益于上述这些独特属性,地域性广、民族性深、专业性强的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
每位蒙民都是传承人
单纯作为一种民歌而言,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或许翻译成汉语与某地的小歌小调似曾一样,但若透过歌声歌词看歌曲的历史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核,却是任何其他文化形式不能替代的。这也正如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梅所言:“我们必须对短调民歌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尊重短调民歌、了解短调民歌,在全社会形成彼此互相尊重、相互之间和睦相处的文化氛围,决不能丧失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活鱼还要水中看”,非遗一定要在活态传承中通过人的实践而表现出来、传承下去。只有人们一代一代将其延续下去,非遗才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永不消失的文化记忆。阜蒙县地区短调民歌手多,其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老歌手传给新歌手,没有严格的拜师、收徒等谱系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蒙古族民众人人都是民歌手,而他们也以宽阔和包容的心,将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传承视为己任。为了建立良好有序的传承梯队,据统计,从2009年开始,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已举办9期培训班,由代表性传承人亲自授课,向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乡村百姓在内的蒙古族民众传授短调民歌,参与人次累计超过500人次,现已毕业86名学生,其中包玲玲、李军、白灵、包玉权等徒弟现在已经活跃在乡镇舞台,他们的再传承和传播,使东蒙短调民歌得到更广泛的弘扬。
进入非遗保护范畴之后,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传承人和艺人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的展示展演、对外文化交流和评比活动,但更多的是在本地区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的宣传展示活动,他们深知扎根沃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现有常态展示展演队伍5个,二百多名成员,每个团都有自己的传习所和传承基地,他们每年在学校、乡镇社区演出近四百场。这种常年扎根基层的演出方式,进一步加深社会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也巩固了非遗的群众基础,营造了当地民众感知本民族非遗的浓厚氛围,也正是当下非遗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真实写照。
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任重道远
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保护非遗传承的生态环境变得刻不容缓。国家非物质文化一次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陶立璠指出:“从某种意义上,保护民歌演唱的生态环境,比保护代表性传承人更加重要。良好的歌唱的生态环境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新人,并使之可持续发展。”阜蒙县是辽宁省为数不多的蒙古族聚居区,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在当地代代相传,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百姓基础,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文风情均可以激荡起张口而来的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如果把他们的民歌搬到大城市的舞台、剧场演出,那就成为有些水土不服的“文艺表演”,歌唱者无法自然舒展,听者也感受不了其中的文化底蕴。
说到非遗的永续传承,任何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种精细化保护措施也正是非遗保护的必要支柱。对少数民族非遗项目,进行现代化手段的记录、记载是基础,如收录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详细文字、图片资料、相关音视频资料等,建立项目的数字化档案;组织传承人收集完整的东蒙短调民歌演唱技巧和演唱内容,目前阜蒙县已完成306首东蒙短调民歌的整理工作,接下来将完成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工作。同时,也借助当地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推出专栏和专题节目普及非遗、宣传非遗,最大可能地展示短调民歌的魅力。加强此项目的理论研究也是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发挥专家学者、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代表的各自优势,为挖掘项目更多精神内核、拓展项目更多发展思路等献计献策,这是提升项目学术质量,凝练项目精神内核的重要智力保障举措。
从过去到现在,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各族儿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那些斑斓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惊艳。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也成为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在大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将其认识到位、保护到位,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延续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这一曲曲赞美草原、歌颂家乡的民歌才能余音绕梁不绝吟。